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根本没有“高衙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3:43
根本没有“高衙内”!

东山论史 

                                                                   ☆魏远峰

 

实际上,直到最后金人逼京,高俅随太上皇逃往南京(应天府),高俅一生所贯彻的唯一原则就是:听话。

后世,许多人疑问、质问,为什么高俅不能以私人情感加殿前都指挥使、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命官的地位及职责,劝劝胆小如鼠的徽宗赵佶留下来,以迅速召集起的二十万大军,与区区六万金兵决一死战?

这个问题,高俅有责,但徽宗责更大。

徽宗和南唐李后主一样,搞艺术是天才,做皇帝浪费了。作为军队高级指挥官,宋朝的军队不堪一击,高俅是知道的——“这就是‘高俅的政绩’”?

是的,又不是的,至少不全是。

为什么?

 

 

 

当时,宋朝军队的问题,一个是经费问题。要有经费,就绕不开蔡京。蔡京的奸佞在于,他深知徽宗的喜好,皇上喜欢花石,他就派朱勔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为皇上办花石,号花石纲。皇上就高兴了。

花石纲在岁岁增加,最后军费都被挪用办花石纲了。军队是不能生产,但大量消耗的群体,没有了军费,军队就乱套了。更严重的是,宋朝的“假军队”令人发指,宋太祖时,有军队三十五万,到徽宗时已有一百六七十万人。

真有这么多军队吗?

没有。

宋朝始终保留着“荒年募兵”。即:从太祖年间起,在饥荒之年,将一串串流浪的饥民收编进军队,给你衣穿,给你饭吃,防止游民滋事、造反。

平常年份,始终如一的政策是“重文轻武”,把防止军队“不安分”,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来执行。这样的军队不能打仗,这是一假;二假是蔡京、童贯等人虚报军队数量,增加军费,既为皇上办花石纲,也为谋私。

就这样的国家,能有一支好军队?

就这样的军队,能打仗?

这些问题,高俅一人,能解决?

 

 

但无论如何,《水浒传》的作者,想把高俅塑造成为《水浒传》中第一鸟人,这一点,做到了。据分析,高俅是有宋300年间,最大的兵权集中者,名符其实的水陆马军总司令。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高俅以文官身分,被钦定为武官阶位之第一,相当于现在美国的一级上将。高俅的发迹,在宋史里,是绝无仅有的。

可是,在正史《宋史》里,没有为高俅列传,为什么?

且,在北宋末,以太师蔡京为首的“东京六贼”中,也独缺高俅。又为什么?

一般认为,高俅虽位极人臣,但生平行事恪守低调,说白了,他把“谁让他干的,他给谁干的,他怎么干的”,弄得相当明白。心甘情愿地为皇帝当保镖、做跟班,刻意不让自己突出。

《水浒传》中说,高俅因无子,故收养其叔伯兄弟之子,为义子,这绝对是胡说八道。

据《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高俅见诸于文字的亲儿子,有三个:高尧康、高尧辅和高尧卿。另一说,还有一个高柄。

据《宋会要辑稿》·(卷七十九)载,高尧康、高尧辅都是靠父亲,升授京官;徽宗宣和四年(1122),高柄更由于高俅开府建衙,封为昌国公。

在百姓心中,坏人是应该绝后的,所以《水浒传》冒出个“高衙内”,无非是为丑化高俅,而有意泼污。

衙内一词,原系唐朝禁卫官的简称,《水浒传》指朝中有权势的高官子弟。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其人其事,均不见于现存元明杂剧。近人黄裳认为,京剧《艳阳楼》的高登,应是高衙内。因高登起场有四句摇板:“我父在朝为首相,亚赛东京小宋王;人来带马会场上,顺者昌来逆者亡”,其嚣张气焰,不是那厮,还能是谁?

但小说、杂剧,不足为史,不足为凭。



高俅全家,都跟他沾光,这是事实。

政和七年春正月,(皇上)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这时,高俅已是武官之至!宣和四年五月,(皇上)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这也是文官之顶峰!

其他的官爵,如:检校太保、奉国军节度使、简国公……荣耀无比,位极人臣。

 

 

高俅的老爹高敦复,因子而荣,当了节度使。高俅的兄弟高伸、高傑,一个进士及第,官至延康殿学士;一个当上了左金吾卫大将军。

高俅的几个儿子,高尧卿是岳阳军承宣使,高尧辅为安国军承宣使,高尧康为桂州观察使,真是满门朱紫!还有一个(存疑的)高柄,绍兴十七年(1147)被封为昌国公,见《宋史》卷二十一。

据《宋会要辑稿》·(卷七十九册)职官三十六的记载,高俅提拔高尧康、高尧辅,仿效的蔡京提拔儿子的方法,把儿子高尧康由遥郡转为正任,另一个儿子高尧辅由观察使,提拔为承宣使……

那么《水浒传》的作者,为什么要用高衙内,来代替高俅的几个儿子呢?

只有一条,《水浒传》之所以写高俅没有儿子,是要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高俅坏事干尽,所以断子绝孙。同时,又写出高俅把堂弟认作义子,这是乱伦行为……

这一招,很厉害!

可是,“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