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给传统媒体的20点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0:40

  网络新闻刚兴起的时候,地位不是一般的低,是相当的低。由于用来糊口的新闻基本上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站拥有一段共同的血泪史:求媒体传稿件、求记者给稿件、求专家写文章、求明星做网聊,性质基本上和要饭的差不多,而且是跪地不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类型。

  也难怪被人瞧不起,甚至起疑心,主要是因为这些来路不明的家伙做事太不地道,粘贴(Ctrl+V)、复制(Ctrl+C)和删除(Delete),三个动词加起来,就是一个词——VCD,让人忍不住把它和我国蓬勃发展的盗版VCD产业扯在一起。更可怜的是,传统媒体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前所未有地高涨,动不动就要发律师函,高傲地警告转载者“本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这种态度,俨然陈凯歌在教训胡戈那小子。

  如今,时代不同了,作为弱势群体的网站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传统媒体的所有活动,都会请求新浪、网易、搜狐支持;在公司、政府举行的发布会上,来自网站的记者越来越多;读者报料,已不习惯打电话到报社,而是先到论坛发贴;发了新专辑、拍了新电影,明星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站的聊天室去,专挑自己愿意宣传的东西来讲,而不再是坐等待媒体打来电话,或者大张旗鼓搞个砸钱的发布会;广告商也见风使舵,把原本打算投给报纸的钱挪用给了网站,让报纸、杂志急得粗了脖子、红了脸蛋——摆明就是一场农奴翻身斗地主的样板戏!

  更为严峻的是,blog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在中国一夜长成,尤其是新浪的名人blog兴起之后,传统媒体的记者日子越发难过:

  (1)名人blog相当于名人的官方网站,虽然“野史”、“稗抄”也很相当的魅力,但中国人民至今还是很迷信“官方”权威性的,在“官方”和“八卦”共存的前提下,显然“官方”更有吸引力。

  (2)尽管blog上也有很多假大空、而且恶意炒作的手段更加让人不齿,但比起传统媒体而言,还是要真实很多。至少他们可以在blog上辱骂刚刚走出自家大门的媒体记者。

  (3)名人blog相当于名人的个人专辑、全集,而速度再快、资料再全的报纸、杂志,充其量也只是精选集、断代史;blog是活动的,报纸则是相对静止的,要追星、要掌握名人的一举一动,当然是选择blog。

  (4)如果你是某个明星的fans,你在他(她)的blog上留了言,一不小心就能得到偶像的回复、感谢,这种感觉跟歌迷见面会已经没有差别,谁还要看没有互动、感觉名人远在天边的传统媒体?

  (5)网络的繁殖力比蝗虫还要厉害,木子美、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人的走红速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blog上面的一句脏话,第二天就有可能被全国人民口口相传,现在端起报纸,是不是发现极大多数的新闻在头一天已经众人皆知?那么,谁还要花钱买报纸看“昨日新闻”?

  (6)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今天刚对某名人做了一个自以为很牛X的采访,当晚就被他(她)帖到了blog上,而且料更足、甚至加了采访感言?发生了这种事,你还不好意思跟人抗议,而只能看在眼里,窝在心里。

  新浪博客给传统媒体的20点启示

  新浪blog火起来后,很多传统媒体的记者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它的强大威胁,“妈的,他已经在博客上发言了,我还采访啥?”、“妈的,今天下午他刚去新浪聊过天,基本上把我要问的问题都答干净了!”诸如此类的抱怨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让人感受到了失去家园的切肤之痛。

  新浪blog的“殖民事件”给了传统媒体很多启示,总结出来,张榜公布,以警世人:

  (1)人对名利的追求永无止境,普通人如此,名人亦不能免俗。所以,当一个帮你写了好几年专栏的作家在新浪上开了blog,并把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未经贵报许可就发到网上的时候,请不要悲伤。

  (2)贵报能带给名人的东西如果比不上新浪,请原谅他扭头就走,同时提醒自己要努力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3)名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畅销的商品,让更多的名人为贵报服务,永远都不会有错。你要是知道新浪花了多大精力来邀请名人,要是知道全中国的名人都为新浪打工,你就很容易理解它为什么成功了。

  (4)采访名人的时候问题要尖锐,有料的采访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虽然很多人上blog是冲着名人而去,而跟名人写了什么毫无关系,但假设名人也能写点有价值的东西出来,引起的关注会更多,点击率也才更有价值,比如洪晃的《前夫和一个馒头过不去》,远远胜过徐静蕾的“今天心情不好”。

  (5)要设法让名人说真话。任志强和潘石屹吵架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他们愿意说真话,不说真话的采访相当于没做。

  (6)采访的话题一定要是大家正在关心、又得不到答案的问题,老是去关心天堂里的建筑风格,就是把读者划到了另一个世界。

  (7)标题一定要吸引人。blog上基本上都是文章列表,标题直接据决定了一篇稿件的市场。报纸、杂志铺天盖地,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一个好标题做指引,只怕被当成垃圾扫地出门。

  (8)文章不要长,1500字是现代人能够耐心阅读的上限。事实证明,一篇blog超过了1500字,阅读率就会直线下降,评论数量也会直线下降。假如你真的才华横溢、一下笔就不可遏制,请在1500的时候一定要加个小标题、另起。

  (9)写作要简洁、流畅。故弄玄虚、故作深沉、喜欢用长句,是传统媒体不好看的一大恶习,似乎不如此,便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高深。

  (10)可读性第一。复杂的道理,要用简单的形式表达,简单的道理,要用活泼的形式表达。最惹人恨的行为莫过于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浪费别人的时间。

  (11)对于媒体而言,捧场的人越多越好,不要总守着那么几个作者打转,时间长了会让人厌的。永远相信“智慧在民间”,并主动承担起发掘新作者、拓展新资源的责任。

  (12)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媒体风格。好比提起新浪blog,大家会说“好多名人在表演”,并养成了“看名人、到新浪”的习惯,提起贵报、贵刊呢?

  (13)销售要出花招。高晓松的博客有歌听,胡戈的博客有片看,男性杂志如果能送点打火机、剃须刀,报纸如果能送点柴米油盐,保你销量大增。

  (14)不要害怕转载。有媒体特别强调原创性,把“本报记者发自XXX”当成一个引以为傲的原则。事实上,“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文章好看,读者吃撑了才会去关心文章到底出自谁人之手。所以,约最合适的人采、写,甚至直接转载,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用去上纲上线,非得把它说成是破坏媒体原则、甚至是自杀的行为,众所周知,约稿、转载本身也考验媒体的眼光。新浪、《读者》不就是这样做成的吗?

  (15)集中多个优势的网络已成新闻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不能再孤芳自赏、实行鸵鸟政策,以“禁止转载”、“打击侵权”、“坚决不沦为网站的民工”等思维和手段维护自己的假想利益,最终在这一阵地中失守。其实这是双赢的事情,为什么只想着你为网站提供了素材,不想着网站也为你做出了贡献?所以,至今没建网站或者是网站没法看的媒体应该行动了,死活也弄个电子版上去,并把别人的转载理解成是瞧得起你,否则,你得到的是一点可怜的版权费,失去的却是整个的网络阵地。

  (16)要善于自我炒作。新浪炒作blog是真心实意的,不仅天天在首页用红字做导读,还制造了“徐静蕾博客过千万”、“潘石屹要出博客书”、“锐博客30人”、“群博客”等新闻事件,堪称超女之后最成功的一次营销事件。可惜我们的某些传统媒体,明明花了很大精力做一件事,却静悄悄没泛起一丝波澜。

  (17)要善于没事炒事。blog是一个名利场,里面的人随时准备贡献新闻佐料。因此,编辑的任务就是别有用心地把最能惹事的blog提到首页,从而把没有关联的事件活生生制造成一个事件。我们的很多传统媒体没有这个能耐,他们有很多名人资源,却碍于和名人的关系,不忍心生拉硬扯,从而大失了良机。

  (18)要多和作者沟通。比如说“老徐”的blog始终挂在首页,让老徐知道自己的博客是多么的受欢迎,极大的满足了老徐的虚荣心——我猜想这也是老徐坚持写博客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名人同意在新浪开blog的原因。反观自己,有没有给作者提供过足够的反馈、回报?

  (19)要多和读者沟通。新浪blog有一个“问题留言板”,对blog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有及时反馈。想想贵刊有没有留反馈信箱,有没有人专门查看、读者的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答?

  (20)最后一个启示:新浪blog起步较晚,但短短时间,已经俨然是业界老大,足以气得死方兴东。这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只要找对了方向,任何时候起步都不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