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锦灰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1:04
守望“锦灰堆”
杨桂思《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2月04日   第 06 版)

耿玉洲创作的锦灰堆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天,画家耿玉洲带着他作的一幅《多寿图》,在朋友的介绍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拜见一位老人。老人有一个大柜子,牢牢上锁,里面的东西秘不示人。唯夜深人静之时,将柜里的东西取出来,独自欣赏,似对故人,似回旧岁,黯然伤神,甚至老泪纵横。朋友将耿玉洲的画给老人看过,并向老人说耿玉洲是农村人,家境贫寒,为人质朴诚恳,孜孜于画艺。老人同意和耿玉洲一见。于是耿玉洲以寿桃为题材,画了一幅作品作为贺礼,在老人生日这天来到老人家里。
这位老人名叫宋翼青。
一见面,耿玉洲发现老人已是风烛残年。出人意料,宋翼青和耿玉洲一见如故,他从口袋里摸出糖来给耿玉洲吃(这是他最高的招待礼节),态度和蔼地和耿玉洲聊了起来,并欢迎他有空常来。一段时间的交往之后,老人将他的宝贝柜子打开,从里面拿出齐白石、傅抱石的绘画以及王铎、康有为的书法……都是名家名迹,令耿玉洲大开眼界。
尤其令耿玉洲惊讶的是,他见到几幅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画:画面上有残缺的碑拓、熏黄的书卷、虫蛀的古画、凌乱的文物等,乍看像是将古旧的东西拼贴在一起,参差错落、杂乱无章,仔细看却是精心创作的绘画,构图井然有序,讲究疏密聚散、开合呼应、浓淡干湿,有古色古香、雅趣横生之趣。宋翼青告诉他:这是“锦灰堆”,是他的绝艺。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属于国画艺术工笔类的特色画种。相传始于元初的绘画大家、与赵孟頫齐名的钱选。钱选一次醉酒后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下酒菜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成一幅横卷。一旁的友人见了,个个称奇,争相索求,钱选不假思索,挥笔题款“锦灰堆”。到明代,“锦灰堆”出现在鼻烟壶上,并受到西方绘画的一定影响,非常真实地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杂物,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这些杂物件件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给人以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绘制“锦灰堆”的难度很大,正如郑逸梅先生所说,“平素没有相当修养,是干不来的”。画家必须全能全才,诗书画印缺一不可:精通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工笔、写意等各种画法;善书真、草、隶、篆、印刷体等各种字体及模仿各家书体;能篆刻各类印章;对诗文、古籍版本、拓片、古器物要有研究。效果要求高,杂物要画出破碎、翻卷、重叠、玷污、撕裂、虫蛀、火烧、烟熏等古旧貌;画面构图要惨淡经营,平中见奇。此外,杂物应有出处和依据,不许任意编造;纯手工精心绘制而成,不许粘贴拼凑。正基于此,“锦灰堆”的绘制十分费工费时,一般一幅作品在2-3个月完成,慢者则半年一张。由于绘制“锦灰堆”技术含量高,制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胜任者极少。加之新中国成立后极少善画者因年事已高难以胜任,使“锦灰堆”这一传统技艺走向失传。而宋翼青是当时掌握此技法的大家。
宋翼青,字云程,河北涿州人,擅画“锦灰堆”。此时宋翼青已经年迈,家中只有两个女儿,且不擅习书画,他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弟子,把他的技法传承下去。而耿玉洲正是他几年来物色到的最佳的人选:谦虚、扎实,品格纯正,功力深厚。
耿玉洲,1945年生于山东淄博市周村区,自幼酷爱书画,长期临摹芥子园画传,曾先后拜当地名画家陈伯鸣、徐金堤为师,习画花鸟山水。后到中国美术学院专修花鸟专业,从师卢坤峰、陆抑非、叶尚青、朱颖人、闵学林等名家。毕业后专攻海派吴昌硕先师画风十几载,上世纪90年代末到北京发展。
自此,耿玉洲拜宋翼青为师,得先生真传,悉心学习“锦灰堆”的技法。一方面,他听老师讲解,一方面,对照老师的作品,反复推敲、临摹。为了看纸张燃烧后的效果,他经常在住所燃纸,有一次险些酿成火灾。耿玉洲本来擅长于海派花鸟画的创作,在圈内得到大家的首肯,甚至他的弃画,都被精明的画商裁成小幅后精裱,以高价售出。但是从接触“锦灰堆”以后,他只是偶尔为了生计画几幅,而将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锦灰堆”的创作中。为了寻找画材,他常常出入古玩市场、书店、图书馆、拍卖会,看古旧书籍,看金石文物,能借的就借,能拍照的就拍照,能买得起的就买回家。
现在的耿玉洲,租住在丰台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屋子既是画室,也是卧室、厨房、客厅。老伴已经在去年离世,他一个人生活。本来儿子让他在山东老家安享晚年,但是高度的使命感使他坚持留在北京:他要不负恩师嘱托,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锦灰堆”这一优秀的传统技艺。一方面,他继续深入研究技法,几年来,他的“锦灰堆”创作已经炉火纯青,并且有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他拓宽题材,紧密联系时代,将台历、扑克牌、报纸入画。他还培养儿子耿学知作为后备力量,使其薪火传承,后继有人。另一方面,扩大对“锦灰堆”的宣传。他在《中国书画界》杂志刊文介绍“锦灰堆”的历史渊源,同时成立“锦灰堆”画法研究小组,挖掘和整理了10多万字的相关资料。耿玉洲还在和有关方面联系,想将“锦灰堆”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锦灰堆”,保护“锦灰堆”。他更希望将来“锦灰堆”能走出国门,为世界各民族的人们所赏。
当下的想法,耿玉洲想办一个画展,展示他收藏的恩师和他自己创作的“锦灰堆”作品。但以他的微薄之力,不知何时才能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