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传说人物(一)-故事情缘-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6:02

盘古

三国时候徐整作《三五历记》,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盘瓠”或“盘古”传说,加以古代经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盘古,填补了鸿蒙时代的一段空白,成为中华人民共同的老祖宗: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夺厚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後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馀里,俗云後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

(日方)案: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夸父

夸父神话人物,《山海经》中所载的巨人男子,立志追赶太阳,终未及,渴死。

 

燧人氏

(重定向自燧人)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

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蜯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女娲

女娲又称为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後代。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在中国神话中,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後来水神共工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在中国南部的苗族民族尊其为大神,并建有庙宇供奉。

伏羲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王嘉《十遗记》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创造了《驾辩》的乐曲。

伏羲後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的形状是鸟的身子,人的脸,驾了两条龙。他两个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传说他能够沿着生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传说中还有伏羲与女娲为夫妇的说法。此说大约出现于西汉时代。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的图像,一边标明是伏羲,另一边可能是女娲。在西汉以前,两人似乎还没有多少关系。

祝融

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後人尊为火神

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後世尊为火神。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後人尊为火神。 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祝融氏是黄帝後世子孙。《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说:“高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喾时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以其弟吴回为火正。吴回死,陆终嗣。陆终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时为郐国。

重喾封功食邑于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份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

罗泌《路史》卷八说:“〔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状昭显,食邑于新郑,故干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特为祝融作《封建表》

另外,三国时南蛮王孟获之妻亦叫祝融,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