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祖国海疆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2:01
中国海疆史4
护卫艇  护卫艇也称为炮艇或巡逻艇。50年代人民海军初创时期,曾利用进口机器设计建造了排水量40—50吨的小型巡逻艇。到1954年,我国参照“02”型鱼雷艇的艇体线型,设计建造了“55甲”型高速巡逻艇,这种艇排水量为72.8吨,最大航速为42节。装有2座双联装37毫米半自动机关炮和2座单管l 2.7毫米机枪。同时,还可以携带十余枚深水炸弹,可配合猎潜艇攻击敌潜艇。这种护卫艇在建国初期解放沿海岛屿、海上巡逻、护航、护渔等多次战斗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图44)
为了适应海上实战的需要,一种称为“62”型的高速护卫艇于60年代初期设计并建造成功。这种艇全长39米,宽5.5米,吃水1.7米,排水量为122.5吨。装有四台主机,四桨四舵,最高航速28.5节。艇上装有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座,61式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2座。有的艇前甲板还装有双联装57毫米无后座力炮1座。有的艇尾部装有五联装火箭式深弹发射炮l座,用来攻击敌潜艇或攻击敌大型水面舰艇。在后部甲板两侧均有单个的滚放式深水炸弹投放架,尾部一般都有烟幕施放器。后来的“62”型护卫艇还有在前甲板锚机后面装有2座五管火箭深弹发射器的。“62”型护卫艇有多种改型,有的被改装为高速交通艇。在祖国南方海区执行任务的新型护卫艇,还加装了空调设施。多年来,这种艇在人民海军战土的操纵下,多次参加保卫沿海的各种战斗,并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开创了多次以小打大的海战先例。有的艇还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海上先锋艇”、“海上猛虎艇”,许多艇至今仍在祖国的海疆上做着贡献。
有些艇经过改装设计,增设有关专业设备作为海关缉私艇、海上边防快艇或海上公安快艇,人们都称它们是国门卫士。
水雷战舰艇  凡是主要围绕水雷兵器作战的舰艇,可以称为水雷战舰艇。因为水雷战兵器主要是水雷,它可以由交战国一方将各种水雷布设在航道或敌方舰艇出入的地方,而交战国另一方又可以利用特殊的舰艇将这些水雷扫掉或让它失去作用。因此,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布设水雷的布雷舰艇和专门用于扫雷的扫雷舰艇。
我国几乎所有的水面舰艇和常规动力潜艇都有布雷能力。一般根据舰艇吨位的大小决定载雷的种类和数量。80年代后期,我国海军装备了专用水面布雷舰。在这种舰上装有大跨度折臂式起重机,可以实现无码头补雷作业,而且水雷装载量很大。同时装有能及时、准确测定舱位、测定布雷点的导航情报指挥系统,能根据布雷计划进行运雷、布雷的布雷控制仪,能自动控制的机械运雷装置和布雷机以及在风浪天气中进行布雷的操纵舰艇、动力控制和减摇鳞等设施。这种新型布雷舰的使用,进一步实现了我国海军进行水雷战的现代化水平。(图45)
扫雷舰艇我国装备的比较早,在建国初期主要是使用原苏联有偿转让的“05”型和“10”型基地扫雷舰。其中“10”型基地扫雷舰是一种钢壳扫雷舰,它全长59.1米,宽8.8米,吃水2.48米,排水量650吨,最高航速l 5节,续航力1050海里,自持力7昼夜,舰员80人。舰上装有37毫米双联机关炮2座,25毫米双联机关炮2座,14.5毫米机枪2座。为了完成扫雷任务,舰上装有切割扫雷具主要用来扫除各种锚雷,此外,还装有电磁扫雷具和音响扫雷具,主要用来扫除磁性水雷和音响水雷。以后我国又设计建造了江河港湾扫雷艇、遥控扫雷艇和玻璃钢扫雷艇。1988年我国又研制成功艇具合一的港湾扫雷艇。它装有电磁扫雷具、声和次声扫雷具和截割爆破扫雷具。艇上各种设备还采取了抗强冲击的措施,并能在强磁场环境下正常工作,而且集中控制和自动化程度高。这标志着我国海军水雷战舰艇和装备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登陆舰艇  登陆作战舰艇是专门用于登陆作战的一种特种舰艇。它主要的任务是在登陆作战时可以迅速地将登陆人员、车辆、装备和其它物资输送到敌方的滩头阵地,以保障登陆成功并向纵深发展。在平时,它可以担负运输任务。
登陆作战舰艇由于输送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属于舰艇自身有登陆用的首门和可以收放的登陆跳板。一般登陆艇的首门放倒后可以充当跳板使用。这类舰艇称为登陆舰艇。还有一类舰船自身没有直接登陆设施,但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登陆艇、气垫登陆艇和直升机等载运手段,将人员、车辆、装备和物资等运到岸上去,这类舰艇称为两栖攻击舰艇。可以直接进行登陆作业的登陆舰艇根据装载量的多少,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登陆舰的排水量在2000吨至4000吨左右,,可装载15—20辆坦克或一个加强步兵营的兵力,航速13—20节。中型登陆舰的排水量在600吨至1200吨左右,可载5—10辆不同类型的坦克或一个加强步兵连的兵力,航速为14一18节。小型登陆艇的排水量一般为80吨至400吨,可装载1—3辆坦克或其它物资,也可以载运一个加强排的兵力。
我人民海军在艰苦创业的初期,主要使用从国民党海军缴获的美制大型坦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和登陆艇。从1955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小型登陆艇,到1975年,我们已经设计建造了多种型号的登陆舰艇装备海军部队,大大地提高了人民海军登陆作战的能力。其中一种小型登陆艇,它全长28米,宽5.4米,吃水1.4米,排水量123吨,最高航速10.5节,自持力7昼夜,艇上装有双联装14.5毫米机枪2座。这种艇可运载.1辆中型坦克或水陆两用坦克,也可以运载全副武装人员50名或各种物资20吨,而且抗风浪性能和登陆、退滩性能都很好。(图46)
还有一种中型登陆舰,它全长67米,宽10.5米,排水量580吨,载运量100吨,可运送水陆两用坦克4辆。舰上装有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4座。
在1975年,我国海军装备了大型坦克登陆舰,它全长119.5米,宽15.6米,型深8米、吃水2.8米,排水量3300吨,航速18节。在舰的首部,主舰桥前面和后部平台上,共装备双联装57毫米半自动机关炮4座,在中部主甲板和主舰桥的两侧还装有4座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主要用于防空和射击水面、陆岸目标。这种舰的首部有可开启和关闭的两扇大门,大门打开后可以放下长长的桥板,供车辆或人员登陆、登船使用。在舰尾也有可开启的大门,主要供水陆两用坦克进出。这种舰可载运轻型坦克22辆,火炮12门或人员800人。
大家知道,气垫船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船舶。特别是全垫升式气垫船,在它航行时可以便船体全部离开地面或水面,而且航速又是普通排水型船的2—6倍,有的高速气垫船航速可以达到100节。正因为它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和快速性,许多国家都建成了气垫登陆艇。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已先后建成了多种型号气垫登陆艇,在多次试航和作战演习中,证明在快速性、经济性、耐波性、操纵性和越野等性能上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如我国建造的“722”型中型气垫登陆试验艇,它全长27.2米,宽为13.8米,总高9.6米,船重65吨,有效载重为15吨,静水最大航速为55节。艇上装有2台航空发动机作为推进螺旋桨的动力,另有2台发动机带动6台垫升风扇。该艇的建成对研制更先进的气垫登陆艇打下了基础。90年代初,我国海军装备了“722B”型中型气垫登陆艇,总重为80吨,载运量为12.5吨。艇内中间设有艏艉贯通的大舱,并在艏艉都设有用液压控制的可收放的大门,以便车辆及登陆士兵进出和作战物资的装卸。这种艇可以运载2辆卡车或一个加强兵步连及其装备。在驾驶台两侧还装有2座双联装14.5毫米机枪。气垫登陆艇的投入使用,使我国海军增加了一个新的舰种。我们相信,大载重量、多用途的各种气势船将会不断地装备海军,并在保卫祖国海疆的斗争中发挥作用。(图47)
第五节 人民海军的潜艇部队
潜艇是一种能在水面上行驶,又可以潜入水中航行的特种船舶。它可以进行水面作战,更可以从水中向敌舰进行攻击。由于潜艇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不仅可以攻击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艇,袭击敌海岸重要目标,攻击敌方潜艇还可以执行侦察、布雷、输送侦察分队登陆等任务。一些大型潜艇或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还可以执行对敌实施战略核袭击的任务,是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
在我国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就十分重视海军潜艇部队的建设。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中国所处的新的军事政治形势,就指示着手组建潜艇部队。在正式组建潜艇部队前,首先组建了潜艇学习队,在原苏联海军潜艇部队的指导下学习潜艇技术。于1954年,首先从原苏联购买了2艘排水量为850吨的“C”型鱼雷潜艇,同年7月又接收了2艘原苏联徘水量为280吨的M—15型小型潜艇。就这样,我国独立潜艇大队同时成立。两艘C型潜艇分别被命名为“新中国1号”和“新中国2号”,2艘M—15型潜艇命名为“国防1号”和“国防2号”。就是这支年轻的新中国潜艇部队,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参加了海军多兵种联合举行的战斗演习,既提高了技术,又锻练、培养了大批潜艇作战人员,为以后潜艇部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参看图24)
1953年,我国从原苏联引进了“03”型潜艇的技术资料,并开始进行试制建造.到1957年首艇在上海江南船厂建成并交付海军使用。这种潜艇全长73米,宽6.6米,吃水4.5米,排水量约1000多吨。艇内装有柴油机和电动机。水面航速可达17节,水下航速可达15节,续航力为1300至1650海里,艇员60人。在艇首有4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尾有2个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0枚鱼雷或24枚水雷。到1963年,我国已经生产了几十艘这种潜艇,不仅加强了我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实力,还锻炼了我国潜艇的生产能力。(图48)
到1959年,为了更新舰艇装备,掌握导弹技术,根据中苏有关协定,我国引进了“33”型潜艇和“3l”型潜艇的建造技术和部分装备。(图49)
“33”型潜艇是一种常规动力(柴油机、电动机动力)中型鱼雷攻击型潜艇。它全长76.6米,宽6.7米,水下排水量约1600吨。航速约15节。这种潜艇最大下潜深度约300米。武器装备主要是在艇首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尾有2个鱼雷发射管。携带14枚鱼雷或28枚水雷。“33”型潜艇投入使用后,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实力。为了提高潜艇水面攻击力,海军在“33”型潜艇上加装了6个C801型反舰导弹耐压储存筒,并在海上发射试验成功。(图50)
“31”型潜艇是一种常规动力的弹道导弹潜艇。它全长98米,宽8.5米,吃水5.7米,水上排水量2350吨,水下排水量2850吨。航速约17节,水下航速14节,续航力为21000海里。在武器装备上,艇首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在很长的舰桥内安装了三个潜地弹道导弹发射筒。同时,艇上还配备了导弹发射控制、指挥、天文导航等设备。它的建成为后来建造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创造了条件。(图51)
为了提高常规动力鱼雷攻击型潜艇水下航行的速度和续航力,我国于1974年自己设计、建造了新型中型鱼雷潜艇。这种艇比33型潜艇稍大一些。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试验后,选定了水下航行阻力较小的艇体线型,艇首为平头形,艇尾有高于水线的垂直方向舵。通过试航证明,此型潜艇在快速性、操纵性、适航性、水下续航力及水下辐射噪声等多方面都比33型潜艇有所提高和改善,为研制更先进的常规动力鱼雷、导弹攻击型潜艇打下了基础。(图52)
在50年代末期,世界上已有苏联、美国、法国和英国装备了核动力潜艇。所谓核动力就是在潜艇内部装有核反应堆,这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并使核燃料如铀、杯等在里面进行核分裂反应,同时释放出巨大热能的装置。再通过能量交换装置使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或发电机,使潜艇获得航行的动力。因为很少的核燃料可以产生根多的热能,所以核动力潜艇添加一次核燃料可以在海上航行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国领导人考虑到加强海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将核动力潜艇尽快地建造出来。为了执行中央关于研制核潜艇的决策,我国广大的科研人员、于部和工人怀着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呕心沥血,顽强拼搏,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逐步突破了潜艇的核动力装置、核潜艇水滴形艇体的水动力性能、大直径艇体的结构强度、远程水声探测系统、反潜电动声自导鱼雷、大深度发射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综合空调系统等七大关键项目。由于有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全国近2千家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的大力协作,经过上万名科技人员、工人的努力,终于在1971年1月建成并通过了全部试验项目。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命名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鱼雷攻击潜艇为“长征1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中国海军跨进了世界核海军的行列,它标志着中国海军舰艇装备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
“长征l号”的外形呈长水滴形,在潜艇指挥台两侧装有首升降舵,尾部有呈十字形的垂直安定面和水平安定面,上面有垂直方向舵和尾水平升降舵,尾锥部有一个5叶螺旋桨推进器。在甲板两侧有长条状的流水口,首部有6个鱼雷发射管的活动出口盖。艇内装有一部压水型核反应堆。全艇分为7个舱段,指挥台围壳在二舱上面,潜望镜、雷达、通讯天线等各种升降装置由此处伸出。该艇主要的攻击手段,是携带我国自行研制的声自导电动鱼雷,用于搜索并攻击敌方的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它的自持力、下潜深度和水下航行速度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年代核潜艇的水平。有资料介绍,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从下水到现在,已安全航行了20多年。其中有一艘核潜艇进行了最大自给力的试验,它安全航行了2万多海里,打破了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最大自给力84天的纪录,显示了我国核潜艇良好的机动性、适航性、隐蔽性和动力系统可靠的优点,创造了人民海军潜艇史上的奇迹。1988年,我国核潜艇还首次通过了台湾海峡,到达了南中国海,并成功地进行了极限深度下潜,水下全速航行和其它方面的试验。这表明我国核潜艇完全符合隐蔽、突袭,适合中、远海、大深度、远距离作战的使命要求。
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海军首脑人物都参观过我国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就连世界著名的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费先生也参观了我们的核潜艇。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海军将领在参观后,听说中国核潜艇上的数万个零部件全部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的时候,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
在我们国家已决定研制核潜艇的时候,就决定先搞攻击型核潜艇,再搞弹道导弹核潜艇。当反潜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研制取得进展以后,我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也相继开始了。1967年6月,海军提出了导弹核潜艇的作战使用要求,并确定研制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突破重点是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及其应用于潜艇水下发射的技术。(图53)
我们知道,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一种能从水下发射潜对地战略导弹的核动力潜艇。一般潜对地战略导弹都带有核弹头,如原子弹或氢弹,并可以攻击几千公里以外的敌方陆上战略目标。这种导弹从潜航的潜艇发射后,由于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具有强大的推力,使导弹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时弹头与导弹整体分离,并延着自由抛体轨迹飞行,也就是按照经过计算后预定的弹道飞行,最后击中目标,因此这种潜地导弹就称作弹道导弹。早期的这种弹道导弹多装在陆地固定或机动的发射阵地上,成为一个国家的核打击力量。由于潜艇可以在各大洋深处任意游卞,有很好的隐蔽性和机动性。特别是核动力潜艇有很长的续航力,几乎不受加装燃料的限制。如果把具有战略性的远程或中远程并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装备在核潜艇上,那将成为一个国家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陆上弹道导弹发射基地被敌方摧毁后,还有隐蔽在深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它可以完成向敌方进行核报复的使命。在和平时期,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核威慑力量存在,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达到保卫和平、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目的。
我国在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时,逐步解决了核弹头小型化、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导弹水下发射、导弹艇内储存、导弹精确定位和发射环境对导弹的各种影响等许多关键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大规模、多项目的试验,终于在1982年取得了核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全面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拥有国,增加了祖国的核威慑力量,为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研制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舷号406号)的排水量约为8000吨,艇长120米,宽10米,装1座压水型核反应堆,可携带12枚“巨浪”型潜地弹道导弹。同时,也可以发射电动声自导反潜鱼雷,艇员约为80人。
随着我国潜艇部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潜艇的救助研究也在同步进行,除发展、研制了大型水面潜艇救助船外,还研究、生产、试验了潜艇救助深潜器。当潜艇因战斗或其它意外事故坐沉海底时,潜艇救助深潜器可由母船(水面潜艇救助船)载运到失事潜艇附近海域,由专业人员驾驶深潜器下潜到失事潜艇处,并用特殊接口与潜艇对接,然后将失事潜艇内的人员分批救出。潜艇救援深潜器的建造成功,提高了我国潜艇救助能力,加强了潜艇的安全保障工作。(图54)
第六节 人民海军的航空兵部队
海军航空兵部队主要是在海洋上空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它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海上力量,夺取和捍卫祖国领海及所辖海区的制空权。海军航空兵部队是由轰炸机部队、歼击机部队、强击机部队以及反潜飞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空中加油飞机、运输机等空中勤务部队和地面保障勤务部队所组成。根据停靠基地的不同,又分为海军岸基航空兵、海军舰载机航空兵和水上基地航空兵。
我人民海军航空兵部队建于1950年初,并在青岛成立了第一所海军航空兵学校,到1952年4月正式成立了海军航空兵的领导机关。初期的海军航空兵主要使用由原苏联购买的“杜—2”、“拉—11”和“米格—15”等型号的飞机。“杜—2”是一种1942年生产的双发动机螺旋桨式中型鱼水雷轰炸机,它实用升限9500米,最大时速547公里,可以携带炸弹、鱼雷和水雷等兵器,最高载弹量为3000公斤,机上还装有2门机炮和三挺机枪,乘员4人。这型飞机曾参加解放大陈岛、一江山岛、渔山岛等战斗,有力地支援了陆军的登陆作战。(图55)
“拉—11”是原苏联1945年生产的活塞发动机螺旋桨式歼击机,实用升限11000米,最高时速可达740公里,机上装有4门23毫米机炮。(图56)
“米格—15比斯型”是原苏联1948年投产的带有后掠机翼的喷气战斗机,也是我国在抗美援朝时使用的主要歼击机。它最大时速可达1076公里,升限为15500米,航程1860公里。机上装有2门23毫米机炮和1门37毫米机炮。我海军航空兵曾驾驶这种飞机击落击伤国民党各种型号的飞机,其中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F—84”型和“P2V”型飞机。(图57)
“歼—5”型飞机是我国仿“米格—17”型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制造的。它最大时速为1145公里(0.99倍音速),实用升限16000米,武器装备与米格—15相同。1958年2月,我海军航空兵胡春生、舒积成曾驾驶“歼—5”飞机在15000米高空击落了国民党“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一架,创造了世界第一次在同温层击落敌机的纪录。(图58)
“歼—6”型飞机是我国仿原苏联“米格—19”型双发动机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制造的,于1959年投产。它最大的时速为1452公里(1.35倍音速)实用升限17900米。带2个副油箱,最大航程2200公里,装有3门23毫米机关炮。这种飞机机动性能好,适用于空中格斗,是60年代至70年代我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种。1964年12月,我海军航空兵王鸿喜曾驾驶这种飞机击落了国民党RF—101型高空侦察机一架。海军航空兵高翔、黄凤生驾驶这种飞机击落了一架美国入侵的F—104C型战斗轰炸机。1967年5月,海军航空兵王柱书、吕纪良曾驾驶此型飞机击落了一架美国入侵的F—4C型“鬼怪式”战斗机。这些战例充分体现了我海军航空兵高超的飞行技术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图59)
“轰—5”飞机是我国参照原苏联“伊尔—28”型亚音速轻型轰炸机制造的,它是一种双发动机上单翼喷气式轰炸机。最大时速为902公里,实用升限12500米,最大航程2400公里,乘员3人。它可以携带空舰鱼雷、水雷和航空炸弹,最大载弹量为3000公斤,机上装有轰炸雷达、自动导航仪和自动驾驶仪等设备,可以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执行海上轰炸、鱼雷攻击和海上侦察等任务。(图60)
随着我国航空科学和航空工业不断地发展,我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也不断地装备国产的、性能更加优良的各种型号飞机。如歼击机已从跨音速、1倍多超音速到两倍多超音速,从白天型过渡到全天候型作战,再配上国产优良的空空导弹,进一步增强了歼击机的战斗力。
“歼—7”型飞机是仿原苏联“米格—21”型单座舱超音速歼击机建造的。由于不断地改进,我国生产了歼—7、歼—7I、歼—7II、歼—7M、歼—7III和歼教—7等多种型号。这种飞机全长13.95米,翼展7.15米,机高4.10米,最大时速2170公里(2.05倍音速),实用升限18700米,最大航程(带副油箱)1530公里。机上装有23毫米机炮,还可外挂2枚霹雳—2型空空导弹或2个火箭发射器。这种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近战火力强,使用方便,是海军航空兵主要机种。(图61)
“歼—8”型飞机是我国1979年定型生产的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它全长21.52米,翼展9.34米,机高5.41米,最大平飞时速2332公里(2.2倍音速),实用升限20500米。机上装有2f123毫米双管机炮,可携带4枚霹雳—2乙型空空导弹,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空战能力。其中歼—8型是白天型作战飞机,歼—8I型加装了雷达和其它电子设施为全天候作战飞机。(图62)
“歼—8II”型是在歼—8型飞机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新型歼击机。它采用两侧进气道,加装了机头大型雷达,换装了两台新型发动机,提高了中、低空作战能力。这种飞机可携带雷达制导的霹雳—9型空空格斗导弹,增强了全天候的拦截和攻击能力。(图63)
“强—5”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单座舱双发动机超音速强击机。它机长15.65米,机高4.33米,翼展9.68米,最大时速1210公里。主要用来攻击地面目标。为了适应海战的需要,取消了炸弹舱,增大了机翼面积,提高了座舱的位置,安装了新型雷达、自动驾驶仪和瞄准具。这就是强—5乙型,俗称海强5。它可以携带2枚空舰型鱼雷或2枚空舰型C801对舰导弹。携带导弹时可以从50公里以外的空中向敌舰艇发起攻击,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我海军航空兵的空中攻击能力。(图64))
“轰—6”型飞机是在原苏联杜—16轰炸机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它全长34.8米,翼展34.2米,机高9.85米。装有自动导航轰炸系统,可携带普通航空炸弹和核弹。正常载弹3000公斤,最大载弹9000公斤。后来制造的轰—6J型轰炸机可以外挂“鹰击6号”(C601)空舰导弹,可从100公里以外攻击敌舰。它还可以携带C6ll型空舰导弹,可以从200海里以外攻击敌舰。这是海军航空兵对水面目标攻击力的一个飞跃的进步。(图65)
直升机是一种可以在空中悬停,并可以在小面积的舰艇甲板上起降的机种。因此,它可以担负搜潜、攻潜、攻舰、海上救生、海上补给和海上巡逻等任务。我国在70年代从法国购入了一批“超黄蜂”型多用途中型直升机。这种直升机长19.40米,宽5.20米,旋翼直径18.9米,空重6863千克。实用升限3150米,最大时速275公里,航程1020公里。我国潜艇救助船和大型科学考察船都可以携带和起降这种直升机。它在完成我国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和南极考察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直—9”型直升机是我国引进法国技术而生产的一种中小型通用直升机。它全长13.46米,机高3.47米,旋翼直径11.93米,有效载荷1863公斤,最大时速324公里,最大航程1000公里。它具有重量轻、载重大、速度快和操纵灵活等特点,可以执行海上救生、巡逻、搜潜、攻潜和攻击敌水面舰艇等任务。目前,我国海军部分护卫舰、驱逐舰已经装备这种宜升机,是我国重要的舰载直升机机种。(图66)
“直—8”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它机身长20.27米,机宽5.2米,机高6.66米,旋翼直径18.9米,最大平飞航速275公里,航程800公里,续航时间4小时,载重量3000公斤。可执行巡逻、运输、救护和反潜等任务。(图67)
在海军航空兵部队中有一个兵种就是水上航空兵。它是一种以水上机场(一般都和住岸停泊场连在—起)为基地的海军航空兵。它的主要装备是水上飞机,可以执行海上侦察、反潜、巡逻和救生等任务。我国海军第一支水上航空兵部队始建于1955年10月,当时使用的是从原苏联购进的一批“别—6”型水上反潜飞机。它的机翼为上单翼,而且很象海鸥翅膀的形状,上面装有两台活塞式发动机,最大续航时间16小时。机上装有3门20毫米机炮,翼下4个弹架可携带空舰鱼雷、炸弹和深水炸弹;可以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潜艇。(图68)
1976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第一代水上反潜轰炸机,编号为“水轰—5”型,1984年交付海军使用。为了能在水中起飞和降落,它的机身设计成带有折角线的快艇形,机翼为大展弦比的平直上单翼,上面装有4台涡轮喷气螺旋桨发动机,双长圆形垂直尾翼,最大时谏为566公里,实用升限l0250米,最大航程49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11.5小时。飞机的背部、尾部有双联炮塔,机上装有全天候搜潜设备,机翼下面可携带空舰导弹、空潜自导鱼雷、深水炸弹和航空炸弹等兵器。机尾有长长的磁导探测器,主要用于搜潜。这种水上飞机除可以攻潜和攻击水面目标外,还可以执行侦察、巡逻、海上救护和输送人员等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水轰—5”型水上飞机具有超低空性能和抗浪性能好等特点,而且航程大、载弹量多、能全天候飞行。它的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图69)
随着海军现代化建设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更优良的飞机装备我国海军航空兵。他们就是祖国的海空雄鹰,每时每刻在捍卫祖国万里海疆的领空。
第七节 人民海军的勤务舰船
专门担负海军海上军事物资和技术保障任务的舰船统称海军勤务舰船,也称作海军辅助舰船。海军的战斗能力和战备程度都与海军勤务舰船的数量、质量有十分紧密的关系。美国在海湾战争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全面的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技术和物资的保障。
海军勤务舰船包括运输舰船、油船、水船、综合补给船、冷藏船、医院船、救助船、潜水作业船、布缆船、靶船、修理船、调查船、捞雷船、测量船、航标船、破冰船、拖船、起重船、消磁船和训练船等。
我国海军勤务舰船,是人民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舰艇部队和守岛部队的海上保障。在70年代,我海军勤务舰船大队基本上还是近岸保证船队。到80年代、90年代,海军先后装备了大型综合补给船、远洋拖船、大型潜艇救助船和医院船等,增强了中、近海的保障能力,从而扩大了海军战斗舰艇的海上活动能力,在保卫祖国海疆,特别是远离大陆海岸的南沙群岛,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勤务舰船种类很多,我们只重点介绍几种典型的勤务舰船。 “x615”号大型综合补给船——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对海上战斗舰艇进行油、水、食品、物资和弹药等进行补给的专业船舶,船上装有横向、纵向补给设备和小型自卫兵器。这艘船总长170.45米,型宽21.8米,型深12米,吃水9.4米,航速18节,续航力18000海里。总补给量11950吨,可在海上同时向三艘舰船进行补给,从技术装备讲已达到国际较先进的水平。
“东救302号”远洋潜艇救助船,这种船主要用于对失事潜艇的救助和打捞工作。它船长156.2米,宽20.6米,排水量13000吨。船上装有56吨液压折臂式起重机、深潜救生艇、救生钟、减压舱、两架大型直升机机库、起降平台和6艘工作小艇等设备。还有1000米的深水锚和200米水深大型定位锚,为救潜时海上定位提供了保障。
“远望”l号、2号远洋航天测量船——这是一种为发展我国洲际弹道导弹和航天技术而研制的特种勤务船。它全长191米,高38米,宽22.6米,型深12.6米,吃水7.5米,主机功率20000马力,排水量2万多吨,航速20节。船上装有高精度测控系统、远距离通讯系统、先进的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和气象探测系统。仅各种探测、通讯天线就达50多副。这两艘测量船曾多次完成了远程运载火箭、潜地导弹的发射和卫星发射的遥测工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作出了贡献。(图70)

“郑和”号(舷号81)远洋航海训练船——这是一艘5500吨级的海军航海训练船,属海军大连水面舰艇指挥学院管理。它船长132米,排水量6000吨。船上装有卫星导航设备、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其它助航设备。有供实习用的2座双联装57毫米半自动炮,2座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速射炮和2座5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炮。有供上百名学员进行航海、观测通讯、机电、武器装备、船艺和医疗等40多个科目的实习、训练设备和舱室。它可以单舰环球航行半圈无需加油。这艘舰从1987年服役,到1994年已经航行了12万多海里,几乎等于绕地球6圈。它已14次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并开创了人民海军舰艇单舰航程最远、在航率最高、所到港区港口最多、出国次数最多等四项纪录,成为中国海军走向世界、走向大洋的先锋。“郑和”舰将为人民海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材,他们将驾驶祖国的战舰,驰骋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图71)

“南康”号海军医院船——舷号833,是我国第一艘海军医院船。它船长86米,宽13.4米,吃水3.9米,排水量2150吨,航速16节,续航力为3000海里,自持力12昼夜,抗风力9级。船上有伤员分类站、手术室、抗休克室、重伤处置室、x线检查室、化验室、药房、消毒供应室、制剂室,可收治100—130名伤病员。近几年,“南康”号医院船周期性地航行于南中国海的西沙、南沙岛礁之间,频繁地进行海岛巡回医疗,为海军战士送医送药。有时,它还参加海战军事演习。在完成海上救护任务的同时,还坚持医疗、科研、训练三位一体全方位为部队服务。指战员们都称它是祖国海上的浮动医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图72)

第八节 人民海军的岸防部队
我海军岸防部队是由海岸炮兵发展来的,到1959年,海军又成立了第一支海岸导弹部队。海岸炮兵部队主要配备各种口径的加农炮,如76毫米加农炮、85毫米加农炮、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农炮等。加农炮是一种炮身长、弹道低、初速大和射击距离远的火炮,多用于直接瞄准射击。随着我国沿岸永久性炮兵阵地的建设,后来又主要装备了带炮塔的双联装130毫米海岸炮(图73)。 它平时可以隐蔽在防护洞里,使用时可自动移动到洞外,炮弹、发射药的输送全部实现机械化。
对付空中目标,主要是各种口径的高炮,如37毫米高炮、57毫米高炮和100毫米高炮等,组成了对付低空、中低空和中高空目标的火力配系。其中57毫米高炮和100毫米高炮与雷达、射击指挥仪和电源机组等构成武器系统,实施同步联动作战。海岸导弹部队主要是由岸舰导弹部队和地空导弹部队组成的。岸舰导弹部队最早是装备原苏联“泼—15”型反舰导弹,后来装备我国改进生产的“海鹰1号”岸舰导弹和多种型号的“海鹰2号”岸舰导弹。“海鹰2号”岸舰导弹全长7.36米,翼展2.4米,弹径0.76米,有效射程为70—95公里,导弹海上平飞高度30—50米。它可以从海岸固定阵地上的发射架上发射,也可以从车辆上发射。(图74)
“海鹰3号”是一种超低空、超音速岸舰导弹。目前,岸舰导弹为了提高突防能力,一种是利用亚音速导弹超低空突防,一种是利用超音速导弹高速突防。所谓高速突防就是尽可能地缩短导弹攻舰飞行的时间,降低敌舰拦击的能力,从而提高命中概率。“海鹰3号”岸舰导弹就是按照第二种方案研制的。它的全长接近10米,弹径0.76米,有四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导弹本身装有两台装在两侧的液体冲压发动机,使用航空煤油作燃料。它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倍音速,飞行高度l00—300米,射程130公里,可以有效地突袭远距离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图75)
“海鹰4号”是一种亚音速中程岸舰导弹。它弹长7.36米,弹径0.76米,弹重2000千克,最大飞行距离超过150公里,有效作战范围35—135公里。导弹共为六大部分:①弹体、弹翼和尾翼;②导引头组件;②战斗部组件;④自动驾驶仪和电子组件;⑤涡轮喷气发动机和煤油箱;⑥固体燃料助推器。它具有重量轻,飞行距离远,防御范围大,攻击能力强等特点。燃料为航空煤油,经济安全,维修方便,战术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和多种用途(可岸舰、空舰)。作为岸舰导弹,它可以从固定阵地的发射架上发射,也可以在专用的发射车上作机动发射。(图76)
“C802”型多用途对舰导弹是一种高亚音速的远程飞航式反舰导弹,它可以作为岸舰导弹,也可以装在军舰和飞机上发射。导弹全长6,392米,第二级全长5.14米,弹径0.36米,飞行速度0.8—0.9倍音速,射程15—120公里,巡航飞行高度20米—30米,末端飞行高度5—7米。此型导弹采用了折叠式弹翼和折叠稳定翼,减小了发射箱的尺寸。岸舰型“C802”导弹发射阵地是由四辆装载导弹的发射车、一部雷达指挥车和一部电源车组成的。整个发射系统可以封锁半径为120公里、150度的扇形海面。(图77)
地空导弹部队主要任务是保卫岸防区域上空的安全,攻击进入该区域上空的敌方空中目标,从而防止敌方从空中对防区进行袭击。我海军岸防部队主要是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红旗—2B”型地空导弹。它全长10.8米,弹径O.5米,助推器直径0.65米,最大飞行速度约4.2倍音速,可攻击飞行速度2.5倍音速至3.3倍音速的中、高空目标,是一种高效率、全天候、抗干扰性强、全方位作战的防空兵器,可以从发射架上发射,也可以从履带式发射车上作机动发射。(图78) “红旗—6l”型对空导弹是一种全天候中、近低空防空导弹,它分地空型和舰空型两种。导弹全长3.99米,弹径0.28米,翼展1.17米,弹重3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为3倍音速,最大射高8公里,由轮式越野车上的双联导轨式倾斜发射架上发射。(图79)
“HN—5C”型近程机动防空系统,主要用于攻击低空入侵的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亚音速空中目标。它是由HN—5A便携式单兵肩射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HN—5C防空系统装在一辆轻型越野车上,发射架有8枚导弹,另外还有备份弹8枚。 “FM—80”全天候低空和超低空防空导弹系统。可以攻击高速飞机、武装直升机和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一般装在发射车上发射。 “PL—9”型防空导弹,全长3米,弹径0.16米,弹重120千克,飞行速度2倍音速,射高4000米,最大射程米,最大射程8000米,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红外自寻跟踪、比例制导、鸭式结构的中、低空对空导弹。每个发射车装四枚,是从“PL—9”空空导弹发展而来的。(图80)
第九节 人民海军的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是一种执行两栖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它主要的任务是独立或者协同陆军部队实施登陆作战,夺取登陆点和登陆场,保障后续梯队登陆。有时也可以配合陆军担负海岸防御和岛屿守备等任务。我国海军陆战队编制以旅为战术兵团单位。陆战旅下面管辖陆战营、炮兵营、坦克营、工兵营、通讯营以及其它海岸勤务分队。海军陆战旅除装备一般自动化步兵武器外,还配有舟桥、冲锋舟、水陆两用坦克、气垫船、登陆舰艇和其它两栖作战器材。我海军陆战队官兵不仅拥有现代化的优良装备,同时也都经过特殊的专门训练,如他们为了完成侦察、摧毁敌方抗登陆设施和完成突袭登陆任务等,他们需要掌握长距离武装泅渡、险恶条件下野外生存、近距格斗、飞机跳伞、水下爆破、潜水、驾艇等多种能力,具有极强的两栖战斗力,甚至被称为是军中之旅。在执行作战、训练和支援国家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当前在捍卫南沙群岛的斗争中,海军陆战队的队员们不怕狂风巨浪、不怕烈日炎炎,有时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洗不上淡水澡,但他们保持着共和国军人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日夜守护在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岛和礁盘上,为捍卫祖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奉献着自己青春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