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第三,上海第六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12:20
2010年10月19日 10:17财新网亚洲金融[3.63 0.00%]中心受益于高经济增长,但欧美金融监管仍有绝对优势

【财新网】(特派伦敦记者 张翃)香港已经加入伦敦与纽约的行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中心;上海亦大步跨入前十行列,名列第六。一份评判全世界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最新报告下此结论。

在这份由伦敦的商业智库Z/Yen完成的报告中,伦敦和纽约仍然保持了世界顶级金融中心的排名,且二者不相上下,但排名第三的香港与前二者的评分差距已经缩小到了10分之内。“总分有1000分,所以10分的差距是非常不显著的,这说明香港已经被视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中心。”报告作者严德尔(MarkYeandle)说。

上海跻身前十排在了第六位,从半年前发布上份报告时上升了五位,深圳从上次的第九下降到第十四,北京从第十五下滑一位至第十六。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自2007年3月起每半年发布一次,衡量全球75个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表现。该指数综合考虑两方面的数据,一是客观的数量型指标,二是通过对金融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体现其对各金融中心的主观评价。

因此,排名结果更多反映了各金融中心的相对竞争力,而不一定准确衡量了各地“可观察到的现状”,严德尔表示。

金融中心按其市场辐射面可以分为“全球”的、“跨国”的和“本地”的。其中,香港、北京和上海都被视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但香港的金融业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全球领先,即业务类型全面多样,涉及银行、保险、基金管理等各个方面,业务发展程度也高。北京和上海则被视为业务类型仍较为局限,只在某些业务上发展较深。

报告也特别指出了中国三个金融中心的“名声优势”,即金融中心得到的主观评价高出客观指标后综合评价的部分。在全球75个金融中心中,深圳、上海和北京具有最大的“名声优势”。这既说明三地有某些优势未能反映在数量分析指标上,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些金融中心要达到人们的期望值,还需要在人力资源、市场准入、商业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多下功夫。

商业环境成为最多受调者眼中最关键的竞争力指标,超过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而令最多人担忧的则是监管的不确定性和税收水平。当问到哪些方面的改变最能影响一个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被提及最多的包括税收、经济和商业自由度、政府对金融部门的支持,透明度和监管的可预测性。

重心东移

在伦敦一个围绕这份报告的讨论会上,全球金融重心东移,是在场来自欧洲金融企业和监管机构的代表热议的话题。

报告的问卷调查中,当被问道所在金融机构未来几年内最有可能在哪个地方开设新办公室,排名前四的全部在中国。来自全球各地的近1900名受调金融从业人员中,73个受调查者回答深圳,57人回答上海,49人回答香港,31人回答北京。

当被问道哪些金融中心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高的重要性,被提及最多的都是亚洲城市,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新加坡、首尔和北京。

报告中引用纽约某投资银行总裁的话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现在都是至关重要的(金融)中心——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三个地方都有办公室,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

英国近来的一大话题正是,金融危机后英国和欧盟加强监管,英、德、法征收银行税,会不会加快主要金融机构将总部迁往新兴市场的步伐。汇丰银行今年年初宣布首席执行官办公地点从伦敦转移到香港就被认为是这种趋势的重要信号。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冼博德(PeterSands)在日前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吸引力的平衡点显然正离伦敦越来越远”。伦敦会不会丧失头号金融中心的地位,明显是在场讨论的焦点。

与会者讨论的一个共识是,亚洲的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吸引金融机构由西向东转移的拉动力,但监管仍是西方的一大优势。

金融创新研究中心(CSFI)高级研究员拉塞尔斯(DavidLascelles)说:“就像你在某香水品牌上看到的‘伦敦-纽约-巴黎’,仍然是可信度的象征。”他认为这种长期建立的可信度还将继续巩固伦敦、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但他也承认,如果英国在监管、税收等方面政策不当,可能导致丧失一定优势。

拉塞尔斯认为,虽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有很大的经济腹地,时区也是金融企业在这些地方设立分支的因素,但这些都不能代表金融中心自身的发展水平。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还将继续吸引金融机构,重要原因还包括“其他人都在哪里,我也要在哪里”的心理。

Z/Yen主任麦耐力(MichaelManelli)说,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说明有企业流向别处,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指标是,近年欧洲很少有新的IT项目开发。这从侧面反映了欧洲金融服务业务的不活跃。此外,英国很可能将对工作签证设限,也会对金融机构的人才招聘形成障碍。

有与会者指出,将在很大程度影响金融服务业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一个因素是成本考虑。在亚洲金融中心上市的费用比在欧美低很多,加上许多企业都希望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告诉增长中分一杯羹,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到亚洲进行首次公开上市(IPO)。

这种说法已经有了一定佐证。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除日本以外亚洲今年年初以来共有548宗IPO,总融资额972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165%,占全球市场的62%,已经超过了欧美市场的份额之和。这显示了投资者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追捧。

而一位来自美国的金融业人士认为,代际更替也许会成为金融中心转移的“引爆点”(tippingpoint)。当代人也许更喜欢伦敦和纽约,也更适应伦敦和纽约的监管环境,但下一代不一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