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套牢之路:从窃喜到大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6:07
2010年12月03日 22:44  华夏时报

  从“9·30”行情到“11·12”暴跌

  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如果时间可以“倒带”,重回过去,了解你当时还不知道的故事,对于现实中的你,会有多大的冲击?

  上证指数今年从2319点缓慢运行、再加速爬升到3186点,又在几日间暴跌至2700多点,大多数散户一年的“辛苦钱”蒸发殆尽,这一痛苦“轮回”中,谁是得利者?推动各方角力的背后,又有哪些或明或暗的脉络交织?

  《华夏时报》记者自11月下旬以来通过层层调查,还原了市场中两大主流投资机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过去5个月的各种操作行为。受制于公募基金的运营模式、短期排名压力等体制、机制问题,这个相对透明的行业正在一步步被绑架,陷入被动之中。

  而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券商研究员、公募、私募基金之间的投资交易潜规则,利益输送链条令人瞠目。

  行情之前的“艰辛”酝酿

  故事的开局,得回到今年8月份,正是从那时起,机构们的布局图谱和幕后推力显露雏形。

  自7月2日上证综指触及年内低点2319点并逐渐展开反弹后,8月股市的活跃程度逐步加大,成交量也明显回升,但沪深两市成交量仍一直在2000亿元到3000亿元之间的水平徘徊,这与以往行情一旦起来成交迅速放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磨磨叽叽的市场态势,让基金经理们平添了“几许愁”。

  “一季度震荡市,二季度下跌,7、8月大幅反弹近400点。今年以来A股走过三轮不同特征的行情,强烈的牛熊转换考验着所有基金经理的操盘功力。”北京的私募基金经理林宁不无感慨地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投资心情。

  在他的印象中,8月的股指已越来越陷入“纠结”。

  这一点也同样让公募基金迟疑不前。二季度的大跌让苦等了半年风格转换的大公募基金们失望透顶,8月,他们依然在迟疑,未敢出手。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12月2日晚对记者分析说,随着全流通,整个市场流通市值不断增加,公募基金占流通市值比从2007年的28%下降到了12%,而根据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2日的公开讲话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这一比例已降低到10.61%。

  “话语权的下降,意味着公募基金一旦对大市值的周期性股票有分歧从而行动不一致,周期性股票就很难持续走强。所以,8月份,大家都静默观望。”

  到了9月,股市曾显现出试图向上突破的态势,但权重股滞涨让行情运行并不流畅。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随着小盘股行情延续时间越来越长,且离年底业绩考核越来越近,公募基金经理都在面临选择——追热点还是坚守估值?

  “现在公募没有话语权,价值投资路线已不能主导市场。长期跟踪研究从而买入长期持有,已经不能成为基金经理的惟一选股方式。”这位基金经理无奈地表示,短期排名压力,往往还和年终奖挂钩,迫使基金经理更关注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和市场热点在哪里。

  这种压力,至9月下旬集中爆发。

  心路历程:从窃喜到大悲

  眼见着9月下旬大盘的震荡区间收窄,很多基金经理敏锐嗅出指数向下空间已有限,此时,距离年度排名对决已不远,再不出手一搏,唯恐不及。“每一次回调可以说都是买入的机会”——这是那个阶段基金经理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9月30日,纳入统计的342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1.17%,基本达到牛市水平。

  进入10月,公募基金推动的痕迹更为明显。

  从10月8日“国庆”假期后开市,一直到10月20日央行加息前的上涨行情,这么多的交易日里没出现任何调整,一路上涨。

  第三方机构——莫尼塔在10月12日完成的公募基金经理调研报告印证了公募基金是10月上涨行情的主要推手。调研显示92%的受访公募基金经理看好未来一个月大盘走势,80%看好煤炭、有色、汽车等周期性行业。

  这与10月行情的主流上涨板块高度一致。

  报告还显示,75%的阳光私募经理看好10月市场表现,25%观望。但由于周期性行业的个股普遍流通盘较大,私募们的资金“子弹”又有限,多数私募管理的资金不过几亿元,仅50%的私募基金经理看好周期性行业。

  “10月份我们心情确实比较好。尤其是一些从去年底就坚守在金融等板块的基金经理,终于熬出来了。但外界没注意到的是,从9月末,大量涌入的热钱、从房地产市场撤出并流入股市的资金,获益更为丰厚。”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向记者坦言。

  谁知道“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市场原有的轨迹在10月下旬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10月19日晚,央行突然决定,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此举几乎出乎所有市场人士预料,林宁10月20日曾向记者透露,19日当晚,一些投资机构的将近20位基金经理紧急聚谈,结论是:“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流动性推动的蓝筹修复行情至少会越过3478点,而意外加息虽抑制有色煤炭等资源股上涨的节奏,却利好银行股,权重大的银行股更会引领大盘冲高。”

  无巧不成书,南方某一大公募基金的投资总监也是这一思路。

  “央行突然加息未必是坏事,这预示管理层对宏观经济有信心,在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仍然可以视为货币政策的微调,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基调其实还是没有变,A股应会走出先抑后扬行情。”

  在这一思路主导下,这位投资总监“果敢”地调整了仓位。

  11月1日,上证指数以3054点日内最高点收盘后,这位投资总监明确认为加息的影响已经过去,现在有“100”个理由看好后市,将加大投入等待大行情到来,而且主攻方向是周期性股票。为此,他在10月后半月上证指数处于整理平台期间,卖出手中的中小盘股票,腾出资金集中“火力”进攻低估值的周期性股票。

  “很多基金仓位此次调整后都由9月底的80%左右上升到90%以上,有的基金甚至达到了上限,但信心满满的同时,市场弹性也减弱了。”

  公募和私募基金短时间的一致判断,让行情继续。

  但公募基金经理没有想到的是,此前在周期性行业中加仓的私募基金已经转身卖出,手握现金等待解禁带来的创业板、中小板下跌出现的机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11月4日的调查显示,10月份,私募重配行业很分散,而减持的行业包括有色、金融、地产等周期性行业。

  而在11月3日莫尼塔发出的对11月份基金经理的调研报告显示,在行业方面,公募基金经理继续看好煤炭和有色,不看好地产、钢铁、医药和银行;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则看好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业,并继续看好消费类,相对不看好钢铁、有色、煤炭等周期性行业。

  双方的分歧至此暴露。

  而市场又一次出现了偏差,且是让一些公募基金经理至今都有些想不明白的偏差,更主导了后面的“精彩”故事:

  11月1日,第一批创业板股票大量解禁股解禁,很多公募基金经理庆幸这一天创业板指数上涨了4.04%,让他们有最后机会卖出转向煤炭等其他战线,他们预期解禁将让创业板的调整至少会在15个交易日以上。

  11月2日和3日两日创业板指数的回调加强了他们这种预期。

  但林宁告诉记者,他就是在这两天把仓位转向了中小板股票莱宝高科和创业板股票汇川技术(153.250,0.00,0.00%),“因为会进一步创新高。”

  4日后创业板指数一路高歌,尽管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7522.897,-64.06,-0.84%)数在11月11日见顶回落,创业板指数仍未停下步伐,29日创出1221点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