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社会感染“幻丑症” 以貌取人致整形风靡-搜狐文化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39:38

调查称社会感染“幻丑症” 以貌取人致整形风靡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304粉丝

关注
2010年12月09日09:15我来说两句(37)复制链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当今社会,改变自己容貌身材的整形,却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很多人还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整形为何成为社会时尚?调查中,71.5%的人归因于“社会上以貌取人非常普遍”。此外还有:“缺乏自信”(47.7%)、“人们越来越开放,敢于改变自己”(44.7%)、“整形广告极具诱导性”(38.5%)等…[我来说两句]

  儒家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当今社会,改变自己容貌身材的整形,却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很多人还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接受医疗整形美容服务的人就已达300万。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2560人参与),24.1%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有很多整过形的人,其中4.7%的人表示“非常多”。另有30.1%的人表示“比较少”,18.0%的人选择“非常少”。受访者中,“80后”占47.8%,“70后”占31.6%;7.2%的人有过整形经历。

  沉迷整形源于患上“丑陋幻想症”?

  调查显示,对于整形,仅8.6%的人持“支持”态度,37.6%的人反对整形。另外,46.4%的人持“中立”态度,7.3%的人“说不清”。

  对于整形时尚,陕西省西安市某国企职工陈丹(化名)表示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和化妆、穿漂亮衣服的本质一样,都是为追求美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追求美丽有必要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甚至像‘超女’王贝一样丢掉性命吗?再说了,整出来的就一定是美的吗?”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张轩说。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美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肖鹰教授指出,就容貌而言,一个人的美在于差异和个性。现在的“审美整形”恰恰是消解人的容貌个性,用固定和刻板的模式去“塑造”人的面目。

  “西施心痛蹙眉被认为很美,是有特殊性的,里面是人们对这个女子的独特性的理解。但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固定的美的模式,一众女子都做‘颦眉状’,出来一群东施,那就神经了。而当下社会以整形为时尚,所有人都想整成美女帅哥的样子,本质上就是东施效颦。”肖鹰说。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副主任何伦教授说,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整形,18~25岁以及35~55岁整形的人最多,其中演艺从业者属于高整形率群体。“在临床心理学上,上述群体容易患上一种名为‘幻丑症’的心理疾病——虽然自身容貌没有明显缺陷,却想象性地夸大自己的缺陷,由此带来心理苦痛。这些人解决心理审美压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去整形。”

  改变外貌就可以改变人生?

  整形为何成为社会时尚?调查中,71.5%的人归因于“社会上以貌取人非常普遍”。此外还有:“缺乏自信”(47.7%)、“人们越来越开放,敢于改变自己”(44.7%)、“整形广告极具诱导性”(38.5%)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49.4%的人认为,整形风靡是因为很多人相信“改变外貌就可以改变人生,实现梦想”。

  肖鹰认为,整形风靡与当前社会影像文化压倒文字文化的局面密不可分,“在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别说用影像去呈现了。当前影像文化占据压倒性优势的社会舆论所追逐的‘美’,只是一种单一化、平面化的‘美’。而在文字文化主导的时代,美因具有精神内涵而富有诗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诗经》中的大美人的美,如何从整形得来?”

  整形风靡说明年轻人的审美教育出了大问题

  “整形时尚反映出我们当前社会畸形的审美观。”肖鹰说,现在社会流行的审美趋向是用机械的、模式化的数量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美”。“‘整容’,用庄子的话说,是‘残生伤性’,也就是‘殉’。王贝为了‘美’去做面部‘磨骨’,就是‘殉’。”

  一年多前,在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实习的张轩发现,面对众多求职简历,人力资源部经理最惯用的初选方法,就是看谁长得顺眼就让谁通过。为此,张轩专门询问过那个经理,对方的答复是:“不看长相看什么?难道要看内在修养?内在修养怎么看啊?内在修养就一定比外表重要吗?”

  按当前社会的审美标准,什么人才算美?调查中,公众给出的排序是:有美丽外表的人(67.3%)、有权力的人(47.3%)、有金钱财富的人(46.4%)、拥有名气的人(41.3%)。而“拥有内在修养的人”(39.1%)排在最后。

  “这个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但肖鹰认为,这是当下社会审美状态的真实反映。真正的美,应该是一种风度与气质,一种个性生命的呈现。王安石描写王昭君的诗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即女性的美表现在她的举手投足和言谈神情中。

  “整形风靡说明年轻人的审美教育出了大问题。现在媒体版面上充斥着娱乐文化,这会给青年带来一种单向度的‘审美’引导,即只看外表,不重精神,迷信技术,轻视自然。”肖鹰说,当前的国民素质教育,面临着以娱乐消费为主旨的大众文化的严峻挑战,当务之急是要让青年在辩证理解身体与心灵、自然与技术、个性与社会等关系的基础上,懂得美、创造美、珍惜美。如此,青年人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才不会发生王贝的悲剧。

  整形业年收入超150亿 经济附加值年增20%

    但整形手术成医疗事故重灾区,专家建议推广上海模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我国整形美容产业迅速壮大,成为有着巨大利润空间和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

  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从事医疗整形美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达20余万人,以开展医疗整形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超过5万余所(个),年总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接受过医疗整形美容服务的人员累计达300万人次。整个医疗整形美容行业仅在2009年,就产生了约十几亿元的经济附加值,并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

  海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展望曾表示,2000年时,该科室每年接诊量为2000人次左右,而近年来,每年接诊量超过4000人次,其中80%以上都是要做手术的。

  今年11月5日,在卫生部第一次就医疗整形美容发展问题召开的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指出,目前我国医疗整形美容机构良莠不齐,仅有部分机构的专业资质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医疗整形美容手术事故投诉率高,成为医疗事故的重灾区之一,行业内医患矛盾比较突出。近几年,政府对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使得该行业在个别地方监管力度薄弱,甚至处于放任状态。

  据中国广播网11月25日报道,全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整形行业中,每年遭遇非法治疗的消费者人数占市场的六七成。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卫生部门针对整形美容行业的相应法规比较少,行业性的约束力比较弱,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无证行医、跨专业行医和非法行医等现象。而一些整形机构使用有诱导性的营销迷惑消费者,也给整个行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有专家建议,我们应尽快制定医疗整形机构的管理意见和从业标准,加大整形医院和医师的资质审查,加强常态监督检查和广告审查。

  2002年,上海市成立医学美容质控中心,采取网络化管理模式,建立了一批覆盖全面的区域性二级管理分中心和各区县级的质控小组,对整形行业进行分级管理,每年对医学美容机构进行两次质控检查,将结果上报市卫生局,并公开发表。

  另外,上海市卫生局于2007年出台的《面部轮廓整形技术管理规范》规定,只有经过认证的医院,才能做面部轮廓的整形手术,而对未通过认证的医疗机构,实行强制干预。

  在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下,上海市医学美容机构合格率从2003年的66.7%,提升到2009年的93.2%;优秀率从2004年的64.5%,提升到2009年的78.1%;不合格率从2003年的33.3%,下降到2009年的6.8%。

  对此,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将上海模式进行全国推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志刚还呼吁,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整形美”,社会各界应适当引导社会潮流,崇尚“美不仅仅在外表”的观念。

调查称社会感染“幻丑症” 以貌取人致整形风靡-搜狐文化频道 党报调查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不怕苦就怕没机会-搜狐文化频道 文化频道-搜狐 国民阅读调查:9-13周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最高-搜狐文化频道 网友称南京“彭宇案”令中国道德水准倒退30年-搜狐文化频道 美专家称米开朗琪罗“上帝天使”为大脑解剖图 -搜狐文化频道 人民日报刊文称部分地区城市病暴发远离宜居-搜狐文化频道 教授调研小学语文教育 称传统教学八成是无用功-搜狐文化频道 80后反思失败家庭教育 称离家只为逃离父母祸害-搜狐文化频道 五成以上受访者称身边存在傍傍族 因梦想难实现-搜狐文化频道 俞天任:感动太多,说明这个社会价值观有问题-搜狐文化频道 冒安林:道德和信任破产,导致社会缺乏感动-搜狐文化频道 俞天任:感动太多,说明这个社会价值观有问题-搜狐文化频道 媒体关注“二代”现象:社会现断裂 融合难度大-搜狐文化频道 教育部称大多数人反对44汉字整形 教育部称大多数人反对44汉字整形 武则天私生活探秘-搜狐文化频道 调查称几乎人人都有弱势心理 -搜狐新闻 调查称重庆社会结构已呈倒丁字型 底层社会庞大 新疆乌鲁木齐8名整形者被“毁容”事件调查 抗美援朝战争中十大“王牌军长”-搜狐文化频道 追踪全球十大被掠文物 搜狐文化频道 中国三位总理的经典语录-搜狐文化频道 文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