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所困的文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2:25:35
被房子困扰的文人
世相/周金花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的生活里出现了种种“奴”生活,“房奴”“车奴”“卡奴”“孩奴”,这不,“菜奴”一词应运而生。种种“奴”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却也透露着生活的酸楚。然而,房子问题不仅仅充斥着我们年轻一代的生活,也曾给文人雅士带来了数不尽的苦恼。
闲暇之余,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他在文中写道:“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鼠子自由行动,聚蚊成雷,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荡漾而来。在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屋顶湿印到处都有,灰泥突然崩裂,素然一声泥水下注,满室狼藉。尽管如此,老人对自己的雅舍还是颇有感情,认为这种个性中自有可爱之处。
杜甫也曾被房子折磨得发疯,我们一定记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描写的景象。五十岁那年,他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草屋,总算有了栖身之所。谁知八月秋风怒号,卷走屋顶茅草,接着一群顽童欺负他年迈体弱,公然抱起茅草躲进竹林,任凭他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此时浓云密布,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无奈之下,杜甫发出经典的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苏轼的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45岁被谪黄州,“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葺堂五间。堂成于雪中,因绘雪于四壁,榜曰东坡雪堂。”苏公自种黄桑三百尺,亲手拾瓦砾、刈草,在墙壁上绘雪作画。谁能料到,如此诗情画意的“东坡雪堂”竟然是“漏水不耐旱”的茅草房,不用过多的文字,我们仿佛能想像那是怎样的一幢房子。
看来,为房子所扰,不是某一时代特殊的社会现象,而是历朝历代百姓生活状态的写照。有所区别的是,一部分人在简陋的房子里迷失了自己的内心,沦为新时期的“房奴”,而另一部分人之所以变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成为社会、时代、人类更加奋发前行的动力,这对于今天怨气冲天的“房奴”们来说,或多或少有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