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02:42
老家的路
佛兰次小区 老家的路
老家在洞庭湖畔一个没有名气的村庄。很多年以前那里还是一片泽国。白居易的诗“渺茫千里白,帝亦无奈何”讲的就是老家。后来,湖水浅了下去,湖底露了出来,成了陆地,有了人来开垦,居住,繁衍生息,于是便有了老家。  
在岁月的沧桑巨变中,老家总是易遭水患,直到我的父辈那代才解决水患问题。父辈那代人,迎来了新中国,也迎来了治湖治水的千秋大业。为了这千秋大业,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整个青壮年年华甚至一生,硬是凭自己的一副肩膀一担担地挑土方式筑起了一道巍峨如山的防洪大堤,还开凿出了沟渠贯通三湘四水、旱涝保收的排灌工程。我的父亲就是在治湖工程中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而导致双腿瘫痪,后来又因为那时缺医少药地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父亲他们那代人都认为值。因为,湖治好了就不会十年九灾,连年闹饥荒了,子孙后代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通过父辈们的奠基,鱼米之乡才真正在老家名至实归,也使我有了快乐多趣的童年。记得那时候,老家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就是田里用来度冬养绿肥的一铁锹宽的小“清沟”里都有巴掌般大小的鱼。一个小孩子,就可以管住一家人餐桌上的鱼虾。至于水患则只是我们从大人那里听来的一个传说。童年记忆中唯一遗憾的事就是老家没有过一条好路。  
“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团糟”,这是老家的人对老家的路的概括。童年时我最苦恼的事就是雨天上学。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就像抹了油,走在这路上,你无法知道什么时候会摔得四脚朝天。也记不清摔过多少次,多少次哭喊着回家叫妈妈。而母亲望着泥猴似的儿子却只能心疼和无奈!  
到了1976年,老家着手搞居民线。先开一条与湖相通的人工干渠,再把满天星似的散居住房全部搬到干渠两旁一条线上来,既费力又花钱。队里开社员大会讨论此事的时候持反对意见的多,表态支持的无。母亲在会上只说了一句话,大伙便都赞成搞居民线了。母亲说搞居民线路就宽了直了,孩子上学方便,大人上个街、拉个车运个什么东西也方便。  
居民线仅三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时,老家的阡陌少了,但有了笔直宽大的“朝阳渠”;画地为牢的散居屋没了,全部搬到了朝阳渠的两岸的居民线上;家家户户的门前,是一条可以走拖拉机的路,这条路同时也是家家户户的禾堂的一部分。居民线工程没有损失老家的耕地,但景象却使老家气派了很多。老家的路一改过去人丁稀少的状况,变得车来人往,沸腾起来了。也就是在这条路上,母亲来来回回地把她种的菜,养的鸡蛋鸭蛋担到街上去换回了我的学费,把我送进了初中,高中,大学,我们生产队破天荒地有了第一个大学生。之后,母亲便像完成了她生命中的使命一般,追父而去,永远离开了我。那年我刚刚完成大学毕业考试。我走在母亲走了无数遍的这条路上送别母亲,泪如雨下,双腿如铅……  
老家的路已经嵌进了我的灵魂。  
参加工作后,我天南地北地到处跑,离老家越来越远,这一晃就是十八年。老家始终是我梦绕情牵的地方,我对老家的思念在与日俱增。可喜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可以携妻儿回趟老家了!虽然千里迢迢,但心情却是特别地惬意!  
我终于又走在老家的路上了!老家特有的泥土气息立即沁我心脾,使我心醉!刹那间,我看到了母亲辛劳的背影,听到了过去这路上的欢声笑语。我告诉我的妻儿,这条路就是跟她们讲过多次的那条老家的路。  
老家的路呀,我对你是如此地记忆犹新!过去种在路边的水杉树已经长的好高好大了,但路面却不如以前,到处坑坑洼洼,走在路上,眼睛一定要看在脚尖前面,否则就会踩到坑里,人就自然不能昂首挺胸。“朝阳渠”也已多年失修,渠两边杂草丛生,渠道里已经淤得底露草生,水流如线了。路背渠的一侧是各家各户的菜园,菜园里一片凋零,看不到以前瓜果飘香,葱葱郁郁的景象。路上也少有行人,碰到了几个人,却彼此不认得,都是我没见过的妇女或儿童。居民线上,关门闭户的多。开着门的几家住在里面的人也大都是我不认识的妇女儿童或耳目失聪的我的父母辈老人在屋里孤独地守候。他们表情麻木,双目无神。我走上前去打招呼,却终始没有看到过去老家人那种生气勃勃,昂扬向上的面容。我忽然感到了一种可怕的凄凉和萧条,我不知道我的老家为什么会与我憧憬的大不一样。  
孩提时的玩伴是现在的村干部了。面对我的修路凿渠等一连串的提问,他一脸无奈,对我说:一是没钱,二是没人。  
我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我说,过去我们的长辈那代没钱,却能根治千年水患,却能开渠筑路,搞成居民线,现在只是组织劳力把路面搞平,把渠疏通,相比过去的难度小了何止百倍。他说,现在的人都是各顾各,都只向钱看,没钱哪里还叫得动哦。  
我说,政府不是拨了新农村建设款么?他说,那些钱大都用在修等级公路上,方便你们这些开小车的人走,给政府装门面,钱到村里的不多,到组里就更少了,办不成什么事。就是有时上面下来了点钱,想组织村民修个路什么的也找不到人呢。他说,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中年人也是如此,村里稍有钱的人都往城里搬,能到外面打工,能搬到城里去住都成了一种荣耀了。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加上社会治安乱,胆小的白天也会关着门。  
我说,国家都免农业税并以工补农了,为什么不劝大家在家种地?他说,种地不赚钱,国家是免税了,还有补贴款,但敌不过种子化肥农药上涨,一年下来在地里累死累活的,也赚不到几个钱,早些年有的还要赔本呢。外去打工,好歹还能混住自己的嘴,存点钱,这样,哪还有人愿意种地哦。  
他忽然苍凉地对我说:以前死了人,一个生产组就能把丧事办了,而现在,一个生产组想找齐八个抬棺材的劳力也都办不到了。一阵透心的凄凉感使我透不过气来!他见状,知道了我是在用心倾听,于是,又向我介绍了这些年来村里包括村风民俗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说者越说越伤感,听者越听越沉重。  
当我踏上归途的时候,老家的路在我眼前忽然变得十分迷茫。这条我熟悉得可以看清父亲母亲留在路上的足迹的老家的路,此刻我感到的却是陌生和恐惧。尽管天空晴朗,但我觉得它处在阴霾中,看不清前面的凶险,也看不清前面的通达,给人一种漫长无际,关山重重的感觉。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记住,老家的路有父亲母亲那一代先人的魂魄,辈辈子孙还要走下去。而要有走下去,就必须护路养路,否则,路就没了,路没了,人往哪里走呀!  
关键字: 路 农村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