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幸福指数正在流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4:48

分类幸福指数正在流行

西哲罗素说,“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自由的爱和广泛的兴趣,凭着这些爱好和兴趣,同时凭着它们使他成为他人的爱和兴趣对象,他获得了幸福。”“幸福,部分依靠外界环境,部分依靠个人自身。”幸福这个话题,任何时候说起来,都能令人兴致勃勃地讨论半天。

近日,河南平顶山市关于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程度的幸福指数一经公布,即引发外界关注。幸福指数由平顶山市统计局发布,平顶山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从2006年的64.65,提高到2009年的83.81。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似有若无,难以捉摸,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幸不幸福只有人们心里明白。而一种感受居然可以用指数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经济分析方法来定量,的确新鲜。

幸福指数,这一概念是1970年由不丹国王旺楚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他认为,政府施政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将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不丹,人民却感觉生活很幸福。

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忽然,这几年,我们也开始“流行”起“幸福指数”来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平顶山外,2006年,深圳尝试将居民幸福感纳入官员考核指标;去年,江苏江阴也推出幸福指数政绩考核体系。今年2月,中国首个以中产阶层家庭为研究样本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发布,在各省市幸福感调查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江苏、四川、福建、重庆,有近半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随后的3月,江苏卫视发布了一个“2009中国幸福指数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北方人比南方人幸福,男人比女人幸福,70、80后“房奴”们的幸福感并不少,职业排名中公务员和房地产从业者幸福感位居前两位。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幸福指数标准,让人感觉,幸福也是各有各的幸福。如平顶山的“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五大类16项都与民生有关。平顶山市统计局局长牛继庆说,“收入放到指标最前面,是因为它是民众幸福不幸福的基础,连收入都没有,谈何幸福?”这话不错,金钱买不来幸福,没有金钱的确也很难幸福得起来。但有一个疑问,收入的“人均”虽然能反应一个地方居民的基本收入状况,但放诸现实来说,我们无法回避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比如一百个人,其中99人的存款余额99万,另一个富翁存款千万,如果用人均的话,他们的存款余额都超过10万了。而对于那99个人来说,他们的金钱没有增加一分,收入在“人均”时却增长了10倍,如果按这样的数据来说明人们的幸福指数,难免有人会说自己是“被幸福”了。

幸福指数这样的新概念、新花样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新名堂出来取而代之。现在是幸福指数,没准儿明天又有一个什么新的指数出来,大家就一股脑儿又跟着去捧新概念了。对于幸福感、幸福指数一类,有专家以为,行政手段不该过多干预老百姓生活的主观感受。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张贤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应该实施公平公正的政治举措,财务公开,官员廉洁,解决好社会治安、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能做好这些,就行了。”张委员所言极是。就算是要学习不丹的“先进经验”,希望是学其为官施政以民众福祉为根本的精髓,而不是在指数这样的皮毛上面做文章,出风头。尤其是一些地方公布了很高的“幸福指数”,而当地老百姓却都在问“幸福在哪里”,那多像一幕讽刺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