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做课题实为圈钱:高校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24:41

名为做课题实为圈钱:高校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

2009年10月14日 来源:新华网

  近期,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尘埃落定。但在调查结论中,对造假论文与相关科研经费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也未谈及是否追缴相关经费。

  “这起造假事件的发生,除个人道德因素外,科研人员考核指标刚性太强和科研经费存在管理‘黑洞’,也是诱发当事人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指出。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我国一些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把做课题当作“圈钱”手段,不但导致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也助长了学术腐败之风,阻碍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神秘的项目“圈钱”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稳步增加。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716亿元,比上年增加19.2%。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461亿元,增长25.6%。

  所谓科研经费,就是通过财政手段拨付给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按理说,这些经费应专款专用,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经费却成了一些人随意宰割的“唐僧肉”。

  据审计署公布,2004年的审计发现,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达6.69亿元。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

  2007年7月,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公布,在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中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占近6成。

  据了解,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申请、管理的课题经费和该单位职工自行联系申请的课题经费。无论是哪部分经费,均统一由该科研机构管理使用。

  但是,这种看似严密的管理制度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迷局。据了解,目前在有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申请到课题,作为奖励,可以从中按一定比例提成。此外,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争取到科研经费后,还得向相关人员送一定比例的回扣。因为要依靠某一项目去申请科研经费,该项目首先必须通过主管方的专家组评审。

  经过层层打点后,科研经费才到了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课题组手里。而这其中,又会出现少数科研人员通过挪用、虚报、贪污等手段侵吞科研经费的现象,最终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的经费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我国很多科研院所是靠科研经费来维持运行的,科研人员的大部分工资以及待遇落实等,都从科研经费中支取。”北京师范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其他开支,除了正常的出差费、资料费、专家论证费外,有的科研人员连家庭电话费、交通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等,也千方百计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在做项目预算时,如果需要80万元,很多人一般会报100万元。”北京某知名科研机构的一位科研人员向记者透露,“只要经费拨下来,就得想方设法用完。如果项目快做完了,可以变通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等等。”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项目的经费拨付方式也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项目启动时经费不到位,等到项目进行过半时经费才拨付,但又要求按时花完,于是就出现了突击花钱的现象。

  项目申请的“江湖秘籍”

  不少受访者认为,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分配和使用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些科研领域成为一些权威人士的“势力范围”,只有“圈内人”才可能得到大项目。而其他人员,要弄到一个科研项目十分艰难。

  “目前有一些学科带头人,很少参与具体科研工作,却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跑项目上。”齐善鸿教授说,“目前国家几大科研基金的申报日趋规范,但也有一些项目的申请尚存在‘潜规则’。某些课题带头人,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关系,提前向评委打招呼,结果总有项目可得。他们把争取到的项目,让自己的学生或朋友去做,自己则成了‘项目老板’。”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课题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竞争非常激烈。“项目老板”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由于把持着某些优势资源,也就成为一个相当惹眼的群体。

  “我们单位的工资不高,收入主要靠做项目。”北京某科研机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学科带头人争取下科研经费,就有了极大的支配权,谁在项目中承担什么样角色,都是学科带头人说了算,收入的多少,自然与此紧密相关。”

  据了解,每年争取到多少立项和科研经费,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一些科研单位的“硬指标”。有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了得到科研经费,除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外,还广泛动员职工申请科研项目,并与职称和工资挂钩。

  中国科协一项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能争取到国家级课题项目,就标志着有能力,评职称、评奖乃至当博导等等,都有了资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考核压力大,有的科研带头人申请下来项目后,投入到科研的经费很少,而是拿着这笔钱去拉关系,跑下一个课题。”

  “现在能静下心扎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而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氛围,将会毁掉一些有前途的科研人员。”放眼当下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尹韵公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达了他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