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嫦娥二号有望绘制出全球最清晰全月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5:01

图表:嫦娥二号有望绘制全世界最清晰“全月图” 
  中国青年报:有网友关心,嫦娥工程对国计民生的意义在哪儿?  欧阳自远: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现在还不能明确地用数据来回答。但我可以讲一下阿波罗的例子:它当时投资256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1360亿美元),引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20多年几乎全部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很多新产业群体的诞生。最近美国统计公布了阿波罗工程的投入产出比是1∶14,产生了计算机、激光、通讯、航空、航天、医药等3000多种新技术,引领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当时改变了世界。  阿波罗40多年了,刚统计出这些成果,而我们才两三年。我们有不少企业的产品,通过嫦娥工程的需要而突破了关键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产品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这些是最实际的成果,也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但要说嫦娥工程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目前我确实说不清楚,因为我还没有数据。  我呼吁了几十年:光注意一个地球绝对搞不清楚地球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嫦娥工程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欧阳自远:我觉得,最大收获是通过嫦娥工程的实践锻炼,大批思想品德过硬、工作能力高超的年轻航天人才成长起来了。这次,我们三个老头儿下来当顾问,都挺高兴,当然我们还要真诚地做好传、帮、带。现在,各项艰难任务,年轻人完全可以承担起来。各个系统的总师基本上都是“60后”,副总师大多是“70后”。他们领导着“70后”、“80后”成千上万的人,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嫦娥二号”发射前后这些天,他们实在太辛苦了!  嫦娥工程之于这批年轻人,无论从知识、经验、技术角度,还是从思想品德的培养、对国家的责任心角度来看,都是很难得的训练机会。因为搞航天更重要的是集体英雄主义,要完成如此巨大浩瀚的工程,必须有“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精神,必须是大力协同,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否则一个人有天大本事也做不出来。这批人将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中坚力量,以后的任务完全可以托付给他们完成。将来,“70后”、“80后”一代传一代,我们要培养更多年轻有作为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让他们来承担这个使命。  中国青年报:集体英雄主义是我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吗?  欧阳自远:不,人家也是搞团结协作才成功的。比如阿波罗就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创立了丰功伟业,还实现了整个航天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现在,全世界搞航天的,都在应用阿波罗的管理经验。  上个世纪,美国总统肯尼迪说,“我们要在未来的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当时谁相信?居然1969年他们就载人登月了。“阿波罗13”虽然没登上月球,但我认为那是航天史上最成功、最伟大的一件事。飞船走了一半出事了,结果三名宇航员全部安全返回地面,太了不起了!航天工程是有巨大风险的。尽管两次航天飞机爆炸,但是美国没有因此而停止不前。失败是难免的,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承受失败继续前进的勇气。  中国青年报:嫦娥工程对青年人才有很大的培养作用,但是您也认为我国目前行星科学人才培养空白。这两者是悖论吗?  欧阳自远:一点儿不悖论,是中国教育的思想落后。目前,我国的地质系、地质学院、地质大学,所有老师教的东西都是关于地球的。我已经呼吁了几十年:光注意一个地球绝对搞不清楚地球。这就好像在一个家庭里,地球排行老三,你不去研究太阳系8个行星的共性与各自特性,不去追究8个兄弟姐妹中哪些是太阳系共同遗传下来的因素,哪些是各自所处位置后天发展而来的,搞不清楚家族的起源和演化,也就搞不清楚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国外有100多所大学的地质院系,都改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系(院),还有专门的行星学课程。人家研究火星40多年了,都在谈怎么把火星变成第二个地球。我希望我们的地球科学家也进一步开拓视野,加快培养行星科学人才,以适应人类行星探测发展的需要。  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目前建立了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我希望全国高等院校加大重视、加快培养月球和行星科学的人才,这样的话对航天事业也是积极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