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仄与入声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9:43

关于平仄与入声问题——吟事乱弹之四 

默认分类 2010-12-09 15:52:59 阅读14950 评论62   字号: 订阅

由于我这类议论旧体诗词的小文,多属有感而发,想到一点就说一点,且是主要针对具有这方面基础知识的同好在乱发议论,往往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忽然发现来看这种东西的普通网友还不少,颇受感动。这和我一向坚持要普及学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很合拍。所以就想一不做二不休,再抽出一点时间来谈点相关的其他题目。初步拟了《词应该怎么唱》、《诗律其实也简单》、《拗救之说很牵强》等。这些,都得容我在百忙的本职活计中慢慢地加塞儿……

不过,本文这个小题目,却须先说一说。不然有些初接触的网友看了前面的几篇,会有隔膜。

都“乱弹”过好几次了,今天才忽然意识到:一些从来没接触过诗词格律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平声”、“仄声”吧(主要是后者)。简单说,就是类似我们现在普通话中一二声(即阴平、阳平)的字音声调,统称平声;类似现在三四声(即上声、去声)的字音声调,统称仄声。为什么要加个“类似”二字呢?因为在古代的声调分类上,与我们现在稍有些差异。古人虽然也称“四声”,却不细分阴平、阳平,只把平声当成一个声调;而所谓仄声,却有三个声调——上声、去声、入声。因此,古人所称的四声叫“平上去入”。而在词谱的用韵上,好多词牌不只是限定用仄声韵,还限定只能用仄声中的入声韵呢。如《忆秦娥》、《雨霖铃》等,通篇都用的是词韵第十六部的入声“物月曷黠屑合叶洽”等比较宽泛相通的同一个韵部。但在出现得最早的李白《忆秦娥》里,表面看,似乎上片的“色”字已经超出了词韵第十六部,而跨越到词韵十五部的“职”韵上去了。其实不对。“色”字和下片同一位置的“照”字一样,都不是韵——这是整首词中唯一不押韵的两个分句。所以我在本文后面引录时,特意对这两个地方只用逗号不加句号,以示区别。

然而,入声在古代北方民族中历来就不存在。所以自从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以来,逐渐地就在以元大都(今北京)语音作为官话的口语中,把入声字分派到平、上、去三声里去了;而且更多的是变成了平声——竟连它原来大归类的“仄声阵营”也脱离了。这在元曲的北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在写作诗词上,文人们不分南北,还是坚持依照带入声的古音韵。当然,这个所谓古音韵也小有变化,这在宋人整理编纂的《广韵》、《集韵》和专为作诗词而编纂的所谓“平水韵”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而现代人,由于推广了普通话,口语中的入声字消失得比较厉害。但南方好多方言里还是有,比如江浙、两广、两湖、云贵川等一些方言里,就还保留着纯正的入声。北大已故的王力教授,曾在他的著作里断言:四川方言里的入声字“已经完全消失”。这说法不对。他显然是误将成都话当成了整个的四川方言。所以我在清华讲诗词格律时,很委婉地表达了我的不同意见,还在讲的过程中,以四川南部地区如眉山、乐山、泸州、宜宾等广大地区至今通用的带入声的方言,来吟诵李白的《忆秦娥》——那短促哽噎的清一色入声韵脚,真可以把这首被誉为“历代词曲之祖”的千古绝唱之独特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千万别忘了,李白虽然出生在当时唐朝所管辖的西域碎叶河边的碎叶城(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库克马克河旁边的库克马克城境内),但李白从小就随家人来到了四川江油县落户,算是咱们地道的四川老乡。词坛霸主苏东坡也是,而且他家就在i四川至今还保留着纯正入声的眉山地区。

现在又把话说回来,如今国人普遍不讲入声了,如何去判断入声韵呢?有人可能会说,管它呢,我们不用入声韵来填《忆秦娥》词就是了嘛!那可不行。用上声或去声的韵脚所填出来的《忆秦娥》,我真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子。怎么办呢?我还是那句话,备一本韵书,或复印一份诗韵、词韵的简表在身边。最后,录李白《忆秦娥》词,仍然标上应有的平仄,以结束此文。

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

○○●

年年柳色,

○○●●

霸陵伤别。

○○●●

 

乐游原上清秋节。

○○●●○○●

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尘绝。

○○●

西风残照,

○○●●

汉家陵阙。

○○●●

再次提醒:这里标识的符号(平声为○,仄声为●),是以词谱应有的格律为准。至于作者在填词的过程中,按照“一三五不论”等规则灵活运用的个别地方,就不作繁琐区分了。

2010年12月9日匆草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