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的精神标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7:14
民族复兴的精神标杆 ——献给伟大的三峡工程建设者顾兆农 朱隽 张志峰 刊发时间:2010-12-10 14:21:08 人民日报  [字体: ] 

【题记】

  “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我将毫不犹豫地率先报名。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远铸在三峡大坝之中,让我的灵魂在晨曦暮霭之中,听那水轮发电机的歌唱,迎接那万吨船队的来往,直到千秋万载。”

  ——“两院”院士、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潘家铮

  175米!

  又一个标注历史的刻度。

  2010年10月26日上午9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首次到达175米的设计高程。这意味着,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梦想的三峡工程,从此将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发挥出最大效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伟大预言,今朝成真!

  仰望巍巍大坝,回首孜孜历程,西陵峡坚硬岩体上高高矗立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着这样一行大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上万科技工作者,近十万农民工,上百万移民。谁能够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唯有三峡大坝记下了,那一次次离别、进发,那一道道汗水、泪水……

  从1993年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成立算起,三峡工程前后历时17年。

  17年,不过历史长河浪花一朵;17年,又将多少风风雨雨甩在身后?17年,一个民族,完成了百年夙愿;一个时代,耸立起精神标杆!

  一、改变亿万人命运的“一号工程”

  三峡工程,是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和谐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发展的示范性工程。她改变的,不只是长江中下游亿万人民的生存状态

  每秒70000立方米!

  2010年7月20日上午8时,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三大洪峰气势汹汹冲向三峡。

  湖北嘉鱼,荆江人家,18岁的高三学生江珊日子如常,心情平静。

  12年前,1998年,一样的白浪滔天,只有6岁的小江珊紧紧抱着汪洋中的一棵树,整整9个小时,在极度惊恐中等来了救援的手。今年夏天,长江又遇洪峰来袭,却丁点儿也不担心。她知道,有三峡大坝的护佑,再也不会在冰冷的水中浸泡9个小时了!

  最大消减洪峰30000立方米/秒,荆江河段沙市水位降低约2.5米,洞庭湖区城陵矶水位降低约1米——精确预报、科学调度,及时拦洪、适时泄洪。2010年夏,三峡调峰削洪,长江安澜无恙。

  水利专家连呼,亏得有三峡水库拦蓄!否则这一次,长江干流宜昌以下河段将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部分河段防洪形势将极为严峻,千军万马将被迫投入抗洪救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遭受极大威胁……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万里长江,无私哺育中华文明,经年水患,也给两岸带来深重灾难。

  公元前180年到1911年,长江流域发生较大洪水214次,平均10年就有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洪水,武汉被困100天,京汉铁路中断100天;1998年洪水,2.23亿人受灾,3004人死亡,497万间房屋倒塌,上百万人失去家园,数千万亩良田被淹,数亿斤粮食付诸东流,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多亿元,几乎等同三峡工程的全部投资。

  江河不治,水利不兴,则无以安民兴国。

  三峡工程改变的,不只是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生存状态。

  汉口江滩。高矗的抗洪纪念碑,见证了大武汉年复一年“与水搏击”的悲壮,也见证着今日江城人闲庭信步的安然。

  历史上,武汉三镇饱受水患之苦。几乎每个“老武汉”都能讲出一段抗洪故事。三峡工程的建设,给大武汉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昔日充满悲壮气息的汉口江滩,如今成了闻名全国的城市公园,成了江城人的大客厅。气候宜人的早晚,江风拂面,成千上万的市民悠悠然聚集于此,歌舞、健身、休闲。即便汛期,江水上涨,这里依然安详。

  湖北省公安县,地处荆江分洪区,长期遭受水患灾害,形成了吃光用光、不留家产的“灾民文化”。如今,人们也纷纷盖起小楼,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置业、居家、过日子。

  ……

  “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水运也是最经济、最环保的运输方式,三峡工程的兴建极大地改善了重庆至宜昌660公里川江的通航条件,从2003年开始蓄水到今年10月底,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了4亿吨,是蓄水前22年货运总量的两倍……”提起三峡工程已经和正在发挥的效用,国务院三峡办主任聂卫国如数家珍。

  三峡工程,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中华民族根治长江水患的夙愿基本上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此有了根本性保障;

  三峡工程,和谐社会的标志性工程。水害被降至最低,水利被增至最大,人水相谐,和平共处;

  三峡工程,科学发展的示范性工程。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堪称最大的民生工程。

  这是举世公认的“全球一号水电工程”,其实也是改变亿万中国人命运的“一号工程”!

  二、世界第一大坝的精神基石

  呕心沥血,无怨无悔。跨世纪的三峡工程铸就了华夏民族的水电丰碑,而这丰碑的基石,正是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三峡建设者

  站在世界第一大坝前,任何人都会陡然升起两种情愫:人的渺小和人的伟大。

  和巨大的三峡大坝相比,人的躯体是那么渺小;然而,正是一个个看似微弱的建设者联起手来,爆发出惊天伟力,托起梦幻般的大坝!

  “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远铸在三峡大坝之中,让我的灵魂在晨曦暮霭之中,听那水轮发电机的歌唱,迎接那万吨船队的来往,直到千秋万载。”潘家铮院士饱含深情的请缨,道出所有三峡建设者的心声。

  17载奋斗,17载奉献,17载创新,建成的是大坝,耸立的是精神。

  三峡工程的论证长达几十年。几十年间,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大院“灯光不熄,工资不长,人员不散,雄心不变”。呕心沥血,念兹在兹。一代代科学工作者,发盼白了,人累病了,不少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的那一天,长江委的大院里破例放了鞭炮。不少人哭着来到丈夫或妻子的遗像前,告慰亲人: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的心血没有白费……

  这是一种别样的苦恋。

  为了这份苦恋,多少人撇下了小家、割舍了亲情。

  女儿刚出生6个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就把她送到苏州的外婆家。常年四处奔波,郑守仁很少有自由支配的“家庭时间”。女儿从5岁长到15岁,他竟然一面也没见过!父女之间,只能靠着照片来加深印象。女儿结婚,正逢三峡工程即将开工,郑守仁没能赶到婚礼现场,只能站在工地上,为独生女儿默默送去遥远的祝福。

  时空的距离是残酷的,甚至能稀释天然的血缘亲情。长期没和父母一起生活,女儿喊外婆时特别亲,叫爸爸、妈妈总有些不自然。等到女儿当了妈妈以后,渐渐能理解郑守仁当年的不易,可有些“槛儿”仍迈不过去。后来,连小外孙女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对妈妈说:“妈,你好像‘不会’叫爸爸、妈妈,我来教你吧,叫得甜一点!”

  莫道守仁太无情,英雄心中有天地。每年9月15日,女儿的生日,无论在哪里,郑守仁夫妇都会用心吃上一碗面条,祝福女儿。简简单单,却情意绵绵。

  吴唤霞,一位普通的三峡电焊工。虽然和丈夫同在一个单位,但是丈夫上白班,她上夜班,夫妻俩经常见不上面。家里的事,都是趁着工地交接班时交待几句。交待家事,夫妻俩还要在工地上交接孩子。儿子从小就习惯了在睡梦中从妈妈的肩头挪到爸爸的肩头。

  一次,工地上大干,儿子好几天没有见到妈妈。思念妈妈的孩子趁爸爸熟睡,凭着朦胧的记忆,沿着妈妈上班的路寻去。走到永久船闸附近,孩子迷路了,站在那里一个劲哭喊。吴唤霞接到值班武警的电话匆忙从厂房赶来,又惊又怕之下,揪住儿子一阵捶打。儿子哭着喊道:“妈妈别打我,我想你了!”吴唤霞高举的手一下子软下来,一把抱住孩子,泪如雨下。

  为了这份苦恋,有的人错过了最美好的爱情。

  蒋再英,三峡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大车司机。身高只有1.60米的她,开的载重车车轮直径最小的也有1.8米。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开大车、拉山石、填大江,工地上一呆至少就是3个月。本来对她有意的小伙子,等不及和别人成了家。别人关心,爽爽朗朗的蒋再英开玩笑说,她把自己“嫁”给了三峡。

  跨世纪的三峡工程铸就了华夏民族的水电丰碑,而这丰碑的基石,就是千千万万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三峡建设者们。

  仰望巍巍大坝,看到的是三峡建设者“公而忘私,默默奉献”的坚韧;“为国争光,志建三峡”的豪情;“科学求实,矢志创新”的勇气;“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执着。

  一个个普通的劳动者,也因为汇入了三峡建设大军,从此铸就一段亦苦亦甜、无怨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