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奇高加剧担忧 周末"纠结"恐重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02:45

数据奇高加剧担忧 周末"纠结"恐重演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0-12-02 16:27:35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在全球大涨的带动下,周四沪深大盘高开震荡,最终均以冲高阳线告收。由于量能未现明显放大,且尾盘杀跌明显,市场谨慎心态明显,而谨慎的心态来自PMI数据再创新高,加剧了加息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周五震荡恐将难免,特别是需要关注尾盘的是否异动。

页面导读:

PMI连创新高增强加息预期

中国价格指数持续攀升 刺激政策紧缩担忧加重

专家称中国或将加息25个基点

中央经济会议前望迎政策真空期 货币紧缩难持续

【机构观点】

西部证券:震荡过后疲态尽显 资源股成为风向标

国都证券:不必过度悲观 震荡带来布局良机

国开证券:资金面不再充裕 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大势研判】

短线有望通过震荡修复短期均线

震荡难改 短期方向未明

短期多空拉锯格局难改

空方依然占据主动 杀跌空间不大

等待过度悲观预期后修正走势

 

PMI连创新高增强加息预期

  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最新数据均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创出数月来的新高。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仍处在扩张区间,经济景气度仍在提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未来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购进价格指数连创新高,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数据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衰退。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1日公布的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PMI增至55.2%,连续第四个月回升,并创出近七个月新高,这也是该数据连续第21个月保持在50%以上;当日,汇丰中国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制造业PMI亦升至55.3,创近八个月来新高。

  从各分项指数看,相比上月,各指标也呈现稳中略升基本态势。据CFLP的数据,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继续提升;从业人员指数保持平稳;只有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小幅回落。

  从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饮料制造业行业低于50%,其余行业均在50%以上,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高于60%。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11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预示经济景气度提高。这与今年以来投资、出口、消费较高增幅是一致的。

  值得关注的是,11月份购进价格指数达73.5%,比上月再升3.6个百分点。该指数自8月份以来,持续强劲攀升,目前已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分行业来看,普遍较高。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70%。部分行业甚至高达80%以上。(新华网)

  PMI加剧紧缩担忧 A股见阶段地量
  尽管11月份PMI持续走高,并且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但大盘并没有获得足够的上涨动力,成交量甚至创出近几个月以来的新低。在紧缩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当前经济基本面的好转遭遇“无视”,甚至被市场理解为紧缩增强的催化剂,购进价格指数的上涨更加剧了市场的谨慎情绪。不过另一方面,量能的萎缩也反映出恐慌抛售暂时终结,股指杀跌动力减缓。

  11月经济通胀齐走高

  11月份PMI为55.2%,较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高于市场一致预期。作为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行的领先指标,PMI的持续走高意味着经济已经在底部企稳,景气继续提升。从分项指数来看,除了采购量、进口、从业人员和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之外,其余11个分项指数均环比10月有所提升。

  具体来看,11月份新订单指数连续第四个月环比回升,达到58.3%,新订单的大幅回升拉动了企业生产量的稳步增长。不过,由于产成品库存也出现上升,因此二者之差反映的“供需缺口”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反映实际需求出现小幅回落,这也是7月份以来出现的首次回落。进一步来看,11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而新订单指数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说明11月份需求的回落缘于内需,这很可能与国内物价的大幅上涨有关。当然,经过前几个月的持续上涨,实际需求包括内需目前依然处于高位。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11月份PMI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大幅提高3.6个百分点,达到73.5%。这也是购进价格指数连续第四个月环比提升,70%以上的高位反映当前通胀压力较大。与此同时,11月份采购量指数和进口指数较上月分别下降0.9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企业采购意愿的减弱很可能缘于原材料和物价大幅上涨导致的调控预期升温。

  整体来看,11月份的PMI超出市场预期,反映经济回升势头仍在延续,不过内需在连续四个月快速上升后出现小幅回落;购进价格指数再度快速攀升,显示通胀压力较大。

  紧缩担忧成就阶段地量

  11月PMI的超预期曾一度给周三市场带来提振,地产、银行、煤炭、有色等板块均在盘中有所反弹,然而股指的上涨依然犹豫,最终仅实现3个点的微涨。与此同时,两市成交量大幅萎缩,截至收盘,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019.4亿元,创出10月份以来的地量。

  由于11月PMI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显示国内通胀压力并无减弱迹象,因此CPI走高难以避免,近期持续影响市场的货币紧缩预期在周三再度升温。在高通胀而政策尚未明朗的背景下,PMI的持续走高几乎被市场无视,基本面的持续好转甚至成为市场判断紧缩措施加强的依据,对于政策的担忧情绪始终压制着市场可能展开的反弹。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量能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指杀跌的动力减缓,恐慌抛售行为基本终结。大跌以来,市场还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反弹,而经济和流动性现状依然良好,这就使得市场本身存在较强的反弹要求,只是受制于货币紧缩预期这个障碍。

  兴业证券指出,11月份PMI数据显示总需求无虞而通胀压力大,这将刺激政策坚定调控,因此预计市场短期还将处于震荡格局中,建议关注宏观调控的动态演进,等待政策风险消除之后,视紧缩力度判断后市机会。(中国证券报)

中国价格指数持续攀升 刺激政策紧缩担忧加重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11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显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总体呈现稳中略升基本态势。同上月相比,有7个指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中进口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另外3个指数降幅较低,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从PMI指数变化趋势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需求基本平稳

  1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8.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普遍较高,只有纺织业、饮料制造业等4个行业低于50%,其余16个行业均高于50%。从产品类型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较低,略高于50%。反映出当前能源、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对需求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二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类企业以及设备制造业企业依然较高,均达到60%以上。

  从最近两月新订单指数走势来看,呈现回归平稳趋势。新订单指数今年一直呈波动中上升态势,目前已经达到58%以上,已回升到较高水平。这种走势反映出中国内部需求较为强劲,并且较为稳定。

  最新统计数据也反映了这种特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7556亿元,同比增长24.4%,仅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5亿元,同比增长18.6%,比9月份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13亿元,同比增长18.3%,与1-9月份持平。

  二、生产继续上升

  11月份,生产指数为58.5%,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该指数8月份以来持续上升。分行业来看,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如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生产指数低于50%,反映出其产能扩张受到一定抑制;受季节因素影响,饮料制造业生产下降,其生产在50%以下;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生产加快,其生产指数达到70%以上;装备制造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指数保持高位,达到70%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工业生产增势平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三、出口稳中略升,进口趋于下降

  1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略升0.6个百分点,呈现稳中略升基本势头。分行业来看,有11个行业高于50%,其中机电和服装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较高,达到60%以上,反映出这些行业出口形势保持稳定上升。但仍然有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9个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在50%以下,说明中国制造业出口形势结构性差异较大,在国际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整体回升、稳步回升态势尚未形成,未来出口走势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11月份,进口指数为50.6%,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该指数今年9、10月份明显上升,一度达到52%以上。本月掉头向下,回落到略高于50%。预示着受国内需求由增转稳以及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较大、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未来二三个月进口可能趋稳或有所下降。

  四、价格继续攀升,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11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73.5%,比上月再升3.6个百分点。该指数自8月份以来,持续强劲攀升,目前已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分行业来看,普遍较高。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70%。部分行业,如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高达80%以上。

  最近一段时期,受美国“二次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影响,全球通胀预期上升。国际市场上黄金、铜、油、棉花、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上涨,涨幅可观。国内CPI也创下近年高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0月CPI为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0%,涨幅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在通胀预期气氛下,铁矿石、焦炭、煤炭、油价等钢铁原料和燃料价格普涨。从受调查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反映价格上涨的企业比重接连上升,本月达到37%,继上月提升2个百分点后,又上升3个百分点。多数企业反映,当前部分农作物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快;棉花棉纱等原料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价格暴涨;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涨势强劲;煤炭、柴油、钢铁、铜铝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势头明显。由此带来了企业成本上升,生产经营压力较为沉重。

  我们认为,当前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有望逐步缓解。首先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已成常态,工业产品供应宽松。最近两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呈上升趋势。其次,从政策层面来看,面对通胀预期上升,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目前已有迹象显示货币政策或将回归稳健。11月份,央行先后两次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8%,创历史新高。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16项具体措施。11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出台了多个物价调控政策举措。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制造业PMI呈现稳中略升基本态势,意味着制造业经济仍处在扩张区间。但也必须注意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比如国际经济异常复杂,全球通胀预期上升,国内商品价格普遍上涨,需求增长动力趋于减缓等等,要未雨绸缪,防止这些不确定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使经济发展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继续巩固和增强。

专家称中国或将加息25个基点
  昨日,汇丰中国发布了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5.3%,创8个月以来新高,显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走强,价格压力显著。

  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官方PMI为55.2%。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评论中国制造业指数(1456.882,6.24,0.43%)调查结果时称:“在美联储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11月中国PMI继续走高,特别是成本价格加速上涨。这很可能加剧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屈宏斌预计,未来几个月政府会进一步强化数量型紧缩,并通过25个基点的小幅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

  美国《华尔街日报》今天的报道就称,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仍无减弱迹象。有经济学家预计,1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增幅将超过10月份,11月份CPI数据定于12月13日公布。

  注:PMI高于50%表示制造业活动处于总体扩张趋势,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出现萎缩。CFLP公布的官方PMI自2009年3月升至50%以上后,已连续第21个月保持在50%以上,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扩张态势稳固。(法制日报)

中央经济会议前望迎政策真空期 货币紧缩难持续
  伴随着央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面的影响显现,上周以来市场利率大幅冲高,继11月30日创出年内新高后,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2月1日续创3.3459%的年内高点。分析人士表示,年末效应、准备金缴款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了本轮资金利率的强势上扬。不过,由于中央经济会议前市场有望迎来一段政策真空期,本轮资金面的紧张状况预计将不会持续。

  市场利率大幅飙升

  数据显示,12月1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1天、7天、14天期定盘利率分别为2.2420%、3.3548% 和3.7000%,除14天期品种略有回落外,1天期与7天期分别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70和4.48个基点,其中主流品种7天期回购定盘利率为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站在3%以上水平。与此同时,当日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3.3459%,较周二上涨1.22BP,同时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出年内新高。

  对于近几个交易日资金利率的大涨,上海一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目前市场的确已出现部分银行资金吃紧的状况。该交易员透露,随着前期部分财政存款到期回流国库,本周银行间市场曾有某国有大行出面借钱。该市场人士同时称,整体来看,本轮市场资金利率的快速飙升,主要因素仍是存款准备金上缴和年末因素叠加共同推动。

  11月29日,存款类金融机构正式上缴约3000亿元的准备金,加上由于对货币政策紧缩的预期,部分金融机构临近年末未雨绸缪的谨慎心理,一度造成市场“惜借”情绪发酵,从而引发资金利率快速跳涨。

  资金利率回落仍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轮资金面的紧张程度,以及资金利率的上行空间,目前多数市场人士并不十分悲观。

  据了解,上周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投氛围正出现显著回暖,主要原因就是主流机构均预期到中央经济会议之前市场将迎来一段政策平缓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构的资金紧张情绪。

  前述交易员称,目前他所在银行的资金面状况并不紧张,而考虑到政策真空期因素,预计本轮资金利率的跳涨或不会持续,后期主流的7天回购利率将有望回复至2.1%一线。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俊郁表示,近期资金面的紧张,可能反映出市场过于情绪化。刘俊郁称,10月份六大行的差额存款准备金即将到期释放资金近2500亿元,而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超过5000亿元,预计11-12月份的增量依然不低,加上目前市场传言11月中旬的信贷投放已经达到6000亿以及年底财政的“突击花钱”,短期内资金面还将保持宽裕。

  与此同时,国海证券分析师高勇标也认为,新增约1万亿元规模的财政存款以及10月份差别准备金率的到期,有望使12月份商业银行超储率由11月的1.2%强劲反弹至约2.8%。在此背景下,12月初较为紧张的资金面有望得到逐步缓解,回购利率将冲高回落,预计12月份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将有望重回2%左右的中枢水平。(中国证券报)

西部证券:震荡过后疲态尽显 资源股成为风向标
  前日大幅震荡过后,周三市场波澜不惊,沪深300指数盘中波动幅度不足50点,沪市成交也仅有1057亿元,为10月以来地量。我们认为,宏观紧缩调控预期成为制约当前市场的最大因素,不稳的国际环境也使得资源股保持低位震荡,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意愿则较为浓厚,当前市场因热点不具趋势性而处于波段探底阶段。操作上,建议保持低仓位的防御策略以增加资本的稳定性,耐心等待市场更为清晰的趋势来临。
  等待政策趋向明朗
  昨日消息面利好不断,市场反应却波澜不兴。之前市场所担忧的加息可能性的再度提升,成为掣肘股指前行的主要负累。但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继续上升0.5个百分点的数据说明,经济景气度继续得以保持。只是从本月进口指数50.6%,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出口、投资的复杂趋势。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加之随后将陆续公布上月其他宏观经济数据,将会对随后政策调控倾向产生持续作用,对当前A股市场的信心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认为,需要等待政策调控趋向的逐步明朗,才会带来更为清晰的投资思路。
  资源股成为风向标
  从市场走势上观察,调整主要是由资源股走弱引发。受国务院调控物价、抑制过度投机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10月中旬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有色、煤炭等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快速调整的要求较为强烈。从近5个交易日的Wind数据观察,主要权重板块依然占据资金减持的主流。资源股为代表的基本金属、贵金属指数、煤炭指数,其净流入金额分别为-57.93亿元、-10.50亿元、-12.58亿元,另外,银行指数、房地产指数近5个交易日的资金流入为-16.03亿元、-9.79亿元,也显示大幅流出。上述权重板块的大幅减持,无疑表明近期机构资金避险要求的提高。
  尽管在近几个交易日的股指跌宕中,部分有色金属、稀缺资源股涨幅居前,但从昨日市场观察,上涨的有色股家数较前日明显减少,且板块中涨幅超过3%的个股不足5只,有色板块整体反攻力度偏弱,从行业指数表现来看并不排除进一步回调的可能。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煤炭类个股中,说明资源类个股已经不具备驱动市场反弹的驱动力量。不过以往市场走势中,前期推动反弹的板块先期调整一旦结束,往往会成为市场有望稳固的风向标。投资者不妨将未来资源股的回稳,看做市场结束波段探底的信号之一。
  大幅做空理由不充分
  此外,市场底部结构分化的压力还来自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近期,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连续出现下跌放量、反弹缩量的弱势格局,这表明板块之间轮动还没有完成有效切换。不过,伴随着"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刺激,我们认为不少中小市值品种高成长性的强势产业特征会在充分调整过后,再度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而随着股指的底部特征逐渐清晰,这批个股仍将具备波段性表现的机会。
  我们认为,紧缩的流动性趋势一定程度上还在制约场外资金的进场意愿,反弹缩量、缺乏持续性仍会成为近一阶段市场的主要特征。但进入本周,市场重回政策主导下的观察期,股指向下大幅做空的理由并不充分。只是周初的大幅震荡不可避免地造成股指重心下移,在市场没有完成区域整理的平衡阶段,需要反复的波段震荡来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操作策略上,由于热点的局部活跃加大了个股的操作难度,因此仍需轻仓应对,不宜盲目追逐缺乏基本支撑的题材个股。

国都证券:不必过度悲观 震荡带来布局良机
  综合宏观经济、流动性、估值水平等因素判断,我们不应单单因为政策紧缩而对后市持过度悲观预期。如果政策因素引发大盘下跌并导致大消费、新兴产业等主流品种出现明显回调,投资者理应把握低位介入的时机。
  对紧缩不必过度悲观
  在政策紧缩、流动性回收的宏观环境中,不少投资者对后市表示担心。特别是2007年央行连续加息导致A股行情转折的情形,更让投资者记忆犹新。我们认为,紧缩政策是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综合经济运行、流动性、市场估值等因素来看,对A股后市表现不必悲观。
  首先,作为决定市场运行的根本性因素,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仍处平稳格局中。新近公布的11月PMI指数较上月继续走高,显示出制造业稳步回升的态势。展望明年,虽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内需前景仍值得乐观期待,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空间依旧较大。我国经济有望在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小幅回升的走势。事实上,我国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很小,只要政府及时出手对导致通胀的投机性因素予以制约,未来资源品、农产品价格上升等内生性因素只可能带来通胀水平的温和上升,不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太多的不利影响。
  其次,对A股流动性的前景也不宜悲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中短期内难以找到有力的经济驱动力,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前景长期向好,即便对于海外非投机性质的价值型资金来说,中国等新兴市场同样是值得考虑的配置方向。
  就国内而言,考虑到经济仍处复苏阶段,而且地方融资平台背负了大量负债,预计央行在加息的力度与节奏上会十分谨慎。事实上,回顾2008年可以看到,当预期高通胀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的情况下,管理层并不会贸然加息,而是容忍了较长时期的负利率。在负利率的背景下,居民的投资意愿无疑会被刺激起来,而且在垄断行业向民营企业放开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投资渠道受限的资金仍可能选择进入股市。
  此外,从估值水平来看,A股市场也不存在大幅下行的空间。目前沪深300指数今年动态市盈率仅有14.3倍。当然,时间即将跨入2011年,以明年的动态市盈率来考察市场估值更为合理。基于明年20%的业绩增长预期,沪深300指数2011年动态市盈率仅有11.9倍。横向比较各市场PEG可以发现,沪深300指数的PEG同样低于大多数发达市场。

国开证券:资金面不再充裕 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大盘在年线附近经过两周的反复震荡后,终于在周二选择向下破位,中短期均线系统再次失守使技术形态进一步恶化,短期难以乐观。周三的小阳线仅仅是对60日均线形成技术上的回抽,量能大幅萎缩显示市场主动参与意愿不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止跌信号,预计短期市场仍将以弱势震荡为主。
  通胀预期压制市场
  11月PMI(采购经理指数)指数达到55.2%,连续四个月走高,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显示国内通胀压力并无减弱迹象,11月PMI高企以及物价上涨推动下的CPI将难以避免地走高,这将促使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再度增强。数据显示,制造业增长势头不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对宏观经济的信心,但持续加剧的通胀压力也使投资者加大了对货币政策再次收紧的担忧,流动性拐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今后一段时间,以收缩流动性和管理通胀预期为目的的政策仍将陆续出台。央行在短短九天之内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加上一个月前加息,显示当前的货币政策基调已经在悄然转向。虽然物价上涨势头在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干预下有所放缓,但包括货币、成本、农产品供给冲击等物价上涨的根本动力仍然存在;同时,在年底以及春节期间市场将进入消费旺季,物价调控面临较大难度,通胀形势仍然严峻。持续的"负利率"使加息的可能性加大。
  资金面不再"宽裕"
  有媒体报道,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截至本月20日已经放贷超过2000亿元。四大行放贷额通常占全社会新增信贷的一半,据此计算,11月份所有银行新增信贷很可能超过4000亿元。今年我国信贷目标是7.5万亿元,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各银行的放贷额度仅剩2200亿元左右。因此,银行释放的流动性将大幅减缓。另外,由于年底资金回笼要求加上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已回收了一部分流动性,年前资金面将更加趋紧。
  从市场来看,资金退出强周期性行业是引起市场下跌的主要动力。一系列的负面消息动摇了市场的持股心态,尤其是10月受热捧的强周期品纷纷遭到主力的大力抛售。据wind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705.69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出262.1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43.54亿元,交通运输板块、资源股、银行业、地产等遭到机构大幅减仓,对股指形成沉重拖累。
  反弹预期不宜过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的下跌使这些品种的估值水平进一步降低,目前沪深300指数不到15倍的市盈率水平并不具备太大的下跌空间,从后市来看,尽管权重股没有明显的做多意愿,但对大盘指数还是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从短期来看,谨慎观望将是主基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市场对一系列的管理通胀的紧缩政策以及房地产等敏感行业的调控政策仍存担忧;另外,欧债危机也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外围市场的波动将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因此,在系统性风险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市场并不具备趋势性行情,投资者对于反弹预期不宜过高。
  从热点的演绎上看,以存量资金运作结构性行情还将是近阶段市场的主要特点,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新兴战略产业仍将是市场焦点。传统行业向新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催生一系列市场亮点,内在成长性将成为继续支持中小盘股估值高位运行的动力,因此,科技股、消费股、高送配股等资金流入明显的板块还有继续表现的空间。

短线有望通过震荡修复短期均线
  受外围股市暴涨的利好影响,周四A股两市呈现震荡走高的格局。从K线上看,上有250日线压力,下有60日均线支撑;盘中热点相对零散,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领涨板块,但个股交投仍较为活跃,上涨家数居多。不过,市场量能虽有所回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显示追涨资金较为谨慎,单日上涨尚不能恢复投资者的买股信心。对于后市,经过连续的调整之后,大盘风险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目前,沪市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位偏下的水平。而借助外围的反弹趋势,大盘短线有望通过震荡修复短期均线后反弹。

  近期,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确定性的干扰。但随着中央经济会议即将召开,紧缩政策措施预期将日益明朗化。从媒体这两日的一些报道来看,中央前期的一系列货币措施与物价调控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从政策目的来看,决策层需要保持经济稳定,过度紧张的流动性环境对当前的经济增长并不合适。政策的目的是防滞胀,而不仅仅是防通胀。这意味着物价若受到控制,则进一步深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出台。对股市而言,是有利于反弹行情产生的。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资本市场将多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在A股市场中,中小板及创业板走势均好于沪深主板。尚福林此次表态,将对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的长期发展形成利好;而且,尚福林提出将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完善适合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兼并重组制度安排,这将实质上利好中小板、创业板个股。

  结合尚福林的表态与目前市场运行的特点,我们建议关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其一,它们是明年政府大力发展并重点扶持的产业,明年上半年将出台具体规划。其二,它们的高成长性远远优于主板中的大盘股和其它个股,其年报应该不会逊色,符合年末业绩炒作行情的需要。其三,它们的高净资产、高公积金、高未分配利润,以及仅几千万的流通盘,预示着绝大多个股具有高送转的题材,容易成为市场游资爆炒的目标。(世基投资)

震荡难改 短期方向未明
  外围市场的强势,面对货币政策有可能的紧缩,也无法激发市场做多热情。周四,受到中美两国良好的PMI数据支撑,美元小幅调整,铜价大幅飙升,欧美股指的大幅上涨等诸多利好刺激,两市股指双双高开,但是,随后在年线附近再度受阻,股指转而掉头下行,向上压力的沉重以及对于货币政策变化的担忧,成为了主力资金借股指高开出货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目前年线附近对于股指压力明显,如同今年9月份的2700点一样,后市如没有利好消息的刺激,短期股指难以突破该点位。

  从盘面上看,个股呈现普涨态势。有色、券商、石油等板块一度联手发力,四季度业绩火爆的航空运输股、乳业股、水泥股,与此同时,产业政策预期乐观的水利股也渐趋活跃。整体来看,主力资金借助各种利好展开短线博弈,行业政策方面的利好,有望刺激相关板块出现走强,这说明目前市场资金仍没有放弃的意愿,主力资金将根据消息面的情况,以及板块轮动的节奏进行挖掘短线机会。但是,在大盘不稳的情况,这些热点板块难以持续走强,投资者不宜过分追高、也不要对涨幅期待过高。从近期热点频频转换来看,对于热点板块的持续性应持有谨慎态度。可重点关注有行业政策利好刺激或者价格上涨效应的板块。如近期政策关注的水利股、价格上涨的水泥个股,以及四季度业绩有望增长的其他版块个股。

  从K线图上看,目前大盘一直呈现震荡格局,市场依然难以选择方向,这说明当前市场缺乏内生性的涨升能量,以及上涨的政策基础。一旦国内货币政策的明朗化,特别是维持现有的货币政策态度,则反弹机会也就来临了。这也需要看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情况。预计政策面的明朗化是后市资金操作的关键,在消息模糊期间,震荡难免,个股热点轮换频繁,操作上需要谨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关注独立指数的强势板块和个股,特别是保持相对活跃,不大涨也不大跌,面对股指的震荡,独坐钓鱼台的个股,这样的个股相对就安全一些,也有主力资金在其中关注,一旦大盘企稳,将成为最先反弹的品种。(金证顾问)

短期多空拉锯格局难改
  周四深沪A股市场受外围市场及人民日报维稳政策影响,高开后震荡,至下午收市,两市出现回落,上海综指上涨20点,成交量有所放大。从盘中轨迹来看,市场在拉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工商银行等权重股后,市场中的买盘开始减少,而盘中轨迹显示,市场抛压仍然集中在前期炒高的品种板块上,许多早盘表现较好,而收盘却出现长上影线的情况表明:市场临近年终投资者买卖意愿减弱,是导致逢高离场盘出现的关键。从市场表现来看,市场热点较为杂乱,即有纸业、机械、煤气等,也有水泥、饭店等,市场并无鲜明的领涨品种。因此对于后市而言,近期的弱市格局暂难以改变,操作上以观望策略为主。

  从市场基本面来看,我们研究认为短期内难以实质性政策出台,而A股总体累积的新股风险正在显现出来,随着年终阶段的来临,实际上A股市场中许多业绩较差、年度题材炒作的高价股面临一定的抛压,而人民日报发表的防止股市大起大落并不能改变这些高估值泡沫类品种的风险,时间来看,12月初又将面临经济数据的公布,预计CPI及金融调控政策仍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基本面上我们暂难以看到实质性的利多因素出现。

  从技术层面来看,上海综指在破位年线后,始终无法回上,这主要是市场量能的萎缩,而上海综指2319-2573-2748一线的上升趋势线虽然末破,但也存在技术上的考验,如果破位,则应坚决离场观望;反之,则年终阶段维持缩量震荡的概率为大。

  总体来看,目前A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仍会表现为明显的多空拉锯走势,而突破的契机或为政策基调的确定,预计市场短期多空双方仍将围绕短期均线进行拉据,而市场短期内的品种机会仍将表现,但一旦市场在反弹过程中连续几日无量能配合,则应及时短线逢高出局;相反则可谨慎相对乐观。(九鼎德盛)

空方依然占据主动 杀跌空间不大

  展望后市,空头依旧占据短期主动。目前市场最为担忧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宏观政策上的定调,而这个会议何时召开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按照目前推测,会议可能延至中旬召开,这和11月经济数据公布时间重叠,物价、房市运行等数据是引发短期调控的最直接因素。因而,A股目前的极度疲软、市场的观望气氛严重不是外围走强就能改变的。2800-2900点区间的窄幅整理还未结束,2750一带的缺口还有被迅速回补的要求,而2700点关口作为前期整理平台的上沿,有较强支撑,而该平台的下沿在2580-2600点一带,可谓是当下的最强支撑点。故即使多头涣散,悲观弥漫,杀跌的空间已经不大,投资者对后市不应太过悲观。(华讯投资)

等待过度悲观预期后修正走势
  周四沪深股指受短期抛压释放后中美数据利好和周边市场大幅反弹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政策“释出”和缓迹象的影响下跳空高开,沪指整日窄幅震荡、深成指高开后受上升趋势线压制、下面多条均线支撑,板块方面,水泥建材、金融有色煤炭等蓝筹板块表现强势,但就是今天的表现来看我们还不能就此得出大盘已经企稳进入上升趋势,今日走势还是因短期抛压释放后多重利好刺激走势。但是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政策信息释放以及央行紧缩调控政策、紧缩舆论短暂回暖,大盘短期不会太糟糕的表现,但大盘真正企稳上攻还需继续等待,另外我们也不难看出前期大盘、投资者已经过度的对紧缩预期的担忧以及欧洲危机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明朗化,大盘指数不久将对这样悲观预期进行修正。(联讯证券)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页 (共13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