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里雯:承认过错的时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51:53

覃里雯:承认过错的时机

时间:2010-12-05 15:12 作者:覃里雯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18次

   在今天,漠然的态度不一定是因为无知或自大,而是因为掌握过多权力者已经丧失了对历史的敬畏

    过去的两个月里发生了几件本来应当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件是俄罗斯承认斯大林主导了1940年的卡廷惨案。1940年,斯大林下令杀害两万多名被俘波兰军官,造就历史上罕见的战争罪行,但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政府一直声称这个罪行是德国纳粹犯下的。直到今年11月26日,俄罗斯杜马就此召开特别会议,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俄杜马表示,“过去的保密文件,以及如今的出版物不仅再现了这一惨剧,还揭示了斯大林和时任其他苏联领导人直接下令,制造了卡廷森林的惨剧。”杜马外事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奇夫表示,“毫不夸张地说,这份声明具有历史性意义。”他说:“我们在其他国家同篡改历史的行为做斗争,如今在自己的国家,我们也亲眼见证这一幕。”     另一件事,是10月下旬德国一个独立委员会公布的一份历史调查。这个委员会是前外交部长菲舍尔4年前主持成立的,起因是菲舍尔曾拒绝为一位涉嫌参与纳粹罪行的去世外交官发布讣告,引起外交部群情激愤。一直以来,外交部一直自认为与纳粹罪行关系不大,只是被动执行某些任务,不清楚纳粹的真正罪行。然而菲舍尔执意彻底调查,4年后,几位独立的历史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外交部也曾有积极参与纳粹罪行,其中一个例子,当时一位外交官前往柏林郊区Wannsee参加著名的Wannsee会议,商讨对犹太人的灭绝计划。其差旅报销单填写的原因是“清除犹太人”。     第三件事,是10月份《南方周末》上刊登的几位当年红卫兵向自己迫害过的老师道歉的故事。这个故事令许多人感动流泪,虽然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     这些故事,都是令人安慰的。不忘过去,坚持历史的正义,追问既往罪行,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最大的进步。这个进步的目的本来在于以史为鉴,矫正现在的错误。但是,去世不久的历史学家TonyJudt在《重估》一书中说,我们在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会产生错觉,觉得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过去的错误不可能重蹈——这种漠然的态度更为可怕。     TonyJudt认为这种态度可怕,是因它会导致人类因自大而重蹈覆辙。然而Judt也许太过善意了——在今天,漠然的态度不一定是因为无知或自大,而是因为掌握过多权力者已经丧失了对历史的敬畏。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11月底的维基泄密网站的关注,才让前述两个事件黯然失色。当大权在握者可以肆意扭曲当下的真相,而毫不在乎未来的审判的时候,怎么办?50年、60年、70年,罪行参与者已经逍遥度过一生,正义怎么办?澳大利亚人朱利安·阿桑奇的选择是:现在就披露真相。     现在就披露真相,现在就让人们知道,谁在迫害囚徒,谁在贩卖武器,谁在刺探道德的底线,谁在滥用公权。现在,一切都还在发生,还来得及挽救,真相之后,才有公众的行动。虽然阿桑奇的绝对主义理想有他的问题,比如可能导致追问正义者被即时迫害,比如可能导致对当权者意图的误解等等。但不少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当事人保护机制和进一步公开讨论来解决。     在对人性的种种断言中,悲观与乐观总是交替存在,阴谋论者和进步论者也总是轮流得胜。但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求是不会泯灭的,不管它被压抑多长的时间。借助科技的力量,人们可以更快地获知当下的信息并采取行动,而不必再苦苦等待。把握权力的行恶者不能再躲在“历史的挡箭牌”后面,而受到“现在就道歉,现在就纠错”的压力。这是我们不必对历史丧失信心的新理由。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