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中印边境反击战的雄才伟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56:18
毛主席作为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在维护祖国权益的时候,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国际机遇,充分利用大国由其是美苏两国之间的矛盾,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目标。其手段之娴熟、机桥巧之把握,如弄于股掌之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金门炮击,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也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毛泽东时代的国际环境是及其险恶的,所谓万事开头难。那时的国际环境是:1962年间,北有中苏交恶,南有美国操纵的反华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东有台湾在叫嚣着反攻大陆。西边的中东因美国插手而战火还未停。这时,印度总统尼赫鲁多次拒绝中国政府和平解决边境争端的建议,派出大批军队向边境推进,摆出一副大打一仗的架势。真是“高天滚滚寒流急”“黑云压城城欲摧”。

    老人家“胸中自有雄兵百万”,他的风格一贯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主权问题上决没商量,对印度这一仗一定要打,但何时打?要择机,这就是其战略家的伟大之处。

   机会来了。

   1962年10月,美国U2飞机拍摄到苏联部署在古巴中程弹道导弹的照片,并很快确认,苏联已经在古巴部署了16--32枚导弹核武器。10月23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公告,拦截可能前往古巴的任何船只,听侯美国的检查。同时,调集180搜舰船、68个空军中队,战略轰炸机带弹升空,核潜艇全部出海,全球美军处于核战备状态,美苏剑拔弩张,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毛主席以政治家的敏锐,看出,苏联将有求于中国。10月8日,授意通知苏联驻华大使:“印度要大打出手,希望苏联发挥影响,要印度悬崖勒马”。

   面对失和多年中国的“希望”,担心即将出现的苏美对抗的赫鲁晓夫求之不得,立即做出反应。

   赫鲁晓夫利用欢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回国的机会,亲率全体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出席宴会,过去一直偏袒印度的赫鲁晓夫一反常态,表示: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苏联将同中国站在一起。同时,也希望中国在加勒比海危机上也“采取措施”。

   苏联对中印边境的最新表态,传递给了中国反击印度的决心,1962年10月20日清晨,中国边防军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开始自卫反击。

   面对苏联希望“采取措施”的要求,中国也“投桃报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论,称: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坚决站在古巴人民一边。

   反击战很顺利。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境问题。10月25日《真理报》就发表社论呼应,敦促印度谈判,并罕见的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曾经乱画和改画亚洲地图,曾经把声名狼藉的‘麦克马洪线’强加给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这条线从未被中国承认过”。

   然而,美苏核危机急剧变化,苏联首先妥协了,赫鲁晓夫同意在一定条件下从古巴撤出导弹。但这一行径,古巴卡斯特罗不答应,中国也不答应。中国先后有500万人上街游行声援古巴。显然和苏联的步调发生不一致了,这让赫鲁晓夫非常恼火,决定对中国进行报复,切入点又是中印边界问题,态度明显转向印度。这使印度突然又来了劲,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又向中国发起猛烈进攻,中国边防军发起第二轮反击。 

   与此同时,苏美“导弹危机”彻底结束,美国开始腾出手来“保卫印度”,这不能不让中国考虑美苏联手对华的问题。有鉴于此,毛主席决定,中印自卫反击战适可而止。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从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边防军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 

   伟人的智慧和坚强的性格,只用一个月打得印度满地找牙,从此,西部边境为后人赢得半个世纪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