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论文类型举隅 - 博客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7:12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论文类型举隅

收藏 阿弘 @ 2005-12-13 19:20:00 

2005-12-13


==========================================================================


   这里,我们不妨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四个方面,选择一些论文进行分析,以起到一种较为直接的示范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论文写作者看看本学科的专家学者怎样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选择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的论文《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作为示范对象。这篇论文最初发表在《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后收入陈思和的编年体文集学林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鸡鸣风雨》。

   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学史论文。它的创新意义在于完全突破了过去文学史以阶级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视角组织文学史的文学史观。作者采取的是文化的视角。他将中国20世纪的文化分成三大板块:即国家权力支持的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外来文化形态和保存在中国民间社会的民间文化形态。

   作者对民间文化形态专门作了解释:“一、它是在国家权力的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政治权力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但总是在一定限度内被接纳,并与国家权力相互渗透。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在一个生命力普遍受到压抑的文明社会里,这种境界的最高表现形态,只能是审美的。所以民间往往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源泉。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

   基于这样的对民间文化形态的理解,作者从三个层面展开了他对民间文化形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系的探讨。

   一是民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宏观考察文化背景)。作者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化状况作了分析,认为民间文化形态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引起注意,与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的新文化传统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并且,作者认为,民间文化形态这时浮出海面不仅因为战争环境社会结构变动的促成,而且也因为国家意识形态对它的利用,作为一种文化工具,这时期的民间文化形态在抑制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传统,沟通知识分子、国家权力以及农民大众三者之间的感情交流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民间文化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钩沉(聚焦民间文化形态)。国家对民间文化形态的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在利用它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改造它。在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作者认为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改造民间文化形态所引起的一系列冲突共分三个阶段。①延安时代对旧秧歌剧和旧戏曲的改造。②赵树理道路的悲剧。③“文革”时代的样板戏和民间文化回归大地。

   三是文学创作中的民间隐形结构(透视文学文本),作者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国家意识形态对民间文化进行改造和利用的结果,仅仅在文本的外在形式(即故事内容)上获得了胜利,但在“隐形结构”(即艺术审美精神)中实际上服从了民间意识的摆布。作者还通过对《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等作品的分析,指出是民间文化的力量使这些作品的受嘲笑对象在艺术审美上比正面人物更有魅力,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当代文学中会存在一个中间人物比正面人物塑造得更成功的现象。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作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的关系作了结论:“考察从抗战到‘文革’的文学史,不难发现,其文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民间文化形态随战争而起、随‘文革’而衰的过程。另一方面,民间文化形态又以无孔不入的精神融汇在文学创作中,成为一种隐形的文本结构,甚至可以说,它充塞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最辉煌的文学创作空间。尤其是在1955年胡风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集团被毁灭以后;‘文革’时期,它从文化的大传统中被排斥,重新返回小传统,拓展其地下文学的空间,直到80年代,才逐渐地为知识分子重新赏识。”

   以上,是我们对《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这篇学术论文的述要。从这个述要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其创新处在于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引进了一个民间的视角。由于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作者专门对民间这个概念做了严格的定义。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倚托的文化背景,爬梳了这种文化背景的历史演进轨迹,进而,通过对代表性作家作品(文学文本)的富有新意的解读,这是文学论文创新的基础,得出了富于创见的结论。从逻辑上看,从宏观到聚焦再到透视,由大到小,由表及里,以面覆盖点,以点支撑面,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点面兼顾,堪称一篇从形式到内容严谨周密,深刻创新的学术论文。

(二)作家作品研究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教授的论文《张贤亮:鬼魂的影子》作为范例。这篇论文最初发表在《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作者王晓明。

   在作家作品研究中,有侧重作品研究的,也有侧重作家研究的。王晓明这篇论文是一篇侧重作家研究的论文,也可称作作家论。通常的作家论都是从创作道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去讨论一个作家。而对作家从创作思想内容的探讨多集中在社会认识价值方面。这样的结果常常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很多作家都是相似的。同样的评价用在多个作家身上都可以,作家的个性因此淹沉。王晓明这篇论文的创新意义在于,他是从作家创作心理的层面去分析作家创作的作品,他试图打开作家的心理空间,进而揭示作家创作的审美意义。这是典型的个案研究,其结论也是非常富于个人性的。它很符合文学的特点,因为文学是以个性为特征的。

   王晓明在这篇论文中有一个预设的判断:像张贤亮这样承受过苦难的作家,身心都受到过严重的伤害而发生了变形,要消除这种变形,必须对苦难追根寻源,对自己精神历程深刻反省。但这种反省必须从审美角度去清理记忆,必须有尊重过去的诚意,正视自己的勇气和追求完整人格的信念。这实际上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反复回顾,二是彻底真诚。在这个前提下,王晓明指出,张贤亮是一个不断回顾过去的作家,也就是做到了第一条;但张贤亮的反省是否彻底真诚,还须做出分析。

   进入作家的心理世界可能是许多研究者的愿望,了解作家的心理显然有助于了解作品,但怎样进入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它不仅需要切入的准确和巧妙,同时还需要研究者自身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惟其如此,他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作家的心理世界。

   王晓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那就是张贤亮1980年之后的小说的叙事人。这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在《土牢情话》中他名叫石在,在《灵与肉》中他名叫许灵均,在《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系列小说中他名叫章永王粦。王晓明指出,这个张贤亮小说的叙事人同时也是小说的男主角。他的出现是张贤亮小说最重要的事件,它意味着张贤亮不再自己上场去评论那个颠倒的时代,而是请这个男人来追忆他在那个时代里的精神变化。

   王晓明认为,经过苦难的张贤亮不可避免地会有过人格变形,但张贤亮被狭隘的道德顾虑羁绊了,他不愿意彻底袒露他的心灵历程。一方面,他的诗人气质、他的审美才华促使他回顾过去;另一方面,他的道德顾虑促使他以一种为自己辩护的方式回顾过去。他的这种不彻底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1.张贤亮的笔墨总是有意无意地集中到男主人公的背叛行为上去。
   2.张贤亮揭示这些背叛行为的目的却是要解释它们。
   3.当张贤亮小说的叙事人兼主人公无法对自己的背叛行为作出令人信服的辩护时,这时候,张贤亮只好从被背叛者对背叛者的宽恕入手,这种宽恕在小说中的表现不是男人的理智,而是女人的感情。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王晓明指出,20世纪中国的痛苦表现为两种意识,一是外向的忧患意识,以《阿Q正传》为代表,揭示的是国民的病苦,这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主流,造成了卓越的写实作品;二是内向的反省与忏悔的意识,以《狂人日记》和《孤独者》为代表,呈现的是自我揭示。王晓明认为,张贤亮的小说属于内向的自我揭示,有了反省和忏悔的倾向,但由于道德顾虑形成的理智障碍,张贤亮的自我揭示没有达到其应该达到的深度。

   这是一篇对作家创作心理进行分析的文章,依据的材料主要是作家的作品,而且是从作品中被有意无意遮蔽掉的内容去发掘作家的心理,抽象地说是从无意识发掘意识。这有着很大的难度。作者对张贤亮小说叙事人的分析十分精彩,不仅分析他做了什么,更分析他力图回避什么,分析他对自己行为的辩护,更分析这种辩护怎样无力从而怎样暴露了叙事人深层的心理动机。这显示出王晓明很好的审美感受力。由此可见,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既是文学论文最重要的手段,也最能显示研究者是否具有文学研究的素质。就文章风格而言,王晓明采取的是预设判断作为前提,然后分析作品揭示作家心理,进而概括民族文化心理的逆推方法,由小及大,以点释面。而有关所罗门的瓶子和“从炬狱中生还的人总带有鬼的影子”的比喻,极为恰切巧妙,为这篇文学论文增加了文采。

(三)文体研究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的论文《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分“体”考察和作家特色——兼评“当代文学史”有关散文的表述》。这篇论文最初发表在《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后收入刘锡庆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散文新思维》。

   这是一篇研究当代散文历史的论文。文章标题已经基本上把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说明了,即当代散文的发生背景,当代散文的分体考察和当代经典散文家的创作特色三个问题。
   
   1.当代散文的发展背景
   这篇论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创新点在于作者对当代散文的文体作了较明确的审美界定。因为,在此之前,人们谈散文多是大散文的概念,兼容了议论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多种文体。所以,作者专门用一个部分讨论了现代散文的文体演变,以此作为讨论当代散文的理论前提。作者认为,中国现代散文曾发生过两次重心偏离。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白话散文的发生期,但这时期的散文是以随感为中坚的,随感的发达最终分离出一个杂文文体,形成了30年代杂文的黄金时代。40年代选择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成了当时散文创作的主流。也就是说,整个中国现代散文历史,前十多年重心偏向随感,后十多年重心偏向报告文学,而随感和报告文学都不是散文的正宗,这种状况造成了中国现代散文本体“自性”的长期迷失。

   2.当代散文的分体考察
 (1)报告文学。作者认为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对十七年报告文学的考察中,作者的创新处于揭示了报告文学发展中的通讯化和小说化的倾向,认为到新时期报告文学已经由散文、通讯的附庸独立出来,成为与新诗、中短篇小说、戏剧“平起平坐”的独立的文体.(2)杂文。作者认为当代杂文只有两次短暂的活跃。一次是1956年到1957年。第二次是1978年之后。进一步,作者探讨了杂文创作必须解决的一些根本问题。
 (3)艺术散文。艺术散文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内涵上基本接近抒情散文。作者认为这才是散文的正宗。作者认为艺术散文直到1956年才从杂文、报告文学的包围挤压中解放出来。坐就正位,并形成了它的第一个繁荣期。1961年出现了艺术散文的复兴,成为“散文年”。新时期,艺术散文正沿着写“我”、重“情”、讲“真”、求“美”的方向前进。

   3.当代经典散文的创作特色
  (1)杨朔:作者的创新处在于杨朔不仅“以诗为文”,而且其诗化追求有着明显的小说通讯的烙印,是以诗化为主旋律,兼有小说化和通讯化副旋律的多重交响乐。作者探讨了杨朔选择这条奇险之路的原因,并将杨朔的散文创作概括为以普通劳动者置换自我的“自我置换”的散文模式。
  (2)秦牧:作者对秦牧散文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作了颇有新意的评价,认为秦牧真正具有的只是知识性。作者指出秦牧是从杂文走向散文的,淡化了抒情性这一散文的文体自性,是以知识替代自我的“自我替代”的散文模式。
  (3)刘白羽:作者认为刘白羽写散文的路子最正:以我为主体,以情为线索,以哲理感悟为神魂,文体意识很清醒,总主题是歌颂“激流勇进之美”。但刘白羽的散文创作有席勒化倾向,日常生活内容被过滤和净化了,自我和个性被省略和压抑了,是将小我膨胀为大我的“自我膨胀”的散文模式。

   此外,作者还对巴金、冰心、孙犁、贾平凹几位散文家的创作作了分析评价,并对一些重要的当代文学史著作的有关论述作了评价。

   《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分体考察和作家特色》是一篇研究散文文体历史发展的学术论文。从思想材料构成来看,作者主要依据了散文理论、散文历史和散文家创作三方面的材料。大而言之,任何文学论文,其思想材料都必须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作家三方面的材料。文学理论的功能在于确定研究者的思维框架,建立逻辑结构。在这里,刘锡庆教授对散文的分体研究就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散文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其基本理论构架是散文三体,即正体散文、本体散文和变体散文。文学史的功能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坐标地图和标准尺度,它决定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它使研究者知宏观大局和纵横深浅。在这里,刘锡庆教授对发展轨迹的勾勒梳理就体现了研究者的全局意识和把握能力。作家作品是文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本体对象,是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它直接与研究者的审美才能、文深修养发生联系。刘锡庆教授这篇论文对当代经典散文家的考察可谓见微知著,鞭辟入里,既贴切又有创见,颇显示研究者的艺术感受力。

(四)社团、流派、思潮、创作群体研究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的学术论文《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危机——寻根文学中的中国神话形象阐释》。后收入王一川著,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文学论著《中国形象诗学》,有较大扩充。

   这是一篇以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寻根文学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文学思潮。对寻根文学的研究论文很多,但王一川教授这篇论文是从神话形象角度去读解寻根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内涵,采用的方法是对本文与特定文化语境的互赖关系的修辞论阐释,文章包括传统性、现代性、中国神话形象等一些关键词。由于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整篇论文的
逻辑结构,所以,作者专门对这些关键词作了明确的界定,这也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
这篇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是对传统性、现代性的概念以及这篇论文的意义和写作方法作了解释。

   第二部分是分析寻根文学出现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而分析寻根文学关注的本质问题。这个本质问题就是中国当代主体性的建立,就是对中国当代本土形象的建设,而这个本质问题的思考直接与传统性、现代性有关,寻根文学正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产生,他们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性去激活传统性,以达到重建传统性的目的。这个部分的材料主要来自寻根作家的各种理论文章。
   第三部分是对寻根小说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的解读。作者认为小说家的理论文本与其小说文本构成了一对相互拆解的矛盾关系。于是,小说家的小说瓦解了小说家的理论,小说文本告诉读者,小说家向往的原始生命之根早已衰朽了。这里的原始生命之根主要指的是荆楚文化神话传统,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不规范传统。”  

   第四部分是对王安忆小说《小鲍庄》的解读。作者认为,小鲍庄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的规范传统,即仁义神话。这种仁义神话是由小鲍庄的主人特别是小英雄捞渣体现的。但作者通过对小说中真象拆解幻象,野史拆解正史的分析,通过对鲍仁文这个乡村修史者的修史过程的分析,指出这种仁义神话的虚构性质,从而对神话传统存在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作者这个部分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延伸力量,实际上,连同“大禹治水”的神话以及整个中国的“历史”都受到了质疑。
   第五部分是对贾平凹小说《古堡》的解读。作者认为小说主人公张老大和小说中的神奇白麝是对应互证的形象,他们共同代表了以原始神话传统奔向现代化的力量,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一致的代表。但他们在牛磨子和村民的共谋中悲剧性地毁灭。而牛磨子代表的是巫术解魅时代的拟巫师形象,其本质是保守性的个人权力欲。村民则代表了“大众”,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权力的驱遣。

   第六部分是对郑义小说《老井》的解读。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孙旺泉和赵巧英的分析,作者认为传统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经家族神话的感召而复活,但这种复活的传统是以牺牲现代性为代价的。

   第七部分是结语。作者综合上面的论述,指出,在寻根文学的本土神话形象内部,贯穿着“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剧烈冲突。中国现代文化要前进,就必须认真协调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而寻根文学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它已经成功超了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可作为批判性反思的新起点。

   王一川教授这篇论文是一篇逻辑结构非常严密的论文。作者对他所使用的每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解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一律在界定范围内使用。他依据的材料主要是作家的理论文本和小说文本。将这些材料置放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除了在逻辑上对观点进行严密的推证外,其对小说文本的解读也极有创新之处,特别善于组织小说中的形象话语系统,提出小说不同形象系统的关系,找到小说中话语系统的矛盾,并紧扣矛盾发现问题,推演思想,达到深度,体现概括力。

   上述四篇学术论文,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的典范论文。从这些论文人们可以发现作者的素养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理论素养,二是文学史素养,三是文学鉴赏素养。对一个文学论文的写作者而言,上述三方面的素养是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