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达的恐龙之恋a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40:02
据互联星空  来源:新京报2006-10-20
这个长得精灵鬼怪的小伙子,尽管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却已经有着科普作家、科学工作者、网站总编辑等好几个头衔,这些头衔围绕的中心只有一个:恐龙。从爱好到痴迷,从专业到普及,邢立达,这个年轻人的生活就在偶然与必然中与那曾经辉煌的古生物挂上了钩。
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邢立达热爱野外考古,他曾无意中撞到漫山遍野的恐龙化石。
古生物学宣传委员
邢立达并不是恐龙专家,但他在其供职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的地位是无人可代的。“我是搞宣传的”他是这么说的,他说的宣传是对科学的宣传。无论是撰写科技报道,做专栏解释古生物,还是开网站普及最基本的科学知识,邢立达所做的就是用“专业知识加想象力”的外衣来包装枯燥的科学结论,以满足普通读者好奇而猎奇的心理。
“国内写科普的很多,写得好得太少,而古生物家中国更是不缺,惟独缺少科普作家,”邢说,“外国科学大众化,科普是个很伟大的概念,绝不是象牙塔里的东西,但中国目前因为研究机制的原因,学者们即使很想宣传古生物知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邢立达大学学的是经济,和学恐龙的科班没有半点关系。从小时候开始,他就是一个纯正的恐龙爱好者。“小时候喜欢看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和故事,那时一本叫《恐龙的故事》的科普小册子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没想到后来我竟和两作者董枝明和甄朔南一起共事了。”
邢立达给曾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编写的地质学前辈陶世龙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老先生回信了,给他的人生规划提出了一些意见,并且同时把他推荐给了“中国龙王”董枝明,后者后来又介绍了别的专家给他认识,“一个一个推荐出来”。
“董枝明相当厉害,他是国内命名恐龙最多的专家,我从大一开始他就带我去各地。
“邢立达说到这些前辈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同样也认识了《恐龙的故事》另一个作者甄朔南,“1998年第一次去自然博物馆见他的时候,这个老前辈竟亲自出来迎接我,当时真是感动死了。”
高一创办中国恐龙网
邢立达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是中国古生物网的总编辑,一个在网络中混游多年的积极分子。“我1998年成立了中国恐龙网,后来它与IVPP合并了,改名为中国古生物网,成了一个对外科普网站,又重新开放了中国恐龙网。”说到他的网站,邢又开始感动起来。“全都是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帮忙。他们有的恐龙知识绝对超过我,但大家还是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事情在做。”恐龙网成立的时候,邢立达才高一。“当时建立的网站第一周能有4600个点击率,想想那时候还是小孩子,已经很不错了。”
“欧美人有怪物情结,所以那儿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恐龙。在中国,小孩一说恐龙,大人就直摇头。”他介绍,了解“恐龙之最”只是最初级的科普热爱者的想法,对恐龙门类、来源的关注就主要来自青少年为主的中级科普爱好者,而以成人为主,关注古生物演化顺序的高级科普爱好者在中国还很少。“其实恐龙背后的含义可以很深的。比如这么大的动物就一下子消失了,这对人类还有点环保的启示在里头。”
“起身一看,满山遍野的恐龙啊!”
除了将恐龙专业原料转化为大众菜肴之外,邢立达还幸运地参与了一次又一次科学考察。年轻的他已经跟着前辈们跑遍大江南北的恐龙挖掘地,他也自费去过美国、日本、欧洲等不少国家。
这么多经历中,他最难忘的是起身一望,发现了满山的恐龙化石的那个瞬间。
“我当时和周忠和老师在肃北沙漠上寻找一种禽龙类化石。行走中,我掉了沙漠迷彩服,就回头去捡。”
沙漠里,单独行走是很危险的事,邢立达只能小心翼翼地沿着来时的脚印回去。终于找到迷彩服,他弯腰去捡时,却不经意发现了衣服旁边的一颗一元钱大小的化石,待他起身的那个瞬间,他顿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满山遍野的化石啊!整座山都散落着一块一块的化石!我当时感觉就好像走进了丰收的葡萄园一样。”现在说来,他的语气中还带着颤抖,“后来叫来了周老师,我们两人拼命地捡,装了满满两顶草帽。这些石头很多是暴露在沙漠地面上的,我们手都被烫伤了,但谁也没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