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4:49
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作者:刘 茜字体: 【大 中 小】
  一、 教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换
  
  哲学在理论指导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对教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从古至今,哲学为教学研究所提供的价值导向、理论观点、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教学理论的发展都是与哲学指导分不开的。哲学观念、哲学主题、哲学范式的转换,往往导致和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主题及范式的转换。当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教学研究的方法论价值更加突出。
  植根于现代哲学基础的教学研究体现出一种明显的本质主义倾向。本质主义“是一种先在地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两千多年来,从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到笛卡儿和康德的二元论哲学或主体哲学,人们为道德原则和科学真理设定了一个先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标准,学术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就在于为一切知识和文化找出一个“阿基米德点”,从而指导人类的生活,指引人们价值追求的方向。循此认识路向研究教学,认为在复杂的教学现象之中存在一个本质,把握了教学的本质便可以掌握教学现象的各种规律,由此总结教学原则,用以指导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我国教学论大致是沿用这种理性推演的思维框架,即肯定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差别,认为千变万化、流动不居的现象之后存在着内在的、稳定的、终极的本质。先找到教学的本质,然后通过本质依次推演出教学的过程、原则、方法等。教学研究的极其重要的使命就在于找寻这个“本质”。为此,在教学研究上本体论追问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本质观。这种对基础孜孜不倦的寻求,必然陷入同一性思维之中,从而否定了教学现象的“多元性”与“多义性”,把丰富多彩的复杂教学现象还原成了苍白贫乏的单一世界。
  “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其思想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带来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主义予以了消解,认为终极的基础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人们主观臆构的产物。在消解了基础与本质的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一元的、统一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代之而起的是对特殊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变异性等的肯定和崇尚。因而,教学研究不再是为了寻找某些本质、规律并为这些本质、规律作出证明,而是要真正面对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后现代主义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要求打破线性的简单化思维模式,树立动态的、非线性的、多元化的、开放的复杂性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还对理性主义的理性至上、理性权威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彻底否定了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绝对真理也即各种各样的“给定”对人的束缚。后现代哲学“用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多元的世界概念取代了传统的给定的世界概念”。实际上,教学现象从来就不是给定的而是复杂多变的,任何教学现象都具有时效性与地域性,“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的教学现象间并不存在可通约性。面对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教学现象本身,我们应尝试着去理解,而不是说明。不仅如此,后现代主义者质疑现代主义“观察—分析—指导”的研究方式,认为在现代教学研究范式中,研究者是以外在于教学过程的方式开展研究行动的,而后现代主义把研究者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倡导研究者与其他教学因素的积极对话,达到视界融合。总之,后现代主义对教学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带来教学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研究视阈和研究范式的变化。
  
  二、 教学研究取向的人文科学化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活动首先具有科学性特点。教学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中存在必然联系,因而教学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不仅如此,教学活动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表现为普遍性的特点。正因为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这就使教育研究必然具有科学性,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可见,寻求教学研究的科学化,应是教学研究应有之义。但我们应认识到,对科学化的追求不应是对科学主义的过度迷恋,科学主义研究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论研究,强调的只是人的理性的一面,它包含着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的贬损,忽视了人的生命的重视、价值的关怀和灵魂的关照,造成了人文精神的遮蔽。因此,教学研究仅仅以科学主义为唯一的研究取向,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当作唯一正确的范式,忽视教学研究的人文性,这将无助于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人文性特点十分明显。人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动性以及情绪、情感、性格、意志等主观因素不仅强烈地制约和影响教学活动,而且这些因素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因而使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同时,教学活动不仅包含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事实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是价值负荷体,他们交织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因此,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蕴涵是必然的,价值涉入是教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那种秉持“价值中立”立场,放弃了对价值的追问,杜绝价值涉入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力图以教学现象及问题进行客观的、实证化的研究,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学活动。鉴于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从人文主义视角探讨教学论问题则成为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新取向。“在20世纪大多数时候被冷落的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将在21世纪获得新的生命力。”
  教学研究既具科学性又具人文性。如何保持教学研究中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必要张力,消除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是当今教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研究方法论必须放弃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二元对立,在坚持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同时,适度加强人文精神导向,使科学人文主义成为教学论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新取向。
  
  三、 教学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活动,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单靠一门学科是无法深入的,要使教学研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广泛吸收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从多学科的角度对教学现象及问题进行研究。
  (一) 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视角
  随着生态学及生态主义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教学研究中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学现象和问题已日益发展为一种趋势,出现了明显的生态学倾向。这种生态学倾向首先表现为运用生态学及生态主义的理论来分析教学。以生态主义视角来研究教学,教学被视作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事件等子系统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同时,这个小系统又受到大系统、外系统和中间系统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教学时,不仅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微观上将教学放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考察,而且,要注重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宏观上将教学放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考察。由于教学情景有广阔的范围和丰富的内容,它是十分复杂的,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教学研究中,要强调教学情景的重要性,注重对教学情景的研究。不仅如此,进入教学情景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认知方式,因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为此,现代教学研究在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致力于寻求与差异性相一致的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同时随着新的知识观的确立,教师权威被消解,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扮演必要的引导者、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的对话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对话,形成了民主、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作者:刘 茜字体: 【大 中 小】
  教学研究的生态化趋势还表现在研究方式的变化上。以往的许多教学理论多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缺乏研究的外部效度。教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表现为质性研究方法的广泛运用,要求教学研究应以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为场所,以师生自然的活动为对象,强调研究真实环境中的真实活动,从而使教学研究更符合实际,研究的结果更有价值。在教学研究中十分注重研究的生态学效度。美国著名学者布兰切特和格拉斯首先提出的生态效度是外部效度的一种。它主要是指一种情景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能推广到其他情景或条件的程度。生态效度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研究情景、研究条件对研究结果的概括性和推广的重要意义,于是人们纷纷探讨影响教学研究生态学效度的因素,以提高其概括程度,扩大其推广范围。目前生态学效度已成为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们评价一项教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二) 教学研究的文化路向
  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是明显的,不同文化圈中师生双方在课堂中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是不同的,在教学目的、课堂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如欧美文化圈与东方文化圈中教学的思想、方式方法均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不同的文化圈中的学生对相同知识的吸收或同化也不完全一样。当今社会各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形成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活跃、丰富。当代教学研究面临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发展环境,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因此,教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化学分析。
  就研究主体而言,不同的研究者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相同问题的态度也不完全一样,特别是以不同文化中的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是否具有一致性,如何解释这些结论等等,都必须通过跨文化的研究来进行。教学的跨文化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以此来解释和改进有关的教学活动。20世纪中叶多元文化教育运动兴起以来,多元文化教学与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研究的一大主题。在我国,多元文化教学与多元文化课程的研究开始受到普遍重视。除此而外,在我国目前教学研究的跨文化性质主要涉及学校课程文化构建的探讨,如何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索的课程文化,成为教学研究的新视阈。
  (三) 教学研究的心理学视角
  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历来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以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的原理与研究成果历来被用来作为各种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依据。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最新心理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心理学视角进行教学研究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观、知识观等对现代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课题。
  
  四、 教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随着教学研究对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强调,教学研究的方法出现了综合化趋势。
  (一) 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
  有效的教学研究必须具有适切的方法,教学研究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在教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应是一个方法的组合和体系,具有多元性或综合性的特点。教学研究方法体系的综合性,集中体现在它需要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研究涉及对客观事实的研究,为保证教学研究具有科学性,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不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有其适用范围与限度。教学研究不仅是对事实的研究,也涉及对价值的研究。在价值层面上研究教学发展的应然法则或对教学现象作出价值评判,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往往难以奏效,此时则需要运用到哲学的方法,如辩证法、分析哲学的方法、解释学的方法、现象学的方法等。而在对教学现象、教学事件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理解时,则须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人种学方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同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实验法的运用,既遭遇道德伦理的尴尬,又面临无关变量难以控制的难题,在教学研究中保持价值中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现代教学研究更强调哲学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不仅如此,教学研究还要运用艺术的方法。这是一种与理性思维或客观思维相对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运用直觉体验、主观介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教学研究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它凭借的手段是主观式的介入,对社会事物或精神事物而言,只有认识主体亲身参与其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把握它。克尔凯郭尔指出:“真理根本不是学究式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道路进行热情探索的产物”,“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经验,一个人才能真正接近真理。对人类及其问题作出非个人的客观思考,乃是一种对现实的歪曲”。在一定的意义上,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反思需要领悟,需要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人的生命过程的理解。在这个方面,艺术方法以渗透的方式起着一定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之间的互动,必须要求研究者对生命现象有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以及丰富而深厚的生命体验、成长体验,才能有效从事教学研究。
  (二)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互补与融合
  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部分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具有精确性、严密性、验证性和预测性,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是机械地考虑一些因素,教学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稳定因素。当今由于在教学研究中人文科学化研究取向的确立,质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能有效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描述的因素,从而从总体上掌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研究的趋势之一。
  (三) 借用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趋势日益增强
  当今,由于学科不断分化和综合,大量新兴学科形成及随之产生的新方法极大地影响着现代教学研究,如社会生物学方法、社会地理学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发生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状态空间法、功能模拟法、模糊论方法、层次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系统论方法、预测方法等,教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五、 教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复杂化
  
  思维方式的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由二元对立到多元并存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原本充满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的混沌世界进行拆零式分析,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复杂世界分解为动与静、快与慢、虚与实、阳与阴、高与低、大与小、多与少、生与死等互不相容的两极,然后加以非此即彼的一元处理,割裂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后现代主义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崇尚多元化思维。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求我们打破线性的简单化思维模式,树立动态的、非线性的、多元化的、开放的复杂性思维。它允许多种方法,容纳一切思维,以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教学研究中对任何教学现象的解释不能是一元的、单向度的,而是多元性的、多维度的、歧义的和多视角的。这样,教学研究不再是对广泛一致的话语的追求,而是运用一种多元并存的思维方式寻求对教学现象多元的、创造性的解释。
  (二) 由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传统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实体思维为主。受此种思维方式影响,人们总是相信世界上一切现象、一切表现都有一个最终的、可靠的实体作为基础,把事物看作一个个独立的实体,忽略它们之间的关系去比较优劣、决定取舍。并且认为教学活动各因素间、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因而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制,便可根据行为预测结果。由此前提出发,在教学研究中倾向于采用线性因果分析法尤其是量化研究,较少关注动态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以“线性化”的方法解决教学这种非线性事件。随着复杂科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由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关系,追求有“生成力”的互动关系。在关系思维中,总是将事物置于一定的关系中去认识,并且承认事物间的对立关系,但不是通过消解一方的方法处理对立,因为关系存在于关系中,消解一方,其实是消解了关系本身。任何“关系者”都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的统一,它们是“二元”的,但不是“两分”的。
  (三) 从还原性思维到整体性思维
  还原的思维方式往往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找出构成整体的基本元素,研究元素的性质特征。过去的教学研究深受这种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影响,把复杂的教学现象或活动分解成简单的事物来分别认识,然后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教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造成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抽象和切割。教学现象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而复杂现象大于因果链的孤立属性的简单总和,解释这些现象不仅要通过它们的组成部分,而且要估计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的总和。有联系的事物的总和,可以看成具有特殊的整体水平的功能和属性的系统。因此,面对多因素、多变量、非线性的复杂的教学现象,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应采用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研究。
  (四) 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原文约9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