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大突破需要积累几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09:37

科学研究大突破需要积累几十年

——从“铃木章反应”谈科学精神
日期:2010-12-08 作者:戴立信 来源:文汇报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  戴立信
    
    我看了一下最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奖工作,发觉其中有三次,即2001年、2005年和今年的得奖工作都和我所在的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关,我感觉作为一个学科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是和上世纪60到70年代起金属有机化学处于兴旺发展期有关,很多人非常努力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历经几十年的积累现在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这三次诺贝尔奖共有九位得奖人,其中有的已退休,今年的三位获奖者有两位已退休多年,他们最初发表的这方面的文章是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也就是说从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到拿诺贝尔奖,差不多都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在这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一直在为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工作孜孜以求,我相信,在他们开始工作时,不会是冲着一个大奖而来的。这三项工作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
    
    从这三次诺贝尔化学奖工作来看,都用到了金属有机催化的合成反应,可以说都是属于方法学问题。譬如今年的三位化学奖获奖者工作都是用偶联反应来构成新的碳-碳键,这为人们合成所需要的一些复杂分子提供了可能。四年前我曾陪今年的化学奖得主铃木章先生在北京参观一家留学生企业,这家公司告诉铃木章,他们公司十多个课题组都用到了铃木章反应,由此也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铃木章是在日本拿的博士学位。1960年代初期,他到美国普度大学跟布朗教授(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做博士后,在那里学了有机硼化学。1966年回日本后,他就开展了硼化学研究,利用硼氢化反应做了各种类型的硼化合物。但一开始他的硼化合物对偶联反应的活性很低,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在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后发现,如果有碱存在,而且用钯来催化的话,硼化合物的活性就会提高很多。这样最终就形成了铃木章反应。但铃木章并没有就此止步,接下来他又围绕这一反应的机理等基础性工作展开研究,如反应怎么进行,要通过哪些中间体等,都搞得很清晰。综上也说明,一个有用的化学反应的问世,是建立在大量基础性研究上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铃木章上述工作最初的文章并非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刊物上,这一点对我们也有启发。
    
    国内学术界现在对影响因子看得很重,导致大家都追求文章要发在影响因子高的刊物上,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因此把一些影响因子不高的文章都看成是“垃圾”。事实上很多这些文章也都是基础研究的积累,都是研究者的重要科研记录。每做一项科研工作之前,我们通常要先查文献,这样可以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所以基础研究的积累是很有用的。好的刊物的文章当然好,一般刊物的文章也不要都抹杀掉,这样才是科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