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你还会感动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3:17
人之别于动物,很重要一点,就是人会感动。
面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人会感动;登泰山绝顶,极目远眺,“一览众小”人会感动;即使看到一篇佳作,看到一幅名画,人也会感动得潸然泪下。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谓之不孝,读《出师表》不动情者谓之不忠。
今人读“保尔名言”,读“雷锋日记”,也会有感动得热泪盈眶者。
然而,在这遍地春风劲的三月,你还会感动吗?我们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这个月也便成了人们“学雷锋,做好事”的集中时间。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为千千万万的人所传颂、所景仰、所仿效,成为亿万人民的学习榜样。可今天才刚进入三中旬,我好像已经发觉这股“文明之风”已消声匿迹,杳无踪影了,也许是“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缘故罢了。如今,雷锋同志连半个月都住不满了。
在生活中,我发现,现在都是形式主义,没几个人记得“三月学雷锋”,真正坚持“三月学雷锋”。我的读书时代,每年三月五日,学校都会停几节课去扫大街,呼啦啦地去,呼啦啦地回,为可以不上课而偷着乐,即便小也还有过疑惑:这就是学雷锋?后来大了就会老气横秋地说:学雷锋有什么意思?瞎掰!一度雷锋在我心中就是傻帽的代名词。实际上,学雷锋的真正含义已被忽略,而每年三月五日上街扫地却成了学习雷锋的主要行动了。再后来,我进了师范,才渐渐读懂了雷锋以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真正内涵。
也许有的人认为雷锋是一个伟大人物,雷锋精神是一种崇高境界,是高不可攀的,而自己只是一个凡人,可望而不可及;也许有的人认为学雷锋过时了,现在学雷锋太“小孩科”了,所以有些碍于在面子,怕人笑,干脆不学;也许有的人忘了雷锋的成长也有一个过程,指望立竿见影,把学雷锋仅仅满足于做几件好事;也许有的人把雷锋看成路标,当作理想,但不知如何入手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不管怎样我们必需明白:没有办法回避的是历史,一个逝世的时候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是如何一次又一次激荡起那些年轻的心灵,去爱他人,去相信有一种拥有叫付出?他影响的不仅仅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是伟大的。他不是虚幻的文字描述和简单的故事,他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一个影响了中国四十一年的道德楷模和一种精神代表。今天,雷锋对于我们已不仅是当年幼小心灵中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他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工作姿态,一种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想起雷锋,就是想起我们的理想和追求;想起雷锋,就是想起我们的青春和激情;常常想起雷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正年轻、风华正茂。
我们也许永远不能企及雷锋的境界,不能达到雷锋的辉煌,更没有理由苛求所有的人都热爱一个偶像,但只要心还能为之而感动,便足矣。因为,每一次感动,好比精神沐浴,使我们净化着自己的心灵;每一次感动,好比充电加油,给我们不断补充追求的动力,使我们与雷锋在一条路上同行。相信这个世上有些人,绝不仅仅只为他自己活着,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还有一些人在信仰着雷锋。这就是感动的力量。
兴许是血管里的血太稠太粘,兴许是心头油污太厚太脏,有些人已不会感动。他们没有清澈的双眸,没有由衷的欢笑,没有激情,没有眼泪,剩下的唯有精确的名利算计和金钱才能感动的神经末梢。请看三月街头尽是那些“灵机一动”的聪明人,在打着“三月学雷锋”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这些人其实是苍白麻木而畸形的,美好怕东西投向他们,就如同是向深不可测的山谷扔石子,他们根本不会感动。
感动,是一个人对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的心动和感染,是对真善美的本能热爱,是一个人感情世界的震颤。不会被感动的人,自然干不出让人感动的事。
感动,是人的一种财富,能被人感动,又能感动人的人,我想他是最崇高而幸福的人。朋友,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你已经没有被感动了,那么请你警惕起来,请你扪心自问:血是否太稠,心是否已经麻木,三月,你还会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