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比面对真相更有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8:07
 

自欺比面对真相更有效?

在上周的一个派对上,我碰到了一位男士,他告诉我,他刚刚失去了工作。我表示同情,但他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离开那家公司是件幸事。他解释说,他的老板是个蠢蛋,无法面对一个比他聪明许多、也更有魅力的下属。他看上去兴高采烈,并且要我放心,他的遣散费相当可观,解雇他是公司的损失。

我找了个理由结束了与他的谈话,然后去找我的一位记者朋友聊天。这位朋友最近也刚刚失业。我问他工作找得怎么样,他说,面了一堆的试,但还没收到一份工作邀请。他告诉我,他已经对逢人就说自己才华横溢且满腔热情感到厌倦了,因为事实上,他是一名相当平凡、也与普通人一样懒惰的记者。

这一次,我更加热情地表示了同情。根据“平均法则”,平均而言,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普通。但为了找到工作,我们不得不假装自己与众不同。这种伪装令人精疲力竭!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这两个人以及他们对待被解雇这件事的态度进行了思考。我问自己,哪个更好:是告诉自己一些也许与事实不大相符的故事安抚心灵,还是直面残酷的事实?

 

为了寻求指导,我登录了《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网站上一个名为“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的版块。该版块的宗旨是提供“简单可行的建议”。一篇名为“救命!我是一名表现欠佳者”的博文指出,最糟的做法就是像第一个与我交谈的男士那样:责怪别人、以保全脸面。相反,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找出犯错的原因。我们绝不能处于防御状态,而是必须问问自己——以及其他人,我们是否拥有合适的技能与“能力”。

读者对这条建议给出了热情的回复。“非常棒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读!非常感谢!非常好的建议!”他们兴奋地写道。

然而,这个“非常棒的建议”只有一个问题:它错了。它所基于的有关人性的看法十分普遍、却不符合实际:即我们愿意或能够改变,且我们能够理性地认识自己。这两点都是错的,尤其是第二点。

错误的信号在博文的题目中。我从来不曾听过有人会用不带情感色彩的委婉语“表现欠佳者”来形容自己。当谈及自己的糟糕表现时,我们出于本能无法采取中间立场。要么完全不承认,要么沉湎其中,喜欢用“没用”、“失败”、“搞砸”、“一团糟”、“猪头”以及“废物”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自己。

而这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你要认为你自己是废物,你就会变得更像废物。这并非改善状况的第一步。而是让你一整天都离不开沙发的第一步。因此,用一堆半真半假的话来安慰自己,要比这么做效果好得多。若你想在职场继续生存下去,挽留颜面的话——或者应该说“叙述”——至关重要

自我安慰性叙述的优势,可以通过我认识的两位作家的经历得到证明。两三年前,他们各自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且都收到了尖刻的评价。A作家得到的评价是:冗长、结构松垮、总体来说没有说服力。她读了之后的结论是,她的书确实冗长、结构松垮且没有说服力,并因此感到非常崩溃。

B作家收到的评价更加尖锐。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沮丧的迹象,反倒宣称,评论员是在嫉妒,因为他自己的书卖得不好。

你觉得哪个作家后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B作家的事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快乐地认为自己的书大获成功,且已经完成了第二本书。A作家则卡在了第二本书上,每写一个词都担心这本会比前一本更加松垮。

将这个教训应用到派对上的两位男士身上,我预测,那个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妒意的男士,将很快找到另一份工作。而我诚实的记者朋友恐怕得等上更长的时间。

唯一的安慰是,与那些自我感觉比现实更加良好的人相比,那些坚持信奉痛苦事实的人要更加和善。也许如此,但对周边的人来说,有这种人做朋友不一定更快乐。当一个朋友告诉你,他们天资平凡、或他们的书结构松垮时,你别无选择,只有自己拿出哈哈镜,然后坚定的告诉他们:事实上他们很出色,他们的书结构流畅无人能及。

译者/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