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后亚运—广州新战略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3:50
 【2010-11-21 01:55发表于《广州申遗GZ_WCH》博客]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广州特派员杨永欣先生11月20日的报道:亚运会结束后,广州将开始新的战略规划的修编,抓住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两点,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国际上要有更大的分量,对南中国的影响力要更高。

  在报道中,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谈及亚运会在广州规划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准确说出亚运会只是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节点;亚运规划则完全是在广州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的引领下作出的,例如,亚运城选点就是要符合广州南拓的发展,作为南边广州新城的启动区。

  王东表示,对广州而言,201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广州要发从整个规划的角度,强化广州的城市特色,“骑楼现在是广州的文化,花城广场过50年也是历史文化”。花城广场是在中央商业区内供市民享受的开敞空间。据了解,国际上几个大型CBD都没有这么大的开敞空间,把“最贵”的地留出来做公园,上面做水景、下面掏空做商业空间和交通空间,广州这种理念很超前

      评点(1):城市规划角度而言,一个城市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是城市的特色。然而,从历史文化来说,一个城市之所以伟大及深厚,就绝对是取决于她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及建筑群),能不能达到所谓“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

       一般而言,由于建筑物或建筑群比较容易被辨识,因此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或建筑群,必然成为申遗的重点文化遗产元素之一。当然,王局长认为“骑楼现在是广州的文化”,就未免落入许多世界当今及当政城市规划者的误区,不够宽阔及只局限在建筑物及建筑群的范畴,而只见其一了!?这是本博客提出以广州越秀区六方面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中心城区的重点申遗元素的原因。

     王局长一个重要观点是“花城广场过50年也是历史文化”。这个与时并进的发展观,也是本博主的申遗重点:广州市人民政府准备以“越王宫署、越王王墓及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够宽阔,只局限在2200年前的状况,等于是忽视了近现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产生,局限表达广州市为一个具有2200年人类与自然环境融合及文明发展的气势及气魄!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看过花城广场后曾表示:“广州能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在高楼大厦之间留出这么大一个空间作为城市绿化广场,需要下很大的决心,证明广州市的领导敢想、会干,市民也会为有这样的城市美景而感到开心和幸福。” 这是以珠江新城作为新城市中轴的一个新重点。然而,广州越秀区的旧中轴可否有条件,加以整理规划发展,成为拟议中的“广州历史中心城区”并实现申请成为广东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呢?

  2000年,广州确立“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及中调”(报道漏了中调)城市规划空间拓展方针。其中“南拓”是广州城市发展重心。2004年申办亚运成功,“亚运城”落在广州南部的青山秀水间。2007年11月,广州亚运城正式动工,“南拓”新战略布局--广州新城开发引擎也正式启动了一个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人口居住的超大城市社区的形成,;也带动了占地228平方公里、可容纳百万以上人口的“广州新城”这整片城市南部热土的发展。

      另一方面,广州市长万庆良日前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讨论和原则通过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纲要》等方案。《战略规划》和《纲要》将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明确城市重点发展地区为“一条中轴线、两个新城、三个外围城区”。

  两个新城指的是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的东部山水新城,以及用20年时间时间基本建成的南沙滨海新城;三个外围城区则分别是增城、番禺和花都。

      评点(2):上述的发展战略规划,除了“世界历史名城”与越秀区,比较有直接的关系外。其“中调”主要是广州市中心城区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的发展。按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感动广州—中调篇》的内容:是完善基础实施配套(譬如珠江新城的新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超高双塔、电视观光塔及上述的花城广场);加大老城区和”城中村“综合改造力度;疏解人口和建筑密度;减轻交通负荷;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现代生产服务业,同时推动信息、文化的新 兴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打造全面反映历史文化,体现现代城市繁荣的现代精品城区等。

      其中,“越王宫署、越王王墓及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准备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就凭南越国等遗址的保护及开发,就能打造一个全面反映广州历史文化的“世界文化名城”吗?显然,更深更全更多元文化遗产的挖掘及开发,才能真正表现广州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