“隐姓埋名”的中国核潜艇总体建造厂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3:45
隐姓埋名”的中国核潜艇总体建造厂 访问:47795 回复:10
专心看回帖

发短消息   金币 26
发表于 2010-12-14 14:26
#1
“隐姓埋名”的中国核潜艇总体建造厂

64717.jpg (35.71 KB)
2010-12-14 14:26
 
《舰船知识》 2011年第1期
作者 杨连新
1965年,当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工作再度“上马”时,中央正式指定东北某船厂为我国秘密的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由于造船厂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央对该厂建设极为关心,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曾经亲自为该厂做过近20次重要批示,在那里孕育并生产了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核潜艇,并成全了一支核潜艇部队.。如此一座为国防建设做出卓著贡献的军工企业,却好似一颗渤海之畔深埋的珍珠,默默无闻地“隐姓埋名”了半个世纪。
1950年代船厂基建几下几上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为了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强海军建设,决定兴建一座大型军工造船厂。1952年11月,根据苏联顾问的建议,这座船厂初步拟定在东北某海滨,并于次年派工作组到现场进行筹建和调查。这里是一座半岛,濒海靠山,前人留有简单的港口设施,岛屿的尖端好似伸向海洋的短剑,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海防。由于港内水域宽阔且较深,水路畅通,冬季港池海水冻而不坚,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是难得的天然良港,也是古来兵家必争之要塞,所以这块形胜之地成为造船厂的优选。但半岛荒凉凄淡、人迹罕至,冬天更是朔风凌冽,有个夸大的说法:“XX岛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
1954年3月,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在岛上成立了造船厂筹备处,船厂基建工程开始。当时该船厂与第一汽车厂、第一拖拉机厂、第一重型机器厂并称“第一”。但“第一造船厂”的基建工程却并不顺利,经历了“两落三起”,时进时停,举步艰难。
据1950年代初由部队转业来到该厂电话室工作的李树柏回忆:“当时整个岛上一片荒芜,一张张铁丝网构成了船厂的围墙,把船厂与荒野区分开来。办公室用的都是残留下来的老房子”。
1955年,中共中央审批了该厂的设计任务书,并纳入苏联援建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向苏联政府提出了该厂的设计问题。接着,苏联政府派遣以苏联造船委员会第二设计院总工程师为首的专家组来华共同进行基础资料的搜集,并完成了船厂的计划任务书。1956年初,船厂生活区建设已动工,但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加上工厂总体设计尚未提出来,以及干部缺乏等原因,一机部决定将该厂列为缓建单位,留厂人员仅几百人。李树柏回忆说,最少时厂内包括家属只剩下85 人,他们不弃不离,坚持义务护厂。就连他在结婚的当天夜里仍然坚守在电话室值班,婚假也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1958年7月,一机部党组书记赵尔陆写报告给中央提出,为了保证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原子舰艇的制造任务.应立即恢复已缓建的造船厂建设。这个月,周恩来总理写信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希望苏联政府尽快派原设计主任工程师以及工艺设计专家、核动力装置专家来华指导。8月,党中央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很快批准了这个报告,决定我国的第一个原子舰艇建造厂立即上马。9月份,邓小平等中央首长视察了该厂,一机部发文要求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等选派干部和技术工人支援核潜艇建造厂的建厂工作,并任命了厂长。到1959年,人员猛增至两、三千人。
不幸的是,1959年开始的3年自然灾害和1 960年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协议,停止技术援助,船厂的基建速度放慢,有长达7年之久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只能生产少量的方驳、小渔轮、小拖船,直到 1965年核潜艇重新“上马”,中央明确指定该厂为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才使船厂“起死回生”。
引用报告回复
-
专心看回帖

发短消息   金币 26
发表于 2010-12-14 14:47
#2
1960年代艰苦创业不畏艰难
1965年,是核潜艇建造厂真正开始起步的一年。那个年代,船厂的任务艰巨,但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简陋。厂区仍然没有道路,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厂房,一片荒芜,杂乱不堪。那时流传着一段高度概括的顺口溜:“XX岛,XX岛,两头大,中间小,风沙多,姑娘少,兔子野鸡满山跑”。李树柏回忆说:“当时的通信手段很落后,打一个特急长途电话要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加急电话要排两、三个小时,如果是普通长途电话就得等5个小时左右,现在看来真是不可想象”。
1966年由大连造船厂调这里的候君柱副厂长回忆:“那时的船厂,尚未形成核潜艇的生产能力,要承担具有尖端技术的核潜艇建造任务,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船厂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历尽艰辛,忘我苦干,团结奋斗,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无私奉献。我每每回想起那一段历程,就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1 966年底,原大连造船厂建造过6631型常规动力导弹潜艇交船队整个建制人员调到核潜艇建造厂,会同上海、武汉等地的大批工人和干部,开始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外地来的同志,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一到这个荒僻的地方,衣食住行都不适应。他们首先要过吃饭关,主食是80%的红高梁米,从南方来的同志吃不惯粗粮。副食供应也十分单调,多年看不到细菜,一年到头都是白菜、萝卜和土豆。据时任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副总工程师的尤子平同志回忆:“当时那里风沙大,荒寂冷清,生活艰苦,连自来水都供应紧张,生活区白天不供水,晚上才来一点,大家用盆盆罐罐按水备用。吃的是带糠的高梁米,定量少得可怜的一点玉米粉也是稀罕之物,每人每月3两油的供应一直维持了十来年,蔬菜几乎绝了迹。有一年春节将至,副食品商店门口居然贴出大张红纸,赫然写着.‘欢度春节,每人供应红方一块’(即酱豆腐),可见当时供应之匮乏”。
造核潜艇对于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来说是头一次,没有经验,缺乏资料,缺少人才。为此,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狠抓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培训。他们一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核动力装置的新技术、新工艺,参加陆上模式堆安装,调试、操纵运行。组织技术比较高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反复练习不锈钢管道的焊接,经考核合格后才准许上岗;二是开办训练班,请科研单位和本厂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当老师,边学理论,边实操练习;三是规定对每项新设备的安装、调试、操纵运行时,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场指导;四是组织新工人到别的工厂进行培训和实习,这样对保证生产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1970年代初,我分配到核潜艇建造厂军代表室工作时,野鸡和野兔已经很少看到了,船厂的基建工程初具规模,厂房和生活设施已经建立了不少,特别是那座称雄亚洲的核潜艇总装车间屹立在半岛上,格外的壮观。厂区和生活区相隔一、二十里地,有专用的通勤列车每天往返接送职工上下班。但艰苦环境没有太大好转,仍然是高梁米为主,副食供应少得可怜,凡有人出差或探家,必然要登记“进口货”采购单,回来时为大家背回猪油、挂面、固体酱油、鸡蛋等稀缺物。当地传着一首顺口溜:“离开时像兔子,采购时像疯子,回来时像驴子,报账时像傻子”。
核潜艇建造厂初创时不仅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而且生产条件也要从头创造。船厂处于基建中,没有形成核潜艇的生产能力,加之政治上的动乱,给核潜艇的建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970年,正当工厂进入全面生产、基建准备阶段,十年浩劫使不少骨干力量靠边站,有的进牛棚,进学习班。候君柱说,那时船厂有数百名生产、技术和管理干部携家属到农村插队落户,直到两年后才逐步抽回来参加生产建设,影响了核潜艇的设备安装工作。
毛主席的多次批示加快了船厂建设
1966年,核潜艇建造厂刚刚恢复建设一年,便遭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全国都在停工停产“闹革命”。当“动乱”的风潮开始波及船厂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主席于1968年4月8日针对核潜艇建造厂的建设问题,签发了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给沈阳军区的复电批文,大意是:为了支援核潜艇造船厂的基本建设,同意抽调某师炮兵团担负该项施工任务。这个被称为“6848”的批示及时稳定了形势,船厂建设逐步进入正轨,各路英豪汇集共创大业,工厂的名字也一度使用过 “6848厂”。当时还订制过一款沈阳搪瓷厂生产的“建设”牌搪瓷缸,上书“国营六八四八厂革委会赠”,以示纪念和庆祝。1969年2月14日,当核潜艇开工2个多月后,毛主席又一次签发了中央军委给沈阳军区的电报,决定某师炮兵团继续担任支援核潜艇造船厂的基建任务。同一天,还圈阅批准了调整核潜艇造船厂生产纲领的请示报告。毛主席多次有针对性的批示,不仅对核潜艇建造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保护和促进作用,而且对广大参与核潜艇工程的建设者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船厂上下同心协力,边设计、边施工、边基建、边生产,担当起建造共和国“镇海巨鲸”的重任,彻底改变了多年不上不下的被动局面。
为了统一指挥协调核潜艇建造厂的建设和核潜艇的建造试验工作,1969年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6848”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是被称为“虎将”的沈阳军区张峰副司令员,副总指挥是六机部生产局局长郭文声(负责生产协调)和舰艇研究院(七院)的蒲锡文同志(负责技术协调);指挥部的成立对加强核潜艇建造厂的领导,特别是船厂与参加基本建设单位之间、与有关设备厂之间、与核潜艇总体研究所之间的抓总协调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今,核潜艇建造厂早已是旧貌换新颜,吊车林立、厂房成排、绿树成荫,一座现代化造船基地在昔日的荒凉海滩上巍然崛起。
“隐姓埋名”的中国核潜艇总体建造厂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面临的战争们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历史上五花八门的军事泄密事件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阿英马岛战争》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刘放吾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转贴---李敖:“我眼里的毛泽东”,中国人都值得一看!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马英九:中华民族再内战实在是人类的悲剧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邓小平是怎样和美国“密谋”出兵越南的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什么原因导致了红色高棉的大屠杀(二)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什么原因导致了红色高棉的大屠杀(三)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原创)奠边府战役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刀客将军李云龙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谍战风云:国共联手血洗日本特务机关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近现代史上中国真的有机会收回外蒙古吗?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粟裕与许世友“山东兵团”关系之简单考析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日本侵华大事记(1935年9月)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钱学森岳父蒋百里 曾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八路军和红军的区别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三不将军吴佩孚,中国旧军人最后一个典范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路透社称中国计划建造新097型“秦级”核潜艇 经典!朝鲜战争的14个争议问题的彻底澄清!![推荐]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百团大战:打破日寇的“囚笼政策”》[推荐]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在朝鲜战争中活捉美军二百的英雄排》[原创]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评“8·14空战”的胜利及其它》[推荐]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