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的东西我们也蒙在鼓里 - 阿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18:58:21

“知情”的东西我们也蒙在鼓里 

率性而发 2010-11-28 12:07:08 阅读10971 评论30   字号: 订阅

“知情”的东西我们也蒙在鼓里

 

朋友见面都在聊通货膨胀。我大学是学贸易的,可惜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至今对贸易问题几乎一无所知,关于通货膨胀,我也只能说出大概:市场流通中的货币大于生产总量,于是货币贬值。用老家亲戚的话说,就是“钱不值钱”了。这似乎比“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一类的术语更直接简便,易于理解。关于“钱不值钱”,我印象深刻,不只是今年的事情。多年(至少有十年吧?)以来,我在老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父亲曾对我说,从前(这个“从前”当然也不远)虽然钱不多,但钱很值钱,很少的钱可以买到现在需要很多钱才能到手的商品。他是在抱怨物价上涨,当然也包括感慨供我上大学的费用。我九七年上的大学,好像恰好赶上了第一波不公费上大学的潮流。家里虽然比以前赚的钱多,但这也需要花费,那也需要花费,而且不得不花费,于是钱自然就不值钱。

钱既然不值钱,那就需要赚更多的钱,否则就容易在“有很多钱”的盛世过上穷困潦倒的生活。从数量上来说,钱确实比以前好赚了,这侧面证明了这个盛世的确很有钱。可是时代有钱并不意味着自己有钱,即便自己有钱也并不意味着不缺钱。在老家有人感慨“那么多钱哪去了”,似乎这是人们心底一个解不开的谜。但已经来不及思考谜底,赚钱第一。赚的钱越多就越保险,而那个谜也就无从去考虑。赚不到钱的继续为必要的钱拼命,赚到钱的继续为更多更保险的钱拼命,于是所有人都成了拼命三郎。赚钱,以及拼命,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关键词。

可是钱本身不能填饱肚子,赚来的钱需要花出去才能让钱变得有用。在老家,原则上是不用担心肚子问题的,田地就是粮食。但是粮食也不是钱,即便换钱也微乎其微,不够必需的花费。所以粮食在老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钱。有钱可以买到粮食,有钱就不用担心肚子。所以在我家,就经常买粮。一亩三分田,一年出产不了多少粮食,父母若外出赚钱,甚至就让稻苗在田里自由生长,这更加让这一亩三分田打不了多少粮。我可能稍微比父亲多些书本知识,曾“严肃”地对他说,家里的田无论如何也要种上稻苗。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初,抱着一捆钱买米的景象让人惊心动魄。我也曾杞人忧天地对父亲说,万一我在广州买不到米,还要回老家吃粮。父亲对我说,粮食还是会种的。但是不久前,我给奶奶打电话,她告诉我,父母让她帮忙收地里的棉花,他们去外地赚钱了,稻苗是种了一些,但天气不好,有没有收成还不知道。这自在我预料之中。与田地打交道的父亲似乎很相信土地,但对于钱仍没有把握,而且,需要的钱(比如弟弟结婚、妹妹上学)还很多,不出去赚,田地里是种不出来的。

现在,把上面的碎碎念总结一下,或者可以理解什么是通货膨胀。老家人赚了很多钱,回到老家,吃完存粮,不够,再去买粮。忽然发现,市面上的粮食也不够了。粮食开始涨价,可是涨价还是得买,“人是铁饭是钢”,于是花很多的钱去买很少的粮食。这应该就是通货膨胀了。设想一下,如果市面上的粮食,可以帮助所有的老家人度过难关,价格虽贵了些,但毕竟没有饿肚子,到了另一个收成季,青黄相接了,这想必就是良性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如果市面上的粮食很不够,赚了一般多钱的人几乎花费了所有赚来的钱,才让青黄相接,这想必就是恶性通货膨胀了;再进一步,倘若市面上的粮食十分不够,有的人花完了所有赚来的钱,也不能让青黄相接,于是就饿肚子,于是就开始饿死人,这显然是超恶性通货膨胀了。倘若以最坏的结果来论,所谓的通货膨胀,就无异于天灾,且甚于天灾。从这个角度来看,赚钱、拼命,并不意味着好的生活,相反,甚至可能导致灾难。那么赚钱有什么用?为什么还要去赚钱?所以就此看来,最坏结果的通货膨胀,最终会导致人们对赚钱的行为产生怀疑。最后,所有人都不去赚钱了,都去种粮食。这样一来,老家就没什么钱了,又回到了农耕社会。这是否就意味着“经济崩溃”?

有朋友笑我这种思维方式是杞人忧天。他是对的,我常常杞人忧天,而且经常看起来没有来由。现实仿佛还没有到惨烈的程度,未来看上去也很美好,天是不会塌的,至少不会很快塌。杞人忧天于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无用”。然而当我看到许多专家学者官员们,以一种十分乐观的姿态,讨论“通货膨胀”这个许多人不明就里的专业术语时,我的杞人忧天又进了一层。首先便是,他们往往对“通货膨胀”没有一个让“老妪”也能明白的解释。这看上去无关紧要,似乎“通货膨胀”一词本就不该属于大众,天生就是专家嘴里的词,“老妪”明白与否根本无所谓。然而按照我上面对“通货膨胀”杞人忧天式的思维,这个词其实最关紧要的,就是“老妪”,就是大众。因为即便按照最坏的结果,先饿死的还是“无所谓”的人,够格谈论该词的人是不会饿死的,最多无非是花出去大笔钱——他们有钱的很。那么,俗话说,死也要让人死得明白,难道就不能好好地、清晰地解释一下“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么?一个官员对于处理好“通货膨胀”的自信,能替代这么多“老妪”的心理诉求么?千年前的白居易写诗尚且知道“老妪”的重要性,掌控着发言权的当代专家学者对此关系着重要民生的词倒不明白此道理。

现在是因为“通货膨胀”成为流行词汇,才被抬到了前台,才被人看见,才让人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试想,该有多少类似的词汇被模糊概念蒙蔽住具体含义呢?那么,这是教育的失误呢,还是大众本身素质问题呢?是发言方的问题呢,还是听众的问题呢?就在今天,一个朋友对我说起一件事。他要去X国留学,对方明确告诉他,因为该国打XXX战争花费太巨,他所学的学科已经取消了奖学金。倘若对方告诉他,该国近年国库空虚,取消了他所学专业的奖学金,那他无论如何猜,或许也猜不出“国库空虚”是什么意思。在中国往往就是如此,我们仿佛看到自己有了知情权(譬如知道了一个名词、一种术语、一句官话),但这“情”究竟是什么,却仍蒙在鼓里。这样的知情,与不知情又有何异?何况很多时候,该“情”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几句话,一个比喻,就可以让“素质低”的听众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