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伙伴 赢天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31:58
新春佳节之际,在围桌而坐、把酒言欢的场景里,不乏共叙衷怀、互道感谢的亲密伙伴。对于他们而言,正是因为彼此拥有伙伴,才能双双收获又一个丰盈的年景。此时此刻中,此时此景下,伙伴这个亲切的称谓愈发包含情谊、耐人寻味。
伙伴,最初源自冷兵器时代的行伍之列。古兵制是人为伙,同伙的人互称伙伴。不过,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伙伴依然无处不在。在一个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如果你总是但将匹马、独行天下,那么就很可能与成功和成就永远擦肩而过。
伙伴时代已经来临
信息时代的来临,不仅仅意味着我们能随时随地获得各种信息,更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工作、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模式。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生意场上,还是在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抑或是挥汗如雨的健身房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越来越多地倚重于每个参与者的经验分享和智慧贡献。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的知识与经验得到极快的复制与传播,也使得任何一项工作的专业度与复杂度都极大地提升,一个人单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有限知识已难以取得成功,而唯有与周围人群建立起交流、分享和协作的伙伴关系,才能够达致成功的彼岸。
伙伴意识,现代人的必修课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麦克亚当斯等人认为,人们需要伙伴的强大动机,其一是“亲和需求”,即寻求和保持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其二是“社会性寂寞”,即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归属感时所产生的焦虑情绪。人人皆凡人,满足“亲和需求”,排解“社会性寂寞”,将人们自然而然地带入了伙伴关系的温暖港湾。
但有趣的是,渴望伙伴是一回事,是否能够成为他人的伙伴并融入所在机构或组织又是另外一回事。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只是被动地“生存”在机构或组织中,在工作中“自扫门前雪”,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愿望。也有一些人,虽然十分积极主动地为达至团队目标而努力,但在工作中凡事“以己为先”,完全没有意识到工作链条总是环环相扣,个人英雄主义难以行远。所以,提升对群体协作的认知度、对他人的心理信赖感成为现代人必修的基础科目。
伙伴关系助你成就事业
当舒马赫、阿隆索这些著名的F1赛车手在冠军领奖台上挥洒香槟、庆祝胜利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他们身后有着一个庞大的支持团队?赛车中途进站一次,需要22位工作人员的全力参与:12位技师负责换轮胎;一位负责操作前千斤顶;另一位负责操作后千斤顶……这一切需要在8到14秒内完成。是伙伴,铸就了领奖台上的无限风光。
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登月计划,直接参与工程的就有五大系统的科技人员共17000多人,间接给予支持的单位和个人则不计其数。正是众多事业伙伴十余年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如同齿轮啮合般完美无缺的集团作战,才让中华民族的千古神话变成了今天令人自豪的现实。
格式塔心理学指出,整体大于各部分加总之和。在良性发展的组织中,成员们拥有互补的技能,围绕着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并承担共同的责任。团结协作使得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实现目标最大化。
成为好伙伴的“共同”原则
·推进共同的目标,有远见,站得高,看得远。
·维护共同的利益,能够顾全大局,达成共识。
·提升共同的声誉,彼此补台,互相尊重。
·为了共同的成就喝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保护共同的价值观,彼此包容,拆除壁垒。
人人都是好伙伴
发展心理学认为,社会智商影响着一个人成为好伙伴的能力,而社会智商也会随着社会经验以及伙伴团体的不断融合而变化。你会发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个性都各具特色。最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成员,社会智商比较高,可以成为团队的领导;而更喜欢保持独立姿态、善于冷静思考的成员,往往会成为团队的高参;那些性格平和、乐于合作、对他人的意见较少提出异议的成员,则是团队中稳重的基石、重要的执行者和协调者。可见不论你的个性和社会智商如何,你都可以在团队中拥有合适的位置。
自信,并信任他人
身在一个机构或组织当中,如果你希望良好的发展,那么你首先需要建立心理安全感。这是一种相信自己、同时也信任他人的心理能力。缺乏心理安全感的人往往无法妥善把握人际距离,出现自身定位偏差、自我保护过度、凭空树立假想敌等问题,导致团队沟通成本增加。与之相反,那些对己对人都充满信心的人,往往秉持“你好,我也好”的价值观,在团队中轻松自在,游刃有余,总是能够与大伙携手共赢。
不过,当你意识到自己难以融入一个团队时,不妨看看是不是把自己定位在“圈外人”,是不是你因为自己的资历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划地自限。抑或,你是不是愿意发挥主人翁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团队,为整体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当你通过自己的改变和努力获得团队成员的信任时,你的安全感也自然水到渠成。
乐于分享和分担
有一个关于“聪明人”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给他的大臣们出了一道喝粥的难题,要求他们用一个奇长无比的勺子喝粥。结果,有的大臣各顾各的,根本无法把粥喝到自己嘴里;而有的大臣懂得协作,把粥舀出来喂自己对面的人,结果大家都喝到了粥。
这则寓言揭示的是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理:分享比争夺更有力量,付出比索取更能获得他人的福报。同理,把由一个人承担的责任交给一群伙伴共同承担,将有效地减轻个人完成任务的压力,帮助组织共担风险和责任。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任务经常是时间紧、任务重,这时,主要的责任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捉襟见肘,急需伙伴的驰援。面临这种情况,即使任务不在你的职责范围之内,你也应该从团队整体利益出发,主动施以援手。而乐于分担的你,也一定能够投桃报李,在团体中建立起自己的良好伙伴形象。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和鼓励
人人都希望得到承认和肯定,特别是来自伙伴的赞美和鼓励。而恰到好处地赞美、鼓励他人,也能培养你正向看待自我、他人与事物的视角,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因为个性、经历等原因,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习惯直接赞美他人,有时即使对身边的伙伴非常欣赏,也只是默默地放在自己的内心。其实,赞美也是可以学习的。当面夸奖,用邮件表达感激,寄上一张贺卡,送上一份礼物,都可以使你的伙伴感受到你的肯定。你不必过于考虑你的方式是否得当,只要是发自内心,你的伙伴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赞美并不意味着只为伙伴奉上你的笑脸。一个负责任的团队成员,会在伙伴出现问题或者走上歧路时,用得体的方式方法,及时尽提醒之责。
走出“好伙伴”误区
作为个体,如果你充满自信,乐于分享,善于赞美和鼓励,表明你已经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好伙伴。但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即使在亲密的伙伴之间也同样如此。因此,直面差异,处理矛盾,解决纷争,是建设良好伙伴关系的必经之路。而这些地方,也往往是容易产生误区的地方,考验着你的人际智慧。
有差异就不能成为好伙伴吗?
伙伴需要志同道合,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家的脾气性格或者禀赋也要没有差异呢?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只要他们能够互相包容,差异并不会成为迈向共同目标的障碍。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不时变动的经验世界里。一个人只有保持对自己的经验开放,不断跟其他人进行碰撞,他的自我才会变得无限丰富。微软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人的兴趣、个性相差迥异。与善于捕捉市场、为人高调的盖茨不同,艾伦更热衷于技术,十分低调。就这样一个“攻城掠地”,一个“保障有力”,两个人珠联璧合,共同铸就了微软帝国的辉煌。
在市场中完成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任务,都需要和众多的人员、资源打交道。这时,秉性各异、资源不同的伙伴正好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带领彼此走得更快、更远。
“不红脸”就是好伙伴吗?
提起好伙伴,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共同奋斗的汗水,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很少会有人把彼此间激烈的争论甚至冲突当做伙伴间的相处之道,因为人们往往认为争论、争吵是一种伤感情的方式。确实,如果双方胶着于争吵,让矛盾激化,将不利于伙伴关系。但是,对情绪有控制力、就事论事、目标明确的争论,却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
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唐僧师徒围绕着白骨精是人是妖、是打是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悟空不屈从于师傅的权威,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消灭了白骨精,使师徒一行顺利踏上取经之路。
团队中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有区别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求同存异,找到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大家都抱着顾惜面子、不破坏和气的想法,观点没有经过充分碰撞,形成的解决方案很可能不周全甚至是无效的,其结果也很可能造成事业遇阻,伙伴分家。
“随大流”就是好伙伴吗?
在一个团队中,当大多数人已经就一个观点达成共识时,常常有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团队成员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随大流,使得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真理”没有机会实现。
“从强”、“从众”,对伙伴关系的建设未必总是积极健康的做法。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每一个伙伴都是平等的,也都是独具价值的,独立判断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当你盲目附和某个观点的时候,团队的决策者可能因为收到错误的信息而做出误判。而你本人长期做别人的“应声虫”,放弃自己建言建功的角色和机会,日积月累,也必然失去自己在团队中的话语权,成为无足轻重的看客和附庸。
所以,作为一个富于团队精神的好伙伴,你需要跟上大队的步伐不掉队,但在前进的路上,你不能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放弃自己那份让团队走得更好更稳健的责任。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时空切换都可能很快。不同的跑道,变化的际遇,使得一起走一生的伙伴可遇而不可求。但相信你在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中,都能拥有自己的好伙伴,也能以开放、担当的胸怀成为别人的好伙伴,与伙伴们共享温暖、感动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