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递】兰州:向左走,向右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43:58
作者: 特约撰稿 王小山 发自兰州
2008-07-08 17:31:21
来源:南方周末网络专稿
标签
奥运 圣火 传递 已有评论1条
发表评论
收藏
推荐给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老B是个警察,听说我要到兰州,事先准备了几套大酒方案企图放倒我,但我突然袭击提前到达, 他的方案全部落空,只好临时叫了两个朋友,用羊肉"灌"我,马中华羊肉馆、阿西娅羊肉馆;羊脖子肉、羊羔肉、羊排肉、羊腿肉……手抓之、水煮之、烧烤之、 辣椒炒之……各有特点,我转遍西北全部省份,终于在兰州大快朵颐。但兰州的美食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羊肉,而是面。
第二天早上,老B带去拉面馆,据说这家馆子用的是传统和面手法,使用一种叫蓬灰的添料,与众不同。一大碗热腾腾地端上来,一筷子下去,挑入口中,面还没咬断,味道已经在舌尖上炸开,七八种不同的香味沿着味蕾搭建的纹路四散,通过食道,奔向身体四 面八方,几个小时后,胃里依然暖洋洋,热烘烘,全身通透,让人幸福得直哼哼……有读者要求写写吃的,那就吃拉面吧。
一直就听说,兰州人性格生猛剽悍,很像放了五大勺辣椒的拉面,吃上几口,只会感觉到辣,至于拉面的本味倒不明显了。老B说,他们做警察的,晚上出去跟朋友吃饭,都会小心翼翼,没人敢招惹小年轻的,那些人根本不顾后果。跟这些比,大块吃肉,大碗喝 酒,喝酒不行点酒令,不放倒几个不罢休等等在兰州常见的场面,不值一提了。王朔小说《动物凶猛》里所描述的那种不顾后果的生瓜蛋子,北京已不多见,但兰州到现在还经常出现。
我到兰州的几天前,某17岁少年,携女友一起卖国旗和奥运会旗,大概是想赚些零花,但因五毛钱,和另外两个大不了几岁的青年人发生争执,被其中之一一刀捅中要害,少年带刀欲逃,然而,立仆,当街殒命。兰州出身的作家颜峻,在文章里讲述韩松落的故事:有一天深夜,和朋友在广场南口冷饮摊上聊天,高楼顶上,一个人点着自己,跳了下来,就落在离他3米的地方。这个人是一个绝望的债主。又有一天白天,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一对男女争吵、扭打起来,那男的一挥手,一道血光从女的脖颈处飞溅出来。他们是一对正要分手的情侣,男的不愿意,一怒杀了她……
颜峻和韩松落都已是知名作家,无缘相识,但我认识的兰州籍文艺青年为数不少,一般说来他们都有着这样的人生轨迹,毕业于兰州大学或者西北师范大学等学校,一度在兰州晚报或者晨报工作,最后走出兰州,到北京或者广州等地发展。比如广州某大报美术总监墨白、杭州某大报编辑张海龙、法律工作者许志永等等,兰州的愣头青和文艺青年数量都相当多,如果说不顾后果的冲动和对理想的追求有相通之处的话,那么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愣头青和文艺青年在本质上的一致就可以理解了,不理智的时候惹祸,读了书,理性上身就变成了理想主义者。
兰州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文艺青年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王轶庶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某一 天,忽然迷上了摄影,于是放弃了文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现在,他已经成了很多人嘴里"文字最好的摄影师"了;许志永,从事法律工作,读书时,就胆大到写公开信要求废除收容遣送条例,然后,那条例就废除了。当然,他参与的公开信不是唯一原因。他还义务为很多棘手的案件充任律师,为很多人敬仰。而留守兰州的 警察老B,年轻时热爱摇滚,曾和几个哥们组建乐队,不时演出;还参与组织过兰州第一家户外俱乐部,登山过海走沙漠。四川地震,他们的俱乐部搞到100多万捐款,直接送到很多受灾的村庄;他所领导的工作小组每年都是先进集体,奖状挂满了办公室半面墙,而同时,他居然还是个专栏作家,用白描手法讲故事,文笔洗 练,追捧者众……
兰州也出怪人,比如曾经在南方周末做摄影记者的柴春芽,做过教师、编辑等职业,喜欢武术,每天晚上都不顾环境地练上半个小时拳法,跟他一起出差,睡觉前是最难熬的时间……某一天,不知道哪根神经被触动,柴春芽忽然跑到四川藏区支教,据传,那一年, 闲暇时,他会躺在草地上,对着满天白云大声朗诵自己的诗。现在,柴春芽辞去工作,闭门制造小说,并坚信自己一定会成为,或者已经是文学大师了——祝他成功。
兰州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中国受欢迎的杂志《读者》。关于《读者》,曾有书摊老板娘向著名教授李淼推荐,说:"你看起来还挺年轻。"李淼说:"承您吉言,我虽然看上去没那么老,可是我看上去有那么幼稚吗?"《读者》这种幼齿小资杂志产生在生猛的兰州确实有点奇怪,但也有其原因,《读者》原名《读者文摘》,诞生于1981年,不用说,是那个不讲版权的年代从美国《读者文摘》抄来的。我曾与《读者》创刊人之一短暂共事,老人家说的经过是:当时心念一动,觉得该类杂志肯定能火起来,便立即动手,迅雷不及掩耳地占领了市场。我琢磨,当时打美国《读者 文摘》主意的人不会是少数,只有兰州人说干就干,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让《读者》成了中国最赚钱的杂志之一,想不佩服都难。
从最执著的杨丽娟和最温情的《读者》,应该是兰州人性格的两极。杨丽娟向左,《读者》向右,中间偏左的是不顾后果的愣头青,偏右的是文艺青年。自然,要说走极端,兰州绝不人后,最能煽情的电视主持人朱军也是兰州人,曾经说CCTV就是要有皇家风范,让人以为中国现在还是帝制;假如你以为《读者》的小资情调就够极端了,但别忘了,兰州还有 一本天下最能忽悠的杂志,《飞碟探索》。
在总结兰州人性格产生原因时,对兰州爱之深责之切的颜峻曾经写过一篇《丑陋的兰州人》,他说:"兰州的市民文化,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文化基因。西北都是这样,但以我的 经验,兰州尤其严重——经济落后、文化闭塞并不是造成自卑的全部原因,还要加上一种洋洋自得。比如说,作为省会,兰州人可以怀有一种惊人的优越感。优越而封闭,倒也罢了,但还要有电视和报纸,让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北京和上海,还有东京和巴黎,还有尼亚加拉大瀑布。这样就有了自卑,没有钱,没有文化生活,没 有时尚知识,没有改变生活的机会,那么就继续酗酒、崇拜权力、吹牛。"颜峻是在说兰州,但这种自卑文化基因,在整个中国又何尝不是,别人一批评就炸,觉得 是在"辱华",稍听到不顺耳的话就要求道歉,企图"封杀",还有网络愤青们动辄叫喊的"血洗""屠杀"等,看似强硬,实则羸弱,无不是这种心理的具体体 现。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放开自己的心态,平和起来,我想,该像兰州众多的文艺青年那样,"走出去"——更多的兰州人中国人走出去,更多的外乡人外国人走进 来,将"文化的抗拒"(颜峻语)变成文化的融合,才是唯一的出路吧。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