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1] 【语出山水间】一样的大地震,不一样的5大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6:58
2008-06-11 | 一样的大地震,不一样的5大周刊
山水间
512大地震已近1月,撕心裂肺、牵肠挂肚的震撼与牵挂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趋于冷静,也能够比较理智的看纸媒的文字报道了。山水间一次买下5本周刊,分别是《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南方人物》《三联生活》和《凤凰周刊》。沉下心从头到尾翻完,简单说说个人印象。
一个粗疏的感觉:这次地震中,周刊给人留下的印象强于那些主流日报。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点多面广的、随时刷新的大地震新闻,周刊有相对从容的时间,可以完成相对统一的策划,推出一系列有侧重的文章,容易给读者留下一种比较强烈的印象。
下面一个一个说。
《凤凰周刊》(2008年16期,6月5日出版),封面是余震中大撤退的灾民和救援者,封面大字是红色的“汶川反思录”。卷首语是《愿人道主义常驻中国》,从大地震的救援中看到中华民族所匮乏的对生命的尊重,“在这个时刻,正是人道主义统领的中国”,结尾是“没有人道主义的底蕴,就不会有理解和宽容,也不会有协商与妥协:现代民主与法制,就没有栖息的土壤和维系的源泉”。中规中矩的一篇评论,符合凤凰周刊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
“封面故事”直接放在周刊最前面,不惜打乱了以前的栏目设置,凸显其重要。几幅黑白照片后,是周宇写的《震心,映秀镇》,以一名映秀村民的视角叙述大地震突袭时刻艰苦的自救与当时的乱象,甚至还提到了2年前的强制拆迁,以及村长用工程车挖自己的小轿车和“一心想见温家宝”等。谌彦辉的《死亡之城》留下的是一份“震区5万遗体处理档案”,视角独特,填补了主流媒体报道的空白。邓飞《危险的四川》视角更全,放眼四川的化工、核武和水坝,“核武库”的报道也体现出凤凰的优势和自由。张光秦《中国地震预报系统调查》更具历史纵深感,从不断拆分的地震局分析几十年中国地震系统的变迁,对预报与研究的分离重组提出质疑,还提到地方预报卡投递地址与地震局接收人的工作地址相距6公里的细节。南方朔《中国社会控制模式的变化》,是这位台湾著名评论家对四川大地震的解读。
凤凰周刊随后的栏目也有大量关于地震的内容,比如摘编《亚洲周刊》《联合早报》《纽约时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明报》等文章,传达介绍境外媒体的声音。特约撰稿员吴敏杰的《大陆空降兵“横空出世”》回顾中国空降兵的历史,类似于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主持人董家耀从地震中解放军的表现看到“中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还有特约撰稿《大陆地震引发恶性通胀风险?》《市场走出“地震情结”》,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大地震的影响进行分析。
《南风窗》(2008年12期,6月4日出版),封面图片是一片废墟中小孩子凝视的目光,大字的独家策划“天灾叩问县级化生存”,一个出人意料的独特视角!翻开封面第一页黑底红字“让喷涌的爱意化为持久的关注”,提取了9句抗震救灾中的话语,强调“本刊承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不惜鼓呼之力,恪尽监督之责”,体现了负责媒体的主动承担。窗下人语是刘阳的《让心持久震动》,给山水间的感觉是文章写得有些散,甚至有些“拽”,不如刘阳随后的两篇“策划人语”简明、敏锐、有力。
在翻过一大堆热点新闻如国共会谈、俄罗斯总统访华、阜阳“白宫”案、劳动合同法冲击波、美国地方选举等后,才见到第44页的“独家策划”。天灾叩问之下,脆弱的县级化生存已暴露无遗。震中汶川,亦是川西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交集的代表地区。田磊的《震后汶川》的价值并不在于震后汶川的白描,而是多难汶川几十年的生态破坏的反思。尹鸿伟《被交通生命线串起来的县城》,显示出交通的重要和道路维护的不到位。李北方《倒塌的校舍,压着县城的未来》关注绵竹富新二小的孩子们和教学楼为何如此脆弱。《北川殒没》揭示县城选址不当及未能实施的搬迁建议。记者郭凯的《地震揭示的当代县域生存》,直扣主题策划,经济不发达县域的政治弱势地位,还列举了地震前有关该地区地震的预测信息上报未能得到北京上海一样的重视。
随后的策划是“他们,你们,我们”,对志愿者、心理救助、慈善、灾区金融、防震减灾体制、灾难片等多视角的呈现,记者李北方的采访手记《没有反思的眼泪只是水》,对媒体报道“跌入第二阶段”表达厌恶,“对救人的报道没有让位于认真的反思,而是被对苦难的消费所替代”,“舆论被引导的转向,让追究和问责淡出了公众视野”。封底的广告是平安保险公司,他们援建的北川县平安希望小学全体师生平安,很温暖的广告。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20期,6月9日出版),封面图片是几张救灾图片拼合而成,醒目是大黄字“一个国家的动员”。卷首新论是《灾区重建的关键所在》,认为重要的是“灾区民众的心灵秩序、伦理及社会秩序及治理秩序”,提出“重建的权利主体乃是灾区民众自己”,政府是灾区重建的义务主体,要尊重灾区民众的意愿。一个很具建设性的观点!
《阿坝样本,72小时生死时速-一个国家应急救灾的社会动员》,以蒙太奇的手法,试图以多视角、全方位写一篇能够流传的经典文章。随后的十几篇文章近70页的篇幅,对地震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景式报道,如军队、医院、红十字会、中国民政、警察、通信、后勤、志愿者等等,也有观点,比如“减灾纳入大部制”“紧急状态法”等。
遗憾的中国新闻周刊出现了装订错误,有8页的篇幅是重复的,暴露了非常时期新闻周刊的忙碌与纰漏,还好是重复而不是缺页,否则会被骂死。加量不加价的一期,值得收藏哦。
《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6期,6月1日出版),封面图片是半张脸的女孩,带着伤痕,大字“忘川  记川”的特别报道,也是倾尽全力的独特策划。
“刊中人”栏目分别摘译《时代》《经济学人》《美国新闻周刊》《远东经济评论》《德国明镜》的关于四川地震的报道。
但本期的“语录”比较差劲,几乎都是匿名处理。
南方人物的文字很美,“我们祈愿,悲悯因它的沉重落入地里,像麦子般生长出希望来。只因,落地的麦子不死”,诗一样的语言,估计可以流传。“请别概括,请别总结,请不要让胜利尾随沉痛。这一次,我们只有拯救没有功勋,只有职责没有荣耀”。
专题策划分4个章节,分别是“殇”“爱”“思”“生”。殇对北川中学的时光闪回,对映秀伤痕的细致观察,特别是29页的大幅图片,绵竹富新二小家长捧着学生的遗像站在大字报前“天灾不可逆人为最可恨”。非常有胆的照片!
整本南方人物,充满了生动细节,原生态的描述。其中的大量照片也很有特点,信息量十足,也很猛!
《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20期,6月9日出版),这已经是三联的“抗震救灾深度报道之三”,封面是直升飞机下几个人飞快的抬着伤员,封面大字是“应急的速度”,三联记者专访灾害专家组副组长和空降部队首长以及民政部救济司司长,从受访者的权威身份看出,三联经此地震之后已经变成主流新闻媒体(以前就是么?)。随后几篇对灾区重建的报道记录下灾后的青川、青城山、茂县、都江堰、唐家山等。感觉其整体策划的意识不强,“深度报道”都到第三期了还在关注“应急的速度”,似乎并不高明。也许是三联自己对连续三期实时报道抗震救灾的行为比较满意吧,也得意于本刊表现出的“应急的速度”,跟日报拼开了速度,没有太追求自己的文化味。三联“记录这场灾难”的表现应该是一流的,用朱伟的话是“新闻应成为救助的一部分”。
5本周刊翻下来,山水间的感觉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最全景,宏观得面面俱到;《南方人物》的写作精致微观,真实得纤毫毕现;《南风窗》的策划最具创意,高瞻远瞩,居然想到“县级化生存”,不过这种东西能改变么?数以千计的小县城可能和北京上海拥有一样的政治权力和关注度么?《三联》的连续报道多,跟得紧,时效性强;《凤凰周刊》冷静而敏锐,限制最少,尺度最宽,历史感蛮强。
各周刊都做足了地震的文章,有特色,但用的力道不一样。《南方人物》在用“心”,情透纸背;《三联周刊》很用“力”,跑得很辛苦;《南风窗》在用“脑子”做,很深邃;《凤凰周刊》用“眼”观察,很客观;《中国新闻周刊》用什么呢?在“鸟瞰”吧!
山水评报的灵感来了,再打个比方吧!《中国新闻周刊》像广角镜头,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南方人物》像显微镜,具体而微的真实残酷;《南风窗》像望远镜,目光远大,但距离我们似乎也有点远;《三联》像照相机,看见什么记录什么,先“立此存照”再说别的;《凤凰周刊》像一面镜子,客观中立,隔着玻璃看得清楚。
以上是山水间的个人印象,欢迎读者朋友和业内人士指正交流。
引文来源http://zhao-yan-wei.blog.sohu.com/8982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