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焚尘印度图片204幅〔组图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3:24
2008年06月26日 3:12 载
编者注:此组图两集本应是231幅,因转载中发现缺14、55、56、99、106、108、119、121、124、125、126、127、146、166、168、170、178、201、205、212、213、214、215、216、220、221、222共27幅,还有204幅,组图1安排110幅(实),组图2安排94幅(实)。图片不全,请谅解。

想象中的印度,是泰戈尔、泰姬陵,神牛走过的大街上,来来去去的是耍蛇的和算命的,他们目光像漩涡,让人不敢对视。
想象中的印度,如云的美女,大眼睛清澈多情黑白分明,鼓声和西塔琴随时响起。歌舞当街,玫瑰色的莎丽在阳光下颤动。
想象中的印度,漫漫恒河,红花倒映的湖畔,瑜伽女子腰肢柔软,冥想在山的丛林里,在繁杂的市井,在匆匆晃过的身影。
而你终于来到这里时,千年的长河让你无从深入,无法触摸,如飘浮在恒河上空的烟尘,来去无根。
今天的北京,阴沉而杂乱。我放一首Kid Loco的Traveller,翻开那些印度的照片,那些浮光掠影下的细细梵尘,再度回到我的眼前。
德里的Maidens Hotel,103年历史了。长长的走道上,有白色的墙壁和深褐色的木质门窗,庭院草坪上的洒水喷头断断续续,让我想起电影里那个殖民地的时代。
001

002

德里的印度门,就像凯旋门一样。为了纪念一战的时候阵亡的印度士兵。
据说印度门的广场比天安门还大,也许我们来得早,空荡荡的人倒是不多。早晨的阳光穿过永远笼罩德里的薄雾,长长的路的尽头,只有印度门的剪影。
耍蛇人看到有人到来,吹起竹梢,眼镜蛇就从草筐里立了起来,丝丝地吐着舌头。一只黑狗靠在路边睡懒觉,察觉我走近,它咪着眼瞥了我一下,在土里拱了拱,继续睡去。
003

004,印度门前的狗

005,警卫

006

007

008, 在印度门更换盆花的少年。

最近总是有一些宗教冲突,新德里的议会大厦,少不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这会他们坐在草坪上聊天休息。
议会大厦也是用红砂岩建的,这种材料在印度盛产,所以很常用。当然,也很漂亮,尤其在薄雾迷蒙的城市里,似乎泛着朦胧的光。
大厦前面的路中心,有个喷水池,有一只大的水鸟,立在池子沿上,远远看去,像一只鹤。它看着往来的车辆,一脸从容,像站在家门口看着大街一样。
在天人合一的印度,动物是幸福的。因为印度人相信,他们自己的生命和一切的生命一样——一切的生命也就如自己的生命一样。
009

010

德里的吉祥天女娜拉雅娜神庙,不让带任何相机进去——包括手机。大家脱了鞋,踩在清凉的大理石地板上。
太阳从薄雾中露出头来,透过窗棂,在庙厅的白色地面上洒下圆拱型的影子。一个女子从头到脚披着金黄色的莎丽,靠着拱顶下的柱子,斜坐在台阶上。逆光看去,如平静而深邃的灵魂,在大自然的歌声中,沐浴神的洗礼。
那些空中流淌着的乐声,是印度风琴奏出的反复旋律,所有情绪的变化来自手鼓打出不同的节奏。在空空荡荡的一尘不染的神堂里,两位乐师的身体随着手指的扣动轻微的摇摆。他们迷者眼睛沉醉,任我在面前久久地站立。
011,庙前的一个印度女子,应该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在印度,大多数的女子穿莎丽,即使是这种“工作服”,也是莎丽式样。

012,从侧面看神庙的全景。——来这个侧面的院子,是为了找厕所,这是第一次领略厕所不分男女的情形。

013,在印度,用鲜花和清水供奉神灵。很少有我们这边的“香火”。

015,一个卖报纸的儿童

宗教所能产生的力量难以评估。可能是沉思与冥想,可能是奋不顾身的战争,也可能是杰出的艺术。在很多国家,那些杰出的建筑,都和宗教相关。
比如摩天胜利塔,这个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结合的建筑,是我第一次近距离领略印度建筑与雕刻艺术。尽管后面行程里,还有很多漂亮建筑。但这个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些细腻的红砂岩浮雕,那些蓝天间的高大拱顶,那些被风化被毁坏的石柱,那些雕刻间晒着太阳的野生鹦鹉,伴着正午的阳光,深深印在我的记忆。
016,石头镂空的窗,撒下斑驳的光

017,美女与刻满经文的墙。

018

019

020,这些鹦鹉,应该是野生的,悠哉悠哉的晒太阳。在印度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021,呆头呆脑

022

023

024,雕刻

025

026

027

027-1

028,地毯,克什米尔的手工地毯,从每个角度看,都能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029,银质水烟壶,应该是随着伊斯兰教传进来的。

030,铜壶与挂毯。铜壶配以明亮的金色与红色的传统图案,后面的挂毯镶嵌着金线和宝石,——当然,质地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手工和图案确是一流。

031,德里旅游商店里卖纱丽的姑娘。在这里,我和两个店员聊天,他们对中国充满好奇,在印度,ZF对中国的宣传都是贫穷落后什么的,所以他们一直在打听中国人的收入和工作时间,结果他们对自己的ZF都比较失望。

032
晚上在酒店,觉得后院里隐隐有音乐声。就爬上后面高高的窗户往外张望,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估计也许是酒吧再放音乐吧。后来越听越不对,一定是有人在现场演奏,放录音绝不是这种感觉的。正在穿上鞋准备跑下去的时候,发现队友发来的短信,说后院的后面,正举行一场婚礼。
我们到的时候,新娘已经撤了。这张照片是新娘的几个亲戚。

033
操传统乐器的乐队,前排是印度风琴。我正看着,边上一老哥过来问:哪里来的?中国。他明显喝多了,拉住我说要介绍给他一帮哥们,说有一个刚从深圳回来——中国好啊。我好不容易拒绝了他们递过来的酒,逐一握手,其中要几个握着不放的,令人心下惴惴,赶紧寒暄了几句,趁机溜了

贾码清真寺的广场上,撒着一片玉米粒,一大群的鸽子埋着头吃。偶尔有风吹草动,就扑啦啦的飞了起来,掠过广场中间的喷泉,在蓝色的天幕上转着圈。
我不能像那些本地人一样,坐在水池旁晒太阳,安静的看着鸽子飞过天空,听喷泉被风吹乱,打在石板上的噼啪声,我只有匆匆的穿过院落,深深吸几口气,然后离开。
034, 贾码清真寺的大门口

035,一个站在门廊往外看的穆斯林

036,窗台上的小麻雀

036-1, 贾玛清真寺带相机进去要买相机票,导游一个劲说里面没意思,相机票也很贵,我就没带相机进去。但是进去发现。里面感觉蛮好,就用手机拍了几张。

036-2

036-3

穿过红堡门前的广场的时候,天蓝得耀眼。那些高高的弧形尖顶上,那些大鸟舒展着盘旋。那些层层叠叠的弧形拱顶,把天空修剪得婀娜而神秘。
有时我觉得,印度的建筑是属于女人的,丰满柔美,婀娜多姿,明快艳丽。从大的轮廓曲线,到细节上的每一个雕花,让你看到她的目光,不知不觉地柔和了许多。
即便是红堡,这个帝王之所,也是如此。
在那明亮的大理石台上,在那窗棂的剪影下,映着蓝天,如果想象中有一个人坐在这天圆地方之中,远眺或者冥想,那个人一定是个女人。
037,红堡前的广场。
往里走的时候,觉得里面一定充满神秘,大家兴致冲冲,感觉不错。

038,城堡一角

039,岗哨

040

041,一只狗悠闲的晒着太阳。
左下角的两位是我们的队员,估计正在评论那些漂亮的首饰什么的。

042,荷枪实弹的卫兵

043,层层叠叠的美丽弧线

044,一扇小窗。很多镂空的石窗,都是用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可见古代印度精细的石雕工艺。

045,红砂岩雕刻的精美图案。

046,庭院

047,大树。 这样的大树,在印度很多见,绿荫如伞,覆盖很大的面积。

048,还是卫兵。
注意左下角的水,这种水是我们在印度最常喝的,百事出品。因为所有人都提醒轻易饮用非瓶装水,你会很不适应,而且最好是喝所谓国际品牌。后来在火车上拿到一种非品牌的瓶装水,的确不敢恭维。别的不说,封着口的时候,把它倾斜过来,居然就会漏水。

049,空欢。

050

051,美女与。。

052,母子。

053

054

057

红堡前的街头,嘈杂和混乱,不时有小贩和乞丐上来搭讪。一些闲人坐在阴影里打量着游客,涂着明快颜色的售货亭,花白长胡子的锡克教主人一脸严肃。
这才是想象中真正的印度,来来去去的人们行走匆忙,在不同的交通工具里发呆或者张望。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打闹,灰尘扬起又落下,在阳光下懒散的飘荡。
058 买鲜榨果汁的小摊,你要上一杯,他会现场给你榨好。

059 公共汽车里的中年人

060 街道,黄顶黑身子的是出租车,但大多数出租还是那种黄顶的三轮摩托。

061,路口。

062 最常用的出租

063 红堡前的警卫。

064,推车卖桔子。

065,卖果汁的孩子

066,看着很香吧

067,大眼睛。

068,大胡子。

069,漂亮的饮料水果摊

070,还是刚才那个水果摊。

071,油炸食品。那种三角的,是著名的萨摩萨,里面的馅,使用咖喱土豆什么作的。

072,街头的电影广告。
这种街头电影广告好久没见了吧。最右边那张,是成龙的神化。

073,直追当年中关村。

074,卖水果和红薯的小贩。
难得的是,顶在头上还摆得那么整齐,尤其是杨桃,还是立着的。

075,桶中间是一种干果。
我注意他好久,因为觉得他桶里的东西摆得很漂亮。后来终于追上他,拍了一张照片。按印度的规矩,又摸出些零钱想给他,却被他拒绝了。

你把那些明媚的色彩抖开,太阳照耀着的悬浮尘埃瞬间飘荡向四方,被或蓝或粉的颜色包裹的身体黑白分明。
你把朱砂点在额上,如点醒沉睡的渴望,那些在古老的图案下埋葬的故事。
每个人都会在德里的小店小铺里流连,手中的一针一线,仿佛不单单是商品,而是传说中古老的东方故事,久远而鲜活。
076 德里詹帕斯人民路上一个卖围巾的小店,大家疯狂挑选。

077 色彩明媚的包。

078 首饰盒

079 卖纱丽的老人在展示他的宝贝东西。
所谓纱丽,其实是一块1米多宽,6米5到7米长的布,可以是纱的或丝的,有些材料使用印度古老的纺织和印染技术制成,格外飘逸艳丽。

斋普尔,粉红之城,清早的烟尘还未赶醒昨夜的旧梦,你忙忙碌碌,打量新的一天。
离开的德里,印度渐渐露出她的年轮,那些岁月编制的故事,一圈一圈的渐渐展开。
080
斋普尔,Juipur,拉贾斯坦邦的首府,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被漆成粉红色的,又叫”粉红之城”。
早上的时候,我们掠过的街市。

081
昨夜的垃圾还没收拾,早晨的蔬菜就摆了上来。印第遍地的垃圾,是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但是有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当你呆的久了,你会觉得没有垃圾使件很奇怪很不自然的事情,一点都不印度。

082 一头小牛

083
早上买牛奶的人们。
也许你不相信,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却是世界第一的牛奶生产国,去年的产量占亚洲牛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084
早起找食的猪。
在斋普尔,各种动物和人和睦相处,在街市上屋檐上闲逛的猴子,成群的鸽子,气定神闲的大象和神牛,而猪则显得行色匆匆了。

到达斋普尔的时候是在晚上,我们在静夜中驶过琥珀城堡,车窗外,一轮明月高照在山顶上的那座瑰丽的宫殿上,仿佛整个夜色都泛出淡蓝色的光,安静如童话书中的插图。可惜,我们不能停车。
而白天的琥珀城堡显然不如黑夜里来的鬼魅而生动。但我仍然能够感到,脚下的每一寸石板和土地,似乎会因黑暗而复活,而在白天交给游人的,只是一个巨大的骨架,供我们参观拍照。历史的灵魂也许已经沉睡,也许正透过墙上一面面的小镜子,打量着我们。
085
“Amber Fort,琥珀城堡,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游客可骑大象上山参观。由于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称之为琥珀堡。城堡内面积较大,有数座独立建筑物。堡内有一座设计独特的镜宫,曾是土王的寝宫。宫殿用玻璃嵌壁,在阳光的反射下,整个宫殿熠熠生辉。琥珀堡建筑宏伟,装饰华丽,让人流连忘返。”

086骑象的登上琥珀城堡,是游人的重要项目。

087这里被称为“印度的长城”

088一群鸽子飞过这个古老的建筑。在这里,鸽子多的不能再多。

089这应该是城堡当年的岗哨吧。

090两只鸽子,他们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不知在想什么。

091快乐的笑容,是无需翻译的语言。
排队等着大象的时候,各国人民一听起哄,都挺来劲。

092漂亮的大象。

093喷点水。

094

095

096

097
斋浦尔,汽车、摩托、大象和行人。

098
还有骆驼

100 旧时的宫殿映着蓝天,穿过岁月,任你欣赏还是凭吊。
 来源http://009bbs.com/read.php?fid=5&tid=2075
101

102

103 墙上镶着小镜子

104

105

107 超然物外

109 在德里参加婚礼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很多女孩子手上脚上都画着红色的花纹,内容不同,但都是典型的印巴图案。后来知道,这是缘于以前的婚礼传统,新娘要用指甲花油在手、手腕和脚背、脚腕上绘出美丽的花纹,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张照片里,印度姑娘争着向我们展示他们漂亮的染身。

110 手镯、鼻环、染身和眉心的朱砂。

用指甲花染料在身体某一部位涂染上花纹的艺术...并非源于泰国而是发自印度、阿拉伯地区和非洲,其历史可上溯到几千年前。早在5000年以前,古埃及的法老就曾用它作装饰,在出土的木乃伊的手脚指甲上就分别留下了这种染料的涂痕。一些文献和图画还表明,古代最早的化妆品中就有这种染料。涂抹它的图案和颜色依不同地区而有所不同,例如,阿拉伯人喜欢在手脚上染上植物花纹的图案,印度人则偏爱蕾丝花边,而在非洲,图案更具有粗犷大胆的特点,颜色深且重。其中印度人最尊崇这种染纹的习俗,当地就有“不带染纹出嫁的新娘没有完整的婚姻”这一说法,因为,几乎所有的新娘在新婚的那天,都是带着染身出嫁的,无论在腰上、手心、手背、还是脚上。指甲花染料来自一种开小白花的灌木。这种植物生长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北非、北美和许多中东国家。将这一植物的叶子磨碎成粉,调入水、咖啡、宜母子等液体,成浆后,再加入松杉类果实,就形成了染料,俗称指甲花染料。然后,将此染料装入像做蛋糕时挤奶油用的纸袋里,通过末端小口,将染料按设计的图案挤涂在需染的部位。通常涂料要置留两个小时,使覆盖的地方着色,期间还需不断用宜母子汁和糖水使之保持湿润。之后将染料刮掉,晾干几个小时,让颜色继续加深,这样,染纹就形成了。鲜艳的纹彩可保存两、三天,而根据不同质量的染料,印迹还可保留一个星期至12天不等。染身,多用于身体而不是脸,尤其是手和腰的花纹多样,给染纹的人带来美丽和华贵,但它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能使人们感受到阵阵清凉,并可用作纯天然的护发染色剂。染身习俗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它有纹身、刺青的美丽,而无纹身、刺青的痛苦。迪帕妮和路帕妮,就是两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留学的印度学生,今年都是24岁。在课余时间里,她俩常为朋友、同学和新娘子们染手,这已成为她们固定的副业。“在学校操场上开晚会时,一些澳大利亚人也会让我们为他们染身,这种时尚已变得越来越流行了。”迪帕妮说。28岁的何玛·桑克是一位美容师,是在德里一家美容学校学习其他美容技巧时,学到染身技术的。几年前她到了泰国,便将染身美容也带了去,目前,这一美容技术已是她多种美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她也成为了当地的专业染身艺术家。
111 在琥珀堡前的河边

112 一个拾柴火的小姑娘

18世纪的时候,那些姹紫嫣红的嫔妃们,会坐在风宫的那353扇雕花窗棂后面,打量外面的风景。斋普尔不是北京,如今走在这条街上,你不用费多大力气,仍然可以轻易地让自己回到过去。风宫街对面的一家店老板招呼我们到他家楼顶平台上拍照,不收费,只要到他家的小店转转就好。我把镜头对准那些粉红色的窗棂,轻风拂过,仿佛吹开窗纱,每扇窗子后面都有一个彩色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倒映自己的寂寞。
113这个叫“水堡”。
问我们的汉语导游,这里是作什么的,他说:“哦,这里!这里是古代的皇帝,住的地方!”——所有的地方,他都这么一句。

114风宫,Wind palace,紧紧挨着街道。

115那些窗,可惜没时间去找更好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