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周年——2008记住感动世界的中国军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32:26
81周年:2008记住感动世界的中国军人(图) (2008-08-01 00:38:07)
标签:爱在中国行 81周年 2008年 记住 感动世界 中国军人 三峡在线 杂谈  分类:生活时评
81周年:2008记住感动世界的中国军人(图)
作者:三峡在线
因为在灾难中的英勇,因为在灾难中的无畏,因为在灾难中的奔赴。
2008年,带给我们感动最多的应该是可爱的中国军人。他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世界什么是中国军队,什么是中国军人。同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整个世界……
今天,是建军81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他们的名字,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些画面……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榜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向失事直升机上的五位英雄致敬!

这是邱光华在地震灾区的第63次飞行。
5月31日,邱光华机长驾驶92734号飞机,在两次往汶川草坡乡、耿达乡运送药品、食物之后,下午13时,第三次起飞,执行运送10名医务人员到理县的任务。
在17天的救灾飞行中,他50多次飞翔在家乡的上空,旋翼下的每一处断垣残壁都是那么熟悉。茂县南兴镇,这是个羌族聚居的小镇,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家里的两间房子已经倒塌,年近80的父母,正住在帐篷里。每一次临空而过,51岁的邱光华都会心潮起伏,更增强了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已飞行了33年的邱光华,在战友们的记忆里,是一位沉着冷静的人。他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安全飞行5800多小时,2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虽然再过11个月就可以退休了,可他在地震发生后积极请战,最多时一天飞7个多小时。参加抗震救灾以来,他飞行63架次,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90吨,抢运伤员200多人。

作为空中机械师,他在祖国的天空飞翔过3010小时,很多飞行员都愿意跟他搭档飞行。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他已飞行了61小时09分钟。战友们还在寻找他,谁都没有放弃希望,大家都在期待奇迹。
他叫王怀远,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资深空中机械师。47岁,上校,人生正当年。

失事飞机英雄机组人员中,还有一名士兵,名叫张鹏,他是作为安全员随机组执行任务的。
张鹏到灾区后,借一名干部的手机向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告诉爸爸妈妈一切平安,说任务重,没有时间再联系了,请父母不用挂念。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收养一个灾区孤儿。

失去联系的92734机组成员中,有某陆航团飞行大队三级飞行员、28岁的副驾驶李月。
5月30日晚,得知要执行飞行任务,李月十分激动。作为大队重点培养的年轻飞行员,他特别珍惜每次飞行的机会,尤其是参加抗震救灾的飞行任务。他拿出地图,仔细察看将要飞行的路线,详细了解每一个着陆点数据,还专门打电话给在成都的妻子汪玉,交待她帮他留心汶川、理县等重灾区方向的天气情况。2003年从陆军航空兵学院毕业至今,李月累计飞行565小时,先后参加过2007中印联合军演、抗击冰雪、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回收等重大飞行任务。


29岁的空中机械师陈林,是失事机组中的一员。抗震救灾斗争中,他跟机飞行44个架次,每次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飞行时间40小时22分钟,运送物资11.9吨,解救群众75人,运送救灾人员35人。
除了这些英雄,我们同样应该永远记住那些不知道名字的中国军人,以及他们留给我们的那些永恒的记忆!

无数人见证了这场特大灾难,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通道。他们用双手扒开废墟中的乱石,用双肩扛起担架上一个个虚弱的生命,用双腿踏过一条条崎岖险阻的道路,当他们从死神手中救出一个个幸存者时,最温暖坚实的怀抱成了重生的摇篮,铁汉柔情的一幕幕,让我们一次次深深感动,有一种怀抱,很温暖,有一种温暖,叫感动!

5月14日,15名空降兵官兵从近5000米的高空在四川茂县的震中地带成功伞降。他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灾区,也感动了中国。

歇歇吧!他们实在太累了

5月27日,一名武警战士守卫堆放在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上的工程炸药。这些炸药都是战士们用背篓徒步背到抢险现场的。

5月15日,子弟兵将一位老人背出灾难现场。当日,前来抢险救灾的子弟兵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展开紧张的搜救工作。

2008年5月13日,成都军区空军驻蓉部队队员在暴雨中抢运彭州市的市民。

5月14日,解放军战士身背救援物资向震中汶川行进。

5月21日,中国空降兵某团官兵在洛水镇下院村帮助村民恢复生产。失去双亲的12岁女孩李佳见到解放军就像亲人一样依恋。

5月25日,武警水电部队负重徒步在山区行进。 5月25日至26日,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徒步前往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每人平均携带30公斤装备和生活保障物资徒步行走约7小时,然后迅速投入工作。

从废墟中救出的孩子

5月13日,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救援人员正从废墟中营救一名小女孩。

5月26日,武警水电部队官兵把红旗竖起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前沿。

5月26日,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在唐家山堰塞湖附近休整。随着大型机械的运入,四川绵阳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工程全面展开。

5月26日,武警水电部队组织431名突击队员,身背雷管炸药,徒步翻山越岭,奔赴唐家山堰塞湖执行抢险任务。

国旗在废墟上冉冉升起。




他们在现场……
石板下的孩子,哭泣的母亲,翘首以盼的灾区人民,他们在共同等待—那一抹军绿,由远处、由天际,由小变大。那是希望来了,它驱走恐惧,它温暖人心。温总理说了:我们的战士,一定会赶到每个受灾的县、镇、村,没有人会成为孤岛。现在,他们开来了,越来越多的战士徒步、空降进入汶川,我们悬着的心,也因此稍得宽慰。无论洪水、雪灾、地震,我们始终有你。子弟兵不知疲倦,不讲代价,一心想的就是早一秒钟赶赴灾区,多抢活一个生命。据报道,还有很多官兵自家遭灾、不知亲人安危,而默默地在异乡抢救群众。党指挥在哪里,他们就冲向哪里,毫无怨言。
看见绿色,就看见了希望。无论是徒步穿越泥石流危险地带,顶着余震进入震区“孤岛”的步兵,还是从5000米高空义无反顾奋身一跳的伞兵,只要他们出现在灾区人民的面前,就会给灾区人民带来生的希望。十万大军,千里驰援。那一刻,创造了中国军史上的诸多记录,也将军队和老百姓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有这样的士兵,有这样的军队,胜利必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