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7:47
许逊  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昌人,东晋道士,创净明道派。
  许逊祖籍汝南(今河南许昌),其父于东汉末年率家避战乱迁居南昌,吴赤乌二年(239)许逊出生于南昌县益塘坡(今麻丘乡)。他赋性聪颖,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修炼法术。二十岁举为孝廉,屡荐不就。二十九岁拜西安(今修水)大洞君吴猛学道,尽得秘传。三十六岁时与文学家郭璞结伴遍访名山胜地,最后选择南昌西郊的逍遥山(今新建西山乡)隐居,只求修炼,不愿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为乡人尊敬。直至西晋太康元年(280)四十二岁时,因朝廷屡加礼命,难于推辞,才前往四川就任旌阳县令。
  许逊到了旌阳,去贪鄙,减刑罚,倡仁孝,近贤远奸,实行了许多利国济民措施。有一年,旌阳大水为患,低田颗粒无收,许逊让大批农民到官府田里耕种,以工代税,使灾民获得解救。当时瘟疫流行,许逊便用自己学得的药方救治,药到病除,人民感激涕零,敬如父母。那时旌阳传唱一首民谣:“人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病无能为。”盛赞许逊的功德。邻县民众纷纷前来归附,旌阳人户大增。许逊在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被人们亲切称为“许旌阳”。太熙元年(290),鉴于晋室将有大乱,料知国事不可为,许逊挂冠东归。启程时,送者蔽野;有的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
  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他不仅为豫章治水,还到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被编成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创办道院,名太极观,额曰“净明真境”,立净明道派。其宗旨为“净明忠孝”。传说许逊活到一百三十六岁,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合家四十二人一齐飞天成仙,世人尊奉他为“许仙”。东晋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德,将旌阳县改名德阳县。后人在他居住地西山建起许仙祠,在南昌铁柱宫建旌阳祠,并受历代王朝赐匾表彰,宋王安石撰写《许旌阳祠记》。
  许旌阳先生格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时运不通,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进一步想,有此而少彼,补东而缺西,时刻忧愁;
  退一步想,良田万顷,一日止食米一升,大厦千间,
  一夜止眠地八尺。一升八尺,受用不久,多何用乎?
  计较为自身,死后何曾到手中?计较为儿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家财数百万,阴功无丝忽,积下与儿孙,未必能保守,
  转世变畜生,儿孙替不得。
  《转轮歌》曰:“畜生本是人来变,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见披毛并戴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百年世事有天罗,休把心机太用过,
  富了又贫贫又富,江河成路路成河。
  良心自有良心报,奸狡还须奸狡磨。
  莫道苍天无报应,十年前后看如何?
  许逊(239~374)为东晋道士,净明道尊奉的祖师。字敬之,南昌人。据道书记载, 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折弩而归, 始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闻豫章(南昌,或泛指江西)人吴猛得术士丁义神方,乃拜 大洞君吴猛为师,传三清法要。后乡举孝廉,于晋太康元年(280)出任旌阳令,人称许 旌阳。
  元康元年(291)爆发八王之乱,许逊以晋室纷乱,乃弃官东归,与吴猛在豫章地区 传播孝道。据说许逊的西山教团有上百人的规模,教团骨干有十二人,称十二真君,即 许逊、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 其中五人为许逊的家族或姻亲。他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区, 岳州平江(今湖南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豫章各地多有许逊斗蛟斩蛇、为民除害的 神奇故事。道教传说,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十五日许逊“合家飞升,鸡犬悉去”。 西山道士乃以许逊故宅建游帷观为祭祀所。据《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载:每当许逊升遐 之日,“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 作礼焚香,克意诚请,存亡获福,方休暇焉。”①宋代,许逊极得北宋皇室尊崇。大中 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政和二年(1112),遣内使程奇请道 士在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诰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后又仿西京崇福宫规制,在 洪州西山改建玉隆万寿宫。
  建筑宏伟壮观,为宋代著名道观。南宋时,“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 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②宋代民间对许逊的信仰已很盛行。“每岁夏季, 诸卿士庶,各各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 除旱蝗。”③据传每年仲秋“净月”,前往西山玉隆万寿宫朝拜者,扶老携幼,肩舆乘 骑,肩摩于路。因此,南宋何真公、元初刘玉都假托许逊神灵降授,并尊为净明道祖师。 许逊事迹正史无传,道书所载,也多不一。如关于许逊得道,至少有三种说法:
  (一)许逊得道于吴猛。《云笈七 》卷一百六《许逊真人传》称:“(吴)猛升仙去 时,语其子云:‘吾去后,东南方有人,姓许名逊,应来吊汝,汝当看重之,可以真符 授也。’至时,逊果来吊,其子以父命将真符传逊,奉修真感有愈于猛。”(二)许逊 得道于兰公。据《十二真君传》载:兰公系孔子故乡兖州曲阜县人,因“精专孝行”, 斗中真人特降授“孝悌之教”、“至道秘旨”,并预示晋代有真仙许逊,当传此“孝道 之宗”,为“众仙之长”。果然,兰公死后,其孝道秘法、宝经金丹、铜符铁券,为许 逊所得。

  (三)吴猛、许逊皆得道于谌母。《墉城集仙录》称谌母“密修道法,积数十年,…… 吴猛、许逊自高阳南游,诣母,请传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 关于许逊的籍贯,《云笈七 》说是南昌人。《十二真君传》记许逊籍贯为汝南,《孝 道吴许二真君传》谓许逊“望本高阳”。汝南许氏是汉代主持“元旦评”的名流,高阳 许氏是魏晋北朝的名门。这或许是为了神化许逊而有意的攀附。

 

孙思邈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但他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也称病不做。唐太宗即位后,召他入京,见到他5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便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皇帝还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孙思邈拒绝了。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允。孙思邈归隐的时候,高宗又赐他良驹,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居住,就连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

  一次,卢照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名医能治愈疑难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呢?” 孙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见其医学上的造诣颇深。他答道:“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那么又是如何运转呢?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是天道规律,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人体气血上冲则发热;气血不通则生寒;气血蓄结生成瘤及赘物;气血下陷成痈疽;气血狂越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气血枯竭就会精神衰竭。各种征候都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吗?”

  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这就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不悖此道吧!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人物。

 

叶法善

叶法善(616—720) 字道元,本出南阳叶邑,今居处州松阳县。四代修道,皆以阴功密行及劾召之术救物济人。母刘,因昼寐,梦流星入口,吞之乃孕,十五月而生。年七岁,溺于江中,三年不还。父母问其故,曰:“青童引我,饮以云浆,故少留耳。”亦言青童引朝太上,太上颔而留之。弱冠身长九尺,额有二午。性淳和洁白,不茹荤辛。常独处幽室,或游林泽,或访云泉。自仙府归还,已有役使之术矣,遂入居卯酉山。其门近山,巨石当路,每环回为径以避之。师投符起石,须臾飞去,路乃平坦。众共惊异。常游括苍白马山,石室内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师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功满,当复旧任。以正一三五之法,令授于子。又勤行助化。宜勉之焉。”言讫而去。自是诛荡精怪,扫馘凶妖,所在经行,以救人为志。叔祖靖能,颇有神术,高宗时,入直翰林,为国子祭酒。武后监国,南迁而终。初高宗征师至京,拜上卿,不就,请度为道士,出入禁门。乃欲告成中岳,扈从者多疾,凡噀咒,病皆愈。二京受道箓者,文武中外男女弟子千余人。所得金帛,并修宫观,恤孤贫,无爱惜。久之,辞归松阳,经过之地,救人无数。蜀川张尉之妻,死而复生,复为夫妇。师识之曰:“尸媚之疾也,不速除之,张死矣。”师投符而化为黑气焉。相国姚崇已终之女,钟念弥深,投符起之。钱塘江有巨蜃,时为人害,沦溺舟楫,行旅苦之。投符江中,使神人斩之。除害殄凶,玄功遐被,各具本传。于四海六合,名山洞天,咸所周历。师年十五,中毒殆死,见青童曰:“天台苗君,飞印相救。”于是获苏。又师青城山赵元阳,受遁甲。与嵩阳韦善俊传八史,东入蒙山,神人授书。诣嵩山,神仙授剑。常行涉大水,忽沉波中,谓已溺死,七日复出,衣履不濡,云:“暂与河伯游蓬莱。”则天徵至神都,请于诸名岳投奠龙璧。中宗复位,武三思尚秉国权。师以频察袄祥,保护中宗相王及玄宗,为三思所忌,窜于南海。广州人庶,夙仰其名,北向候之。师乘白鹿,自海上而至,止于龙兴新观。远近礼敬,舍施丰多,尽修观宇焉。岁余,入洪州西山,养神修道。景龙四年辛亥三月九日,括苍三神人又降,传太上之命:“汝当辅我睿宗及开元圣帝,未可隐迹山岩,以旷委任。”言讫而去。时二帝未立,而庙号年号,皆以先知。其年八月,果有诏徵入京。迨后平韦后,立相王睿宗,玄宗承祚继统,师于上京,佐佑圣主。凡吉凶动静,必予奏闻。会吐蕃遣使进宝函封,曰:“请陛下自开,无令他人知机密。”朝廷默然,唯法善曰:“此是凶函,请陛下勿开,宜令蕃使自开。”玄宗从之。及令蕃使自开,函中弩发,中番使死,果如法善言。俄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祖重,精于术数,明于考召,有功于江湖间,谥有道先生,自有传。父慧明,赠歙州刺史。师请以松阳宅为观,赐号淳和,御制碑书额,以荣乡里。明年正月二十七日,忽友云鹤数百,行列北来,翔集故山,徘徊三日,瑞云五色,覆其所居。是岁庚申六月三日甲申,告化于上都景龙观。弟子既齐物、尹愔,睹真仙下降之事,秘而不言。二十一日。诏赠金紫光禄大夫越州都督。春秋百有七岁。所居院异香芬郁,仙乐缤纷,有青烟直上烛天,竟日方灭。师请归葬故乡。敕度其侄润州司马仲容为道士,与中使监护,葬于松阳。诏衢、婺、括三州助葬。供给(给原作终,据明抄本改)所须。发引日,敕官缟衣祖送于国门之外。开元初,正月望夜,玄宗移仗于上阳宫以观灯。尚方匠毛顺心,结构彩楼三十余间,金翠珠玉,间厕其内。楼高百五十尺,微风所触,锵然成韵。以灯为龙、凤、螭、豹腾踯之状,似非人力。玄宗见大悦,促召师观于楼下,人莫知之。师曰:“灯影之盛,固无比矣;然西凉府今夕之灯,亦亚于此。”玄宗曰:“师顷尝游乎?”曰:“适自彼来,便蒙急召。”玄宗异其言,曰:“今欲一往,得乎?”曰:“此易耳。”于是令玄宗闭目,约曰:“必不得妄视,若误有所视,必有非常惊骇。”如其言,闭目距跃,已在霄汉。俄而足已及地。曰:“可以观矣。”既睹影灯,连亘数十里,车马骈阗,士女纷委。玄宗称其盛者久之,乃请回。复闭目腾空而上,顷之已在楼下,而歌舞之曲未终。玄宗于凉州,以镂铁如意质酒,翌日命中使,托以他事,使于凉州,因求如意以还,验之非谬。又尝因八月望夜,师与玄宗游月宫,聆月中天乐。问其曲名,曰:“《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默记其声,归传其音。名之曰《霓裳羽衣》。自月宫还,过潞州城上,俯视城郭悄然,而月光如昼。师因请玄宗以玉笛奏曲。时玉笛在寝殿中,师命人取,顷之而至。奏曲既,投金钱于城中而还。旬日,潞州奏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兼获金钱以进。玄宗累与近臣试师道术,不可殚尽,而所验显然,皆非幻妄,故特加礼敬。其余追岳神,致风雨,烹龙肉,祛妖伪,灵效之事,具在本传,此不备录。又燕国公张说,尝诣观谒,师命酒。说曰:“既无他客。”师曰:“此有曲处士者,久隐山林,性谨而讷,颇耽于酒,钟石可也。”说请召之,斯须而至。其形不及三尺,而腰带数围,使坐于下,拜揖之礼,颇亦鲁朴。酒至,杯盂皆尽,而神色不动。燕公将去。师忽奋剑叱曲生曰:“曾无高谈广论,唯沉湎于酒,亦何用哉!”因斩之,乃巨榼而已。尝谓门人曰:“百六十年后,当有术过我者,来居卯酉山矣。初,师居四明之下,在天台之东,数年。忽于五月一日,有老叟诣门,号泣求救。门人谓其有疾也。师引而问之,曰:“某东海龙也。天帝所敕,主八海之宝,一千年一更其任,无过者超证仙品。某已九百七十年矣,微绩垂成,有婆罗门逞其幻法,住于海峰,昼夜禁咒,积三十年矣。其法将成,海水如云,卷在天半,五月五日,海将竭矣。统天镇海之宝,上帝制灵之物,必为幻僧所取。五日午时,乞赐丹符垂救。至期,师敕丹符,飞往救之,海水复旧。其僧愧恨,赴海而死。明日,龙辇宝货珍奇以来报。师拒曰:“林野之中,栖神之所,不以珠玑宝货为用。”一无所受,因谓龙曰:“此崖石之上,去水且远,但致一清泉,即为惠也。”是夕,闻风雨之声,及明,绕山麓四面,成一道石渠,泉水流注,经冬不竭。至今谓之天师渠。又一说云,显庆中,法善奉命修黄箓斋于天台山,道由广陵,明晨将济瓜州。,是日,江干渡人,舣舟而候,时方春暮,浦溆晴暖,忽有黄白二叟相谓曰:“乘间可以围棋为适乎。”即向空召冥儿。俄有丱童擘波而出,衣无沾湿。一叟曰:“挈棋局与席偕来。”须臾,丱童如命,设席沙上。对坐约曰:“赌胜者食明日北来道士。”因大笑而下子。良久,白衣叟曰:“卿北矣!幸无以味美见侵也?”旷望逡巡,徐步凌波,远远而没。舟人知其将害法善也,惶惑不宁。及旦,则有内官驰马前至,督各舟楫。舟人则以昨日之所见具列焉。内官惊骇不悦。法善寻续而来,内官复以舟人之辞以启法善。法善微哂曰:“有是乎?幸无挂意。”时法善符术神验,贤愚共知,然内官洎舟人从行之辈,忧轸靡遑。法善知之而促解缆,发岸咫尺,而暴风狂浪,天日昏晦。舟中之人,相顾失色。法善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鹢首。”既投而波流静谧,有顷既济。法善顾舟人曰:“尔可广召宗侣,沿流十里间,或芦洲菼渚,有巨鳞在焉,尔可取之,当大获其资矣。”舟人承教,不数里,果有白鱼长百尺许,周三十余围,僵暴沙上。就而视,脑有穴嵌然流膏。舟人因脔割载归,左近村闾,食鱼累月。(出《集异记》及《仙传拾遗》)

 

张继先

张继先(公元1092--1127),北宋末著名道士,字遵正(或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道教正一(天师)派第三十代天师。

  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武宗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传奇与史实:

  九岁时继承教位,为人沉默寡言。徽宗崇宁以后,共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等。

  张继先得宋徽宗恩宠,却志在冲淡,喜在山中旷逸自怡,清静修道,屡乞还山。作庵于上清宫后,为心斋坐忘之所,徽宗亲书“静通庵”赐之,有亭名“翛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据称他曾预知国难,托弟子王道坚转告徽宗当“修德弭灾”。其弟子吴真阳,王道坚等有名于世。

  思想与著述:

  张继先提出“心”为万法之宗,论述心神,无恶与符法的关系,认为人身有“精气、元气、元神”三宝,称只要把握自身的元神即可通天,摈弃他法,是谓“破妄”。

  张继先会通祥宗,除继承其家传符箓道法之外,亦兼修内外丹。他认为人之所以轮回于三界,出入于生死,乃是由于“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故须“斋戒以神明其德”,应“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使“一直澄湛,万祸消灭”,认为“道不远,在身中”,“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劝来拜受天师秘箓者脱去世网,反求诸己,“俱登道岸”。

  有著作《大道歌》(即《明真破妄章讼》)、《心说》等传世,后代天师明张宇初辑有《虚静真君语录》七卷,多叙述张继先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的《心说》谓心与神,道异名而同义,守一虚无,即离尘绝世。一念萌动,即堕轮回之苦。

 

萨守坚

  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相传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号全阳子。一说为蜀西河(今四川崇宁县西)人,一说南华(南华山今广东曲江县南,南华山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人。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自称汾阳萨客。”
  萨守坚少时本为医生,因医术不太高明,开错药而吃死了人,于是弃医从道。曾师从于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林灵素及王恃宸。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二、《列仙全传》卷八、《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记载,虚静先生传其咒枣秘术,王侍宸传其雷法,林灵素传其宝扇一把。萨守坚学成秘法后,用咒枣术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于是道法大显,闻名遐迩。后被称为“崇恩真君”,又被玉帝封为“天枢领位真人”。
  相传萨守坚以法阵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收其为部将,传其符箓秘诀。然而在民间王灵官的名声远远要比其师响亮。明永乐(1403-1425年)中,供奉王灵官和萨守坚的宫观,香火盛极一时。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
  甘肃省西和县城南三里岷郡山有萨真人墓,今存墓表为清乾隆时所立,当时县令王鸣珂题“萨真人墓”四字。陵园旁有道观一座,名“萨爷殿”,有戏台、正殿、东西偏殿,应初建于南宋时,清乾隆年间扩建。正殿有萨真人塑像,东西偏殿正面分别为王灵官和杨四将军塑像。经笔者考证萨真人即北宋末年著名道士萨守坚。元刻《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后集言王善为湘阴县邪神,用童男童女生祀,萨真人焚其庙。后萨真人“至龙兴府江边濯足,见水有神影,方面黄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执鞭”,言为湘阴庙神王善,暗随萨真人十二年,欲伺其有过以复仇,后知其德行高迈,故表示将改恶从善,愿为部将。萨真人遂收为徒。元代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四也写到此事,唯地点作“某处”,王善暗随萨真人时间作“三年”。按: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的《道法九要》一书《持戒第四》也讲到此事,作为“一十二载”,明代据元刊增补重刊《绘图三教搜神大全》(叶德辉影写刊刻本)和明刊《搜神记》、明代小说《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也作“相随一十二年”(第十回),则作“十二”为是。《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三”乃是因所据本子上“十二”两字之竖画模糊不清,误识为“三”而成。王善即道教的王灵官。而岷郡山侧殿也奉王灵官神位,此是西和岷郡山萨真人即萨守坚之证。《明孝宗实录》卷十三云:“所谓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相传以崇恩真君姓萨名坚,西蜀人,宋徽宗时尝从王侍宸、林灵素学法有验。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中,以周思得能传灵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为大德观,封二真君。”此皆关于萨真人同王灵官设祀及二者关系的最早记载,也是有关萨守坚生平的最早记载。清董含《莼乡随笔》卷二萨真人条亦言明清以来道教所奉王灵官名善,曾从萨守坚受符法。
  元刻《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言萨守坚为“蜀西河人”,《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明刊《搜神记》除个别文字外,与《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基本相同,关于其籍贯也作“蜀西河人”。今之蜀地历史上无名“西河”之地,笔者以为记此事当在南宋绍兴十二年改岷州为西和州之后,其时“西和”之名产生不是很久,学者闻其名而书之,误作“西河”。当时西和州同文州(今文县)、龙州(今四川江油以北)属利州西路,同利州东路(陕西汉中一带南至四川阆中、仪陇、营山)皆属蜀,则此“西河”应即西和。又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云:“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及《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陈寅恪先生谓:“西河,疑即河西或河湟之异称,乃通西域之孔道也。”陈先生为什么不认为是指今山西临汾一带呢?因夏商两代及山东诸国都城皆在黄河以东,故称黄河在今山西、陕西间南北流一段为“西河”,也曾以此一段河东或河西之地为“西河”,秦汉建都咸阳、长安、唐亦如此,故“西河”在唐以后并不指临汾(隋唐间临汾附近置西河县时间极短)。则唐以后“西河”未必指临汾一带可以肯定,《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萨守坚“欲求学法,出蜀至陕”,则是西和人无疑。

  其后有的书称萨守坚为今山西汾阳人,乃因其自称“汾阳萨客”之故,然所谓“汾阳”,乃取义于《庄子·逍遥游》“乃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不焉”,意即仙人。后之浅学者误以“汾阳”为其籍贯,故生歧说。其误“西和”为“西河”,当也与之有关,《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其“南华人,一云西河人”,可见俱得之传闻。所谓“南华”,应即华阳(山之南为阳),西和其地古属华阳。先父《形天葬首仇池山说》即云:“常羊地处华阳,而仇池及古武都亦在华阳。”①所谓“华阳人”,犹唐代李白、李益等自言为陇西人,为当时笼统言之,后人或以为今山东菏泽,亦误。《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有“西河少女”条,云:“西河少女者,神仙伯山甫外甥也。山甫雍州人,入华山学道……”华山一带属古雍州,而西和其地古虽属梁州而实踞秦地为近,如以为此西河为山西汾阳,则属冀州,相去太远,其舅父之学道,也未必入华山。可见宋元之间文献误“西和”和“西河”非止一处。又《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言其至漳州(今福建南部)而羽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载萨守坚“得道后游闽中,一日端坐而化”,则西和之萨真人墓为衣冠冢。如其非西和人,既非羽化于西和,便不会在西和有其衣冠冢。

 

王文卿

  1.王文卿(公元1093--1153),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神霄派创始人,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山水之志,及长,遇异人传道法,得风雷术。宋高宗廿三年(公元1153)八月二十三日,飞升于南丰县许旌阳曾炼丹之堂。
  宋徽宗先后敕号为“冲虚妙道先生” “冲虚通妙先生”。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传说与史实:
  王文卿自称“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少有方外之志。宋徽宗宣和元年,自称遇异人,传授飞章谒帝之法,及啸命风雷之书等。名闻江湖间。宣和四年,奉诏赴京,赐馆于九阳总真宫。赏赐甚厚,皆不受。后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宣和七年,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未几,又敕加凝神殿侍宸等,授金门羽客封号,并追赠父母封号。奉诏于广德宫行持南昌受炼司大法,拔度亡魂,旋加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钦宗靖康元年乞还侍母,还山后怡神山水间。后高宗征召,不赴。
  宋高宗廿三年(公元1153)八月二十三日,当日起早作讼:“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牢俗服,跳出红尘。”当日飞升。
  思想与著述:
  王文卿传神霄五雷法,为神霄派创始人。擅长雷法。有弟子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有萨守坚,见之于青城山,尽得其秘。其在乡,得其传者则有新城高子羽。甥上官氏亦传其法。此外,尚有别传弟子多人。

  王文卿著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

 

刘混康

  刘混康(1036~1108):中国道教名人,北宋著名道士。字混康,一字志通,人称“华阳先生”。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十三岁,从本郡泰和观道士汤含象受业。嘉佑五年(1060),试经为道士。后闻茅山宗师毛奉柔有道,遂往依之。毛悉授以大洞经箓,乃庵居积金峰。自此勤行利人,远近宗仰。
  刘混康于神宗在位时(1068~1085)即已名著于世。《皇朝通鉴纪事》称其“有节行,颇为神宗所敬重”。据《墨庄漫录》等书记载,王安石病重时,其婿蔡卞曾诣茅山谒刘混康问状。元皊元年(1086),哲宗赐号“洞元通妙法师”,令住持东京上清储祥宫。绍圣四年(1097),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鲍慎辞所撰《茅山元符观颂碑》称,“茅山上清三景法师刘混康以道业闻于东南,乃遣中谒者致礼意,欲必起之。混康不得辞,既朝,遂住持上清储祥宫。恩数频频,为国广成。已而求还故山,许之,赐所居为元符观。”徽宗即位后,更为信重,数召至京,并赞曰:“尔冲和养气,得其妙道,学术精深,博通奥旨。救危难以积善,观德业以养高。小大之事,常所访问,尽规极虑,颇勤忠恪。济人利物,功莫大焉。”来往书信不绝,诏书在崇宁(1102~1106)年间凡四十一通,在大观(1107~1110)的一年余中就多达三十一通。崇宁二年,刘混康告归,琢玉印赐之,并赐号“葆真观妙先生”;徽宗又为亲书《度人经》《清静经》和《六甲神符经》;所赠之物,不可胜计。五年七月,加号为“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徽宗还加封三茅君;
  绍述哲宗之志,续造宫观,委官护作。同年八月,茅山元符观落成。徽宗“度其弟子为道士者十余人,其上皆赐紫衣师名以宠之”,亲书额“元符万宁宫”。“又作《庆成颂》及赐《归山诗》以宠之”。“大观改元(1107),诏屡趣召,先生固辞,许
  之。于是有旨,命其传箓弟子守静凝和法师笪净之入见,喻德意焉”。大观二年(1108),在徽宗一再催促下,刘混康赴召出山。
  据道教传说,行前,所畜之鹤尽去;启程时群鹿遮道,一鹿触车而毙。乃叹道:“鹤去鹿毙,吾无还期。”四月至京,馆于上清储祥宫新造元符别观。后一病不起,徽宗亲至储祥宫慰问。乃以平日所存之《大洞真经》献上。十天后倏然而卒,年七十二
  岁。徽宗特赠太中大夫,谥“静一”;敕遣使护柩还山,葬叠玉峰,诏建藏真观于葬所。其徒笪净之袭其教。又有高徒傅希列转从笪净之,后被召为右亍都监,官至左街道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