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之--老山战役全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8:39
     1984年4月2日到27日,昆明军区部队陆军第14军、第11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对入侵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者阴山地区的越军,进行炮火还击,打着越军狼狈不堪;接着,在4月28日、30日和5月15日,排除了越军侵略据点,一举收复了老山、者阴山两个要地。老山海拔1442米,是个极其重要的制高点,谁占领它,谁就可以控制对方二十多公里的纵深地带。我们收复了老山、者阴山,大大改变了防御态势,争取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越军为夺回这两个要地,向我军进行反扑,特别是7月12日,陆军第14军在老山英勇顽强地打退了越军一个师规模向反扑,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就在云南老山战斗进入到激烈的情况下,驻防在江南苏浙水乡地区的陆军第1军(35151部队)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云南省老山地区,执行对越作战任务,这意味着在我军战史上的老山轮战启动了。部队告别了营房,告别了都市,从和平走向战争,经过四个月的临战训练,于当年12月接替老山防务。经临战训练,陆军第1军于1984年12月初,接替陆军第11军,进入正面为23公里、纵深35公里的地幅内,担负着老山总共120多个阵地的防御任务。
  老山作战地区,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与越南河宣省接壤。这个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险要,地形复杂,为山岳丛林地,山高坡陡,沟深林密,雾大雨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越军在我防御对面,始终保持着3个师、10至13个步兵团、1个特工团、1个炮兵旅和2个炮兵团的兵力。同时采取“掘壕延伸”的所谓新战术,构筑了长达54公里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妄图分割包围我前沿一些阵地。我们有28个阵地与敌人阵地靠得很近,最近的只有10米左右。敌人在战区还埋设了数以10万计的地雷。在陆军第一军接防阵地最初的一个多月内,每天都遭到越军上千发炮弹的轰击,一线阵地的工事、堑壕大部分被炸毁,有的阵地干部战士只能躲藏在石缝里防炮。由于地形山高坡陡,沟深林密,前送后运十分困难,甚至有些地方无路可走,加上雨多路滑,运送1名伤员,需要8至10个人才能抬下来。
  在这样的敌情、地形、天候等恶劣条件下,陆军第1军参战的全体指战员按照军部制定的作战方针,英勇顽强,机动灵活,在老山地区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战斗,以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第一次是1984年12月20、21日,部队上阵地的第3天就同越军发生战斗,首战时部队从上到下都有些紧张;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粉碎越军团规模的反扑,毙伤越军153团团长、副参谋长以下官兵700多人,阵地无恙,人员几乎没什么伤亡,全军振奋,实现了首战告捷。
  第二次是1985年1月15日—18日,越军为占领老山,进行了5个月的准备,集结重兵,企图与我决战,以“收复失地”。此次作战即为老山662.6高地抗反出击战斗。
  陆军第1军指挥部,经精心计划,决定采取在老山左翼抗击越军反扑,在右翼实施出击的作战计划,来打退越军的猖狂进攻。这四天的战斗,激烈而动人心魄。仅1月15日这一天,越军向高地共发射了八千发炮弹,约三百平方米的山头上,平均第平方米落弹26.7发,整个山头的标高下降了5米。原先,山顶上有两柱17.20米高的柱,变成了不到一米高的石墩,抓起一把沙硕,可以从里面拣出五、六块弹片。在战斗工事基本被毁,堑壕被炸平的情况下,我坚守部队,冒着越军的密集炮火,抗击越军实施的轮番攻击,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经过四昼夜奋战,粉碎了越军6个步兵营、1个特工营的进攻,攻克了越军的7个阵地,重创越军122团、149团、153团、876团2营、821特工团1营,共歼敌1356名,缴获火炮2门,轻重机关枪7挺,步枪、冲锋枪27支40火箭筒19具。这一仗,彻底打破了敌人准备五个多月的“掘壕延伸”的新战术,狠狠地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使老山战区的主动权更牢固地掌握在我军手里。
  第三次是1985年2月11日,以六个加强连的兵力,攻克了越军18个据点。
  第四次是1985年3月8日,1军1师1团“英雄硬六连”、“坚守英雄连”等五个加强连奉命拔除小尖山越军阵地。
  小尖山越军派有重兵防守,那里山势陡峭,怪石林立,暗堡密布,十分险要,洞穴多得像马蜂窝。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每一个洞就是一个火力点。它的地位十分重要,越军占领它,我整个防御地带均受到威胁,也是敌人向我进攻的“桥头堡”,我们收复它,才能使老山整个防线就变得非常安全了。
  1985年3月8日,“英雄硬六连”、“坚守英雄连”等五个加强连,采取小群多路、秘密摸进、精兵奇袭的作战方法,开始进行收复小尖山等越军七个据点的战斗。进攻部队不仅秘密潜上了W高地,而且藏得很好,对方毫无反应。此时,整个战区静悄悄,没有一声枪炮响,大地在沉睡,越军大概也在沉睡。
  不甘心失败的敌军对小尖山主峰实施猛烈炮击,炮击停止,越军分三路反扑过来,经过16小时恶战,对方的7次反扑一次比一次败得更惨,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狼狈逃窜。这一仗,参战部队一举攻克越军伸向我前沿的七个据点。牢牢守住了阵地,共歼灭越军1300多名。这是一次大面积的反常用兵,大面积的出奇制胜。不久,军区前指和总参谋部相继发来贺电,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当部队进攻时,越军有的正在吃饭,有的还在睡梦之中,就连越军第二军区前指司令阮友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部队很凶、很猛,打的弟兄们措手不及。”
  陆军第一军于1984年12月初进入老山阵地至1985年6月初撤离阵地,在6个月的作战时间里,广大参战指战员发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硬骨头作风,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密切协同,互相支援,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整个部队在老山作战中,没有丢失一个阵地,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没有一个人当俘虏,没有一个人违犯军纪。先后打退了越军两次团规模、四次营规模、一百多次连以下规模的反扑和袭扰,牢牢守住了阵地;并进行广泛出击,拔除了越军28个据点,共歼敌5200多名,毁伤敌火炮128门,军车65辆,缴获枪炮112门(支)和大批军用物资。
  这次作战,陆军第一军共有7个连队、11名干部战士被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有1234个单位、3156个同志荣立了战功,为陆军第1军,这支具有着红军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辉煌历史再次书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1985年6月13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的嘉奖令,嘉奖令指出:担负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的陆军第一军全体指战员,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作战命令,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击退越军百余次反扑,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作战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功绩显著的英雄单位和个人,锻炼和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我的四化建设。
  中央军委同时还颁布命令,授予陆军第1军参战单位、个人荣誉称号,决定授予陆军第1军3个连队荣誉称号,授予步兵第1团第6连:“英雄硬六连”,步兵第2团第3连:“坚守英雄连”。1师炮兵团第7连:“神炮连”。
  因“硬骨头六连”在老山防御作战中战绩突出,于1985年6月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硬骨头六连”再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的荣誉称号,成为全军唯一被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
  以卓越的战绩,胜利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老山防御任务的陆军第一军,于1985年7月返回江南苏浙水乡驻地后,按照中央军委的整编命令,改编为陆军第一集团军。
  1984年4月2日-27日,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35201部队)对入侵老山、者阴山的越军进行炮火打击,接着在4月28日、30日和5月15日连续作战一举收复老山、者阴山。并于7月12日打退越军一个师的反扑,坚守到8月5日撤离阵地,共计4个月。
  1984年8月4日,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35101部队:1969年11月成立-1985年9月撤消番号)接替陆军第14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2月8日撤离阵地,共计4个月。
  1984年9月15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14军、陆军第11军和云南省军区部队等六个连队荣誉称号。
  1984年12月初,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35151部队)接替陆军第11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5年6月5日撤离阵地,共计6个月。
  1985年6月10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1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步兵第一团六连:英雄硬六连,一师炮兵团七连:神炮连,步兵第二团三连:坚守英雄连。
  1985年6月初,济南军区陆军第67集团军(35276部队)率第199师、138师(原46军部队)接替陆军第1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6年4月底撤离阵地,共计11个月。
  1986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67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某部六连:老山坚守英雄连、某部炮兵一连:英雄神炮连、某部七连:攻坚英雄连。
  1986年5月,兰州军区陆军第47集团军率第139师、61师(21集团军部队)接替陆军第67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7年4月底撤离阵地,共计12月。
  1987年5月15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47集团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某部四连:英雄四连,某部九连:攻坚英雄连,某步兵团100滑膛炮连:英雄神炮连。
  1987年5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集团军接替陆军第47集团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8年4月底撤离阵地,共计12个月。
  1988年5月12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27集团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某部四连:老山作战坚守英雄连,某炮兵团五连:老山作战神炮连,某炮兵团二连:老山作战神炮连。
  1988年5月,成都军区陆军第13集团军接替陆军第27集团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9年初结束坚守老山作战。因基本无战斗,军委没有发布授予作战有功单位及个人荣誉称号。20年前,数千人的鲜血和躯体洒满了这座山峰。如今山顶山谷中仍散落着战壕、暗堡和武器残骸,只是已成为了半开放的游览点,人们可以穿过恐怖的雷区,登上它那曾经令无数人惦念和心痛的顶峰,眺望更遥远的山峦。
从那些全副武装的年轻军人脸上,可以看出风餐露宿的痕迹,也可以看到满脸的自豪和严肃。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轮流守护在这里,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是山头一直在,精神也一直在。
老山,位于我国云南省的中越边境,从远处看,老山很美。20年前,它被一场长达5年的战争毁得满目疮痍。今天它已经呈现和平的宁静。

老山属于中国
顺着弯弯曲曲的简易公路,汽车在雷区中渐渐接近老山主峰。在山谷中闪现出一座漂亮的兵营,解放军士兵威严地注视着每一个外来人。“很多先烈留在了这里,老山永远是中国人民保卫边疆胜利的纪念,也是侵略者永远的耻辱。”一名年轻的士兵说。在进入老山主峰的大门口,有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门头上的大字“祖国知道我”仿佛在提醒每一个来访的人,这里是一段历史的入口处。
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军依然多次骚扰入侵中国。据1984年新华社报道:“5年来,越军不断地向中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发射各种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235人。迫使边民离开家园,穴居岩洞。致使31793亩土地难以耕种和管理,数10万亩橡胶无法收割。52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不能上学读书……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984年4月28日凌晨,解放军在20多个阵地同时展开收复老山、者阴山的进攻,战斗誓言是“血战老山顶,领土一日还,卫国当英雄,血染战旗红!”惨烈拼杀,越军从一段段战壕,一座座山头上败退。4月29日凌晨,老山主峰被解放军收复。随后5年内,越军抽出大量王牌军队进攻老山,但是只留下大量尸体和伤兵。

历史与现实
老山主峰下的小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它的原型人物叫张大权。当时的副连长张大权“盘起被打出的肠子仍然坚持战斗”,最后倒在了老山上。现在,老山主峰已经被整理修葺,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公园,许多题字和雕塑纪念着那场战事和献身的人。一名年轻战士指着一座支前老民兵的雕塑说:“老大爷是为给战士送弹药活活累死的。”
主峰的平地大约为200平方米,中间奇怪地种着一棵小松树,特别用花坛围着。战士说:“这下面埋着三名越南女兵。”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军队攻占老山后,越军仍然坚持坑道战,直至全部战死。战士说,“据一些老兵说,越军死得太多又没有收尸,只好由我军埋葬,所以老山上很多松树下都埋着这样的敌人。”
在老山顶上看不到越南人,越南一侧基本没有能够登上老山主峰的通道。但是在距离数十公里以外老山脚下的天保口岸上却日日开放,带动着中越两国间人流和物流的交换。中越边民在口岸上平静地往来,有很多越南人到中国境内旅游、购物甚至开店做生意,看不出远处老山顶上的情况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彼此间都不去谈,因为那不是我们老百姓能够改变的。”
2001年中越两国政府和平勘界以来,由于历史纷争太多,双方国民对现状和决定都表示出一些不满情绪,特别对于老山这样的敏感地带。
紧贴老山主峰阵地的围墙下草丛中有一条小道,一名战士说:“那是越南士兵和勘界人员踩出来的巡逻道,不过他们来的次数不多,现在即使遇到,彼此也保持冷静。”
这样的现状和介绍实在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感觉有一点点类似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只是这里看不到越南军人。看来,尽管中越双方已经和平外交10多年,但是对于这座死伤了太多人,背负了沉重历史的山峰,谁也不会轻言放弃,这里很可能是中越间最后勘界的地点。
烈士陵园
在老山下的麻栗坡县城边上,有一座著名的烈士陵园,里面躺着900多名烈士,年龄最大的是战地民兵李远兴,牺牲时39岁;职务最高的是团副政委张正光,35岁,云南武定人;最小一位是山东籍士兵李涛,1984年牺牲时不到17岁。还有一位女性、麻栗坡籍的女民兵杨志琼,牺牲时20岁,是在夜间站岗被越军袭击。在数万平方米的山坡上,一排排水泥铸成、碑墓相衔的烈士棺整齐地排列着,水泥棺久经风雨已经泛出青色,但墓碑上醒目的红底名字显然刚涂过漆。历史牢记着巴顿、拿破仑的名字,却没有人记得士兵。当然有些情况是例外的,那就是当祖国被别人欺负、侵略,国土被别人强占必须夺回的时候,勇敢站出来牺牲的士兵们,一定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在越南国内的许多地方,烈士陵园也埋葬有大量在中越战争中死亡的人。越南人没有忘记他们曾经幻想的过去,所以如今不断有人要求重新与中国划分边界,认为中国的许多领土包括著名的友谊关、老山和者阴山等地区都是从越南抢占的。越南一直在强调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但却好像忘记了中越双方近千年以来复杂的爱恨情仇。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也是无法返回的。

“老山精神”
几十年来,越南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上个世纪50年代的“抗法战争”,70年代的“抗美战争”,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侵柬战争”和“中越交恶”。在许多中国人的概念里,越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国度。“我们两国的关系也经历过一段曲折……”2002年2月28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在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发表演讲,只用这一句话提及1979~1989年的中越10年交恶,希望由此掀开中越友好关系新篇章。江主席还说:“把中越全面友好合作关系一代一代传下去。”
事实上,越南人对中国的友好是有限度的,甚至不乏仇恨成分。中越在1979年春天的短暂战争中更真实的认识了对方,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决不夸张,越正规军付出39000人的伤亡,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伤亡多少,还是未知之数,双方合计伤亡绝对在10万人以上。从1979年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日均5000人。1984年至1989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00余人,支前民工60余人。
1985年5月至1989年9月,越军主力先后5次分批撤出1978年开始大举入侵的柬埔寨。随后中国也决定停战,尽管1989年以后中越在陆地上一直相对平静,但是中国渔船在北部湾传统渔场遭到越南武装舰船抓扣的事件却时有发生,仅2003年就有40多艘中国渔船遭遇厄运。2004年4月19日,越南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仍如期组织了首次所谓“长沙群岛”(即中国南沙群岛)旅游。中国政府一直表示:“南沙群岛位于中国领海南海之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越南政府的此次行为在中国国内更是引来了强烈的反应,许多中国人通过民间途径表示愤怒,希望政府能够出兵“再教训一下自以为是的越南”。中国人也很自然地回忆起老山,“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又不断被人们所提及。
“‘老山精神’是胜利的象征,是中国军人不怕流血牺牲,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象征。”守卫在老山上的解放军士兵说。
2004年的春天,曾经洒满数千人鲜血和躯体的老山树木上又长出了新的枝芽,并且经常点缀着美丽的野花。但是人们都不知道,它们能不能这样永远、和平地生长下去。

在我军收复老山之后,越军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越军越北二军区命令前线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夺回老山。
在这种压力下,越军313师经过短暂准备后,以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借助漫天大雾,企图偷袭我主峰各阵地,结果,遭我军重创后狼狈撤退。
1984年6月19日,越北二军区又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我松毛岭防御阵地发动大规模攻击,企图从我老山防御线的东线打开口子……尔后,沿松毛岭国境线向老山主峰发起进攻。最终,在我军的顽强抗击下,越军的进攻又遭到惨败。
在这种情况下,越军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和民族自尊心的驱使,越南国防部、越北二军区连续几天召开秘密会议,在原苏联军事顾问的周密策划下,拟定了“84-MB-北光”计划。
据说,当时,我方的特工人员花费了很高的代价,才从情报贩子手里买回来这么一个计划名称,但具体内容却一无所知。
后来,尽管我方的情报部门动用了全部侦察手段,但越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直到六月底为止,我方针对这个情报的侦察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后来,直到战斗结束,我军从被俘的越军营长口中才知道所谓的“北光计划”就是:越军从河内、老街、高平、凉山等地,从越军的精锐之师,316A师、356师、1师、炮三师、炮18旅、特工团、坦克团、工兵团等单位调集了8个团,共一万八千余人的兵力,经过周密的准备和实兵协同演练后,定于1984年7月12日向我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全线进攻,企图一举夺回老山……由于此次作战会议是在越南河口省一个叫北光的小山村召开的,所以叫“北光计划”。
从1984年7月1日起,越军所有的无线电台停止使用……越军前沿部队停止向我军进行的任何挑衅行动……越军炮兵不再向我防御阵地和纵深发射炮弹……交战的双方一时间处于对峙状态,整个老山战场出奇的平静……面对这种极不正常的情况,我军各级指挥机关反复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越军可能的企图。尽管当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作为依据,但大战、恶战在即已在各级指挥员和一线防御部队中形成共识。因此,指挥部发出通知:各部队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固和构筑防御工事、设置各种障碍、大量存放各种弹药。同时,命令兵种部队,特别是工兵、炮兵、通信兵,在5天以内必须完成大战、恶战所需的的各种保障。
在此后几天:
我军工兵部队用火箭布雷车向我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30多万颗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公里、纵深宽500米的地雷区。
我炮兵部队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征用地方车辆近800台,昼夜不停地从内地弹药库将大量的炮弹运到每个炮阵地。按照有关规定:每门炮的弹药基数一般都在0.75左右,最大量不得超过1.5个基数。而经此次准备,我军每门炮的弹药都达到了3个基数以上。同时,使用了先进的炮兵雷达监测系统,只要越军的大口径炮弹一发射,只需3秒钟,计算机就能准确的标绘出越军的炮兵阵地所在地和炮的种类,这对于摧毁越军的炮兵阵地将起到重大作用。
我通信兵配发了专程从北京空运来的先进的单边带电台和同步调频双边带电台,以保障主要防御方向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总之,老山战区已是箭在弦上、长矛在手,单等一声令下,利箭穿心,擒缚苍龙。
十天之后,1984年7月11日晚23时50分,在我电子侦听部队严密监听之下的越北二军区前指电台发出一个无线电信号。经计算机破译,其内容是:“各部速报准备情况”。
得知这一情报后,我军指挥机关马上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认定越军很可能在7月12日凌晨开始实施“84-MB-北光”计划。
紧接着,12日凌晨零时30分,越军各部队先后以无线电条码信号的形式报告其上级:“准备完毕”。这就更清楚地证实了我军判断的准确。
根据这些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和波长,我无线电测向仪和测距仪立即进行了跟踪监听和区域电子扫描,基本确定越军集结地域距我防御前沿5-10公里一带。
至此,中越双方的指挥机关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我“老山主攻团”的防御地带:为了便于地域区分和作战协调,我军把老山战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
东区,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那里是峰峦叠嶂,山势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国境线为由东向西穿过,由中越双方军队分别控制着各自的疆域。
西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山势北陡南缓,大小27个山头,全部由我军控制。
在东区和西区的中间地带是中区。区内有一条长4公里的山梁,叫松毛岭。以松毛岭为界,以南为越南,以北为中国。以松毛岭为基本点,其东面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条河,叫泸江河,河水由北向南,从我国流入越南。河边有一条公路,就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的四号公路。峡谷的东面是笔直峭立的八里河东山。
由松毛岭向南,7公里以内,是一片丘陵地带,有大小56个山头,海拔最高的为634米,最低的为200米。由松毛岭再向南7公里以外,是越南的大青山。山势呈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公尺以上。
在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交汇处的峡谷口,有一个越南村寨,叫清水口,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必经的交通要道和越军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军事意义非常重要。
由松毛岭向西,顺山梁走5公里就是老山主峰。
由此可知,我军的防御地带是三面环山的低洼地,主要防御方向是从松毛岭到越南的清水口
根据地形和敌情,我军指挥机关判断:如果越军要在老山地区组织战役级规模的作战,其人员和辎重就必须从清水口经过,而后才能沿地形展开兵力。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为此,我军指挥员定下了“赶羊入圈,分段拦截,关门打狗,务求全歼”的作战决心。
所谓“赶羊入圈”,就是运用各种手段,诱使和驱动越军进入我防御地带。
所谓“分段拦截”,就是运用我强大的炮兵火力,将越军的战斗队形打乱,使其不能首尾相顾,便于我各个歼灭。
所谓“关门打狗”,就是以各种炮火将峡谷口的清水口封闭,使越军后续部队不能进来增援、先头部队进来回不去。
所谓“务求全歼”,就是运用各种歼敌手段,将进攻之敌基本歼灭在这中区地段上。
后来的作战经过和战果表明,这个决心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
凌晨2时30分,越军各部队以无线电条码的形式向其上级发出了“开饭完毕”的电报,这就预示着越军已经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在得知越军已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后,我军指挥部命令:命令炮兵第四师,以130加榴炮(大口径远程炮,射程30公里)向越军后方供给基地、炮兵阵地、后续部队、保障部队等可能集结或屯留的地区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炮兵第320团,以122加榴炮对敌清水口附近地域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三个小口径炮兵营,对我防御前沿三公里地段内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再改用大口径火炮射击。
……
凌晨2时50分,在我军第一次火力急袭过后,向我运动之越军各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有些遭受重创。同时,这突然的打击也迫使越军潮水般涌向清水口,蝗虫般密密麻麻地进入我防御阵地前沿,东寻西找,相互之间喊叫着、辱骂着、撞击着,有的越军在惊慌之中用电台发明语向其上级报告:“我部建制已被打乱,请给予协调。”还有的越军干脆在电台上大声急呼:“我部被敌炮火拦阻在某某地区,不能按时到达某某号高地,请求压制敌炮兵。”……凌晨3时,越北二军区前指以通播电报形式电令各部:“迅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按原定计划行动。”
得到这个情报后,我军指挥部立即命令所有炮兵部队,对越军的后方地清水口、我军防御阵地前沿按计划实施地毯式轰炸。随着命令下达,我方阵地万炮齐鸣,地动山摇,整个老山战区马上变成了一个啸叫与火光的世界。
尽管我军的炮火打击一直持续不断、尽管有些越军部队尚未展开攻击就已溃不成军……,越军仍旧按照原来的协同计划开始实施……凌晨5时10分,越军168炮兵旅加15个炮兵营按照协同计划开始向我各防御阵地实施火力急袭。与此同时,已抵达我方警戒阵地的越军各步兵分队,开始排雷破障、开辟通路……据此,我军指挥部确定:以两个炮兵团,全力封锁清水口子,务使清水口以外的越军“一个人也不许进来”、“以内的越军绝不能再让出去”;以一个炮兵团对八里河东山的越军实施不间断轰击,令其无法居高临下威胁我军;以一个炮兵团支援老山主峰的战斗;以一个炮兵团加5个火箭炮营,对我防御阵地前沿实施反复地梳头式射击;以三个小口径炮兵营,对凹地、山头的反斜面及死角地带实施大密度轰击,用以打击敌人的指挥所和二梯队屯留地;以两个85加农炮兵营,将火炮推至前沿阵地,用以消灭敌人的坦克; 1984年7月12日晨,老山战区中段:中越双方共投入47个炮兵营,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5公里、纵深7公里的土地实施轰击;火光之中,是三万余名战斗人员在这块狭窄的地带上进行着殊死拼杀。攻守双方,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寸土必争;一个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一个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一个是不计一切代价拼死向前、向前,一个是誓与阵地共存亡、死不后退……至上午八时,战斗就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阵地上,到处是排山倒海似的炮弹爆炸声、地动山摇的地雷怒吼声、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尖叫声、令人胆颤的坦克隆隆声、我军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敌军垂死挣扎的哀吟声……只有战场,才能发出这种声响,只有战地之声,才能如此动人心魂……就像一只庞大的乐队,战斗员们操纵着不同的乐器,弹拨着不同的音符,从不同的方向,汇集到这个露天舞台上,在大本营的指挥下,齐奏着蔚为壮观的战地交响曲……伴随着令人心碎胆寒的乐曲,是千万颗绚丽的弹流光往来穿梭、交相辉映,衬红了那灰蒙蒙的天际……是巨大的气浪冲天而起,搅得天地间一片昏暗……是那漫山遍野的条条火舌……是那血汗泥尘所散发出的蒙蒙薄雾……是那绚烂的、黑红的、剧烈开放的、瞬间熄灭的火焰,火焰中倒下去的是人类的肉体,火焰中矗立起来的是民族的尊严。

结局
1984年7月12日的惨烈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30分……越军在拼命攻击了17个小时之后,已是焦头烂额,精疲力竭,军心发生动摇,战斗力已基本丧失,再也无力继续进攻了……在无可奈何之下,越北二军区向进攻部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晚11时左右,就见那些越军的残兵败将??从树丛里、从茅草里、从峭壁后、从顽石旁??他们抬着、背着、扶着受伤的同伴,三三两两地从各个高地上摇摇晃晃的溜下去??汇集成一股冲天的晦气,消失在大青山背后……将晦气带给了越南政府,将悲哀留给了越南人民。 从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间,许许多多的父母亲为了国家的利益,毅然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而其中的许多父母亲最终留给自己的是对孩子无尽的思念与悲伤。

        我们衷心地祝愿烈士的父母们能健康长寿!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

 

这本书不错,推荐阅读!
[铁血读书]留在南疆的记忆
http://book.tiexue.net/book_1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