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道序言——管理是一种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41:51

1、  实践不是实战

实践是一种认识论,实战是方法论,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方法。追求实战是重术不重道的学习上的投机行为,只能解决眼前的个别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和长远问题。重术不重道的人管理上依赖别人而不是自己。

2、  做事不等于实践

做事讲究方法,实践是为了认识事物。做事是为了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实践是通过做事来总结分析。没有总结分析的实践就是做事,做事以后能悟出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才是实践。做事又总结的人才能当老板,做事不总结的人只能当员工。

3、  实践是解决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唯一有效的方法

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容易使人产生官僚主义的作风,看书学习容易产生照搬。管理是一种实践就会使管理者注重现场和市场。坐在办公室看报表听汇报不是实践,不走访用户在网上查资料不是实践,出现问题不到现场而是在办公室开会讨论不是实践,而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实践是直接认识,听汇报看书是间接认识,间接认识不一定是事实,即使是事实但不是实事,亲身感受的事实才是实事,实事才能求是,事实不能求是。

4、  实践才是实学

人们追求真才实学,什么是真才实学?真才来源于实学,实学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真知产生真才。实践中悟出的是道理,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从书上学来的是知识,知识入脑,产生的是记忆所以教条。从书上认识还是从亲身体会来认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路线,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斗争就是这两种认识论的斗争。书本知识为什么脱离实际,因为没有具体的人和事。离开具体的人和事就没有问题所以叫纯理论,即使书上针对问题在讲也是假想的模拟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离不开“情”字,私情、友情、亲情。理论上认识得再清楚,解决问题时往往为情所困,因为书面知识产生的认识不能提高人的心胸境界,只有从实践中悟出的道理才能提高心胸境界,才能处理好私情友情亲情关系。知识来源于书本,道理来源于实践。无师自通是天才,有师才通是人才,有师不通是蠢才。从实践中悟出道理就是天才。实践是一种认识现实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自我提升境界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只有有效的改变自己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书本知识达不到这个效果,什么是问题?问题是一种观念,转变观念就等于解决问题,正确的观念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还是从书本中来?人的一切有效认识来源于实践,认清现实靠实践,管理是解决现实的问题。理论产生理想,解决理想问题靠逻辑推理。认识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只能靠实践,离开现实的人和事的认识即使很深刻的认识也解决不了你的具体的问题,比如格言,伟人、成功人士的秘笈等,虽然深刻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学习格言、成功人士的经验只能使人不犯常识性错误,教条主义者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只有实践中悟出的道理才是深刻而有效的认识,书本知识无论多么深刻总觉浅。

5、  理论不但不能联系实际而且使人看不清实际

书本知识也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的方法是记忆,在运用时只能照搬,这就是产生教条主义和书呆子的原因。由此,理论不但不能联系实际而且使人看不清实际,因为人是观念性动物,接受了某种观念就会用这种观念去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这就是俗话说的“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从书本中获得的观念是脱离实际的,从实践中获得的观念是从实际中来的,所以能解决实际问题,商学院、医学院的学生为什么被有经验的人瞧不起,原因在于此,培训无效的原因在于此。当老板要做到研究性的工作,批判性的读书。做人需要道理,做事需要知识。道理管通知识属专,只有通才能以一御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道理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就是从实践中悟出的道理,做领导要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悟道,悟道才能领导。这就是熟悉马列理论的陈独秀、王明为什么领导不了共产党的原因,这也是许多海归派、商学院出生的人管不好企业的原因,这也是毛泽东成为伟大领袖的原因,毛泽东为什么要反对本本主义、官僚主义?为什么要写《实践论》?原因在于理论不但不能联系实际而且使人看不清实际。

管理首先用脚其次用脑最后用屁股,大部分搞管理的人只用屁股,一般不用脑和脚。

6、  管理是一种实践,说明不是会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会

不明白管理是一种实践就会产生很多限制:没有管理经历不能做管理,不是从管理专业毕业的不能做管理,把管理看得很神秘,认为学会了就能解决问题。这种认识既限制了自己又限制了用人。能不能做管理不看年龄经历和专业只看会不会分析总结,会分析总结的人就是悟性极高的人,属于天才,无师自通,任何事情只要做就会,这就是许多企业家不是管理专业毕业而且把企业管理得很好的原因。既然管理是一种实践那么就应该按实践的线路来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在总结,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俗话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毛泽东的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都说明了管理是一种实践,只有按实践的逻辑线路来进行。教条主义的失败表面是照搬本质是投机,想快速实现目标不想走艰苦的路。教条主义的逻辑路线:书本——行动——书本——行动。从来不用脑子分析总结,一句话,缺乏思考力。学而不思,行而不思,不思即死,古今中外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失败在不学习上而是失败在学习上,共产党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提倡实践不是反对学习书本和学习别人,而是反对那种学而不思的学习,反对那种用书本学习代替实践的行为,把推理当成明理的行为。提倡实践更能使人明白什么是有效的学习,使人明白道理和知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使人把为学与为道、求知识与求智慧、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在只重视学历和知识的今天强调实践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书本知识可以帮助人思考使人不犯常识性错误,可以使你解释问题但不能使你解决问题,知识越多的人越爱解释,把学得多的快感等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原因,也是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的原因,知识分子要成为知道分子的方法就是:知识还要做到,做到才能悟道,悟道才知道,知道才能领导。

7、管理效果靠实践检验

从实践中总结出道理这是管理是实践的一方面意思,检验这种道理是否有效的方法也只能是实践而不是争论和权威的认定。判断一个企业的好坏不是看规模有多大,设备有多么先进,有多少高级知识分子,有多少利润而是有效性,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老板是博士,高工若干,设备先进,员工上万就是没有效率,没有效果、没有效益又有什么价值呢?管理规不规范,管理风格是集权还是分权,这些方法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有效无效之别,不看广告看疗效。西医的诊断方法科学吧,面对有些病就是无能为力,中医不科学吧,就是能起作用。管理企业就像医病不是追求所谓的规范和科学而是有效性。规范是相对的绝对的规范是反效率的,科学只对事和物,对人的关系和观念就无能为力。企业有利润不等于管理有效,因为利润包括行业利润和管理利润,当整个行业没有利润你还有微利,这个利润就是管理带来的,说明你的管理是有效的。只有追求有效性才会有管理手段的灵活性,经营管理走向僵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追求有效性而是追求安全性。只要快速的达成目标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要管他规范不规范,科学不科学等条条框框。企业经营不是做买卖,一单一算账,经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不能完全看单位成本和单位利润,也不要拘泥于会计结算周期内的盈亏,很多集团以利润来衡量经营业绩,结果把经营者变成患得患失的小商小贩,为了利润反而丢掉了利润,这是不当的绩效考核带来的恶果。患得患失的人只能做买卖不能搞经营。经营遵循因果循环律,你向员工投入什么,向消费者投入了什么明天就会收获什么,人心即市场,人心者观念也。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出道理,根据这些道理时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法,这就是灵活机动,就是在以时俱进,以其预测未来不如抱朴守道。百年老店不是靠预测而是靠守道,也就是遵循悟出的道来经营,因果循环律就是一种经营大道,可以超度一般人在经营时不要患得患失,经营的大智慧就是懂得因果循环律。超速发展的公司老板一懂因果律二懂弱道。

有效率是指劳动生产率和产成品周转率,弱小公司要坚持原材料和成品的零库存,不要去追求原材料涨跌的机会利润,这种投机行为是美丽的陷阱,大公司周转快,可以投机。经营稳健的公司一般不会去考虑原材料的机会利润的。

8、  管理是实践是因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社会是图轻松的人在推动,为了轻松发明了各种机器,使人感受到现代科技产品给人带来的便捷和舒适。然而,舒适是以人的功能退化为代价的。空调使人对温度的调节机能退化;手机除了辐射对人脑的伤害外,使人的听力退化;汽车使人的腿部力量退化;电脑使人的脑部功能退化;食品精加工使人的牙齿和肠胃功能退化;科学知识的概念式思考使人的思维本能退化。

人身三大宝:汗、涕、屁。特别是出汗,调节体温排毒,空调使人感到一年四季如春,出汗较少,毒素积累。排汗的生理本能不得不人工—-桑拿;腿部力量—-跑步机;弥补精加工的营养流失—额外添加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古人的尸体埋在地下几千年牙齿都还在,如今五十多岁的人牙齿就开始松动脱落,原因是粗纤维太少,咀嚼功能退化,由于粗纤维太少导致肠胃蠕动能力下降,不但消化力差胃病普遍,而且排便力差产生痔疮;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就会产生代谢疾病,最明显的是女人平胸,男人少年白头。没有计算机人的心算力强,现在买几斤白菜也要计算器。

如果说以上是科技使人的功能退化,带来的只是疾病和生活能力降低的话,那么,科学知识产生的概念式思考使人的悟性退化,再加上分工和分科的危害,人的脑、身、心被彻底分裂了,精神分裂产生的亚健康像梦魇一样永远缠绕着每个人。

思维和思考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思考是以概念为中心的逻辑推理,它的价值就是提高脑袋思考的速度,对没有经历过的事可以通过推理做出快速的判断,可以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大规模的传授知识。然而任何事物是一个整体,用概念的方式认识整体的事物只能是组成一个个的概念体系,也就是形成学科体系,由于每个学科之间为了相互区别,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造成思维的整体性被破坏和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有一位哲学家说得好:世界上没有问题,只是误用词语产生的理解问题。比如:政治、经济、文化从道的角度论是一个东西,再比如:道理、智慧、成熟、爱、责任心、诚信从道而论也是一个东西,心理与道理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懂道理必然通心理。学心理学不一定懂心理。

看过央视《动物世界》的人都会自卑,思维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不是人类的独尊。人有文化,发明了概念,所以,思考是人类的专利,思考是人傲视一切的武器。思维就是悟性,也就是灵感,这就是“万物有灵论”的本质。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把握事物,具有通透性,思维的功能就是常言说的心的功能,所以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这个思是思维而不是思考。概念入脑,感觉入心。凡是自己亲身感觉过的东西终生难忘。感觉是开发心理资源的必由之路,概念开发脑资源。禅宗不立文字崇尚感受的原因在于此。有感受才有感觉才能产生感悟。概念产生的是知识,感悟产生的是道理。知识和道理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道理产生心理,也就是说,心理结构就是道理的层次,也就是常言说的境界。所以,指导人的行动的是道理,悟出道理就等于行为的改变,学了知识往往没有行动,知和行不可能统一,理论不可能联系实际,道理和行动是内和外的关系,道理来源于实际,毛泽东说他自己一辈子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原因在于道理是从实际和实践中来而不是从书本来。作为父母和企业的领导不明白知识和道理的区别,就搞不清楚那些东西是可学的,那些东西是不可学的,那些东西是可教的,那些东西是不可教的。把道理当成知识在教,造成了大部分人反感道理,最终人人不通道理,不通道理就用沟通,结果是沟而不通。我们不是需要沟通,而是通过明白道理达到默契。道理通过教育可以获得,知识通过教学可以获得,教育和教学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父母和企业的领导懂教育即可,做好教育是不需要知识的,古代的许多优秀的人的父母按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文盲,这些父母很通道理,所以很会教育。教育只能父母和企业领导做,学校老师只能做教学,国民素质的提高只能寄希望于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归属和价值不是慈善家而是教育家,鼓励企业家做点慈善无可厚非,鼓励企业家成为慈善家是国家的不幸和无能。把经营企业的经验毫不保留的分享,帮助更多的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帮助员工成长成熟成功,这就是企业家成为教育家的本质含义和意义,也就是常言说的“成就感”。

人类所谓的灵感其实就是冲破概念限制回到思维本能的一种状态,动物都有何况人呢?人只是被概念思考给压制住了。概念思考越发达的人悟性越低,这是为学对人的伤害,2000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知道了这种危害,提出为学与为道的结合。概念式思考还造成了人的内视功能的退化,诸子百家的文章是悟性思维的结果,所以,言简意赅,区区五千言胜过资本论,资本论是概念式的思考的结果。全世界的后人为什么超不过老子、释迦牟尼、默罕默德等先知?因为先知用的是思维,而不是思考。亚里士多德以后,概念思考代替了人的思维本能,悟性、灵感居然成了稀罕物。内视产生了《黄帝内经》和《道德经》,内视功能只有练气功的人还能开发。概念式的解释永远理解不了悟性思维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能用学知识的方法去学道理,道理不是学来的,这就是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理解不了中国文化的原因,也是中医院校的学生读不懂《黄帝内经》的原因。我们现在的人脑已经被概念思考破坏了,修复的办法就是通过实践来悟道。

知识就是认识,认识是为了解释,知识越多的人越爱解释,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把知道得多产生的快感等同于成就感,知识分子乐于知而拙于行。知识上的高人行动上的矮子,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为了认识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解释不等于解决。为什么执行力大行其道?知识分子多了,光动嘴皮子的人多了,行动的人少了,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概念式的思考对人的异化。概念式的思考和学习也是产生官僚主义的主要原因,不到现场和市场完全凭推理做出决策,这就是瞎指挥、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根源。再加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宣传,导致中国人喜欢体育讨厌体力,把到基层视为掉价,所以官僚主义盛行,结果害人害己害国家害企业。

道理的层次就是心理的结构,解决心理问题就是在实践中悟道,悟出道理就等于人的心理成熟,人成熟才会产生爱心和责任心,才会增加智慧有宽广的胸怀,有胸怀才会有包容心,有包容心才能当领导和老板,才能当好丈夫和父亲,妻子和母亲。一句话,做人要悟道,明白道理才能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做事要学知识,学知识能想出很多做事的方法,不明白做人的道理,再多做事的方法不愿意去想,不愿意贡献自己的脑力,学知识反而有害。

为学与为道的结合就是思考与思维的开发,如今崇拜知识,迷信知识,只为学不为道,造成人的思维本能的破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新能力丧失。思维本能的破坏造成知识增加智慧衰落了,造成人的心理不成熟,扮演不了各种社会角色,从而制造人的身心痛苦,人与人的矛盾,小而言之,离婚率高,大而言之,社会动荡,世界不和谐。

世上没有进化只有退化,宇宙也要经历产生、发展、灭亡,说明宇宙在退化,人一出生就在奔向坟墓,说明人的机体是退化的,人的精神也是退化的,婴儿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是一位得道者,接受后天的观念后,变得越来越自私,从一个佛、得道者蜕变成妖魔。所以,老子提出复归婴儿。人们为什么要修炼、学习?就是使婴儿般的佛性和道性不丧失。人不修炼就会加速妖魔化,社会怎么会和谐?了解生命真相的人都清楚,人不是猿猴进化而来的,而是宇宙的退化使神人、仙人退化成有血有肉的凡人,道家和佛教通过修炼可以回归到神人和仙人的生命状态,生命可以不再轮回到如今的凡人状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感悟。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鬼,不可能“有神”,没有经历和感悟怎能写出感人的作品。既要推理又要明理,明理的作用就是明一理而万事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书本式的概念认知是违反人的认识规律,使人是悟性丧失,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现在是重理性压制感性。理性的认识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语言和文字对人的内心体验的表达有限,有遮蔽性,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的道家和禅宗主张通过实践实修来体验大道,目的就是避开语言文字的这种遮蔽性,道可道非常道。

通过实践悟道可以使人成熟,成熟的人才有爱心才讲诚信,也就是说爱心和诚信诚实的品格来源于人的成熟,成熟来源于实践中悟出的道理。书本知识的理性思考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通过实践悟出道,凡事从道而论:以道论德,以道论医,以道论经营,以道论兵,以道论剑,以道论饮食,以道论一切,从道而论才叫高瞻远瞩,看问题既有高度又有深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从道而论能够消解分科分工对人的思维和心理的伤害,实现系统整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悟出道就会按道工作和生活,消费不浪费,没有悟出道的人就会按欲望生活和工作必然追求奢侈豪华,消费就会产生浪费,管理企业也会出现投资失控的情况。悟出道的人情绪很平和,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而不会抱怨和消极对待问题。悟出道理的人才会懂得教育的真谛——行不言之教。悟道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这个真知就是道。今天的人情绪大,思虑多,心胸狭窄,智慧少,交流不畅,爱心缺失不是竞争的原因而是只重视理性思考忽视实践悟道的结果,也就是为学不为道的恶果。为学训练的是人的思考能力,锻炼的是人的大脑,为道训练的是人的思维能力,锻炼的是人的心。为学与为道的分离就会造成人的脑、身、心的分裂,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长期处于精神分裂状态,人不但痛苦而且怪病纵生,西医对这种病无能为力,今天的养生就是规避概念式认识及其科技产品对人的伤害。

9、管理是实践不是领导个人的实践而是每个人的实践

要想把每个人的工作变成实践而不是做事,企业人的定位不能定位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是领导者与管理者,打破管理的神秘化和高贵化,员工是管理者。反之,只有把员工定位为管理者,员工的工作才是实践,要求员工写工作总结才有根基,否则,只能是完成任务的做事。员工产生做事心态不仅责任心丧失而且工作一辈子也没有悟出什么道理,技能没提高人心人性没有改变,没有通过工作训练人的独立的思维能力,人到死都不成熟,这就是把人纳入被管理产生的劳动异化。员工被管理对员工身心是伤害,对企业是损失。员工把工作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不会把工作当成修炼心性自我教育的方法,职业场没有变成修炼场。科层化的精英式管理无法理解管理是一种实践,也不容忍管理变成每个人的实践,打破了神秘化,他们的人格就显不出那么高贵和伟大了。从古到今,所有组织包括家庭都在为争夺管理权大打出手,管理是实践以其说是一种认识论不如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革命。很多中小企业的死亡不是来源于不学习而是来源于学习能力太强,管理模式不是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学习来的而是在具体的竞争环境下的被动选择。在管理的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两条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斗争,即人的认识是从书本来还是从实践中来?管理权是由专业的管理精英来实施还是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均衡的分布? 毛泽东说,谁是我依靠的对象?谁是我利用的对象?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其实,站在老板的角度,这是管理的首要问题。西方科层化管理的特点就是技术和管理都垄断专业人员的手中,企业的兴衰只能依赖这些专业人员,必然造成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高,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该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呢?

10、领导的修炼:实践、解放、教育

人认识事物有两种方式:书本式的概念性认识和实践式的体验性认识,也就是为学与为道。长期的知识教学、生存压力和媒体导向使人们只知为学不知为道,把学生之学等同于成人之学,终身学习也只是生存性的技能学习,如何使人成熟的为道之学抛弃了。人不成熟就不会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思维能力,更不用说爱心和诚信,当然也当不好父母和老板。没有独立的生活和思维能力就谈不上人的直立行走,生理上的直立行走并不能表明人真正进化成为人。

作为领导如果不坚持走实践的认识方式不但成为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决策失误事业失败,而且自己的心胸境界提不高生活痛苦,身体素质下降。冲不破各种观念对自己的束缚,也就是自己的身心得不到解放,苦为什么苦?累为什么累?辛苦为什么变成命苦?为什么劳而无功?一片茫然,这些困惑的本质就是对自己认识不清,古希腊的哲人说,“人啊,认识你自己!”人要认识自己的什么?认识自己的观念。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观念是什么,我们脑袋里的观念是从书本来的,从父母老师那里来的,观念的含义又是从字典词典里来的,很少是从实践中悟出的。人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认清自己的观念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践,人是生活在现实中,实践就是去接触现实的人和事,书本没有具体的人和事。通过实践悟出道理才能改变自己,也就是解放自己,才能将悟出的道理去教育部下,这就是企业的教育培训和人的资源的开发。实践既是开发自己又是开发别人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老子说的“圣人行不言之教’的真实含义。什么是人事?人事是因为人和事不可分,为什么不可分?只有通过事才能认识和造就人,只有通过实践型的做事才能认清自己的观念和别人的观念。

毛泽东深知书本式的概念认识对人的局限或者伤害,为了培育人才实行了两大改造:知识分子劳改,工农群众学改。也就是强迫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去实践,到基层去锻炼。这本身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培育人才的方法,反而看成迫害知识分子的方法,至今成为歪曲丑化毛泽东的证据。本人深知毛泽东的苦心和这种培育人才的方法,在企业管理中自觉运用,效果奇特。设计人员下市场,业务人员下车间,这就是企业培训,训话和听课只能是教学,是书本式的概念认识。企业叫实业,实业要实学,实学就是实践。实践从哲学的角度看属于认识论,从工作角度看是一种务实的作风,从学习的角度看是一种教育方法,从激励人的角度看是改变自己和别人的有效而简单的方法。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的管理为什么无效,第一、崇尚数字化,管理就是看报表分析数字;第二、当领导就是指挥别人监督别人;第三,到现场市场是基层人员的事;第四、培训就是领导训话专家讲课;第五、角色定位为管理和被管理。所有这些都是违反人的认识规律的。毛泽东为什么会用鞍钢宪法来管理企业?即“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指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指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指工人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大搞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他深知管理是一种实践,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实践,干部的实践行为可以缩小同基层的心理差距,是改造干部激励下属的好方法。在缩小心理差距的基础上绩效管理才有绩效,心里不平一切管理都无效。

毛泽东为什么伟大?毛泽东的智慧从哪里来的?我们崇拜毛泽东神化毛泽东只能说明:第一,毛泽东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来源于实践中悟出的道理,毛泽东本人也说自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第二,我们之所以渺小是因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不是实践而是书本。

一只老虎带一群羊,这群羊也会成为老虎。关键是老虎是怎么锻炼出来的?老虎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群羊变成老虎的?人也罢,企业也罢,国家也罢不在大小而在强弱,强是由弱变来的?怎么变来的?概念式认识与实践式认识的结合,也就是为学与为道的结合。

我把自己定位为实践型管理行家而不是专家,不是因为我从基层一步步走来,而是深深的感到:实践悟出的道理管通,通才能成为行家,学院和学科的分科只能造就专家,专家除了在某个领域有较深的思考外,跳出该领域就是文盲,请专家解决系统问题是害人害己,看西医和管理企业尤其如此。我的思想属于道家,老子尚弱,本人专门研究弱道,竞争的社会弱肉强食,难道弱者真的只能成为强者的肉吗?弱者怎么战胜强者,弱者怎么成为强者?其间的规律是什么?这就是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