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亲子关系--手足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31:30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亲子关系(1)

作 者:游涵

  ·引言·

  亲子的意思是爱孩子。在我看来,这三个字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门学问。在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虽然位于夫妻关系之后,却在为孩子创造着全部经验,这些经验决定了孩子将来的人生之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成长起来的,成长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条长河,融汇了我们在家庭、学校、人群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信息。这些带有信息的点滴汇成我们生命的长河——我们的世界就是由这些信息组成,我们将这些信息加工,成为我们的性格特质。而加工者,首先是父母,然后才是我们自己。加工工艺,大部分是父母传授的,也有老师和其他长辈的影子。但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性格中96%的部分,由父母提供。

  这就是亲子关系的成果,它贯穿着一个家庭的本质互动,是生命延续的操作过程,是为生命负责的具体表现。因此,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有些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生命大纲基本上在6岁前就已经完成了,后面的成长,只不过是这部大纲的具体操作。

  我这里也有个比喻:如果把生命比喻为一本书,那么目录就是幼年时期。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就如同人类对生命本源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这一阶段处理不当,那么一生就很有可能消沉、失落。反过来说,如果家长与孩子的互动相对健康,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在今后一路顺风。

  除极特殊情况外,这个结论是基本肯定的。种种案例和理论研究均揭示出这一点。因此,对每一位家长来说,不能只把亲子教育看作是单纯的教育孩子,而应该看作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学习过程。

  亲子教育的关键是“读懂”孩子,这里所说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子女,同时,他也是自己,是自己的幼年时期,那时,自己也是孩子。如果家长没有进入自己当年的状态,严格地说,他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家长。

  然而,回到过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难怪有些人不得不通过禅修来体味,而心理学至今也未能达到这种“与自己的童年换位思考”的境界。但这是不是说家长们无所适从了?这也不尽然,我们还有一系列方法提供给家长们,使他们尽量读懂孩子,这不比经营一家大型公司容易。老实说,如果家长读懂孩子这本经书,自然会从智慧中诞生出“管理之道”,而这个“道”是家长们自己的,不是书本上的,也不是专家们的,因此,它最可靠,也最适用于自己的家庭。


  一、0到3岁的符号思维形成“天性”

  (一)破胎而出

  案例28

  张女士:我的儿子11岁了,因为性格急躁而没有朋友。他性格孤僻,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只要我们一劝他,他就以各种形式发作、反抗。为此我们都不敢说他,老师和同学也尽量躲着他。

  咨询师:他过去一直这样吗?

  张女士:也不是,大概是上小学前后发现他急躁的,您说这是不是与遗传有关?他爸爸就特别爱急!

  咨询师:嗯,可能有一定关系,不过后天造成的可以改正。请您回忆一下,你们在喂奶的时候发现过他急躁吗?比如吃得过多或脾气不好?

  张女士:您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是的,他吃奶的时候也特别着急,慢一点不行,吃多了也不行,一吐就是一大片,有时候弄得我们手忙脚乱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咨询师:您的儿子是剖腹产还是顺产?

  张女士:是剖腹产。

  分析

  剖宫产出生的孩子是否都会产生急躁的性格,不能一概而论,但有统计显示,他们的性格普遍要比顺产出生的孩子急躁。急躁势必引发固执,固执会导致人缘较差或性格孤僻。当然,这里所举的例子只是个案,但研究证明,剖宫产的孩子的确在出生的那一刻,比顺产的孩子多受了不少罪。

  1、母体对于婴儿就是天堂

  胎儿在母亲子宫里慢慢发育,那时,他非常习惯子宫内的羊水环境,根本不需要花费任何气力就可以得到身体成长所需要的一切。对他而言,母体就是天堂。出生后,这个婴儿就要承受与母体完全不同的环境。这个环境与子宫相比,是肮脏的、残酷的,他不得不用尽全力来适应它。

  他必须学会让肺叶启动,让皮肤与外界接触;他被迫接受空气、噪音和“异类”的触摸;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现实环境——对婴儿来说,这一切意味着“自立”的开始,因为,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现实世界。

  2、天性与“生产方式”有关

  这个适应过程全部被他记录到潜意识的最深处,形成他的原始经验,这经验就如同与生俱来的天性,成为他大部分性格特质的基础。如果他是自然顺产的,他就体验了慢慢适应环境的过程。“逐渐适应,慢慢接触”——被接纳,被尊重,就被这个婴儿记取为环境与他之间的互动关系。反之,如果他是“一下子”从母体中出来的(剖宫产),他就体验到被迫适应环境的过程。急于求成、被强迫、无奈和急躁等,会被他理所当然地记取为环境与之互动的方式,他的天性由此而来。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之所以从“人之初”这一刻谈起,是因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是一个人,这个人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从他出生的第一刻谈起,便可全面地了解他的成长过程。

  心灵处方

  有些事是改变不了的,但可以补救。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补救措施就是父母。母亲要处处让他感到逐渐接纳的母子关系;父亲要以自己的沉稳和泰然来影响和感染孩子。毕竟,父亲是儿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偶像。

  (二)哺乳期

  案例29

  王女士:真愁死我了,我的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体重已经超过了一般成人。

  咨询师:他是不是比较爱吃零食什么的?

  王女士:这个是当然了,不过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给他买零食了,也不给他钱。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和他爸都特别心疼,可是我们也没办法。现在就是想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不再那么贪吃。

 

  咨询师:断食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危害,他不太可能理解父母的想法,相反,他有可能因此憎恨父母,或是采取其他方式索取零食。因此,我认为你们还是要调整一下方法。

  王女士:是呀,我们也觉得总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所以才来请教您。

  咨询师:您能不能告诉我,当初您给孩子喂奶时的情况,比如您的奶水多吗?孩子吃得多吗?

  王女士:嗯,不多,不过我喂的时间比较长。

  咨询师:您怎么知道不多,是医生说的吗?

  王女士:那倒不是,是孩子姥姥说的。我每次喂奶的时候,我妈都会帮我,还总说我没经验。

  咨询师:能具体说说吗?

  王女士:嗯,比如当孩子吃了一会儿,吐出奶头,或是想睡觉时,我妈都要把他摇醒,并让他的小嘴继续对准奶头吸。就算孩子吐了奶,也要再灌一些进去。她说孩子贪睡、贪玩,其实根本没吃饱。

  咨询师:您认为您的母亲是对的?

  王女士:当然了,她有经验,我当然不懂。

  咨询师:这种方式持续了多久?

  王女士:我妈后来呆了一段时间就走了,可即便她不在身边,我也会让孩子多吃上几口。


  咨询师:可他如果已经吃饱了呢?

  王女士:他怎么会知道?每次都是我看着时间,按我妈说的话做,直到我觉得他差不多该饱了,才让他睡觉。您是不是说,儿子的肥胖可能与当年吃奶太多有关?其实我也想过,可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想改也来不及了。平时我也看到许多小时候吃得比我儿子还要多的孩子,现在也不那么胖呀?

  分析

  1、老人的经验成为母亲喂奶的宗旨

  我告诉王女士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控制饮食,并加强运动,调整心态。然而我心里十分清楚究竟是为什么。当幼小的生命全身心的感受亲情和安全的时候,他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来自大人的全部信息。比如姥姥和母亲的关注,以及她们希望他快点长大的那种急切,于是他就会多吃!至于这多吃的几口会带来什么后果,或与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关系,在强大的亲情压力下,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一个小生命的反抗是无力的,他最多只能以“想睡去”或“把头歪到一边”等方式来表达他已经吃饱了。可这个“饱”,不是大人们认为的“饱”,大人们认为的“饱”才是权威的“饱”,更何况姥姥可能有“吃不饱”的挨饿经历,所以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外孙子不再挨饿,吃得多多的,长得胖胖的——其实,这就是让一个婴儿为她当年的焦虑负责。

  2、被“强迫”的孩子

  这位母亲并没有这位老人的心结,她只是一心希望孩子健康,但长辈的经验不能不听,毕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时,她是没有判断力的,没有自主权的。这是她,也是许多年轻母亲的习惯。

  而那个婴儿,更是不可能坚持自己真实的感觉。对那么幼小的生命来说,只有顺从大人,自己才能保证生存权,获得安全感。因此,他把这个顺从取悦的过程深深记录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成为性格的一部分。于是,“必须多吃”的性格特质,导致了他的过饮过食,以至于形成今天的肥胖症。

  3、强迫症的来源

  在此,我们并非要说所有的肥胖症均源于多吃的几口奶。但当一个人在婴儿时期便必须与自己的真实感受(饱和饿的感受)切断时,他的性格里就会形成一系列不良特质。这就为强迫症埋下了伏笔。

  有一些人,当他们上学、上班的时候,他们总会最先感受别人的焦虑,总喜欢把别人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总善于看别人的脸色……这些脸色,在婴儿时期,他是不能不看的,久而久之,他把这种习惯带入后天,直到他莫名发作,乃至形成强迫症。

  当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强迫吸收不必要的营养时,他便从本性发育的起点上学习了“不与自己的感受接触”。这就是失去本性。孔子说过:食色性也。也就是说,饱和饿,是人的本性。什么叫本性?就是只要他是生命,无论是动物或人类,无论他是1岁或80岁,感受都是一样的,全部被自己的神经系统支配,别人无法替代和感知。这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冷了取暖,悲伤哭泣……均属于人类的本能,如果家长用权威来修改孩子的本能,以爱的名义用自己的感受来替换孩子的天性,这个孩子就一定会将本能埋葬。那么,他不仅失去本能,而且无法开发自己的潜能,即使家长再要求他去学与智力开发有关的内容,他也未必能让家长满意。

  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由于无法与自己的本能接触,这个人便成为一个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无法真实和客观的人,他不是把事实夸大,就是缩小,走极端是他的特点之一。

  4、口欲期不良的心理后果

  在此,我们看到那多吃的一口奶,对这个孩子后天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影响。也许有人认为这有点危言耸听,当然,仅一条吃奶的经验也许并不能将其变成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但起码这一项可以成为心理疾病的助源,因为此人与自己的感受切断,失去了本我。一个找不到自我的人,无权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的人,他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实、生动、健康的人?


  心灵处方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巴西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很可能会造成北美的一阵龙卷风……。如果我们把吃奶比喻为一只蝴蝶在扇翅膀,龙卷风是后天对此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那么,请大家静下心来仔细看一看,万家灯火中,有多少只蝴蝶在扇动翅膀?

  因此,“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在本能方面改造他。

  (三)肺活量

  案例30

  李女士:我的儿子性格特别急躁,现在刚上小学,动不动就发脾气。我怕孩子这样发展下去会吃亏,现在他的同学就都不爱理他,这可怎么办呐?

 

  咨询师:你们夫妻平时工作忙吗?

  李女士:是,我们都特别忙。从结婚到现在,除了度蜜月在一起,其他时间,我们几乎都在各忙各的。

  咨询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比如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你们也这么忙吗?那时谁看过他?

  李女士:请过保姆,嗯……

  咨询师:好吧,也许这么问您更容易回答,当孩子哭的时候,你们是否即刻寻声赶来?

  李女士:如果我在的时候,尽量去抱他,但是我总有事,我是单位的负责人,成天光电话就接个没完,就算闲下来,也得收拾屋子。不过那个保姆经常赶过去抱他。我们家那口子根本不顾家,唉。

  咨询师:也就是说,除保姆外,你们对孩子的哭声都不太在意。

  李女士:孩子总哭,谁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可我们从没耽误过给孩子看病,也很注意孩子的安全。

  咨询师:他父亲常不在家吗?

  李女士:他常出差、加班,基本指望不上他照顾家里。

  咨询师:您最好回家后多陪孩子,以最大的耐心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说,要心里有他,不是形式上关心他。这样做,他的急躁可能就会缓解一些。

  分析

  1、哭喊是婴儿表达需求的语言

  当婴儿在襁褓中的时候,他的需求全部要通过哭喊来表达。当然,他无法描述出自己需求的内容,但呼唤是起码能做到的。那时候,也许他饿了,也许是渴了,也许是尿了或拉了,或冷了,或病了……不管是什么,他都在呼唤亲人来帮他。这是他的本能,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想一想,如果此刻,那第一句呼唤没有让亲人前来,他会怎样?一般人都有这个常识:会提高音量。但若还没能满足需要,再提高……直到有那么一个音量足以把亲人唤来——此时,这个音量所代表的“肺活量”等生理指数,就会被这个幼小的生命记录到大脑深处,成为他成长需求的“安全值”。然后便习惯性地以此“功率”与亲人接触、与生活接触。这就是急躁,就是高嗓门,就是肺火过旺。

  2、中医对婴儿哭喊的解释

  中医上认为,肺与胃肠道相应,均属金。如果一个人的肺火过旺,那么他的胃肠功能不会太好。其实,这也能在婴儿的襁褓期找到根据:婴儿的呼唤,或称哭喊,无非是与吃喝拉撒有关,其实就是胃肠功能通过肺来表达。

  因此,上述案例中孩子急躁本身,其实是在表达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看到的,很有可能是一个肺火过旺,或胃肠功能不良的人,抑或是那种急于让别人接受自己、认同自己,而又缺乏自信心的人。

  3、孩子的问题源于家长

  我们常常会给一些家长举这样一个例子:水面上出现水泡时,往往是因为水底下有一个出气源。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品头论足于这水泡本身,却看不到它的起源。这就如同家庭教育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其实就像这水泡,其背后肯定有特定的原因,而这原因不可能是孩子自己原创的,无论是学好或学坏,都需要学。学,就需要有对象。对孩子而言,最值得他学习的对象只有家长。为了与家庭共存,孩子必须让自己适应家庭关系中的一切,包括父母关系、父亲的脾气、母亲的性格,还有他们的爱好和取舍,还有他们对环境的态度和做人的原则等等。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眼中的神,他们的一切都需要通过神来提供,而神是不可能错的,如果神对自己有任何不满的表达,那么肯定是自己犯了错。“没有原则和立场”是孩子对家长的普遍态度。

  心灵处方

  有的家长以自己的权威性给孩子施压,无论是我们刚刚涉及的喂奶,肺活量,还是后来的教育方式,都会给下一代造成心灵阴影,这阴影导致出的不良后果,小到在学校的成绩不佳或人缘不好,大到成家立业后的困惑、焦虑和损失……因此,我们不妨从“人之初”开始,认识自己的孩子,从而反省自己的做法。


  二、3到6岁的家庭经验成为孩子的人生大纲

  案例31

  刘小姐:我从小便感受到父亲因酗酒而经常发生的家庭暴力。所以我长大后,一方面对酗酒的男人十分反感,同时对这种男人又有一种拯救欲,因同情而生爱意。

  咨询师:您对这种男人的兴趣,只不过是对父亲的移情。

  ……

  齐先生:我从小就生活在母亲强势的家庭环境里,同时感受到父亲的委曲求全。我长大后,被大家公认为是老实巴交的男生,对温柔的女性总无法产生兴趣,却经常被强势的女性吸引。

  咨询师:您的女友,只不过是母亲的投射。

  ……

  陈先生:我生下来就被父母送到外婆家,几年后接回家住了一阵子,父母又因为太忙再次把我送到外婆家……这样反复送走了好几次,直到我高中毕业后,才基本稳定下来。长大后,我总习惯于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无法融入任何一个大家庭,同时也无法对与配偶的结合负责,因此令女性没有安全感。

  咨询师: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没人再把您送走,您便把自己送走。

  ……

  杨小姐:因从小被父亲按男孩子的标准抚养,所以我比较男性化。

  咨询师:所以您现在面对两性关系时特别困惑,因为您在两性中找不到自己。进而无法正常处理自己的两性关系……

  分析

  1、父母与孩子的鱼水关系

  如果把夫妻结合形成的家庭比喻为一个水桶,那么桶里的水就好比是生活内容。而桶里的鱼就是孩子。

  如果一切平安无事,这条鱼会自由自在地游泳,直到这水桶再也容不下它,它就必须学会再与别人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水桶……可如果当这条鱼还没有真正长大的时候,水桶突然破了呢?水就会漏出来,如果水漏尽了,这条鱼也就完了。所以,这条鱼是无论如何不会眼看着水漏光的,它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堵住这桶

 

  中的漏洞。如此,既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可以让这桶从表面看上去还是桶(一个完整的家)。

  2、孩子是家庭关系中最忠诚的维护者

  所有的孩子,只要他们感到家庭关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们肯定会像那条鱼一样,奋不顾身地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堵住家庭的漏洞。不是这个孩子多么伟大,只是因为水对于鱼来说是唯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家庭破裂了,那么这个孩子便感觉与死亡无异。

  如果一个孩子是在弥补漏洞的过程中长大的,那么有朝一日,等他有能力和另外一个人再去创建一个新水桶的时候,他会习惯性地在这个水桶上再去搞一个漏洞。然后他们的孩子再去补救……就像游戏一样,当年的拯救者如今成了迫害者……

  但从中也不难看出,其实孩子才是家庭关系中最忠诚的维护者,一个家庭的核心是孩子。

  3、人性中的制约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试验:把一只老鼠饿上几天后,放到一个通道的入口,在这个通道的出口处放上一块它最爱吃的饵,并在这通道中间通上电极。老鼠闻到香香的气味,赶紧跑向出口,到了电极区,被电击倒。巨大的刺激,让它左右环顾。但电是无形的,它看不到任何东西,所以它还想跑过去,却又被电击倒……这样反复做了几次。

  过了几天,再把这只饥饿的老鼠放到通道入口处,对面仍然放着那块饵,不同的是,中间没有通电极。刚进入口时,老鼠还很兴奋,可随着他越来越接近那个电极区,那种熟悉的感觉慢慢升起,直到它到了原先设置电极的那个地方,它站住了,一动也不动,呆呆地看着不远处那块饵……


  这就是心理学中有名的试验,我们把它称为“制约”。

  也许你是个缩手缩脚的人,也许你总有一种挫败感,或没有自信,或无法介入别人的谈话……其实,我们大多数行为特质都能在童年时找到答案。

  4、六岁前后制定出生命大纲

  幼儿决断是孩子在6岁前为与家庭共存而自我缔造的性格起点。它是人生大纲的目录,后天的一切均是在其上所做的文章。就像年轮的第一个圈,无论它是怎样开始的,后天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它的延伸……

  幼儿决断是亲子教育的核心,如果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此问题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终生。因此,所有问题都可在幼儿决断的形成期找到答案。也正因为如此,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是重回到这个阶段,比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哭泣疗法……在此,我们强调自我完形和家庭自疗。

  心灵处方

  不论孩子出现何种问题,最佳治疗方案,都是家长的忏悔和反省。要知道,孩子今天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不良行为,其实都是父母关系的缩影。趁他还没有衍生为定型的人格,赶快修正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三、让爱好(兴趣)成为专业或事业

  案例32

  赵女士:我带女儿去学围棋,但她不是在棋盘上乱画,就是把棋子散落在地上,让围棋课无法正常进行,最后我不得不把她领回家。但无论我怎么骂她,她就是哭,就说不想学了。

  咨询师:您为什么要让她上围棋课?

  赵女士:想让她的智力开发得更多一些,不是都说围棋有助于人的逻辑思维吗?而且这对她将来学数学也有好处。

  咨询师:您的这些好意,女儿能听懂吗?

  赵女士:孩子当然不懂,但我得尽到责任。

  咨询师:如果女儿听不懂,她能接受吗?不接受,又怎么配合您呢?

  赵女士:那就不让她学了吗?将来掉队了怎么办?

  咨询师:除了围棋,您女儿就没有别的爱好吗?您为什么一定要让她在这方面深造呢?

  赵女士:唉,我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但苦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导致学历不是很高,现在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才想早一点开发孩子的智力,决不能让她再像我一样吃亏。

  咨询师:可她现在不正和您当年一样在受罪吗?

  赵女士:这怎么可能呢?

  咨询师:也许她有自己的爱好,可是因为没有条件发展,被迫放弃,这和您当初有什么不同呢?

  赵女士:那总不能让孩子无所事事吧?

  咨询师:兴趣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婴儿期通过观察和感受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获得的一种认知。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它的含义就是“孩子会不加分辨地模仿父母的一切,并与自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予以加工,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兴趣是感性的,而爱好是它的深加工,已经具有理性的成分,因此它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赵女士:您是不是说,孩子的一切所谓天赋都是父母赋予的。

  咨询师:是的,只不过一般的父母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不认识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为自己的一切表现都是自然得来的。其实,他们也是从孩子阶段过来的人。进而,他们再通过自己难以觉察的行为和思维影响着下一代。

  赵女士:那么爱好和兴趣有什么不同吗?

  咨询师:所谓爱好者,就是孩子在父母关爱下得到的好处,是孩子因家庭之爱而产生的喜好,它的主体不是爱好本身,而是心情。它会深化到孩子内心的最深处,一生都无法磨灭——它是父母之爱的寄托,是孩子认为与自己生存直接有关的产物。所以就算受到再大的压力,孩子也不可能从心底里真正放弃它。同样,如果家长一味地花很多成本让自己的孩子上什么特长班或兴趣班,孩子喜欢还好说,如果是被迫的,他们就会把“爱好”和“被迫”画上等号,那么幼儿决断便会形成“被迫从事某事”的经验,这也会形成对生命能量的内耗。

  分析

  1、强迫的后果

  母亲的这种做法就是在让女儿为自己当年的不良经验负责。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思路也不符合逻辑,因为她强调的主体是条件,而不是人本身,即条件如何,所以人才要如何。在此,人成了客体,被环境制约着,然而她又在强调为孩子着想,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其实,她并没有考虑女儿的成长环境,她忘了女儿是另外一个人,生活条件很好,有自己开发智力的渠道。如果这位母亲一味地按自己设定的方式打造女儿,那么这个女儿也就成为另一个她——因母亲(环境)的过分干涉,而不能去发展自己所喜爱的其他兴趣,从而又形成幼时的不良经验。

  2、引导的智慧

  庄子在《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已经告诉我们,如果顺其性以行之,一切便可豁然开朗。教育孩子也同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不可以硬来,否则只能是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就算孩子当面不反抗,也会在暗地里逆反。香港电影《新警察故事》中就表现出这样一个情节:那个恶贯满盈的、专门和警察对着干的富家子弟,就是因为幼时经常遭到身为警司的父亲的打骂,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痛,他长大后才把与父亲相同“属性”的人当成投射的对象加以报复。这就是反社会人格。因此,父母越是希望孩子成才,或朝着他们认为的方向改造孩子,越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这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每种化学元素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这些可能会制造出无数产品,有的可以毁灭世界,有的可以服务于人类,有的只是一盘散沙……。其实孩子也如同那些元素,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他们的组合方式,全看家长是不是科学家——培养兴趣,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它需要爱心和耐心,同时需要智慧。

  心灵处方

  学会跟孩子一起数车号(比如:京C13579):里面有语文、地理、英语、拼音、数学。而这一切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亲情内因作前提。它会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于是他会把这些知识融于亲子的和谐关系中,形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将来步入学校,这些科目也自然会成为他的兴趣,学起来自然不那么吃力。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一)自信离不开父母的关注

  案例33

  某家长:我儿子和邻居家的孩子比赛爬滑梯,邻居家的孩子一鼓作气地上去,可我的儿子总是在接近终点时没了力气。这是为什么,我儿子的营养也不差呀?

  咨询师:您看那个孩子,在他身边,爸爸一直在为他加油;而您的孩子在爬的时候,您只是坐在一旁看手机信息……

  某家长:这会有什么影响吗?可我有时候为他加油的时候,他还是会输。

  咨询师:其实孩子的自信、耐力和爆发力等身心素质的训练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临时抱佛脚可以促成的,它是日积月累的成果。要知道,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关注程度。

  某家长:可能您说得对。我的儿子和他的儿子一起学骑车,他的儿子只有4岁,我的儿子已经7岁,可他的儿子却在10分钟内学会了骑车,而我的儿子在三周内才勉强学会上车……

  咨询师:父亲对儿子而言,就是能力的代名词,如果关注不到位,那么就要好好体会一下“养不教,父之过”的含义了。

  分析

  1、自信心的基础是父母的关爱

  学步车里的孩子会不时地看看身后的父母。如果父母热情地关注他、鼓励他,这个孩子会越走越远,他的表现欲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因为,他从父母那里找到了自信心;如果父母在聊天或看报,这个孩子会待在原地不动,或发出声音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不见了,这个孩子会“哇”的一声哭出来,不仅不再前行,而且还有可能破坏学步车或其他的东西,以此来表达他的不安与不满,并以此“引起父母重视”。

  由此看来,自信心的基础是父母的关爱。上述那个爬不上滑梯、学不会骑车的孩子,父亲只知道一味地埋怨孩子或注意现象,却始终看不到自己身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他没有与孩子换位思考。是啊,他很忙,也许对他而言,成就感要超过对儿子的关爱。

  2、平常心来自于安全感

  自信心是性格健全的要素之一,而性格健全来源于安全感。父母的关注提供给孩子“对自我存在的确定性”。由此,他会安心专注于某一项自己喜欢的,同时也能被环境接受的项目。此时的他,因家庭和睦而具备一切可能性(母亲为大地,父亲为老天,越风调雨顺,树越有可能成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引导。因此我们常说某某孩子天赋极高,或天生聪明,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差不多,都是“性相近”,而后才是“习相远”。

  心灵处方

  自信心的基础是父母的关爱,表现形式为真诚和生动。即:允许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一起,不禁止,不强迫,不否定,只是陪伴,并以自己为表率,让孩子感受到和睦的家庭关系。就如同粮草充足、指挥官以身作则时,士兵才能有必胜的决心。

  案例34

  孙女士:我的儿子即将面临高考,但第一、二次模拟考试成绩都特别差,我都快急死了……

  咨询师:孩子能不能自己说说考不好的原因?

  高中生:嗯,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没有复习好吧?

  孙女士:你怎么总复习不好,学校有老师,家里有我,给你提供了多好的条件,你有什么资格说复习不好?

  咨询师:您别急,让孩子自己说。

  高中生: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那些书就头疼,没兴趣,犯困。然后逼着自己看,眼睛在看,脑子在走神,这种情况总会出现。我也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也特别着急。

  咨询师:那么你走神的时候,脑海中闪现的都是些什么内容呢?

  高中生:什么都有,有武打的、动画的、歌星的、音乐的……反正是乱七八糟的,根本没什么头绪。

 

  咨询师:是不是只要一接到复习功课的指令,就会出现这一切?

  高中生:差不多吧。

  咨询师:你看电影或玩游戏的时候会走神吗?

  孙女士:那还能走神,叫吃饭都不来,谁叫都不出去,哼!

  咨询师:刚才你们谈了半天,我想知道爸爸和妈妈一样担心吗?

  孙女士:他爸特别忙,根本顾不上他。前几天好不容易赶上看见他,一打听儿子的考试成绩,这下可好,气得饭都没吃,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连打带骂。说实话,我看着都心疼,可我也没招了,自己一个人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咨询师:打骂不是办法,应该让孩子的爸爸多跟孩子交流,多陪陪孩子,特别是在这个阶段,好吗?

  分析

  1、孩子因“粮草短缺而战绩不佳”

  孩子的成绩不佳与爸爸对他的忽视有很大关系。如果只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不考虑父母因素,再努力也效果不大。打个比方: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叫官渡之战,只因曹操烧了袁绍的粮草,导致袁绍几十万大军全线崩溃,几乎全军覆没……

  孩子高考如同上战场,对他而言,粮草就是家庭和睦。但这个家庭的父亲因为忙而忽视了家庭责任,陪不了妻子,也顾不上孩子,这对于即将上战场的孩子来说,就等于“粮草短缺”。因为,这个孩子相当一部分精力要替父亲弥补家庭的责任,因此他在学习方面欠缺动力,自然成绩不佳。

  2、儿子替父亲弥补责任

  因家庭经验中有“爸爸因为业绩突出而不顾家庭”的暗示,所以孩子便以“成绩不佳”把自己留在家里,以维持家庭完整。他的潜意识会自动产生这种决断。

  如果把孩子比喻为一辆车,那么母亲是马达,父亲是加油站。孩子跑不起来,是因为缺少汽油(父爱)。因此,这个孩子缺乏自信。如果延伸到以后的工作中,就如同在临门一脚时犹豫不决,表现为担不起责任。

  心灵处方

  自信心是无法道明的,它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吃饭、睡觉时那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但它必须有饭可吃,有床可睡。因此,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关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就如同马达和汽油对一辆汽车的意义。


  (二)优等生为什么成了挫败者

  案例35

  吴先生:说来也怪,在大学时我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最先拿到硕士学位,我妈知道后高兴得都哭了,我对自己也特别满意。谁想工作了,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都用不上,特别是我不会拍马屁,所以这身才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没有业绩,自然也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可有些人根本没我学历高,因为摸得准老板的脉,所以成功率反而比我高!

  咨询师:可您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呀。

  吴先生:是,后来我一气之下就辞职了。自己创业,开公司,好不容易办下照来,却不知道从何做起。先后也请了几个人帮忙,可不是斤斤计较,就是占小便宜,我们总是意见不统一,最后只好关门。唉,弄得我焦头烂额,上班不是,下海也不是。我那点才华到了社会上,怎么一点也用不上?

  咨询师:您提到才华和专业的时候比较自信,可一涉及单位和公司就显得比较沮丧。您自己感觉到了吗?

  吴先生:本身在涉及这两方面的时候,我就是不同的感觉。

  咨询师:那么您分析过原因吗?

  吴先生:嗐,因为它们与我的自信与自卑有关,这还有什么分析的?
  咨询师:既然您充满自信,又何来自卑呢?

  吴先生:您都知道了还问我,我的学历和能力不相匹配。

  咨询师:为什么?

  吴先生:我觉得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他们只教读书,不教做人;只看成绩,不看能力。

  咨询师:那是不是所有学历高的人能力都差呢?

  吴先生:也不是,对呀,怎么这种结论单单适用于我呢?

  咨询师:因为它只与您个人有关。

  吴先生:愿闻其详。

  分析

  从对话中看得出,吴先生始终在以咄咄逼人的语气追问自己的咨询师,看得出,他仍在卖弄才华,高高在上,难以低头。因此,咨询师采用排除法,让他不得不面对自己,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依赖环境。

  1、用优异的成绩取悦父母

  通过进一步深谈,吴先生坦言幼时有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经历。那时,父亲不在家,他长期陪伴着母亲,是个既听话又懂事的“小大人”。他的一切生存目标,就是满足母亲的愿望。比如母亲不许他出去玩,以免受别人欺负,因此他就在家一个人玩。

  后来父亲回来了,他的听话在父亲眼里好像不那么可爱,父母有时还会因为教育方式产生分歧而吵嘴,他自然成为“肉夹馍”。父亲生气会打骂他,母亲生气就不理任何人,弄得他十分不安。但父母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他学习好。只要他拿回100分,父母的脸上就都会露出笑容,他们也会和睦好几天。因此,他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个好分数会换来家庭和睦。

  2、身心分离

  分析时我告诉他,父亲打骂他,主要是因为他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因为长期的母子相守,他已经代替了父亲的位置,因此父亲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他驱赶出父母圈子之外,让他知道:我才是她的男人,你是我儿子,老子有权教训你!当然,这只是潜意识中的思维,现实当中,父亲一定合情合理地打骂儿子。

  但是也由于这一段经历,吴先生才眼高手低。因为他只知道分数的意义,却没有人教他生活能力。因与父亲不和,所以长大后自然也与老板不和,他们同样具有权威和衣食父母的角色。与合伙人处不好关系,源于幼时不出门的经历,在他的幼儿决断里充满了母亲的暗示:外面是危险的,同龄之间是矛盾的,别人是会欺负你的……加之父亲回来后,他又深刻感受到同性之间的确如母亲所说。因此,他在内心深处彻底失去了与同性(男人)和睦相处的信心。以此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然无法与老板以及合伙人相处融洽。

 

  3、成功之路

  当年吴先生以牺牲自己的童真来维护家庭的完整,因过早地成为“小大人”,故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脱节。也就是外强中干,力不从心,夸夸其谈,但又无法对自己的承诺负

  责。这就是典型的因缺乏自信心导致的丧失责任感。

  因为,自信心是责任感的前提,如果没有自信心,势必缺乏责任感。培根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成功本身,就是真正为自己负责的过程。由此,我们仍要强调幼儿决断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果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家庭环境,让他形成健康的决断,那么就是为他的将来铺垫了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心灵处方

  让吴先生放下架子是很困难的,在现实的挫败和维护虚荣的面具面前,他选择了面对现实。因此,他哭了,为自己的幼时难过,为那个“小大人”伤心。他回到了30年前,与幼时的自己换位思考——这种哭泣疗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家庭经验不良的人,但一定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回溯生命本源,调整性格缘起,是生命工程的大事。 ·引言·

  手足之情不同于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就是要靠父母养活,他们之间等级明确,有实质性代沟。而两性关系需要异性间进入彼此的本质,用性来完成缔造家庭、传宗接代的任务。手足之情的特征表现为趋于平等和精神上的依赖,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最高层次的心灵互动。

  在兄妹关系中,妹妹对哥哥的要求完全可以无条件表达,无条件依赖哥哥;弟弟对姐姐也是这样。反过来,兄长或姐姐对弟弟、妹妹也是无条件保护和管理,他们之间在互动时无须事先声明,完全处于理所当然的状态。但理论上,他们绝不深入接触到对方的生命实质——养育和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手足关系之间也多少存在部分的亲子、两性关系的性质。比如当家中的大人长期不在时,兄长或姐姐也会自然地挑起父母的责任,承担起养育弟弟、妹妹的义务。在两性关系方面,兄妹或姐弟虽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性关系,但他们彼此间都会形成“共存模式”,此模式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寻找配偶时的标准,以及在此标准下产生的手足关系。

  比如一个男孩子如果有和姐姐长期生活的经验,他就有可能把此经验带入寻求配偶的观念中。表现为,他有可能对一位年龄大于他的女孩子产生兴趣,与她相处时,他也会不自觉地把以往姐弟关系带入其中,以姐姐的标准要求、衡量对方。兄妹关系亦然。但也有例外,就是他们有可能找一位与手足异性完全相反的人。比如妹妹找一位与哥哥性格截然不同的男性作丈夫,那么也许是因为妹妹在与哥哥相处时感到压抑,或无法自主,哥哥在某种意义上更像父亲,于是这个妹妹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弹,其本质用意,也是在潜意识中寻找一个她所希望的哥哥。

  手与足同为身体器官,各司其职,且在运作时协调默契,它们早在出生前就已经过千百次的“磨合培训”,熟练程度非比寻常。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正如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一样,既缺一不可,又相互理解、作用,而打破这一平衡,对身体来说,就意味着残疾。

  对当今大多数的“80后”而言,他们的手足关系便处于“残疾状态”,因为他们基本上从小没有兄弟姐妹间的玩耍,长大后也没有手足间无条件地付出与索取。他们没有为兄弟姐妹负责的机会,甚至连牺牲童真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他们往往团队意识淡薄,缺乏协作关系。对他们而言,一切同龄间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自己不必为环境负责,环境也不必为自己负责,个人与环境之间只是交易关系。所以在一些人看来,“80后”,包括“90后”的年轻人没有责任感,没有人情味,非常自我且目中无人。

  让我们把时光推移到20多年前。在一所房子里,有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当他呱呱坠地时,像所有的婴儿一样可爱、纯真。当他长到两三岁时,上了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中的小玩具,自己也喜欢,想拿来玩,对方不给,于是老师和父母告诉他,他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这就是最初的交换意识,于是他了解了平等。回到家里,他拿着小朋友的玩具对父母说,还要用自己的玩具去换新的,但此时的父母已经很累了,他们用各种方法“说服”了孩子。可他是不理解父母那个累的,他只知道,从交换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喜欢这种交换和分享,可自己没有能力支配这种快乐,于是,他开始感到孤独。

  他希望父母和他一起玩,并同他们产生交换和分享关系,然而父母有父母的事,不可能像同龄小朋友那样和他有相同的兴趣。久而久之,他对父母彻底失望了,只要一回到家,他就不得不面对“自己一个人独享玩具”的现状,但他不会去问父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他只是越来越认同现状,他只能孤芳自赏。而当他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交换玩具时,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家长往往以客套的语言和情绪传递给他们一种信息:这种交换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礼貌,不低头来要,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因此,他们也从中学会了有条件地付出和索取,这与手足关系中的那种无条件正好相反。于是,小朋友们从小就彼此界限清晰,不会无条件付出。在同龄间,他们不用替对方负责,一切都是一对一的关系。然而在手足关系中,无论兄弟姐妹是几个人,在遇到同一个利益时,他们都会自动地形成一个整体,或去维护家庭完整,或去分享家庭利益。在他们之间,一个苹果可以分成几块来吃,但在独生子女之间,一个苹果往往可以换来一个梨——他们没有机会体会“不用交换就可赢来的分享”,在他们之间,分享的前提一定是不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因此,他们在利益方面划分得相当明确。也就是说,“我不会给你添麻烦,你也别想占我的便宜”。他们伴随着这种经验成长,而这一点在同学关系中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冲突。带着这种经验他们走出了校门,走入两个非进入不可的集体:两性关系和工作单位。

  在恋爱和婚姻中,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不大可能无条件付出,这便无形中缔造出婚姻的大忌。在单位,他们因缺乏“一个苹果分几块”的观念,常常被长辈、被领导视为自私的人,说他们只顾自己。他们的分享意识,完全奠定于交易之后,这便与在手足关系中长大的领导和长辈们产生差异。在长辈看来,人与人之间不必讲得太清,只要做了,对方自然领情,就算不领情,作为大哥、大姐,也只当迁就了对方一次,只要他们客气些,自己就没有什么损失。可是“80后”,他们从没作过大哥、大姐,更没有机会当弟弟、妹妹,他们不会领“无条件”的情,不会让着别人,也体会不到别人在让着自己。他们的观念中没有什么让不让的,一切最好明确些。对他们而言,含蓄的表达都是在兜圈子。

  可成人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有许多事是说不清或不能直说的。办事时,也常常不可太明确。待人处事,不公平的时候居多,如果总感到自己得不到平衡,便意味着无法融于人际关系。但对失衡心态的承受能力,必须在手足关系中培养,如果面对不了,就不得不回避交往。也因此,许多“80后”或“90后”在一个大集体里总处于孤芳自赏的状态,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而是源于他们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不选择像小时候一样的状态——一个人在房间里玩。

 

  所谓义气的“义”,就是无条件地对交情负责。正如桃园三结义中的刘、关、张,结义后便成为无条件承担的“铁三角”关系。之后,一切行为均以此为核心,三人彼此互为延伸,拥有的时空被手足之情分享。

  武松为了大哥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不仅丢了饭碗,还吃了官司。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值吗?他只会笑一笑,说你问这个问题毫无道理。也正是因为这个毫无道理,他才会毅然地到梁山聚义,与新的伙伴结盟,形成新的手足关系。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手足关系的无条件,才产生这个“义”。“义”所包含的责任心,正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如果没有桃园结义,没有梁山聚义,便没有合伙打天下的创业精神。

  人与人之间保持的某种关系,必须以同一个利益加以贯穿,特别是在共事时,就更需要名正言顺和万众一心。因此,这个共同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它越表现为物质化,生命力也就越弱,比如金钱关系、酒肉朋友,就远不如故交、知己。也就是说,越在物质上体现为交易的人际关系,就越经不起事件和时间的考验。

  一、兄弟姐妹中可能会出现一个牺牲者

  案例57

  王先生:我是一个没出息的男人,在家里我地位最低,可我不想总这样。虽然我的收入和职业不如弟弟,可我总想找个机会干出一番成绩,让他们看看我也是一条汉子。

  咨询师:您有一个弟弟,他是干什么的?您的收入和职业怎么不如他?

  王先生:我就这么一个弟弟,他是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而我刚刚下岗。

  咨询师:你们兄弟关系如何?

  王先生: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从小我就总护着他,有时候我挨打也是为了他。唉,为了这个弟弟,值!现在,他有出息了,反过来帮我,有时候还给我钱,我就像被他救济似的。老实说,有时候我挺过意不去的。

  咨询师:父母对你们兄弟二人有没有偏向?

  王先生:我妈对我挺好的,我爸喜欢我弟,因为他学习比我好,我只是听话。我爸平时经常打我,有时候他明知道是弟弟惹的祸,可那也成了我没有照顾好他的罪过。我爸一直看不上我,现在也是,不过这也是事实,我的确没弟弟有本事。

  咨询师:您看过战争片吧。

  王先生:嗯,当然看过,我最爱看打仗的电影了。

  咨询师:那些跑在前面的人,是不是最有可能吃枪子儿?

  王先生:当然了。

  咨询师:他们倒下了,是不是后面的人就能安全一些?

  王先生:是的,前面的人都是敢死队。

  咨询师:所以他们没有机会看到最后的胜利,也没有机会享受胜利果实。

  王先生:是的,他们已经牺牲了。

  咨询师: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牺牲的烈士,哪里会保证其他人的成功?

  王先生:您是说我?

  咨询师:从小,正是您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弟弟的成功。如果不是您处处保护他,处处替他挡子弹,他就不可能那么顺利地走到今天。

  王先生:可我并没牺牲呀?

  咨询师:您当年牺牲的是童真,是弟弟的那种无忧无虑。对一个孩子来说,您牺牲的是天性,是享受安全的条件。这是成长过程中的能量牺牲、精力付出。

  王先生:是吗?可我过去从没这样想过,也就是那么做了。

  咨询师:没有一个孩子会有意去做某事,他们都是无意中完成的,这才是个孩子。因为孩子最真实、直接,他们的一切都围绕着家庭关系,您也不例外。

  王先生:哦,明白了,原来我是一个烈士,他是一个享受胜利果实的幸存者。

  咨询师:家庭系统中,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手足关系中尤为多见,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牺牲,长大后再反过来相互补充。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王先生:可我该怎么办?付出了那么多,现在还混不出个人样,是不是我就是这样了,这是不是命运呀?

  咨询师:我倒觉得这对您未尝不是件好事。

  王先生:怎么讲?

  咨询师:现在您知道了自己的经历,就有了第二次重生的机会,您还可以做人生的第二次规划。可弟弟没有了,他过去就很顺利,现在也比较成功,他没有必要改变什么。

  王先生:那我怎样改变?

  咨询师:您不具备像弟弟那么多的资源,所以才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这里需要记住一点,任何人都可以认为您没本事,只有您自己不能这么想。您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没出息”,为什么牺牲,这样才能给自己一条活路。

  王先生:是的,我们家人都看不上我。

  咨询师:因此您不能不给自己机会,想要让他们在习惯面前改变看法,您自己就要先接受自己,看得起自己,自立、自强、自尊。帮当年的自己活过来,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王先生:您讲得太好了,我都记下了,我一定不辜负自己!

  分析

  1、幕后英雄的价值

  王先生作为哥哥,承担了照顾弟弟的责任,这势必导致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维护手足关系中,加之他长期接受家长的“你是哥哥,要照顾弟弟,要让着弟弟”等暗示,导致他更觉得自己既成为哥哥,就要无条件付出,而去学会做一个大人。这足以让弟弟抽出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志趣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忧无虑。可对王先生而言,无忧无虑便显得与哥哥的责任不太相符,于是,他被迫牺牲自己的童真,成为手足关系中的“炮架子”。>

  “炮”是赢棋的“功臣”,大家为“炮”而鼓掌,“架子”的作用却被大家忽视。因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只在乎眼前的既得利益,只看到面前的赢家,而往往忽略其过程及幕后英雄。

  2、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

  系统中的能量就是这样分配的,有得到的,就有失去的;有胜利的,就有失败的。这都是一体两面,也是手足关系的互动模式。

  因此,家长要一碗水端平,这对于在家庭中有手足关系的孩子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家长做不到公平,牺牲者就要自己做出调整。首先要看清自己的经历,以及它所形成的生存经验和各种观念,再进一步了解自己今天的一切特质原来均来自于上述过程。这时候,这个当年的“小大人”就不要再充大了,给自己这个外强中干的皮球放放气,让自己成为本来的样子。此时,自己才真的活了。

  心灵处方

  当别人都看不起自己的时候,自己一定不能看不起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一路走到今天。但这并不意味着怨天尤人,而是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此时,再不用看周围人的脸色,完成那个孩子当年的心愿:走自己的路。 二、重男轻女的后果

  案例58

  秀女士:我觉得自己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您看,我都41岁了,至今还不想解决婚姻问题。而且我一向比较自卑,在家人面前总抬不起头来,在男性面前也是这样,不知是害怕他们,还是讨厌他们。您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咨询师:您家里有男性的手足关系吗?比如哥哥或弟弟?

  秀女士:有的,我有个弟弟,我大他9岁。

  咨询师:你们的关系怎么样?

  秀女士:不怎么好,或者说我觉得我们好不了。

  咨询师:为什么这么说?

  秀女士:我觉得我们的关系不正常。我们不像姐弟,倒像是母子。

  咨询师:有什么具体事情吗?

  秀女士:说不上来,反正我怕这种姐弟不姐弟,母子不母子的关系。我们无法像姐弟那样平等沟通,也不像母子那样彼此依赖。

  咨询师:父母关系怎么样,他们对你们姐弟公平吗?

  秀女士:您说这个我倒想起来了。有一次,我为弟弟倒开水时,因力气太小,不小心把暖壶摔了,我和弟弟的脚都被烫伤。闻声而来的父母对我一阵训斥,然后抱起弟弟就往医院跑,对我的烫伤根本视而不见……那年我只有11岁。我当时呆呆地坐在床上,看着自己烫伤的脚。心痛远胜过脚痛!

  咨询师:是不是他们认为您是大孩子,能够自理,而弟弟才两岁,所以特别着急?

  秀女士:如果仅凭这一件事也就罢了,还有许多事都让我感到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

  咨询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秀女士:因为他们重男轻女。从奶奶那里我就感觉到了。一次,奶奶当我面说我不能为家族传香火,她也明显地倾向弟弟。我们小的时候父母都很忙,我便负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但是我认为,这种付出并不公平。

  咨询师:您有过爱的感觉吗?比如在青春期的时候。

  秀女士:没有,也可以说我觉得自己根本不配被人追求,就这样一直走到今天。虽然也有同事给我介绍过对象,可我就是爱不起来,或者说我觉得对方不会对我感兴趣。

  咨询师:其实您已经把理由说得非常明白了,看来您比较了解自己,就是走不出来。

  秀女士:是的,我该怎么走出来?

  咨询师:从哪里走出来?

  秀女士:从那种自卑的感觉里。

  咨询师:您觉得自己自卑吗?

  秀女士:是的。

  咨询师:您讨厌它吗?

  秀女士:当然。

  咨询师:所以您走不出来。如果真想走出来,就得接纳这种自卑感,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它可没嫌弃过您,是您自己形成的,您讨厌它,就是讨厌自己。

  秀女士:是的,我讨厌自己,不接受自己。

  咨询师:接受全部的自己。不要让那些教条迷惑了,不能让家庭经验困住。您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为当年的自己做些事了。

  秀女士:当年的自己?是的,我得为她做点事。可怎么做呢?

  咨询师:问问那个小女孩,对现在的自己是否满意,从她那里可以找到全部答案。

  分析

  1、男尊女卑的经验让女人无法接受自己

  从上述对话看出,秀女士接受了“弟弟比自己重要”以及“我是个没人疼爱”甚至“没人要的孩子”这个心理暗示。进一步,她接受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也就是“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从而内化了种种不良的家庭经验。从此,她坚信自己不配被喜欢、被追求、被欣赏。久而久之,她真的成了一个不可爱的女人!

  当家庭不接受女儿时,这个女孩子便得出“我不该存在”的幼儿决断,即“否定自己”。于是后天与之有关的生活内容,都被这项经验阻断。比如当有人喜欢她时,那个“我不配得到爱”的条件线索就会成为她处理感情问题的观念。这种潜意识的拒绝,要比表面的反抗更具有实质效果,因为,这是性格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初衷”。

  2、回溯过去完形心理治疗

  心理剧一向被公认为是治疗家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帮助个人心灵成长的有效方法。在心理剧现场,我们为秀女士模拟了30年前暖壶摔破、姐弟烫伤的场景。当“父母”关注“弟弟”,把她晾在一边时,当年的心灵创伤逐渐复苏,她的神经系统被激活——不同的是,这一次,我请她大声说出想说的话,替当年的自己把心里的抱怨发作出来。

  她跪坐在那里,泣不成声,显得非常无力。此时,我让心理剧中“她的家庭成员”围住她,以全然的爱来关注她——抚摸她的手——她的头发、肩膀、后背——拥抱她——全家人围抱在一起,让她感受到彼此接纳、体贴的团圆。从此,她会在内心种下良性的种子,这粒种子是她为自己种的,因此也为她自己所用。首先,她会用到自己的感情世界,当她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与之亲近的人时,那个人便有可能走入她的世界,成为她的依靠。进而,她会对自己的过去说“再见”,并且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因为,她已经是个成人,不再抱怨和迁怒别人的人,不再讨厌自己的人。

 

  对一般案主而言,初愈时都需要一个支持系统,这就好比伤口未愈合时需要护理,电脑杀毒完毕需要重启一样——团队的支持是必要的。因此,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调整性格,就有可能改变命运。

  心灵处方

  把幼时的照片捧在手里,对当年的自己说些话。但这种“说话”不是你现在作为一个大人说的话,而是按照一个孩子的思维表达。特别是性别不清的女孩子,一定要替当年的自己验明正身,否则,你便在阴阳两界不男不女,在两性间没有出头之日。


  三、“未了事件”造成的委屈

  案例59

  梅女士:因学历不高,我错过了好几次提升机会。因此我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上补习班,每天回家还要刻苦读书。我觉得我都有点着魔了,根本控制不住。老公跟我吵,孩子跟我闹,我都认为他们不理解我。可现在他们不跟我闹了,我倒有些发憷。而且在最近,我发现他们明显地都在疏远我,这种感觉是我最受不了的。

  咨询师:是不是您一忙起来就根本不顾先生和孩子?

  梅女士:是。我承认自己比较执着,或者用他们的话是有点自私。可他们哪知道我的苦衷?其实,我是个比较自卑的人。因为我们单位人才济济,我虽是中层,但学历较低。

  咨询师:是不是您错过了什么机会才导致这种局面?

  梅女士:是的,我在高考时因差了2分而名落孙山。我想复读但无论我怎样央求父母都无法如愿,因为父亲下岗,所以希望我早些上班替父母分担压力,因此无论如何也不想再供我补习。而姐姐因为读了大学成为一名医生,看到她那种被人尊敬的样子,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凭什么非要以牺牲我来换取她的今天?她是我姐,我可比她小哇!

  咨询师:您是在问我吗?

  梅女士:哦,当然不是。我是在抱怨,自言自语。

  咨询师:可是,这一切都不可逆转,再怎么抱怨也没有意义了,对吗?

  梅女士:是的,没用了,这就是命。

  咨询师:因此您就拼命地补习功课,希望通过现在的努力弥补过去的失败?

  梅女士:是吧,应该是这样。

  咨询师:那么现在您欠家人的债,是不是将来还要还呢?

  梅女士:怎么会是这样,一步错,步步错。

  咨询师:错在哪里?

  梅女士:错在我爸。

  咨询师:恐怕,这就是您至今无法释怀的原因。如果您把责任推到父亲身上,那么这个心结是无法根本解开的,否定他,就是否定自己。比如您现在对老公和家庭的不管不顾,不正是在抱怨家庭吗?但现在的家庭是您的,而过去的家庭以父母为主,您无法把抱怨发泄在父母身上,就找了一个可以接受您,而又与您同样亲近的家人来施以报复,这不是颠倒吗?到头来,您的家庭关系因您而疏远,即使您拿到了学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梅女士:是啊,那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没有家,也不想总落于人后。

  咨询师:这是您的选择,其实这两者本身并不矛盾,是过去的家庭经验给您造成一个矛盾的印象。

  梅女士:是吗?

  咨询师:回去不妨和先生、孩子沟通一下,告诉他们您为什么会如此,只要您跟他们道出实情,他们肯定理解您,这就是家人!

  梅女士:我现在感觉非常对不起他们!是的,我要回家,我想他们……

  分析

  1、“未了事件”被带到今天的后果

  由于梅女士当年的“未了事件”,将她卡在学历门口,就像一个前锋将本该踢进的球踢到门柱上——遗憾之际,他也会想:如果再给他创造一次同样的机会,他是决不会再失误的。可是,这个机会再也没有光顾。于是,这位前锋便常常在没人的时候回忆那个过程,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能把握住机会。他甚至趁没人的时候会独自跑到球场,一再地踢那一脚。可此时,看台上没有人,也没有队员与之配合,他只是在复温旧梦,触摸原伤。

  梅女士的做法是一样的。但再拼命地补习,也只是自慰,并不能代替当初那有可能实现的成功。同时她认为,正是因为自己的牺牲才换来姐姐今天的人前显贵。而且,她对父母也心存抱怨,认为他们在对待自己和姐姐的态度上不公平。虽然理性告诉她,当初的事件与父亲下岗有关,但对于当时的她——一个学生来说,事实就是失败的结果,两分的差距,令她终生遗憾!这遗憾化作她的现实动力,同时,她将对父母的抱怨转移到现在的亲人身上,表现为忽视家庭责任。

  2、手足关系中常出现得失分工

  手足关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分工:以某人的牺牲换取其他家庭成员的成功。有时,牺牲者的角色并不一定要由老大来扮演,全看当时特定的家庭背景。在有两个子女的家庭中,一般都会呈现出这种关系,虽然将来会显现出这种关系的后果,但毋庸置疑,它使得子女在幼时便培养出对彼此负责的分工协作关系,这对他们的性格形成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在一个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在合作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到夫妻关系。  3、得失之间的转化

 

  在与梅女士进行深入咨询时,我通过分析使她看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因这种特定的“分工协作”而形成的现实状况,虽然它存在着局部的、不可逆转的“不公平”,但同时也培养出了她吃苦耐劳、不屈从于命运的品质,并给了她第二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告诉她,过去,是她“为家庭牺牲”,和“后悔不已”的30年,虽然这给她的生命造成了许多内耗、内疚,乃至产生自虐,但换一个角度看,她尽到了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她应该为自己鼓掌喝彩,赞叹自己这个英雄,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成长及家庭完整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现在,她的使命已经完成,下面,就是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了。她要学会爱自己的家人,因为她的丈夫和孩子没有必要成为她迁怒的对象,他们不是关系人,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爱着她,接受她的一切,而且是目前这个世界上唯一和她同命相连的人——爱自己,首先要爱自己的家庭,而不是总让幼时的阴影笼罩在无辜的家庭之上。

  4、所谓认命,就是接受自己的经验

  这是分析和治疗的一个环节,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让案主认命,也就是接受自己的经历,以及这经历为后天造成的影响。再者就是在这个接受的前提下,为自己的生命做重新的选择。这就好比在国外生活的人不能总带着对国内的抱怨,因为你再抱怨,也是父母所生,虽然过去可能因种种因素导致你营养不良,但是,你已长大成人。如果因营养不良而一味地埋怨大米、白面,以及过去的生活环境,那么,你就没有真正出国。到头来,西餐没有尽享,中餐也被你浪费了。

  其实,有类似上述关系的家庭成员,应该感激这段经历。那个今天的成功者,因为你当年的付出而原地踏步,而你,当年虽然做出牺牲,现在却有机会重新站起来,再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道路。因此,你的家庭关系为你创造了更大的自由,而自由是人性的奢侈极品,也是必需品。

  在手足关系中,还存在着家庭成员中不止是两个子女的现象。比如三个子女中,老大往往承担着将一部分精力用来替代父母照顾弟弟或妹妹的角色。当然,这种结论未免武断,但我们无意在统计概率的问题上反复论证其可靠性。我们只是着力于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诱发的心理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尽可能解决它。

  心灵处方

  家和万事兴。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了家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无法对自己做出交代。即便她的事业成功,内心中的母性和妻性,也会不住地自责。如果压抑它们,就等于否定自己的性别,那么身心疾病将会接踵而至。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亲子关系(1)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亲子关系(2)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手足关系(1)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手足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