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43:41
我国的印章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便有了印的前身——“鉥”。“鉥”最早是用作标志,后来因为实用,就拿来作交易上的信物、官方授与权柄的代表物,此功能一直延续至今。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称天子,并用玉做“鉥”,称为“玺”或“玉玺”。从此,原本无贵贱之别的“鉥”开始尊卑有序了。“玺”成为天子之“鉥”的专用词,士大夫及平民阶层便以“印”字代替“鉥”,于是,后世通称的“印”应运而生。到了汉代,等级制度更加严格,食朝廷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吏为了显示与一般人的区别,其“印”便改称为“章”,这就是后世“印章”合称出现的前奏。
后来,印在各个朝代又有了不同的名称,如,因为纸的出现,在白纸上加盖朱红的印章,非常悦目,即“濡朱”,于是印又被称为“朱记”,或简称为“记”。而宋代时,许多人开始在自己收藏的字画、书籍上加盖印章,因为加盖的对象是“图”和“书”,合称“图书”,所以,印章后来又有了“图章”之名。此外,印还出现了“花押”、“戳记”、“戳子”、“手戳”等名称,可能因为过于通俗,与文人墨客的雅事不符,最终不如“印章”一名为人喜闻乐见。
自古“鉥”之后,印章不仅在名称上尊卑有别,在印材质地、规格字数等方面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如皇帝用玉做“玺”,官绅用铜制“印”,普通人用木、牙、角、竹等刻“章”等;印的大小、字数,甚至印缓,便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如官印一律以“方寸”为制。而且,朝廷还设有“符节令丞”等机构和官职,专门管理宫中及群臣的官私印信。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随着纸的发明,以及印材的增多,普通人也可以不必借助工匠之手,自己学习雕刻技巧,篆刻印章,拓印在纸面上欣赏,使印章由纯粹的信物演变成与书法、绘画并列的文化艺术了。
●李然
印章史话 (2007-05-14 18:01:16)
分类:金石斋(方寸之间,品位人生)
印章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至于印章是在什么时候,以及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几千年来谁都没有说清楚,它始终是一个谜,而人们又总想解开这个谜。于是,从早先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到近代具有科学精神的探讨,演绎出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
印章的神话传说
关于印章的起源问题,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文字记载是在汉代编写的纬书《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中。《春秋运斗枢》是这样说的:“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秋合诚图》说得更有声有色:“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
上述两种说法,显然把印章的起源归之于神灵的创造与赐予了。今天看来当然是十分幼稚和荒谬的,但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和文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于许多问题都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此外,还有把印章说成是起源于殷墟甲骨的契书和青铜铸造的铭文,这就比较现实一些。把印章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的刻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是不无道理的,因为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和印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从材料的制作、镌刻一直到书法艺术的表现,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这样说,没有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就没有印章。但这仅表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没有阐明作为一种独立形式出现的印章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此外,还有诸如印章起源于“徵识图腾”;起源于“宗教”,起源于“生殖崇拜”和“劳动工具”等诸说,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此一问题。
印章的产生源于制陶
中国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有八千多年历史,而最原始的制陶即模制法,就是在模子里置竹篮条或绳子,接着用泥涂在模子里,待半干后取出,陶坯的表面就留下清晰的篮或绳的印纹。受如此印纹的启示,先民们后来直接在陶拍上刻纹饰。陶拍原先是以拍打方式弥合泥坯裂缝的简单工具,其上雕纹饰之后,就成为我国装饰图案和印章艺术的渊源,陶经即由此脱胎而出。
陶玺应该有两种涵义。其一指玺印的质地为陶,由粘土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结而成;其二指用以戳压泥陶上文字或徽记的经印。这些文字或徽记往往是器物主人或家族的名称或标记。
印玺是私有制出现以后的产物
印玺的形成与货物、与属于私有财产的奴隶密切相关。《后汉书·祭祀志》指出:“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诈伪”、“奸萌”显然是私有制出现后的诈骗、冒认、偷盗、侵夺等不正当的行为。因此,能在器物上戳压记号,以证明物归谁主的印章便应运而生。殷商时代的经印就仅仅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到了西周,随着“工商食宫”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即工匠和商贾都是贵族的奴仆,他们主要为封建领土贵族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从事工商活动。由于商品经济不发展,当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和商业极少)的出现,玺印跻身于符节一类行列,才有了凭信的作用。
中国印章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是多方面的,除了体现历代印章制度、文字演化和镌刻风格流派的衍变之外,印钮的装饰也自筑体系而构成了富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内容,而且,印钮的发展与演变也同印章章法、字法、刀法一样,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即实用性时期和工艺性时期。
当然,现今印学界对印钮的研究,也有从分类开始的,但分类的方法各人不一样,例如台湾王北岳先生将印钮分成立体钮、平钮(博古钮)、薄意钮三大类,各大类又分出一些细目;黄尝铭先生将印钮分为钮头雕、全面雕两大类,大类之下还有八小类,等等。而且,分类的对象只是雕塑钮,不包括金属钮;从年份上讲,也仅仅是工艺性时期(确切地讲是明清以后)的。印章收藏爱好者对印钮的认识,不能光停留在这横向的分门别类上,而应该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去作全面的了解。
实用性时期的印钮
印钮,古时也称“印鼻”,指的是印章的顶部。唐朝以前,印章都是随身携带用的,所以必须使印顶有个孔,藉以系穿绳绶,这就像人要让牛跟着自己走,就用绳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样,于是,就有了“印鼻”之称。中国古代最早也最简单的有孔印顶——“鼻钮”之称,也由此而来。“钮”,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释义:“凡物之钩固者皆曰钮。”有孔的印顶是用来穿绶带,将印章系固于腰间的。因此,又有了“印钮”之称。这说明,印钮与印章的篆刻一样,最早都是以实用性为主,只是到明清时期,印章篆刻由实用性转向艺术性为主时,印钮才由实用性发展为工艺性,而这些变化又大都以石质印章的出现为转移。
实用性时期的印钮又可称作“古印钮”,它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体积小(一般都不超过2×2×2立方厘米)、穿孔、金属或玉石质地,并以铜质为主,只是到实用时期的最后阶段即隋唐宋元时代,印章体积变大而用木匣保存时,穿孔才消失,但匠人们“行活”的征状(包括铸造)——匠气仍非常明显。
古印钮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装饰艺术和造型艺术,而且当时官印印钮所表现的各种形象,也客观反映了当时的不同官职;民间私印印钮则是那个时期民俗风情的真实记录。
工艺性时期的印钮
私印印钮发展到明代中期,终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已逐渐摆脱实用装饰的巢臼,朝微型雕刻艺术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工艺美术品。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独树一帜的传统中国工艺美术,正是以中国所特有的软石印材(其中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文人治印为鲜明标记的。中国印章的钮式,从古铜玺的简单铸钮发展到汉代百宫的官私印钮,是因为印材使用范围的拓宽,玉、琉璃、牙角、水晶等材质的影响,民间私印捷足先登,才使印钮的形式日趋多样,而明中叶以后,也因为印材品种的扩大与优化,民间私印艺术捷足先登,才迎来了印章艺术的百花争如和繁荣昌盛。从这一点来说,印钮的发展也和篆刻艺术一样,是私印创下的伟业。
在中国印章发展史上,清代印钮由于寿山田黄石的发掘与采用,以及制钮名家辈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使人刮目相看。这时,印钮的本意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维妙维肖的空间雕塑艺术。
明末至清乾隆年间,田黄石身价百倍,堪与上等的自玉比肩。除了纯净温腻的特色之外,其特有的黄色亦恰为世人所重,所以不仅民间喜爱收藏,也成为当时上等的贡品。“玉不琢不成器”,田黄在人们的心理中亦“不琢不成器”,这样,一些较小的田黄石在各名家手中就往往变成了玲珑可爱的带钮印章。现史书明确记载的制钮名家,就有康熙年间的杨玉璇和乾隆年间的周尚均。福建人向为“天遗瑰宝出闽中”感到骄傲,在那里,以雕琢、篆刻寿山石章和雕制印钮为职业的工匠,也可以说比比皆是;杨、周乃其中佼佼者,后被召进皇宫,做了宫廷的“御工”。
明、清时代,中国印钮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于石雕形象上,这一时期的印钮制作,也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石雕艺术的一个缩影。因为它不仅充分运用石雕造型艺术重的表现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等,而且还在这一块块“方寸之地”,集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千姿百态,精巧制至,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艺术世界。印钮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亦即黄尝铭先生提出的钮头雕和全面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