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被挟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2:50
都说中国孩子是最辛苦的人,这话不假,有最新案例为证:
22日,一位网友将其近日开家长会的经历发上网,孩子在南京某名校上初一,老师在家长会上“颁布”了很多个性规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包括:上课期间(周日~周四晚上)不准看电视,周末在家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能跟同学过;不能使用PSP、手机、电脑、MP3、MP4等电子产品。
虽然,近期也有中学规定学生不剪短发不准上学的严厉规定,甚至还“逼死”过人,但像南京某名校这样标新立异,几乎将当前中学生最可能接触也最热衷的生活方式全部“封杀”,如此严规,匪夷所思,不说史无前例,至少也难有出其右者。
自然,雷人禁令一出,舆论哗然,引起广泛争议,就连学生家长,有力挺的,但拍砖的亦不少。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所谓名校,就是有高升学率的学校,南京这所名校想来也不会例外。其出台严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无非想让学生们心无旁骛,都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以期取得好成绩、高分数、高升学率。当然,这不仅是学校的追求和心愿,也是家长们的追求和心愿。在望子成龙的基本心愿和社会心态下,家长们希望孩子不被干扰、专心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心愿,甚至远超学校。
但问题是,学校如此“良苦用心”,家长们为何不领情呢?从表面看,是对学校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的不满,实际上,却是对当今教育的不满,就像网友所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书呆子吗”?
众所周知,中学生过分沉溺于电视和玩手机、电脑等,肯定会干扰学习。对于中学生的不良习惯,放任与放纵,肯定不行;但采用极端式的“囚禁”方式应对,不疏反堵,又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结局只能是抑制中学生的自然活力和个性,将他们培养成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分数机器”,这是教育失败的体现。
实际上,湖南卫视的一些节目说不上高雅,但也远未恐怖到洪水猛兽的地步,相反,有评论认为,其一些节目思维、想像力丰富——如果加以引导,是不是可以以此训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同理,跟同学一起过生日,接触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有其弊病,但如果合理疏导,是不是可以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热爱科技和学习的创新型中学生呢?
中国教育走到现在,众多弊端已屡遭诟病。如果说应试教育是教育失败的老症结,那么,教育固步自封,跟不上发展迅速的社会,对管理好新一代中学生无能为力,则是更现实的新问题。
90后中学生,生在经济增长、社会变迁、文化转型加快的时代,长在信息化、娱乐化的年代,他们表现出了异于80后、70后的许多主体特征。有专家研究发现,他们是更加人本化的一代,更加反感对人性的扭曲和人格的变态;更加娱乐化的一代,娱乐成为他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他们也是更加个性化的一代——90后中学生的代际特征已经形成,不是几个极端的禁令就可改变,教育只能顺应时势,寻找新法,因人施教,否则,贻误的就不仅是一代人才。
曾有人批评年轻一代是“抱大的一代”,现在,中学生不能再成“被挟持的一代”,成为没有主张、没有创新的“儿皇帝”了。中国教育,该反思并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