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小记(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37:58
 听乐小记(1)
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贝多芬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
       最早接触古典音乐就是从听他的交响乐开始。那时候流行的是那种砖头大小的便携式录放机,好不容易在书店里找到两盘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的贝多芬的磁带:“第三”和“第五”,以及与“第五”录在一起的“艾格蒙特”序曲。于是,翻来覆去地听,直听到卡带转不动了,于是再去买新的“贝三”“贝五”。
      由《英雄》、《命运》而至《田园》、《合唱》,贝多芬的激情足以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心驰神往。后来又听到小克莱巴指挥的 “第四”、“第七”,真让人如醉如痴,不得不佩服贝多芬的无与伦比。
      九部交响曲之外,贝多芬还有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1部歌剧序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大批室内乐。不过,对奏鸣曲之类至今未听出味道。即使如大名鼎鼎之《月光》《悲怆》,听来听去都不过是一连串木槌与钢丝的撞击,叮叮当当而已。最近才慕名听了听所谓“101”、“106”,似乎比《月光》更有气势,也更有听头。不过也仅仅是开始。贝多芬说巴赫不是小溪,是大海。在我看来,贝多芬才真是浩瀚无际、奥秘无穷的深不可测的大海。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 22岁以后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乐派过渡的代表,此后便一直生活在这座对音乐家特别有吸引力的城市。
     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维也纳创作的。
     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首演式。
     1805年,他创作的唯一的一部歌剧《费德里奥》也是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举行首演。     据说,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曾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 Willman) 求婚,但是被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又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人——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他的心情,但她们接受他的音乐而拒绝他的爱。      26岁以后贝多芬开始丧失听力,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 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
    在一本笔记本中,贝多芬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坚持真理,即使面对强权。”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逝世。
     人们在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在悼词中说:“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於是他就远离了众人。”
     当时,年仅30岁的舒伯特手持火把为贝多芬送行。葬礼之后,舒伯特与朋友们聚会。他举起酒杯不无伤感地说:“这一杯,是为那个刚刚被埋葬的人。”然后,他又一次斟上酒,神情更显凄惨:“这一杯,是为随他而去的下一个人。”
     他的话不幸言中。仅仅20个月后,这“下一个人”果然出现。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根据他在弥留之际的愿望,他被安葬在紧靠着贝多芬的墓穴,而且葬礼上举行了同样的火把送行。也许,这是舒伯特一生中唯一的幸福时刻。                                   (2007-9-20)                                        
2、巴赫-管弦乐组曲第2号之7《谐谑曲》
        《谐谑曲》曲名来源于法文“Badinerie”一词,原意为“开玩笑”。从十八世纪起,谐谑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体裁,而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很多古典乐派的作曲家还把这种体裁应用到了交响乐中,一般作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巴赫的这首“谐谑曲”采用了二部曲式,长笛明快、轻巧的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情绪,滞缓的弦乐在低音区与之呼应。曲子对演奏技巧的要求不高,因此成为许多业余长笛演奏者十分喜爱的曲目。
3、巴赫-管弦乐组曲第3号之2《咏叹调》    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作于1727年至1736年之间,后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4、马斯奈《沉思》    儒勒·马斯奈(1842-1912),法国作曲家。原曲为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歌剧《泰伊思》作于1894年,剧情为一个宗教故事,发生在公元四世纪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名妓泰伊思由于受到修道士的感化,终于摆脱花天酒地、纵情享乐的世俗生活,而皈依宗教。泰伊思在修道院里获得了宁静,同时也彻底失去了人间的欢乐,最终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人世。这段间奏曲表现了泰伊思厌倦世俗,试图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解脱时的心态。 5、舒曼《梦幻曲》   《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十三首中的第七首。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如各曲标题:“奇异的故事”、 “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比幸福”、“重大事件”、“炉边”、 “竹马游戏”、“过分认真”、“惊吓”等。形象生动,饶有情趣。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合奏。该曲主题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婉转流连,引人于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再加几许韶光已逝的惆怅。
                  
                           6、舒伯特《圣母颂》    “圣母颂”是西方宗教礼仪音乐的一部分。传统的“圣母颂”是祈祷词的吟唱形式,歌词出自《圣经》中对圣母玛利亚的致意词。启蒙运动以后,一些音乐家写的“圣母颂”已经与宗教的关系不大,只是利用“圣母颂”的形式来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例如法国作曲家古诺用德国作曲家巴赫的键盘乐名著《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首 C大调前奏曲加上自己的一首“沉思”,作为原曲的对位,形成一首编配得天衣无缝的小品,取名《圣母颂》,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趣话。
 
     舒伯特的《圣母颂》是他根据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的长篇历史叙事诗《湖上夫人》中的一首诗写的。司各特的长篇叙事诗《湖上夫人》作于1810年,写的是中世纪苏格兰国王和骑士冒险的故事。舒伯特读到了《湖上夫人》的德译本,诗中的一些章节使他非常感动,其中有一个场面,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某一天黄昏,骑士罗德利克在郊野漫步,隐约听到舒缓的歌声,循着歌声找去,原来是道格拉斯国王的女儿埃伦,在竖琴的伴奏下唱着祈祷歌,以倾诉内心的烦恼。舒伯特根据这一情节写出了三首《埃伦的歌》,其中的第三就是现在的《圣母颂》。歌曲表达的是一位生活在战乱年代的少女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听者也可以从这首小曲里,感受到作者坎坷人生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
 
     附:舒伯特《圣母颂》歌词(原作-司各特,译配-廖晓帆):       呵,圣玛丽亚!温柔的母亲!请你听一位少女恳求;从这荒凉的岩石上,我的祈祷飞向你的身旁;我安睡到那明天早晨,不管那人们怎样残忍.呵,圣母,请看少女的哀愁,呵,母亲,请听少女祈求!呵,圣玛丽亚!       呵,圣玛丽亚!圣洁的母亲!当我们在岩石上沉睡,有你来保护我们,硬的岩石也会变得柔软;在梦里我看见你微笑,我彷佛闻到玫瑰芳香.呵,圣母,我要向你倾诉我一片赤诚的少女的心!呵,圣玛丽亚!       呵,圣玛丽亚!纯洁的母亲!世上的一切鬼怪妖精,被你赶得无踪影,我们再也不会受到欺凌;我们都甘愿屈从命运,因为你会亲切地爱抚我们.呵,圣母,我虔诚地恳请,呵,母亲,愿你永爱我们!呵,圣玛丽亚!   7、勃拉姆斯《摇篮曲》      勃拉姆斯《摇篮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作于1868年,题献给法贝尔夫人。为所作《歌曲五首》中的第四首,后被改编为各种器乐曲。
      法贝尔夫人是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原为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的合唱团成员,她喜欢唱一首鲍曼所作的的圆舞曲。1868年作者听说法贝尔夫人的次子诞生,便把这首圆舞曲的曲调略作改动放在钢琴伴奏声部,同时配以摇篮曲的旋律以示祝贺。原曲有两段歌词,大意为:安睡吧,宝贝!小床满插玫瑰,香风吹入梦里,在天使的守护下安睡!宝宝睡得香甜,在花丛中睡到天明,待上帝来将你唤醒。
8、艾尔加《爱的礼赞》
   
     亦译作《爱的问候》,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代表作。艾尔加生1857年,早年与父亲学习管风琴,後习小提琴,参加当地乐团,与大他九岁的卡若琳小姐结婚。1888年,两人订婚前不久,艾尔加带着卡若琳所写的一首诗《爱的优雅》去度假,灵感一来,想到了一个旋律,于是为此诗谱上曲,即为《爱的礼赞》,回赠给卡若琳。後来艾尔加又将它编成三种演奏版本:钢琴独奏、小提琴和钢琴、以及管弦乐曲,成为广为流传的小品佳作。   
9、奥芬巴赫《船歌》
    奥芬巴赫(1877-1880),法国作曲家。《船歌》选自奥芬巴赫代表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共有三幕,叙述了主人公霍夫曼向友人讲述的三次爱情经历。第二幕叙述的是霍夫曼在威尼斯与美女朱利埃塔的恋爱故事。幕启,布景展示了威尼斯运河旁庭院里的繁华景象:琳琅满目的画廊面向着大运河,台阶上铺陈着带装饰图案的大地毯,各种花草在火炬的映照中显得异常鲜艳。朱利埃塔一面招待宾客,一面与她的情人达彼图托一起唱起这首歌唱美丽夜晚的“船歌”。歌曲从独唱到二重唱,后又加入合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了威尼斯河上的夜景。
10、巴达捷夫斯卡《少女的祈祷》    巴达捷夫斯卡(1834-1861),波兰女钢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为三十五首钢琴小品,风格单纯而清丽。大部分作品默默无闻,只有18岁时(1856年)创作的这首《少女的祈祷》成为世界名曲中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27岁在华沙去世。
11、蒙蒂《查尔达什舞曲》
    
    《查尔达什》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蒙蒂最著名的两首小提琴曲之一(另一首为《爱的晨曲》),后被改编为手风琴等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和合奏曲。
    “查尔达什”是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一种匈牙利的民间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Lassau),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这是男子独舞者出场时的音乐;第二部分称“弗里斯”(Friss),2/4拍。这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
   《查尔达什》这首曲子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先由小提琴在低音区演奏出节奏自由、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并由这一主题组成舞曲的“拉绍”段落。在这一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发展之后,又出现另一支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这两支旋律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赛音乐的特点。接着,乐曲转入查尔达什舞曲快速而活泼的“弗里斯”段落 ,欢快而奔放。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