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克林德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0:12
    

  

克林德(1853―1900),德国外交官,1881年来华,曾任广州等地领事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驻华公使。  1900年五月京、津义和团运动高涨后,美、英、德、法、俄、意、日、奥八国以保护使馆为名,派军队进抵北京,在使馆区积极备战,多次向义和团挑衅。五月十八日(6月14日)下午,克林德率士兵出外寻衅,看到义和团练拳习武,毫不迟疑地下令开枪,打死团民约20人。二十三日,清政府准备与列强开战,照会各国公使:为保护使臣及眷属安全,各公使须于24小时内由清军护送前往天津。当晚,各国公使复函清廷,请求展期赴津,要求清政府于次日上午9时答复,克林德等人且准备同来总理衙门“面议”,迫使清廷接受。总理衙门以义和团塞满街市为由进行阻止,并于二十四日上午照复各国公使。但当天上午8时,各国公使尚未接到清廷复文,克林德不愿被中国政府讥其惧怕义和团,遂带一名翻译乘轿气势汹汹地直奔总理衙门而来,准备向清廷提出抗议。途经东单牌楼时,清军神机营霆字枪队章京恩海正率队在此巡逻。恩海看到洋人乘轿而来,即站在北面高处,取枪对准轿子。克林德发现后,即在轿中首先开枪,未中。恩海开枪还击,克林德当场毙命,翻译受伤,这就是“克林德事件”。事后,各国侵略军纷纷以此为借口,对中国进行威胁。清政府已决定对列强宣战,遂令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克林德作为德国公使,多次屠杀和绑架中国居民,已违反了他的外交使命,其毙命完全是咎由自取。  二十七年七月,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美、德、法、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1883―1951)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亲赴德国谢罪致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碑坊,为侵略者“涤垢雪侮”,并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  1918年11月,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1918年11月13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北京大学天安门搭台演讲数日,蔡元培校长发表了题为《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的演说。他说:“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蔡元培的理论依据是:战争的爆发,是由弱肉强食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所导致,而今后取而代之的是互助论的进化思想。他说:“生物进化,恃互助不恃强权。此次大战,德国是强权论代表。协约国互助协商,抵抗德国,是互助论的代表。德国失败了,协约国胜利了,此后人人都信仰互助论,排斥强权论了。”他又说:“世界的大势,已到这个程度,我们不能逃在这个世界以外,自然随大势而趋了。我希望国内持强权论的,崇拜武断主义的,好弄阴谋、执着偏见,想用一派势力统治全国的,都快快抛弃了这种黑暗主义,向光明方面去呵!”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牌改为“保卫和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