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身》学科中的人格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53:28

《体育与健身》学科中的人格教育

通过对近一年的观摩和实践以及探索,我认为人格教育在教学中有相当重的意义,看了其他教师的课,我个人对人格教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些教师对学生的人格相当重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不管学生提出什么要求和方法,他们都能尊重学生,甚至一些不和理的要求和方法他们都能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满意,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是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格教育我个人认为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把人的知识、情感、意义、行动统一协调发展逐渐健全和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人格教育也是对学生人格素质的教育和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团队的培养,他也教育了学生对人的尊重,使人达到内心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在体育与健身学科中特别突出。因为体育课教材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而且大部分是在室外上课,看到的教师多,学生看见的人也多。所以,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也就是尊重了自己。为此,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相互尊重,努力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知、情感、意义、行为及信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通过学习我对人格教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观念。

1、开展人格教育是当代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基础

审视当代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人格的闪光点。如珍惜友谊、充满自信、兴趣广泛等。但是我们也不遗憾地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人格异常现象。根据各项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人格异常:回避型人格异常、依赖型人格异常、强迫型人格异常。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关系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有抑郁、焦虑、厌学倾向等等。同时,应试教育的顽疾.和社会及家庭中自身的问题也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小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极大的负面影响,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小学生这一时期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敏感,自我意识迅速的发展,具有很大可塑性的特点,将人格教育放在首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小学生今后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就非常重要。

2、开展人格教育是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学科的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

在《体育与健身》学科课程理念与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健身观,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增强学生体质的即时性与塑造健全人格的发展性,重视“人格健康”教育就优为重要。二期课改是以德育为核心,着眼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的素质,把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作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所在。

3、在《体育与健身》学科中开展人格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学校体育而言,学科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主渠道,是通过各自的不同载体来发挥各学科的作用。《体育与健身》学科同一般学科遵循认知规律不同,它主要通过人体本身感受形成的认知,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其主要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寻求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点,并加以研究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作用。体育是一种反映情意、情感、心理规律的学科,它区别于其他学术性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促进情感意志发展的特征。它在培养学生积极锻炼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协作能力、集体主义荣誉感,提高自信心及耐挫力等都是与其他学科无法比较的,它对人的情感、心理、态度、判断、技能熟练等方面有着更为有效的功能,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有着更为有效得特别的意义。因此,在《体育与保健》学科中开展人格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4、在《体育与保健》学科中开展人格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与途径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传习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的、明确的课程理念与目标。虽然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已经注意到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积极参加竞争意识等。但还存在对人格教育的偏差,内容、手段、方法的缺少,故效果也不理想。当前,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开展人格教育我们还必须依照一定的要求,明确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有机融合于体育学科教学之中。使体育教学真正起到健身、健智、健美、平衡身心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在《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基本要求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教育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过去我们忽视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体育学科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那么我们就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了解他们有哪些兴趣,有那些不同的、相同的需要,有那些差别,从尊重主体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应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要让学生按照个性、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某一特长,真正重视起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单一的跑、跳、投等技术时确实较为枯燥,而学生更喜欢通过游戏、球类等来先尝试运动的乐趣,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一点积极引导,让他们去动出花样、动出乐趣,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将自身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从而逐步促成健全人格的形成。

6、遵循《体育与健身》学科特点的要求

《体育与健身》 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科内容的广泛性、多变性、流动性更大。因为体育学科教学不能脱离体育学科的特点,不能脱离以身体活动为载体和以跑、跳、投、球类、游戏、队列等一些基本练习为一味进行人格教育而灌输。体育学科中的人格教育是通过体育教学将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寓思想、品德、个性等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使教育具有更广泛的实践性。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就会显露出来,而教师将通过组织教学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意识与动作和实践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有机地统一。如学生参与篮球活动时,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合作、对抗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我们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有关蕴涵的人格教育素材,利用学生崇拜体育名人、明星的现象,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加以熏陶。帮助学生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努力为国争光的良好品质。从而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7、立足“动”、重在“创”的要求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注重传授已有的知识,强调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人格教育则要求把学生的人格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即学科教育应以教会学生为抓手,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人格发展为主要目标,在教法上由老师单纯的教为中心,转变到如何引导学生“会学”?会思考?会发现问题,会自己去解决问题,从体育课上来讲,重点就要在课中使学生“想动、会动、敢动”动出花样,动出艺术。例如,学生在拿到一只篮球后,应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细心观察和切身体验,在模仿比较过程中先进行独立的传接球、运球等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运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设计编排徒手操和游戏等,引导他们求异创新,这样逐步通过能力上的转化而形成人格的内驱力。

8、在《体育与健身》中开展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以教师自身的完美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是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是学校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教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一站到学生面前,从头到脚都是一本教科书,他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都会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思想情操、道德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建立起自身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形成“平等、民主、友善”的良好气氛,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本着对这一职业的高度职业感与荣誉感,努力塑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形象。强烈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他的形象也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9、通过课内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人格的完善

体育所涵盖的面较广,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正当兴趣爱好,这种爱好如果得到很好的引导与保护,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将起到一个重大的作用。在课中教师应努力寻求教学方法与人格教育结合点的有机渗透,学生通过相互接触交流,产生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因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为集体荣誉而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品德风貌,也是学生在经受各类考验后,帮助学生树立勇于面对挫折、不屈不饶的坚强意志品德的主要途径。

以上是我通过对近一年的观摩和实践以及探索以后得出的点滴想法,也是我通过学习以后认为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今后我将继续努力。

                                张桥路小学

                                   孔繁荣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