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杀贪官”和“争当后宫妃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07:48

“想杀贪官”和“争当后宫妃子”





熊丙奇

    最近看到两条消息,标题都比较惊人。一则是小学生想杀贪官,另一则是女生争当“后宫妃子”。
    
    关于小学生想杀贪官,媒体报道说,福建南平市下辖的建阳市求知园作文班于上月28日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选择给郑民生或受难者家长或受害小伙伴写一封信,也可以写感想……”有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看着那些无辜的小伙伴受到伤害,我就想把你碎尸万段……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关于女生争当“后宫妃子”,据报道,目前,各类以宫殿命名的“后宫游戏”有上百款之多,仅“宁清宫”就有游戏参加者368人,主题1232个。参加者每天向“皇帝”、“皇后”请安能加分、创作宫怨诗可以升级,为此,一些女生为了升级当“皇后”,潜心学习传统文学、诗词歌赋,不禁让家长们喜忧参半。

    就事实而论,南平这所小学确实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想杀贪官,并用了很多充满“血腥气”的词汇,但由此说这名学生想“以暴治暴”,就有些上纲上线了。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宣泄。事实上,这种情绪表达远比另外一些作文更真实,比如,另一小朋友这样写道,“罪恶流过了你的心涧,冲动是你的弱点,相信你杀了8个学生现在一定非常的后悔”,这感觉就像在说教。

    学生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让情绪舒缓,同时也才能让教育者了解他们存在的情绪。至于说“要杀就杀贪官”,这并不是孩子的独创,而很大可能是他们从影视作品中学到的——他们很少接触真正的贪官,也不可能经常登录网站的论坛,他们接触的无非是父母的言谈和影视作品。不少片子中,那些正面人物不就是在用非常情绪化的语言来表达大义凛然吗?这时,影视作品哪顾得上给大家讲法律、讲道理,贯穿始终的是“暴力美学”。其实,不独影视作品如此,在各种场合,对于“坏人”大家采取的态度就是“抹黑”、“抹黄”,不把他当人。

    同样,孩子们玩“后宫游戏”,那也是拜近年来的宫廷片所赐,皇帝、皇后、太监、宫女,权术、酷刑、潜伏……伴随孩子们成长,你要换台都不可能,下一个台还是播放这样的剧,除非不让孩子看电视。可以说,很多“90后”、“00后”孩子的童年记忆,如果从影视作品分析,就是奴才文化和权术文化。而这种记忆,很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看到了某校让同学暗中“监督”其他同学的“小天使计划”。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今天,我们关注教育,都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孩子出了问题,都去问学校的责任——而社会教育却被忽视,可这种教育恰恰是无孔不入,更能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

    现实中,社会教育的薄弱之处有二,一是社区教育,即孩子生活社区的社会活动少,社区管理混乱,这难以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是文化教育,即孩子所接触的文化产品,包括图书和影视,由于只关注娱乐、注重收视,图书和影视作品已经淡漠了教育功能。当然,这并不怪文化产品的提供商,而与文化产品的管理有关。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分级管理文化产品,这才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让他们从小就有合格公民的基本价值观,而不是想做贪官、想杀贪官,或者是“争做后宫宠妃”。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社会教育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现实——贪官的存在,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如果社会教育就是现实的教育,还要社会教育干什么呢?我们又怎样能在充满问题的现实环境中,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公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