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网 注重涵养“实学”功夫(学术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47:06

注重涵养“实学”功夫(学术随笔)

彭国华《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03日   07 版)

  人们常常以“务虚”一词来概括理论和学术研究工作。这是从理论和学术的性质与内涵而言的,即它们一般都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不过,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说,这项“务虚”的工作却不宜“虚”做,而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注重涵养“实学”功夫。这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文字功底扎实。语言文字是思想和观点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功底如何直接决定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学者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原著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的学者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法语、德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梵文等,仅从白话本、汉译本等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二是要求学者有比较高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特别是讲究逻辑性和说“自己的话”。作为报纸理论版的编辑,笔者经常与学者的文章打交道,感到有的学者文字表达能力是很强的,但也有的学者这方面就不够讲究或比较欠缺:或者文章逻辑混乱,表达率性而为、缺乏规范性;或者充满了欧式的语言结构与笨拙的术语译名,不但使圈外人如堕五里雾中,就是圈内人也常常看不懂。著书为文不讲逻辑性,不会用“自己的话”来表明观点,说明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其“学术成果”也就很难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

  研究选题和论文写作具体实在。一些学者为文时喜欢宏大题目,著书时喜欢构建体系。应当说,有些论文和著作确实需要如此着手,但有的却不宜如此,否则就会成为大而无当的“水货”。这种贪大求全、华而不实的学风,是当代学术健康发展的一大公害。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曾经说过:“哲学要善于将大钞票换成小零钱。”我国思想理论界也有一句名言:“一具体就深刻”。作为一流的学者,当然应有宏大的视野、远大的追求,但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进行选题和写作时切口还是宜小一些、具体一些、实在一些。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研究方向切合自身实际。我国传统学术研究很注重价值取向问题。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就是从自身的实际和兴趣出发研究学问,通过治学求得真知、提高修为;“为人”,就是以学术为趋时媚俗、沽名钓誉的工具和手段。显然,我们今天应该倡导的是“为己”之学。目前在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课题引导的治学方式普遍存在。通过做课题来做学问,好的一面是更有现实针对性,更能经世致用。但一些学者申报课题时并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所申报的课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等并不十分吻合,而是为了获得课题经费,或者是为了评奖、评职称等一些外在的因素。这样做,不仅难以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影响课题研究经费的优化配置,而且对学者自身的发展也是弊大于利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健全学术评价和课题分配机制,引导学者研究自己确有专长、实感兴趣的课题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