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谁养你:为中国年轻人量身定做的养老理财读本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7:50


  三十年后谁养你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深沉,

  在火炉边打盹儿,请取下这本诗意的集子,

  缓缓读起,如梦一般,你会重温,

  你那脉脉的眼神,曾经多么生动和柔美;

  多少人爱慕你青春欢畅的时刻,

  爱慕你美妙的容颜,无论是真情或假意,

  但总有一个人,爱着你纯洁的灵魂,

  当你洗尽铅华,红颜老去,他仍视你如珍宝;

  而今,你低头不语,温暖的炉火映照着,

  凄然诉说那远去的年华,

  爱情为何消逝,你登问高山,仰望夜空,

  繁星映衬着那个被时间雕刻过的脸庞。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叶芝在百年前写下的著名诗篇《当你老了》。

  时间,应该称它为“万王之王”。

  它为所有人安排下同样的结局。没有人可以不老,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如何老去:窘迫或宽裕,失落或幸福,捉襟见肘或舒畅坦然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年老时所做出的安排。

  当你年轻时,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忙碌或清闲,独身或裸婚,丁克或三口之家,承受房贷的压力或享受旅游的随性,白日里职业装上阵,晚间夜店买醉等。但是,无论你处于何种生活方式之中,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

  30年后,谁养你?

  如果你想让晚年的生活像一首幸福自由的长诗,那么,现在是时候开始准备了!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严竣的社会现实,那就是,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比起上面的诗句,这听起来一点儿也不浪漫。但是,如果你现在还不行动起来并对未来有所规划,那么,你未来的生活就不止不浪漫而已了。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时,即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008年年底,也就是这一轮“金融风暴”风头正劲的时候,中国的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 69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79%。根据人口专家的预计,到21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会超过4.3亿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每三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老人。

  这意味着什么?

  想象一下那时的场景:4 3亿位老人在MSN或QQ或别的即时通信工具上,抒发着晚年的感受,可是,交流界面的背后,大家的境遇却有天壤之别。

  在此,有一项来自美国劳工部的调查可供我们参考:这项调查跟踪了100位大学毕业生,从他们25岁进入社会到65岁退休这40年间,只有1人富有,4人经济独立,5人仍需工作,12人破产,29人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去世,49人靠子女、政府或社会救济勉强维持生活。

  毫无疑问,只要是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的人都会希望成为这项调查中的前5个人,拥有独立、自由、健康、幸福的生活。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意味着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一是需要供养的老年人人数很多,二是将迎来一个老年人口不断累计增加的年代。也就是说,未来每个年轻人身上的养老义务将要比现在的年轻人重得多。

  30年后,现在的70后、80后们将步入老年。60后和90后们将更早或稍后加入这一行列。

  3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吗?

  30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过去的30年如弹指一瞬,30年前的场景宛在眼前。可以想见,未来的30年,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同样会转瞬即逝。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财务状况会如何?靠什么养活自己?生活将呈现何种场景?

  ,你还觉得老年很遥远,还在悠闲地等待吗?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已经达到5000~10000美元,也就是“先富后老”。而2010年8月,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我国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05位。比较起来,中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仍不够健全,且覆盖面窄,历史包袱沉重。从世界范围来看,各类公共养老金计划大约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劳动人口,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还达不到这个比例,任务还很艰巨。

  2010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直言,中国社保制度体系还存在四个空白点: 城镇非就业的老年居民没有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实行原来的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社会化的保障要求不相适应; 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顺畅衔接的机制,劳动者和公民在制度转换上存在障碍; 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缓慢,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积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增加资金流入,以支撑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可能只会延缓人口老龄化危机来临的时间 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3~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就会开始下滑。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段,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或其他方式(比如延长退休年龄),仅凭社会统筹资金,能否将目前的养老金体系支撑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一巨大难题,正考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

  作为个人,我们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我们要为自身的未来负责。

  这是攥在我们手心里的最真实的东西。

  在本书中,经常会讲到钱,但是它的最终指向,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态度 我们将如何心系未来经营当下?我们将如何把生命中的美好体验到极致?

  第一章30年后,养老需要多少钱

  你的青年时代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继续拥有一个这样的晚年!第一节这一代人

  第二节“夫妻养老需700万元”耸人听闻吗

  第三节令人瞠目结舌的巨额总支出第二章养老的钱从哪里来

  新中国成立后,有三次生育高峰。就养老金体系而言,2010年左右,是“后两次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开始养第一次生育高峰时出生的老人”。但是,如果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30年后,会呈现“非出生高峰时出生的劳动年龄人口,养后两次生育高峰时出生的老人”。后一种情形的资金压力,可能超出前者双倍。第一节千万不要鄙视工作

  第二节千万不要鄙视节俭

  第三节养老保险能帮多大的忙

  第四节老年社会,不是“421”,而是“N421” 第三章养老理财规划之前必知的核心理念

  所谓“持续稳定的收益率”,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这种状态,灵活地转换投资品种是必需的。如果你坚持永久性地持有任何单种投资品,包括号称最能“抵抗通货膨胀”的黄金和房子,最终都可能会输得很悲壮。第一节通货膨胀,万诛不灭的“小偷”

  第二节为什么知道复利的人多,成为亿万富翁的人少

  第三节不要永久持有任何单种投资品第四章建立适合你的理财工具体系

  通过任何合法方式实现财务自由都可以。但是,哪些方式最有效呢?答案是:让你感到最简单、最愉快、最顺手的那种。

  你要做的,就是把终于找到的正确方式,不停地去复制、复制再复制。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挣钱可以不累,可以如此轻松和愉快。第一节储蓄:亲切而温暖的“老奶奶”

  第二节房产:巨无霸投资,机会当然还有

  第三节基金:把钱交给什么样的人

  第四节股票:不是谁都能玩的游戏

  第五节创业:最大手笔的理财规划

  第六节个性化理财:人人都能成高手第五章保险必须要有,但远远不够

  把那些象征风险的野兽锁进笼子里,即使它们怒吼甚至伸出利爪挠你几下,至少也会把对你的伤害降到最低。但更好的办法是让它们尽量不要醒来。第一节规避风险,留下的就是幸福

  第二节什么是合适的保险规划

  第三节最重要的是,尽量不让坏事发生第六章养老理财规划案例

  养老理财规划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它主要的含义不是钱和理财技巧,而是选择何种生活态度。

  并且,再好的养老理财规划,也无法准确预知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所以,每年应该回顾现有规划执行之得失,并根据家庭财务状况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好的规划应该是简洁、有效、容易理解且可执行的,而不是精算、繁复、低效、必须天天有个理财师跟着你才行的那种。第一节三口之家的养老理财规划案例

  第二节三代同堂的养老理财规划案例

  第三节丁克家庭的养老理财规划案例

  第四节独身一族的养老理财规划案例 第七章你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人永远是钱的灵魂。钱的性格,就是人性格的物化。一个老人,有亲人关怀,钱就会变得温情脉脉;否则,那只是一些干巴的数字,一堆由化学元素构成的纸片。

  非常明确,必须让亲友成为你养老应急机制的核心组成。而这些,需要你一生的维护。第一节让我们换一个地方养老

  第二节重视我们的亲友,以备养老应急

  第三节最“中国式”的养老:让孩子洞悉关爱和理财

  第一章 30年后,养老需要多少钱

  你的青年时代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继续有一个这样的晚年!

  第一节这一代人!

  70年代的中后段和80年代的中前段!

  当然,说的是上世纪。

  本书关注的核心群体,正是出生于这十几年间的一代人。从数量上看,应该是包括了"70后"和"80后"群体的大部分。

  他们还年轻,但不会永远年轻。

  80年代,是他们记忆的起点。

  他们有着相对幸福的童年。那时候,文革已经成为父辈不堪回首的记忆,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全中国人民正在激情和迷惑中探索。

  根据年龄的不同,依次铺满了他们童年记忆的,可能是以下标志性符号:

  --毛主席画像,当然也包括墙壁上残留的文革标语;

  --小人书,题材广泛,最好是手绘的,影视截屏的次之;

  --刘兰芳或单田芳的评书,杨家将、呼家将、岳飞传和三国、水浒,各有粉丝群;

  --向雷锋叔叔学习;无论如何,这类活动最早培养了这代人的纯净感和荣誉感;

  --聪明的一休、花仙子、黑猫警长、蓝精灵和变形金刚;在革命题材之外,他们开始看到另外一种的智慧、爱、美、快乐和正义;

  --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总之是郑渊洁叔叔童话的天下;

  --少林寺和霍元甲,西游记和红楼梦电视剧;他们最早的影视偶像发源地;

  --对于这个群体中年龄较小的人来说,小虎队、"四大天王"、费翔出现在他们的小学阶段;其实那时候崔健已经开始流行了,不过他们要再大一些才能听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是使用最广泛的作文用语,主要见于70后的那部分人。

  当他们已经不再这样写作文时,无忧无虑的童年结束了。

  稍微晚些时候,出生于80年代的中前段的小朋友们,也将开始自己的中学生活。

  这个时候,准确地说,1992年,市场经济的方向在中国被完全确定了下来,经济和社会变革开始加速。如今回头去看,这将确定无疑地影响着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90年代,他们仿佛从童年一下子进入了成年。

  国家和社会变化之快、之大,几乎没有给他们留出太多缓冲和过渡的时间,很多人甚至连青春期应有的躁动都显得不足。

  在这一代人的成长中,国家的三大进程与其紧密相关: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

  这都是事后的概括。当他们正经历其中的时候,还不太可能如此明晰看清楚这一切。几乎是懵懵懂懂,甚至是跌跌撞撞地,被推进了一个和童年完全不同的世界。

  1992年之前,中学教科书还在谨慎地辨析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优劣。突然之间,市场经济成了扑面而来、势不可挡的最大实在。

  仍然是由于年龄的差异,这一代人依次地进入了思想上的早熟。他们过早地开始反思自己童年的记忆、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并且,必须立刻、马上、快速地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保持合拍。

  整个90年代,他们都在进行着无比艰辛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建--尽管绝大部分孩子,此时还不知道也不必知道"重建"这个有点学术味的名词。确切地说,不只是他们,是全社会。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

  21世纪这么快就来了。

  关于21世纪,此前他们已经听了和说了无数个年头。现在,它扑通一下就来了。像一只高速射进门的足球,期待已久又猝不及防。

  当城里的孩子可以不太难就能出国留学的时候,"海归"已经不太好找工作了。

  当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多地通过高考进入城市的时候,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稀缺的了。

  当他们知道了股票可以赚钱的时候,股票能不让他们赔钱已经谢天谢地了。

  当他们知道了房子可以升值的时候,房子已经不知道还能不能升值了。

  当这一切都发生了的时候,他们已经、正在或即将跨过30岁的门槛,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坚。

  这个时候,父母开始老了。年龄大的,孩子有了。年龄小的,正考虑独身、裸婚或者可以背负多大重量的房贷款。大部分人的状态是,手里握着工作,身上背着房子,心里藏着理想和自由,脚下踩的是机械和现实的日子。

  不定哪天,对着镜子顾盼,就突然发现,年少轻狂早已换成了瞻前顾后,激情澎湃改作三思后行。这是早熟的一代,甚至中年危机都可能提前降临。

  在很多情况下,其中的一部分人,是需要心理援助的。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在浏览都市报的时候,只要你稍微感性一小会儿,都可以在一些程式化的新闻背后,读出各类年轻的新闻主角们看似无声或低声、其实格外生动的倾诉。

  30岁是一道坎儿,男人女人都很敏感。

  如果你是这代人的一员,那么,这个时期前后,有一个提示随时可以从天而降:30年后,你将老去!

  遭遇这个提示,你可以发一会儿呆,或者发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呆也可以,但是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是:

  你将如何老去?

  你是否为退休后的养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假如在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对自己的生活心存不满足,那如何面对逐渐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老年?

  你不得不承认,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即使你刻意回避,它们仍将与你如影随形。或者,它们甚至不是影子,而就是你自身!

  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将使你健康、阳光、自由和幸福。

  你的青年时代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继续有一个这样的晚年!

  第二节 "夫妻养老需700万元"算耸人听闻吗

  别老谈钱。俗。

  可是,为了不俗,还得先谈谈钱。

  即便是静态的,关于30年后的养老成本,也要先算个数。在静态数字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继续探讨种种变化,以及它们对你的含义。

  要算这个数,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以年轻白领为例,你所在城市的每人的各类生活成本,现在一年总计是多少。考虑到中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30年后的绝大部分老年人,将生活在城市。当然,这肯定会伴随农村生产模式的渐进式变革,但那不在本书主题之内。

  第二步,考虑到持续、必然和全面的物价上涨态势(这就是通货膨胀了),30年后,那个成本又会是多少。

  第三步,把其他的主要影响因素也考虑进去,得到相对准确的预测数字。我们话题的真正出发点,就由此开始。

  先看第一步。以一线城市为例,来计算现在的年轻白领大致的每月生活成本。

  年轻白领"双人"生活成本明细

  (2010年,以北京为例,依据常规情形,单位:元人民币)

  项目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备注

  正餐401200360014400无论是居家,还是普通快餐。

  水果、零食103009003600

  美容、健身或烟酒嗜好103009003600以特别有节制的情形估算。

  穿着8003200前提是,你对穿着并不挑剔。

  房屋使用1003001200包括物业费、房屋内设施的维护等。不包括租房或购房成本等。

  水电燃气1003001200

  交通50015006000以公共交通成本计算。

  医疗保健1003001200不考虑为其他家庭成员负担的因素

  阅读、市内休闲等2006002400包括书籍音像制品、看电影、演出等。

  旅游10004000若是旅游爱好者,费用会大大超出。

  异地探亲10004000交通与礼品等。

  人情消费50015006000包括年节红包、交际请客等,都是不可回避的中国特色。不含异地探亲。

  网络、通讯费1003001200

  家用杂项3009003600

  其他个性化项目1003001200

  总计56800

  注: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而是在哈尔滨、济南、西安、武汉、成都、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也可以相应地在上述数字基础上,乘以某个适合自身的系数。

  这个表是按照"双人"的成本来计算了,单人成本计为一半,是28400元。

  可以看出,上面的表格,对实际的支出项是有取舍的。选入的主要标准是:哪些费用在30年后仍可能存在。像子女抚养、教育等项目,自然就不必体现在内。30年后,子女一般都可以自立了。

  但是,不能认为30年之后,你转而像目前的老年人一样,去过低成本的生活。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会伴随其直到老年。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你父辈和祖辈的巨大差异,就一目了然。我们相信,现在的年轻人,直到老年都会严重依赖网络生活,并保持年轻时的大部分休闲方式,而不会像现在的老年人一样,经常欢天喜地跑到小区空地上去扭秧歌、下象棋。

  可以认为,28400元的年度支出,在目前的北京等一线城市,不是一个脱离实际的消费数字。相反,它反映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支出额度。

  再看第二步,考虑年度通货膨胀率。我们以28400元的"单人每年支出"为基础,继续计算30年后的年度支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以计算出过去30年该指数的平均值为5.51%。即使我们选取一个更保守的数字,即5%,作为年通货膨胀率的值,这也意味着,30年来,物价上涨了4倍多--得到这个数字非常简单,你只要找个计算器,把1.05连续相乘30次就可以了。

  为了一目了然,我们还看一张表: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30年内支出表

  (不包含购房、子女抚养等支出大项,以北京为例,单位:元人民币)

  年份序列年度支出(精确到0.01)累计支出年通货膨胀率

  第1年2.84万2.84万5%

  第2年2.98万5.82万5%

  第3年3.13万8.95万5%

  第4年3.29万12.24万5%

  第5年3.45万15.69万5%

  第6年3.62万19.31万5%

  第7年3.80万23.11万5%

  第8年3.99万27.10万5%

  第9年4.19万31.29万5%

  第10年4.40万35.69万5%

  第11年4.62万40.31万5%

  第12年4.85万45.16万5%

  第13年5.09万50.25万5%

  第14年5.34万55.59万5%

  第15年5.61万61.20万5%

  第16年5.89万67.09万5%

  第17年6.18万73.27万5%

  第18年6.49万79.76万5%

  第19年6.81万86.57万5%

  第20年7.15万93.72万5%

  第21年7.51万101.23万5%

  第22年7.89万109.12万5%

  第23年8.28万117.40万5%

  第24年8.69万126.09万5%

  第25年9.12万135.21万5%

  第26年9.58万144.79万5%

  第27年10.06万154.85万5%

  第28年10.56万165.41万5%

  第29年11.09万176.50万5%

  第30年11.64万188.14万5%

  第31年12.22万200.36万5%

  有人计算出,中国人平均生存年龄为:男人72岁,女人74岁。我们说,这两个数字仅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个人计算养老成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谁会准确地踩着这个数字去活呢?从做规划的意义上来说,你至少要把自己懂得寿命设定在85岁。这还是保守的。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身体和心理保健的重视,30年后,90岁以上的老人将大量出现。

  作为个人,在女性55岁、男性60岁退休后,至少为30年的养老生活做好资金的准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那么,这30年要花多少钱呢?12.22万×30=366.6万!

  没错,如果只是静态地计算一个数字,就是366.6万。计算器不会说谎。

  现在来看第三步:影响这个数字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男人是要养老婆的。那么,两个人的费用,就超过700万,达到733.2万元。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老了都会得病的,是人概莫能外。区别仅仅在于,它什么时候来,击中你身体的哪个部位,以及严重程度如何。我们刚才的计算中,没有也不可能为每个人估计这笔费用。但是作为本书的读者,你自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我们不排除有很大的好事儿发生,比如,30年后,中国为公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会大为改善,甚至每个人得病都是国家承担费用。但既然是站在现在计划未来,就只能以现在或预期中未来的大概率事件作为依据。

  --在这里,需要提示,我们还"故意"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你退休之后,通货膨胀率仍然会存在,逐年体现,而不是像我们刚才计算时假设的那样,停留在30年之后的那个时刻就不动了。

  到这里,这个话题还没有完。关于"30年后,夫妻养老需700万元"这个静态的数字,如何解读才是比较正确的?这是接下来一节要说的事。

  第三节 令人瞠目结舌的巨额总支出!

  与我们前面的计算相比,这里有一个数字上的巧合:

  北京师范大学的年轻经济学教授钟伟,关于中国现在年轻人的养老,也算个一个数字。他没有披露那么具体的计算细节。但是,他也给出了一个概念以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为例,1000万元不够养老!

  钟伟2010年4月间在某财经类媒体上发布了他的看法,核心内容是:

  为退休后的生活积攒存活25年的钱财是必要的。

  1987年,一个准备退休的职工,可能认为3万元足够养老了。当时,居民消费水平为每年565元,其中城镇为998元,维持25年的消费有2.5万元就足够了。可参考的数字是,198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1002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每年才1459元。也就是说,这个估算者每月工资不过百元,每月消费则更少。

  如果是2007年退休,则情况完全改变。居民消费水平已经从1987年的565元,上升到2007年的7031元。如此看来,城镇居民25年的消费,可以估计为30万。可参考的数字是,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已经从1987年的1459元,上升到2007年的24932元;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1002元,上升到2007年的13785元。2007年,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积攒下接近100万元,足以在退休后安享晚年。

  可是,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以及官方的发钞节奏都没有根本改变,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则需要一笔约为300万至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城镇人口的大致水准,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根本原因在于币值不稳定。从1987年至2007年间,M2(广义货币)和M1(狭义货币)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9.8%和17%。1990年,M2、M1和MO(流通中现金)的余额分别为1.53万亿、6950亿和2644亿,到了2007年,则分别为40万亿、15.2万亿和3.1万亿。不到20年,分别增长了26、22和12倍。一个人少壮时攒的钱,老来根本不值钱,是一生劳碌、晚年难安的重要原因。

  1000万!当然,他说的也是人民币,没说欧元美元。

  但即便如此,也是招来非议声一片。

  有外企的白领网友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年工资大约在10万元左右,由于升职的竞争太激烈,该因素暂时不作考虑,那么,每月收入1万元,基本就到天花板了。12万乘以20年,是240万;乘以30年,也不过360万。这还有个前提,就是不吃不喝不消费。怎么可能?如果一个中高收入的白领都不能在养老上具有安全感,遑论还不如他们的收入人群?这位网友的结论是:危言耸听!

  话说回来,没有人能确切地预测经济生活的未来,包括最牛的经济学家。具体到你,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30年后到底需要多少钱养老,真的1000万吗?或者是我们计算出的"双人700万"?当然,完全可以小于这些数字,也完全可以大于这些数字。这都是无数种因素,也包括你个人取舍导致的结果。

  仍以我们计算的数字为基础,虽然"双人700万元"不是确数,但是,"双人700万元养老"的概念却特别重要--这个数字的价值在哪里呢?

  它是一个参照,一个在基本可知因素下给出的参照。作为人,在所有领域的探索,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世界是可知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可控的。没有这个基本假设,那全世界进入混乱状态、坐等末日降临就可以了。可是没有人会那么做,因为对安全感和把控感的需求不允许我们那么做。

  所以我们才说,关于30年后的未来,有一个数字作为养老成本的参照,是必要和必须的。

  不仅如此,还可以从这个数字中嗅出核心的味道:那是一种危机感!

  危机感来自何处?它来自"养老用钱必须是结余的"。

  无论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算出的养老费用是多少,那都必须是你决定退休的时候,手头的"剩余资产",而不是退休前收入的总和!

  很简单,你退休前也需要消费,而且,一生中开支的大项,除了老年的疾病基金之外,几乎都发生于退休前。这些除了"日常支出"之外的"大项消费"包括:

  --恋爱和结婚的支出。

  就结婚成本而言,如果你不买车、不旅行,仅说装修、购置家具家电两项,仍按一线城市的常规水平,比较节省的预算当在10万元。

  如果你想有一个更环保的家,请再乘以系数2。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完成恋爱过程所需的费用可能比结婚少不了多少,尤其是那些恋爱时间超过两年或先后的恋人数量超过2的男士们。说一句不完全属于开玩笑的话,"剩男剩女"的大量出现,和一部分适龄男士的可支配收入增长没有跑赢"恋爱支出指数"有关。

  一位年轻人向我抱怨说,毕业十年来,他换过三个女朋友。经回顾,这三任女友的年龄依次变小,但他为她们先后付出的月支出分别约为500元、1000元、2000元,这是个明显不断翻番的增长过程,而他的月收入十年来不过是从3500元增加到了6000元而已。没有跑赢他的"恋爱支出指数"!

  不过,我安慰他说:"看起来,你的收入增长跑赢了同期CPI呀?"

  他苦笑着说:"咱们国家的CPI不考虑房价。"

  他又补充说:"我得赶快结婚了。虽然结婚要花一大笔钱,可是一旦结了,在没要孩子之前,可以节约很多生活成本。"网谚有云:大隐隐于婚。他像很多跨过了30岁门槛的人一样,从一个浪漫分子变成了实用主义者。

  --购置房产的支出。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看病,那是一代人的事;买房,却是几代人的事。有房就有根,没房就心生流浪感。人同此心,文化使然,不是几句劝导可以解决的。到本书写作期间,尽管有2009年下半年以来房价井喷之后的政府强力调控,但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期待房价实现腰斩几乎是天方夜谭。而且,即便真的腰斩了,仍会有多大的贷款负担,这笔账已经被无数人计算过无数次了。即便我们以无息贷款来算(这样的好事,梦中会出现),夫妻双方要承担一栋两居室的全款,以北京为例,不是核心地段,不是偏远地段,那要在150万到200万元。我们取中间估值175万元。

  --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支出。

  这个过程的前奏,是先把孩子健康地生出来。也就是说,从准备要孩子,到怀孕期间的支出,再到最关键的生孩子环节,都要产生费用。仅就生孩子来说,2010年一线城市住院期间的各项费用当在5000元左右。如果把这个费用与抚养孩子的全部费用相比,那连一个零头都算不上。

  又要做个算术题了,见下表。

  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费用

  (2010年,以北京为例,依据常规情形,单位:元人民币)

  时段项目费用备注

  入托前孕前、孕期及哺乳期的各类保养费;孕期的检查费和住院生产费;入托前的食品和其他用品费5万

  入托一年学费、饮食费等2万不包括玩具、衣物和各类活动费。

  入园三年学费、饮食费等6万不包括课余各类兴趣班费和离园期间的消费。

  小学六年教育和衣食住行等,平均每月各类支出1500元10.8万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学费以外的费用。并且,年龄越大,消费项目和金额将迅速增加。这还不包括择校费等隐性支出。

  中学六年教育和衣食住行、娱乐等,平均每月各类支出2000元14.4万同上,这是一个支出高峰期。

  本科四年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项支出8万非义务教育阶段。

  总计46.2万考虑其他个性化项目,总计为50万。

  关于"子女费用"这个表,有两个解释:

  一是,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可能需要在上述总额的基础上,再加诸多个性化项目,比如某项特长的培养,比如读硕士、博士或留学等。因此,实际支出完全有可能超出46.2万元。为了方便,我们以50万元计。

  二是,现在这个算法,是把目前各个学习阶段的费用相加。但在实际发生时,如果你的孩子还小,或者目前暂时还没要孩子,那可参照的大概只有读小学之前的费用。当你的孩子读到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那最晚已经是20多年之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的费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可能会大出我们现在"静态的预测结果"很多。这么说来,即使按50万元计算,可能还是比较保守了。

  这样,我们综合"结婚"、"无息贷款买房"和"抚养一个孩子"三项大的费用,总计为235万元。这是两个人承担的,如果分摊到单人身上,约为117万。

  除了结婚、孩子、房子之外,,日常开支是不能回避的。我们在本章第二节已经算出了一个数字:未来30年的"单人生活支出"累计为188万元。

  现在,我们计算以下上面全部计算的结论:

  如果你现在30岁,决定到60岁退休,并且为退休后另外储备至少30年的开支所用,那么,这就意味着,你从现在开始,保守地说:

  退休前需要的支出是:日常消费188万+大项支出117万=305万!

  退休后需要的支出是:366万!

  经过核查,发现没有出现计算错误。不过,这个结果还是有些令人瞠目结舌!

  这还是单人的,并且没体现30年后会继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

  关于此类计算引致的危机感,除了上述"必须结余"的压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源头,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的养老金缺口对现在的年轻人最终意味着什么"、"工资能为养老提供多大程度的帮助"、"储蓄和保险的真正意义何在"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里,像剥洋葱一样把这些问题逐次展开。

  有危机感不是坏事,但是,没有必要焦虑。我们呈现本书的意义,正在于提醒、剖析和建议。

  要说的是,我们不但应该有幸福的退休生活,更要有健康、自由、充满安全感的青年时代。这话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当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确认退休之后生活无忧了,才可以更惬意地享受美好的当下。

  幸福是一种权利,但它只会生长于你的正确决策之间。

  那么,养老的钱从哪里来?

  第二章 养老的钱从哪里来

  就养老金体系而言,2010年左右,是建国以来"后两次出生高峰的人,开始养第一次出生高峰的老人"。但是,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变,30年后,会出现"非出生高峰的劳动年龄人口,出钱养后两次出生高峰的老人"。后者的资金压力,将超出前者的双倍。

  第一节 千万不要鄙视工作

  小纪是一家汽车网站的主编。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被渲染得最可怖的时候,他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他辞职了。

  那个时候,他正被获得自由时间的愉悦包围,并很快实施了为期两个月的旅游计划。

  看起来,这是一个理由充分的行动:

  --他炒了老板而不是相反,面子上过得去;

  --经济不景气时,物价往往低落,正是旅游消费的好时光;

  --工作五年了,没有休过长假,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过于寂寞难耐;

  --他准备结束打工生涯,开始小投资的创业,并认为这是获得财务自由的必由之路。

  但是,一年之后,他又打来电话时,完全推翻了上一次的观点。

  "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说,"我本来可以把条件准备得更充分些再离开。一年之前是老板们压开支、炒员工的时候,我却做了相反的事。现在,适合我的工作岗位都被别人占领了,而旅行又消耗了本想用于投资的资金额度。"

  他正为积蓄被房租和日常开支不断蚕食而发愁,原本要进行的投资创业行动,不得不延迟。这实在不是个好消息。

  "千万不要鄙视工作!"小纪总结说。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一段成长插曲,我相信他可以很快从情绪低谷中"康复"。不过,小纪的经历,实际上重现了很多年轻人都遇到过的困惑--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重要?或者说,如果很想辞掉一份工作,需要等待何种时机?

  当然,可以畅想:最好做一个成功的投资大师,每天起床敲敲键盘就可以财源滚滚(其实投资大师未必每天都去做交易);或者修炼成运筹帷幄、挥斥方遒的商业领袖,谈笑间万千生意落定。

  我们乐见"超级梦想",这是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之一。但是,从哪里开始呢?

  毫无疑问,1可以变成10、100、1000 问题是,作为财富增长第一桶金的"1"从哪里来?

  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用来"钱生钱"的。你要留出一部分钱来用于日常开支,至少打出一两年的富余,因为大部分创业或理财计划,可能不会迅速暴富。此外,还要留出应急费用或者购买基本保险、商业保险的钱,子女的抚养资金,父母的健康资金,其他的个性化开支储备 剩下的那部分,才是你的"1"。

  那么,小纪的失误就很明显了。他不但动用了自己的"1",进行超经济负荷的旅游,而且过早地放弃了不断为自己进行"资金输血"的工作。

  关于工作,我们经常听到的是:

  "一分钱一分货,老板开什么价,我就做什么标准的工作。"

  "工作都是为老板干的,只要不亏心,大致过得去就可以了。"

  "不开心我就辞职,花完了再找,反正工作到处都是。"

  对类似的观点,我们不做评论。如果可以清晰地发现工作对自己的真正价值,这些观点的正误就会不言自明。

  工作是一棵树,你要聪明地摘到上面的果子。

  第一个果子--工作可以为你提供最基础的生活保障。

  这将使你有尊严地保持中等的生活水准和业余时间。并且,在有特别充足的钱为你"换出自由身"之前,一份工作可以使你的理财计划不受干扰和中断。否则,就可能像小纪一样,因为开支不慎而使聚财计划延迟。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们可以看到,理财计划是否持续,对最终的实施效果影响有多巨大。

  第二个果子--工作不但是低风险的收入渠道,还可以为你积累第一桶金。

  工作需要你要付出的主要是时间。而其他收入方式,除了要付出时间,更可能承担个人安全、本金损失等诸多高风险。

  综观成功的企业领袖或理财大师,其第一桶金绝大部分是通过平淡甚至辛苦的工作获得的。不要期待空手套白狼,那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但都是一些低概率的事件。在积累财富的前期,还是要尽量采取高成功概率、低风险的方式。因为这个时期,还是抗风险能力很差、"赢得起、输不起"的阶段。未经收益,先想到风险和退路,这才是成熟、理性的做法。不到迫不得已,不可孤注一掷。

  又有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A,受到世界最前排商业领袖的故事的激励,宁可付出大笔违约金,也要辞掉工作,广泛举债,孤注一掷,声称要抓住"瞬间即逝的商机",和一位地产商合作,组织人马做起了承接地产项目外墙粉刷的生意。不料想,正当A已经把大笔资金投入其中,拿着计算器把盈利算得心满意足时,地产行业突然遭遇调控,那位地产商因为资金链断裂,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时间,A陷入了双面被动:这边资金已经投入,工人还嚷着要工资;那边债主们一拥而上,堵门讨债,逼得A跳窗逃走。从此,A谨小慎微地打工,虽经七八年之久,仍然没有从那次债务危机中彻底脱身。这种教训是令人惋惜的。

  第三个果子--工作是积累阅历的重要方式。

  要聚财,仅仅投入资金显然是不够的。阅历,也就是丰富的人生体验,将使你无论采取哪一种聚财方式,都具有准确的判断力、严密的纪律性、坚实的实践力。而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工作是获得它们的主要途径。阅历就像人的气质,它无法量化,却时时影响着你和周围的人。

  第四个果子--工作也是积累和拓展牢固人脉的重要方式。

  人脉即财脉。打工不是没面子的事,相反,一个聪明的打工者,会利用工作机会,积极建立聚财可用的人脉。企图单枪匹马、无须朋友提供任何决策参考或实际支持,就能接住从天上掉下来的钱,那概率是极小的。我们还是要重申,必须选择高概率的聚财手段。

  频繁更换工作,是伤害人脉关系的不二选择。所谓"人脉",并非你认识了别人,那人就进了你的人脉库了。只有通过长期交往,确立了良好甚至亲密的信任关系,这才算。如果工作更迭过于频繁,看似通讯录变得越来越厚,但绝大部分交往都是蜻蜓点水,这些所谓"人脉资源",又有多少可为你提供实际帮助呢?

  是否可以停止"打工"?那至少先问问上面几个果子,你都摘到了没有,摘到了多少,是否足够了。

  如果没有一个可以无限制为你进行"资金输血"的富爸爸,在做好如上充分准备之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仍然很重要。

  它是你为养老准备结余资金和启动持续理财计划的"最最基础"。

  第二节 千万不要鄙视节俭

  可以想象一下你的资金池。池中的"水",就是你的资金结余。工作等收入渠道,是这个池子的来水管,消费则是一条出水管。收支两条线,清晰无比。

  非常明显,如果要使池子里的水--资金结余越来越多,除了增加收入之外,就是减少支出。这是最简单、基础和有效的理财之道。

  经常听到有人劝朋友: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但是,想想这个池子,就知道,省出来的钱,其实就相当于新挣到的钱,它们的购买力没有区别。

  所以,千万不要鄙视节俭。

  "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没花的钱是谁的,还说不定呢!"

  这是鼓励消费的人制造出的一种观点。奉行这一原则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刺激经济,为GDP增长的统计数字作贡献。

  坏处就是,如果不加限制,会使你从适度消费变成过度消费,让你资金池里的水渐渐变少,进而,你需要为了让水再变多,去伤更多的脑筋。无疑,这会影响到你的养老资金结余和理财计划。为了将来有更多的钱消费,你得先把节俭的习惯保持住。

  --"节俭,太难了,几乎看不到效果。"

  这又是一种未经实践的主观感觉。节俭的效果真的很难看不到吗?恰恰相反。

  如果你现在月薪6000元,让你一次性拿出来给别人,一般你是不会答应的,否则会承担很大的心理不适。但是,让你拿20元出来给别人,持续300天,你心理上的负担就会小很多很多,尽管你也知道,这两种方式比较,你送给别人钱的数量是完全一样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钱是怎么在转念之间省出来的。

  节省20元的20种方法

  1主餐不能吃太少,否则需要花更多钱买零食补充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2主餐不能做太多这种浪费是最隐蔽的

  3如果晚餐做多了,别扔掉,放冰箱,可以作为第二天早餐

  4注意超市的打折信息,如果是小额的每日消费品,可以集中买一些还可以节省去超市的次数和时间

  5如果时间允许,尽量自己做饭无论是去饭馆,还是买加工食品,相关人工成本全是你买单

  6带小孩走路时,绕开零食店让孩子更少吃进防腐剂和激素,避免血铅过高。一块巧克力,消费额相当于一斤水果,但后者对孩子健康更有利

  7带小孩走路时,绕开玩具店玩具只玩经典的,比如球、积木等,作用重复的玩具,对孩子没太大意义。另外,多陪陪孩子,比多买玩具效果好得多

  8电影尽量看打折时段的这不影响你的观赏效果

  9有些饭馆,消费到一定额度,有会员卡赠送,下次消费就有折扣了。记得要假如惊见"小强"之类,除了郁闷,可以要张折扣卡,别指望饭馆像家里那么卫生,再说,你有权利获得补偿,并督促他们改进工作

  10先把冰箱里的食物解决差不多了,再买新的,不然会扔掉

  11鞋坏了要修,不要扔掉如果时间允许,其他能修的东西,借鉴此条

  12裤角磨破了,可以改七分裤;再破了,继续改短裤。长袖衫的袖口破了,可以改成T恤。反正都是夏天穿遇到合适的材质,还可以戳几个破洞,冒充更年轻的人

  13能发短信,就不打电话

  14尽量不使用饮水机,它个子虽然小,但耗电量惊人

  15把理发的频率,从20天改为40天,每次多剪一些

  16如果是昂贵的护肤品,挤不出来了,可以剪开,内壁上挂着的,还能用好多次

  17能坐地铁,就不要打车看似快的,往往很慢,而且费钱

  18把一些儿童用品二次转让比如童车、玩具等

  19互联网使用多的话,能包月就不用计时收费的

  20不要寄希望于彩票把这一项节省下来的钱,随便买那只股票,都比彩票有价值。该建议未考虑公益因素

  比照这个表,你还可以找到节省更大开支的更多方法。比如:

  节省200元以上的10种方法

  1不办理任何需要预存资金的优惠卡实践证明,绝大部分这样的优惠卡,会因不能按计划消费,而造成浪费。假如商家迁址了,就更加麻烦

  2同样品质的衣服,尽量少买名牌否则你是在为他们的广告费买单

  3如果目标不明确,不必逛商场很容易诱发各类即兴消费

  4买车可能不是那么重要除了减少一次性支出外,每月更可节约千元养车成本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说,若不采取措施,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到2015年,北京机动车平均时速将只有15公里

  5进口的化妆品未必适合你而且还需要你最终为关税买单

  6反季节买衣服此招屡试不爽

  7把干洗沙发套的频率,从两个月改为四个月这对你的生活品质,其实没什么影响

  8生气的时候不要摔手机男士可以举哑铃。女士可以"绝食"一顿,适量饮水,利于身体排毒,低血糖患者除外

  9真着急,假生气。否则身体会积累下很多隐患损害身体后,会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自己还难受

  10不要过量沉迷于烟酒同上

  --"都什么时代了,不要成为守财奴。"

  这也是年轻人常说的话。在Ta看来,节俭必然等于生活品质的降低。可是,这其中有个秘密,就是生活品质的高低是个主观感受,并无量化指标。这就有意思了。

  我曾经到过一位朋友C的房子。那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C是一位真正的理财高手。可以确认,C只有40岁,但已经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提前退休了。当我进入C的房子时,惊奇地发现,屋子里没有沙发,没有床,椅子,总之,几乎没有任何"常规"的家具。

  不仅如此,他也不购置音响,不装修,不用昂贵的护肤品,不买车,不嗜好烟酒。他把电视送给了弟弟,然后在电脑上获知信息、听音乐、看电影。最后我发现,C几乎砍掉了所有能砍的家居用品。"奇怪"的是,他仍然过得很好,很快乐。

  "我把省出来的钱投资% &%(一只他长期持有的股票)了。还有,买书,旅游。"C两手一摊,轻描淡写地说,"生活本来就是这么简单的呀。"

  可以发现,节俭并不意味着生活品质的必然降低,而且,还为持续理财提供了或多或少的资金补给。

  我们不主张所有人都过和C一样的生活。但是,在"节俭可以维持结余资金的保有量"这一点上,C确实给了我们感性的启发。

  节省效果表

  (每月按30天计;单位:元人民币)

  平均每日节省每月可节省每年可节省30年可节省

  13036010800

  5150180054000

  103003600108000

  206007200216000

  3090010800324000

  50150018000540000

  1003000360001080000

  如"节省效果表"所示,真是不算不知道:平均每月节省1500元,这对于一线城市居民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仅此一举,30年就可以省出54万元!

  这54万其实就是你挣的。

  更重要的是,54万,如果放到一项科学的理财行动中,其财富放大效应将是惊人的!

  第三节 养老保险能帮多大的忙

  说起养老,我们最常谈起的,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目前,法定强制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储蓄养老保险,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构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的涉及面最广。

  不过,现在很多人并没有把"基本养老保险"了解清楚。我们不得不进行一点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实行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开始改革,要求在此基础上,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在这个"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又是最主体的。我们所言养老保险,狭义地说,就是这个一般通过单位来缴纳费用的"基本养老保险"。

  经济新闻中经常提到的"社保基金",就是把居民缴纳社会保险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的基金。当然,作为补充,还包括国有股减持、转持划入的资金,国家发行彩票划入的资金,以及各类投资回报等。"社保基金"的原始资金来源,不仅包括养老保险,还有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习惯上说的"三险",就是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再加上工伤险,就是"四险"。再加上生育险,就是"五险"了。

  我们在这里说的,单指基本养老保险。

  那么,这个"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现在年轻人将来的养老,到底能帮多大的忙?

  回答这个问题,要分解为两步:

  第一步,按照规定,现在的老年人是如何缴纳和领取养老金的?

  第二步,30年后,养老金体系的支付能力如何?

  先看第一步。

  目前,中国的规定是,养老保险的最低缴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多缴多得。到退休年龄,拿上身份证、有关缴纳材料、退休申请书,到社保部门办理申请领取手续即可。

  达到条件、实际领取时,养老金计算又分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金+利息)/系数

  男性系数为139,女性系数为170,因为女性退休早,领取时间长。

  基础养老金,则是依据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平均工资基数的关系,确定参保人领取的基数。综合实际购买力、社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各类因素,基础养老金也在不定期上调。

  以北京为例。自1994年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以来,北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经历过16次调整,待遇逐年提高,截至2008年末,北京市统筹范围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的约173万人,平均养老金水平为每月1630元。2009年1月1日起,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00元,达到每月1830元。

  在此要提示两点:一是,1830元是平均水平,具体到个人的数额,由既往的养老保险缴纳状况确定,就是说,如果过去缴纳标准、缴纳时长达不到平均水平,领取的养老金自然要低于平均数;二是,每月1830元,平均到每天就是60元,根据当地消费水平,你由此可以衡量"基本养老"的准确含义

  这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在你退休后能帮的忙!

  再看第二步。

  就以北京2010年的人均基本养老金1830元为例,看看30年后,中国养老金体系的支付水平,能否支撑同样水平的购买力?也就是说,30年后我们领到的养老金,能否像2009年在北京花1830元那样,买到同样多的东西。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呢?没有人。但是,我们可以把影响养老金支付水平的因素,及其变数,进行大致的评析: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30年后,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比现在更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1949年建国后,中国经历了三次生育高峰。他们对30年后养老金领取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可见,2010年左右,中国养老金体系需要支撑的,仅仅包括了一次出生高峰的老人。但是30年后,到21世纪40年代,养老金体系需要支撑的,是两次出生高峰老人的领取压力的叠加!

  2040年领取养老金人数趋势估计

  出生高峰出生时间段2010年2040年解读

  第一次1950年至1957年60岁至53岁90岁至83岁2040年,这一代人的部分已经去世

  第二次1962年至1971年48岁至39岁78岁至69岁2040年,这一代人的大部分都需要领取养老金

  第三次1981年至199029岁至20岁59岁至50岁2040年开始,这一代人将逐年进入养老金领取时期

  基本趋势判断:

  1.从2040年开始,第一次出生高峰的人,继续长寿者将逐步减少,其领取压力也将逐步减小。

  2.从2040年开始,至少十年之内,第二次出生高峰的人,大部分仍需要领取养老金,这与逐步进入领取养老金时期的第三次出生高峰的人产生了重叠。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30年后,养老金体系的原始资金来源,是否会比现在减少。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3年至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就会开始下滑。而按照现有的规则,社保基金的保险金来源,主要就是这些劳动年龄人口。通俗地说,可以理解成"现在的年轻人出钱,养现在的老年人"。

  如下表所示,这种养老金支付方式现在可以持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连第一次出生高峰的人,也刚刚开始进入领取养老金时期;后两次出生高峰的人,都还作为劳动年龄人口,为这个养老金体系进行"资金输血"。

  几乎可以说,目前的状态,是后两次出生高峰的人,开始养第一次出生高峰的老人。但是,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变,30年后,会导致"非出生高峰的劳动年龄人口,出钱养后两次出生高峰的老人"的局面!虽然2007、2008年出现了"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生育热潮,但那充其量只是一次短时间的小的生育高峰。

  养老金体系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压力区别之大,已经一目了然!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中国何时放开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允许更多家庭生第二个孩子。从养老金的原始资金来源上说,即便现在就放开生育政策,等这一代新增的孩子最初开始缴纳社会保险金,为社保基金提供增量,也是差不多三十年之后的事了。到2010年,我们还看不出这方面政策有大力度改变的迹象。

  --第四个影响因素是,政府会采取何种方式、以多大力度使社保基金实现大幅增值,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养老人口的压力。

  早在2005年,世界银行就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一个参照系是欧洲。

  2010年,有媒体援引来自欧盟的统计数据:到21世纪中期,欧盟国家的退休人口将比现在翻两番,这意味着,"4养1"的比例将变为"2养1"。这一态势就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养老金体系面临压力的参照。有媒体披露,许多欧洲国家纷纷计划把退休年龄延后,某岛国甚至可能延后到68岁,如果得以实施,这就要破世界纪录了。而欧盟内部已经出现了把退休年龄延至70岁的声音。那么,假如中国在未来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2到65岁,我们可以不用感到奇怪。

  在以上四个影响因素中,前两个因素的变数不大,第三个因素要看政策变化的时间和内容。那么,对30年后的养老金支付能力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第四个因素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有很高的期待,但在成为事实之前,它只是一个未知的期待。

  作为个人,对于养老,除了相信政府的智慧,更多的,也是最可控的,就是自己开动脑筋,现在就开始制定和实施持续的理财计划,为未来的生活准备充足的资金。

  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中国养老金体系中,是上述"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为叙述完整起见,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般而言,企业年金基金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和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按照规定,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支取资金。

  要明确的是,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相比,有几个不同:

  前者是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建立,并自主选择管理和运营模式;后者是政府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

  前者属于私人产品,政府不承担直接责任;后者是公共产品,政府机构进行管理。

  前者多采用资金积累制,取之于企业内部,用之于企业内部;后者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本质上是通过更大范围的"代际赡养"来实现养老保障。

  前者的增值方式更加灵活,投资手段多样;后者保值增值的方式更加稳健。除了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之外,也进行股市投资,但选择投资标的非常慎重;

  前者的运作特点是更注重效率,甚至在企业内部可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后者更注重公平,可以理解为一种收入再分配,其伦理基础是一种"代际信任"--我们这一代供养上一代人,也希望下一代人可以供养我们。

  那么,企业年金是否可以作为你未来养老的期待呢?自然要看你所在的企业是否愿意建立年金;如果建立了,还要它能否有效地保值增值。由于企业年金运作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也有更大的变数。30年后它将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你养老,那只有30年后才知道。

  在此,提供一组数字作为参考: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到2009年年底,全国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人数为1179万人,累计基金2533亿元,最近4年新增1853亿元,平均每年增加463亿元--这是"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第二种养老产品",按现状看,只有极小比例的人,能够从中获得保障。

  那么,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呢?

  说得通俗一点,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就是个人把一定数额的钱拿出来,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放到社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不低于储蓄存款的利率计息,最后,本息还是归个人所有,退休之后,再把个人账户里的本息一次性或分次支付给本人。

  个人把钱存进银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又不能说一点区别都没有。比如,这样一来,由社会保险机构"看着",专款专用,你必须用来养老,不到退休不能提取,更不可能中途挪作他用了。在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方面,是有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