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算算昆明人的生活成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9:33
2010年11月15日09:13  生活新报  天然气调价了、汽柴油价涨了、食用油价涨了、菜价肉价涨了、奶粉也涨价了……进入这个月后,东西贵了,一张百元大钞,一换零,三下五除二就没了。物价飞涨的影响正前所未有地渗透到老百姓吃、住、用、行等方方面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账单正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跳跃到一个个新的数字。其实,这波有些“非典型”的物价上涨已早露端倪——“豆你玩”不是一天两天了,“蒜你狠”也不是新鲜事了,“姜你军”还不算可怕,“糖高宗”都粉墨登场了,一向稳定的快递也跟风涨了……那么,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普通昆明人的生活正面临着怎样的通胀压力?   

   这波有些“非典型”的物价上涨,正前所未有渗透到老百姓吃、住、用、行等方方面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账单正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跳跃到一个个新的数字  

一个家庭的一年通胀样本

          2009年12月底,老马家多了一个新成员。孩子的到来让全家人进入了“战争”状态,不是因为孩子淘气,而是从他出生开始,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全家人生活成本明显“雪上加霜”。

 

  家庭采购员专找便宜货 

  孩子没出生时,每天吃过早点,老马和老伴就出门了,约上几个老伙伴到公园去打发退休后的时光。但现在不行了。

  2010年11月13日,吃过早点,看了一会儿报纸,小孙子的回笼觉睡好了。打开推车,装好水,准备好小毛毯,这是小孙子小楼晒太阳的准备工作,虽然这一天并不是个大晴天,但还是能让小孙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老马将老伴和小孙子安排到小区院子后,自己背着手出了小区。

  老马径直来到了距小区最近的菜市场,经常光顾的菜摊老板跟他打起了招呼:“今天的菜太新鲜了,洋芋是刚刚挖出来的。”“两个洋芋就要5块钱。”老马心想吃两个洋芋还不如吃块瘦肉好。他伸手拣了一头大蒜:“大蒜怎么卖?”“2块5(50克)。”老板回答得干脆。老马的回应更干脆,转身就走了。

  走了好几个菜摊,在最后选定的菜摊上,老马买了5头大蒜、一块南瓜和一棵白菜。大蒜20元钱一公斤,南瓜2元5角一公斤,白菜2元一公斤。老马付了9块3毛钱,接过装菜的塑料袋,掂了一下说:“5头大蒜3块6。”

  老马还想再转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找到点儿什么便宜的菜,看到在菜市场经常碰见的一位老熟人,两人停下来聊起了买菜心得。话还没聊完,手机突然响了,老伴打来电话说孙子有点儿饿了。老马急忙结束了和老熟人的谈话,掉头加快脚步往家走。

  小孙子看到老马,高兴地挥舞着小手。老马拍着孙子的头说:“乖孙子,等爷爷把你送回家吃饭饭嘎。”回到家,老伴去给小孙子做饭,老马边看孙子边找出去年的账本。

  从老马的账本上看,2009年3月10日,白菜的价格是每公斤1元钱,5月5日是每公斤1元2角。老马说,白菜的价格算是比较稳定的,因为2009年11月白菜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2元了,一年过去了,现在的价格并没有涨。而大蒜就不一样了,去年年初还能买到几元钱一公斤的大蒜,价格一路飙升以后,独蒜去年最贵的时候升到18块一公斤,而今年就再也没有这么低的价格了。前几天在好又多超市,老马看到独蒜是19.6元一公斤,比他买的每公斤便宜4角。老马说:“每斤4毛,5头就要3块6,一头便宜到一分多,但是个头要比我买的小多了,两头也没有我买的一头大,还不如我买的新鲜。还是我买的要划算。”

  不仅仅菜价在涨。去年还能买到3元多一公斤的大米,今年老马家旁边的小超市里最便宜的大米,算下来也得每公斤5.9元。大米涨价了,米线的价格跟着就上去了。但还是要吃的,为了应对,老马不去公园了,成了家里的专职采购员。

  老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小区附近的菜市场和超市内转悠,寻找便宜、打折的基本消费品。小区附近的3个菜市场,老马都熟,哪个摊位的菜最新鲜,哪个摊位的菜最便宜,哪个摊位价格最稳定,哪个摊位的老板最实在,他都了如指掌。统计已经成了习惯,通过老马的计算,今年的水果购买量少了,菜、饭的量都在精打细算,但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家人每个月吃喝平均就要多出300元左右的支出,这还不算其他消费。以前,儿子每个月固定给老马1000元生活费,老马还时常能自己补贴点钱买些虾、蟹换换口味,而今每个月饭菜的支出都要超出1000元,看着儿子、儿媳辛苦的样子,多出的部分除了老马自己贴外,也就全靠老伴的精打细算、巧妙安排。

 

  孩子不生病就是做贡献 

  小孙子出生后,马大妈从炊事员晋升为炊事员兼保育员。

  炊事员的工作并不简单,马大妈每天都在计算,今天几个人在家里吃饭?是儿子不回来吃还是儿媳不回来吃?容易坏的菜剩下就只有当垃圾倒了,按照每个人的饭菜量,精打细算饭菜的配量,这项工作,马大妈已经做得游刃有余了。而有时为了节约煤气、水、电,马大妈会指导老伴什么菜洗起来费水,什么菜更容易炒熟,甚至什么菜用锅热,什么菜用微波炉热,她都会琢磨一下。炊事员的工作做了多年,马大妈觉得这已经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了,现在对于她来说,做好保育员更为重要。

  小孙子的午饭已经做好了,看到冒着热气的卡通小碗,孩子的小手在手推车的餐盘上拍得啪啪作响。青菜切得细细的,放在早已煮好的稀饭里再煮一次,加上肉末,打一个鸡蛋蒸成鸡蛋羹,再配上南瓜汤。小孙子的午餐很丰盛,马大妈说:“对小孙子可不敢马虎。小孙子身体棒棒的不生病,就是对家里的经济作贡献了。”

  9月的一天,小孙子吃了不新鲜的东西,拉肚子、高烧不退,急坏了全家人。一家人每天轮流带孩子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吃药、输液,15天后,输液、检查等医药费,加上打车、在外面吃饭等费用,一共用去了3462元。儿子小马请了3天假,全勤奖泡汤了;儿媳肖丽请了5天假,虽然单位没有全勤奖,但5天的绩效工资也是眼巴巴的没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不仅是医药费贵,小孩子吃的用的都贵。马家的孩子出生时,吃的雀巢超级能恩奶粉,当时259元一罐,现在涨到了336元一罐,光吃奶粉的话,每个月要5到6罐,价格上涨后每个月要多出400元左右。尿不湿原来69元一包,71元一包的还能多送6片,而现在同样的尿不湿,76元一包还不多送。为了让孩子少受罪,也为了节省开支,马大妈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小孙子4个月大就开始慢慢加些米糊、蔬菜泥吃,现在孩子10个月多了,只有晚上才吃一顿奶粉,这样一个月下来要省去1200多元的奶粉钱。尿不湿,马大妈更是不给小孙子用。“不用,孩子反而养成了好习惯,早早认得自己解手。”马大妈说着,怀里的小孙子已经睡着了。老马很配合地关上窗子:“风吹到生病不得了。”

  孙子睡了,老马和马大妈坐下来算算当天的账。算着早上买菜的钱,老马想起与老熟人的谈话,埋怨马大妈前些天不该把钱取出来又存进去。半个月前,马大妈请了个假,把小孙子交给老马看了半天的时间,到银行将存在银行的老本取了出来又重新存进去,因为她看到新闻说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她怕一直存在银行还是按照老利率计算,取了再存就按照新的利率来计算了。可是老马却听说,银行会自动对存款的利率进行调整,根本不用取了再存。最后他们决定,还是哪天到银行问个清楚。

  记好账,马大妈开始做家务,顺便也将儿子儿媳换下的几件衣服放在洗衣机里洗了。儿媳肖丽已经连续3个星期没有休息了,就为了多挣一点加班的绩效工资。

 

  没了享受消费仍得多挣钱 

  以前的肖丽是个月光族,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添置护肤品、化妆品和衣服外,全部用在外出吃饭和玩上。如今物价上涨让她感受到了消费的压力。在外K歌、旅游越来越少,跟着减少的还有她的工资。

  肖丽又到单位加班去了。以前周末加班,肖丽都是开老公的车去单位,这天是星期六,但她一大早挤着公交车去了单位。

  其实肖丽是个爱玩的人,孩子出生前,她经常参加一些同事、朋友的聚会,在外面吃吃饭唱唱歌,或者到山清水秀的地方赏赏风景。以前的肖丽是个月光族,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添置护肤品、化妆品和衣服外,全部用在外出吃饭和玩上。而现在,外出购物的时间,肖丽“都快感觉不到了”,更别说K歌、旅游了。

  在肖丽收藏的购物小票里,2008年国庆节买的一双翻毛皮鞋打折后是268元,今年她看到同一款还在卖,只是不打折了,价格是598元;2008年冬天买的特价羊毛外套409元,今年这件衣服同样挂在特价区里,但价格是968元。不仅这样,旅游的价格都涨了,就以石林旅游为例,2009年可以跟到每人100多元团费的团,而今年已经涨到200多元。100多元团费的旅行团也有,但是肖丽说:“不知道有没有人敢跟100多元的团,这么低的团费,是不是只走马观花?大部分时间我怀疑都花在购物上了。”物价上涨让肖丽感受到了消费的压力,在外K歌、旅游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跟着减少的还有她的工资。公司对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基本工资有所上调,但可以明显感受到工资单上的绩效工资越来越低,实际发下来的工资有降没涨。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月光妈妈”,肖丽的消费思路转了一大个弯。“一对奥尔良烤翅都涨到9块5。”她最爱的肯德基已经成了奢侈消费,不旅游、不唱歌,很少参加聚会,外出购物,大多数时间就是在超市买点生活用品。

  肖丽和物价赛跑的方式是迂回的,也激发了她的穿衣灵感。翻出旧衣服重新搭配,妈妈级的裤子配上流行的板鞋,奶奶级的毛衣配上时尚的格子衬衫,这压制了不少买衣服的欲望。2010年元旦至今,肖丽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虽然所用品牌的化妆品没有涨价,但她已经改化“裸妆”了,粉底、粉、腮红,很多步骤都省去了,只在眼部稍作修饰,有时甚至连眼影都不用,这为肖丽节约了一部分开支。而节约出来的时间,肖丽都用在了加班上。晚上很晚才回家,连续几个周末不休息,这让肖丽也有些抓狂,但想到工资单上的数字会大一点,她就欣慰了。

 

  开车卖房做生意都不敢了 

  物价上涨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如果卖了房租房住,租金和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不一定就比现在每月要还的房贷少。如果做生意,铺面租金和进货成本都在涨。纠结了一个多月,小马决定房子不卖了,生意不做了,当然车也不开了。

  这个周末,因为单位临时有事,小马也去单位了,他也是乘公交车去的。

  2009年初的93号汽油价格是每升5元多点,当时小马就觉得这个油价让自己承受不起了,但那时公司给报销,所以他还能坚持开车上班。93号汽油的零售价,到2009年底就已经突破了6元,公司突然宣布私车公用不给报销了。

  小马与肖丽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7500元左右,每个月贷款和信用卡得固定还银行3750元,交给父母的生活费1000元,孩子的支出在1000元左右,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收视费、物管费,加上一些生活用品的开支,得700元左右,每个月剩余的钱,也就是1000元左右,如果发生一些必要的额外支出,这个月就所剩无几,甚至会出现赤字。而现在昆明93号汽油的价格是6.65元每升,从家到小马单位10公里路程,双边耗油12元左右,如果中间到其他地方,随便停停车都要5元钱,一天下来要二三十元钱。加上养车每个月将近千元的支出,小马夫妻俩的收入就全没了,万一孩子感个冒、发个烧,药都没钱买,更别说去医院。于是小马毅然决定将自己的爱车停在停车场,让它好好休息,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惊动它。

  都是80后的小马夫妻,以前花钱根本不会计算,当紧迫的数字摆在面前时,两人除了惊呼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为此小马曾经纠结了一个多月,考虑是否该把房子卖了:“现在二手房价格那么高,卖了房,还了贷款,家庭经济压力就小了,剩余的钱还可以用来做生意。”卖不卖房子让小马纠结的原因是,卖了就要租房住,租房的价格也在上涨。小马原来租住在吴井路,两室的房子租金每个月900元,现在为了卖房,他专门跑回去看过,两室的房子租金最低是每个月1100元,而且一般是装修环境很差的老房子,稍微新一点的小区,同样大小的房子租金得每月1400元以上。

  加上物价上涨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房租和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不一定就比每个月要还的贷款少。如果做生意,铺面的租金也涨,进货的成本也在涨,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市场,利润空间很难把握,得到消费者的接受也要一段时间,拖时间就是在拖钱。“在没有雄厚资金支持下贸然下海,肯定会被海浪拍打得体无完肤。”四处打听、思想斗争了一个多月,小马平静了,他决定房子不卖了,生意不做了,当然车也不开了。

  天已经黑了,下了公交车。小马想母亲在家一定把饭菜做好了,等着他和肖丽回家吃,想着,脚下的步子大了、快了。本报记者 于向春  

 

  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普通昆明人的生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 本报记者 孙兵 摄

高物价映照众生相

 

  1元、1元3角、1元5角……眼看着白菜价格一天天涨,在和平村农贸市场做生意的刘晓霞越来越焦虑:“我的进价高了,相应的就要卖得贵,卖贵了,人家又不要,生意现在不好做了。”国庆节后,昆明市场上菜价大幅度涨价,随之而来的是米价油价上涨,赋闲在家的老人们,开始在昆明城各个犄角旮旯找相对便宜的菜。

 

粮油批发商 一天一个价,没有人再敢贸然囤油

 

  在昆明市五里多粮油批发市场做菜油、精炼油等食用油批发生意的朱家有说,现在昆明市场的食用油一天一个价,根本没有人敢贸然囤积。今年年初,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昆明市食用油的价格出现了一些变化,可没想到今年以来食用油价格就发生了3次涨落。今年春节刚过,一公斤菜油的价格是7元4角左右,可因为云南今年遭遇大旱,菜籽收不上来,油价也就相应地上涨到了每公斤8元4角左右。当时,预见今年油价肯定会高,朱家有想尽办法购进了大批的油。

  云南省政府随后从全国急调粮油,昆明市场的粮油特别是食用油猛涨的情况得到了控制,油价在6月前后下滑到了7元8角一公斤。“涨涨跌跌,这是市场的正常情况,但像今年这样一会儿涨一会儿跌,还真是少见。”朱家有说。今年10月份,食用油的价钱又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每公斤7元8角涨到了9元2角。“这个月,油价更是涨到了每公斤10块8,还是我们的批发价,零售现在已经超过11块5。”扳着手指算了算,朱家有说,每次他从供货商那里运油来,无论涨落,每公斤油他只能赚1毛钱,或者几分钱,进价越高,他赚的钱就越少。

  朱家有说,虽然2007年油价涨得最猛,最高时甚至到了一公斤16块5左右,但仍然有人囤油。而今年,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商,都不敢贸然囤油:“毕竟差价太大了,油价最高的现在和最低的年初,差价3块多。”

  和食用油的涨跌相比,做大米销售的批发商倒没发现米有太大的涨幅。在同一个市场做米生意的王师傅说,现在涨价最明显的其实并不是大米,应该是蔬菜。

 

  蔬菜零售商 生意有下滑,1公斤白菜批发1元5

  

刘晓霞在昆明做蔬菜生意已经10年多了,从刚刚开始的“哪里需要哪里搬”,到现在在和平村也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从四川来昆明的她起早贪黑吃了不少苦,也亲眼见证了这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到了菜价一天天上涨。

  这些天来,无论是起早到关上批菜还是坐在菜市场里卖菜,刘晓霞总能听到“现在的菜价实在太贵了,快吃不起了”之类的话。她自己也有同样的感受。10年前,大家经济条件都没有现在好,但生意好做,现在大家工资高了,菜价也是疯涨,一天一个样。刘晓霞说,今年国庆节刚过,他们去批菜就发现价格明显上涨,原来每公斤8毛或者1元的白菜,现在涨到了1.3元,这几天更是不得了,看着外观不是很好的白菜,都要批到1元5角一公斤,买吧,又嫌贵,最重要的是怕批发回来卖到2元一公斤没人要。刘晓霞说:“在我们四川老家,白菜几分钱或者一两毛钱一斤,有时多好的白菜烂在地里都没人要,而现在一公斤要1块5甚至2块,真的快连白菜都吃不起了。”说话间,一位女士走到了旁边:“胡萝卜多少钱一斤?”“5块。”女士听完,连价都没回就走了。刘晓霞说,市民也对菜价的猛涨有些接受不了,10月份时,胡萝卜批发价最贵的每公斤3元5角左右,现在最丑的也要4元,他们拿到菜市场做零售,根本不敢要太多,“每公斤赚5毛钱,说白了,赚的就是每天起早贪黑的辛苦钱。”

 

  家庭“后勤” 郊区菜便宜,老人组团转几趟车去买  

 

  明显感受到菜价、米价和油价上涨的,除了这些批发和零售商外,还有天天在家“管后勤”的老人和家庭主妇。

  家住江岸小区的熊阿姨,每天都会早早地约上几个伙伴到王旗营、关上、篆新农贸市场或者更远的海源寺买菜。用熊阿姨的话说,现在菜价太高了,老年人退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处走走,一方面为了买点儿相对便宜的菜,一方面也锻炼锻炼身体。

  11月14日早上8点,熊阿姨又在小区的院子里挨个呼喊同伴,他们准备到海源寺买菜。熊阿姨说:“年纪大了,早上也睡不着,我们就约好每天8点出门去买菜,赶在中午饭前回来。为了不和年轻人挤公交,我们都是走路去,避开高峰期坐车。海源寺靠近郊外,买的菜新鲜,最重要的是比农贸市场便宜接近一半。”在江岸小区农贸市场,白菜每公斤要2元甚至更高,可在海源寺,熊阿姨能买到1元钱一公斤的白菜;在家乐福,一公斤牛肉30元,但到了海源寺,一公斤能少花五六元钱。熊阿姨说,时间久了,小区里相识的老人都愿意把时间花在到处绕着买菜上。最远的一次,熊阿姨带着伙伴们从江岸小区出发,坐96路车到小西门转26路,到关上再转车到小板桥,花了半天多的时间。

  和老人们的时间宽裕相比,身为家庭主妇的陈亚楠最近就比较忙。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必须早起,上班前就到菜市场买点菜农自己种的、从远处肩挑运来的蔬菜,或者下了班天黑后再出门,拣点别人买剩的菜买,总之是打时间差。“没办法,现在菜价那么高,丈夫又下岗在家,孩子正在上大学,不省着点儿,真的没法生活。”想方设法应对这次生活必需品大幅涨价的同时,陈亚楠更期待政府能尽快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本报记者 李茜  本篇经zhao501收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