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荃:印度的星星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3:16
孙正荃:印度的星星点点

印 度 的 星 星 点 点

孙正荃

     我没有去过印度,孤陋寡闻的我甚至很少在媒体上看到这个现代国家的各种信息,连我喜爱的印度音乐和电影,如今也成为难得一遇的奢侈享受,然而在我记忆深处,依旧常常会闪过印度河文明古老而绚烂的一幅幅画面,心底还时时会回响起那忧伤而迷茫的旋律,近几年,这个“金砖四国”之一的面目通过几个词语也有所耳闻,比如“航母”、“月球探测器”、世界“第二硅谷”、“宝莱坞”之类,但那只是遥远而冰冷的一些概念,我不知道那里的人民是怎样在生活,那里的社会是怎样在运转,我们的那个邻居-----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那片土地上怎样在“维稳”?需要“翻墙”吗?“堵车”吗?圣雄甘地墓前的火炬依然昼夜不息吗?“群体性”事件此落彼起吗?孩子们都能上学吗?穷人有钱看病吗?棕黑色眼睛里流出的是真诚的微笑吗?

     感谢张抗抗,就是那位写了许多优秀小说的女作家,她把一年前访问印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迷,如实地告诉给了她的读者,既有感性画面的抒情描写,又有言简意赅的记叙说明,尽管还只是星星点点,却让人感动,也令人思考。鉴于文章刊登的杂志发行范围有限,这里我暂做个文抄公,将文章“摘要”如下,供有兴趣的朋友欣赏:

     此行新德里和加尔各答……多少感受到印度追求现代化的步伐和气氛。疑惑在于,这个资源贫乏而人口负担惊人的大国、这个看似效率迟缓管理混乱的国度,近年来经济科技金融商贸发展迅速,全民享受免费医疗,教育经费达到GDP的5 %,远高于中国。

20世纪40年代后期,印度宣告独立……独立后的印度,从英国移植宪政民主制度嫁接于本土文化传统,制宪会议在1949年通过印度共和国宪法,沿用至今,从而建立起新兴国家中最完善的宪政民主制度。印度议会制民主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了合法的政治斗争轨道,避免了大规模暴力革命的发生……在新德里市中心广场为纪念印度独立而建的那座气度轩昂的棕红色印度门前,我分明听见了广场上汇聚着印度各邦各族、各种宗教派别、各个政党和地方势力的不同声音,表达并协商社会各个集团不同的利益诉求。

由现代民主制度派生的新闻自由,是印度一道靓丽的风景。印度的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之发达,居于亚洲之首,全国每天有6000种报纸,以100种以上的民族语言发行,对政府进行监督,被誉为“社会的良心”,可见印度舆论和言论的开放度。近年来,各方政治力量越发趋于多元化,民众参与普选的热情高涨。

令人难以相信,在印度这样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民族复杂、经济曾相对滞后的国家,进入21世纪后,竟已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莫非,这正是印度疾速追赶世界的"秘密武器“麽?

我去印度,亦为寻访它多元丰富的文化……那是一个拥有无数节日的国度,终年弥漫着一种自由自在、自得其乐、平和安宁的气氛。

印度的道路交通设施仍然相对落后,卡车轿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在公路上欢聚一堂……奇怪的是,公路尽管拥挤不堪车行缓慢,却是各行其道从不堵死。(五个多小时车程中)一路上竟然没有见到一次剮蹭打闹和交通事故,如此乱中有序的交通情况,可谓印度奇观,也是“印度模式”的形象注释。在全球有统计数字的62个国家中,印度的犯罪率处于倒数第二。

印度的生存之道,建立在一种包容、宽待、共荣的多民族文化之上?社会的和谐安乐,得益于民众对生命灵魂价值的寄望?印度经济发展的秘笈,取决于舆论监督下的现代民主政体?

此前流行的说法,在落后国家实行民主制会导致社会动乱。而印度之行之所见所闻,令我陷入久久的迷惘。

 

“摘要”完了,不过又让我想起一件事:几年前,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对印度知识分子在领导面前敢于说“不”,不见风使舵,不昧良心,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品格大为感慨,然后笔锋一转,对中国知识分子只敢唯唯诺诺,缺乏人格操守大加指责。这位先生的感慨因何而发?原来是他参加了一次庆典,两个发言者观点大相径庭,一个是政府部长,一个是媒体编辑,为了原汁原味,我也引原文如下:

我当时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不是公开唱反调吗?一个报纸编辑居然敢于在正式场合公开发表同中央部长不同的意见,敢于公开批评上面的政策是错误的,这是我从未经历(!——表点符号是我加的,下同)也是不可能料到(!!)的事情,因而,说我当时深感震惊一点也不过分。后来这样的情况又碰到数次,我为此请教过印度朋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有什么奇怪吗?难道可以把你认为是红的说成是白的吗?他们说,这是印度知识分子应有的特性,坚持操守,不说违心话。

初读这段文字,我难以想象这位先生“居然”曾经是位外交官,而且官至“总领事”,他简直是个比某些老外还不了解我们社会主义特色的外星人嘛(另一个可能就是他在作秀,故作惊诧状),思维水平低得真是可以;转念一想,他之所惊所惑,乃至他之所思所感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他是官场中人,所以便有“唱反调”“居然敢于”“深感震惊”之类的感慨了。

接下来,这位外交官先生就来教训中国知识分子了,他是这样说的:

我到印度快两年了,从没有见过或听说过哪个印度学者为趋炎附势而滥招高官、大款为自己的“博士”、“硕士”弟子,没有哪个印度知识分子为了金钱或其他私利而为不学无术的大款或权贵“著书立说”以“评定职称”或树碑立传,没有见过印度读书人告诉人家如何为了私利而玷污名节、不顾良心,也从未听说有谁为了考上大学事先需拉拉关系,有谁为了考上研究生需要事先向导师进行感情投资,也没有听说哪个读书人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形形色色的“正高”“副高”头衔满天飞,(印度)知识分子名片上只标明是否是“博士”“教授”,从未发现是否是“博士生导师”……

恕我以删节号终止这些非常不真实非常不公正的指斥;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位官员还算坦率,在我看来,他在叙述时的那种自我感觉那种姿态和那些观念,特别是言辞里散发出来的浓重的“狼味”,都极具典型性,值得所有希望走向民主自由富强的中国知识分子认真思考。

我毫不怀疑,中国有多少爱国的知识分子希望同部长甚至最高领导面对面地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包括批评和反对的意见,但是他们有这样的机会吗?我们的社会有耐心倾听和接受监督的机制吗?即以“滥招高官”这一条而言,笔者便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正是有比“高官”更“高”的“高官”的“指示”,那些“教授”才无可奈何地(他们无法不同意)当了“高官”的“博士生导师”,而那些“高官”可以根本不进教室不写论文,却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拿上文凭、证书。这让我再次想起我们教育部的一位前官员在回答记者时那种傲慢无礼和逻辑上的绝对荒谬,他说读大学犹如到商店买东西,有钱的进名校,就像有钱人买名牌货,穷人只能买100元一套的衣服(手头没有原件,但大意是如此)。媒体就此发了多少批评文章了,教育部门的哪位领导接受了表态了认错了?中国民间谚语云:“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真可谓中国特色之幽默,只是我要再续半句,叫“白说还得说”。

就这位官员的“感慨”和指责,笔者曾经写了篇文章,题目叫《为中国知识分子一辩》,现在看起来此举不仅多余而且可笑,中国的事,你“辩”得清吗?再说了,要你“辩”让你“辩”吗?正因为现在多少有了点觉悟,本文也就到此为止不再赘述了。如果有读者想读读张抗抗文章的全文,我告诉你,请找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随笔》2010年第六期。

五柳村2010年12月3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