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统计学会成立30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4:27
课题:人均GDP3000美元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稿源单位: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07-21
内容提要:2001年,北京市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084美元。国际、国内经验均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意味着经济发展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一定的实力,将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富裕型转变,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能源消费的增长,将有可能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分析、研究这一系列规律性变化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形成了对北京市人均GDP3000美元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2001年,北京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3084美元。人们普遍认为,北京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期,意味着未来时期北京社会经济生活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以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衡量,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相当于上中等收入(2996—9265美元)国家的水平,在世界13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大体相当于45位。
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的起飞阶段,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意味着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加速成长阶段。
国际经验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意味着经济发展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一定的实力,将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活跃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同时受该阶段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仍然有限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面临一些新的压力和问题。
为了正确判断和把握北京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香港、韩国等)和国内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的特大型综合城市(上海、广州、深圳)为参照系,搜集、整理了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经济经济发展、人均环境、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分析该阶段发展规律与特点,形成了对北京经济发展趋势的初步认识。
一、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GDP达到3084美元,意味着北京市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研究国内外经济加速成长阶段的规律与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北京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一)人均GDP 3000美元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经济发展处于加速成长阶段的初期,到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前,有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段。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往往体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1)总体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从国外的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速增长期往往出现在人均GDP 3000美元前后(如表1所示),而且这一高速增长期大多会持续较长时间。如日本从1961到1973年保持了12年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速达到9.8%;希腊从1961到1973年平均7.7%的增长速度保持了12年;截止到1994年,韩国的高速增长已持续了11年,博茨瓦纳15年;新加坡与香港的高速增长期则达33年之久。由此可见,在人均GDP 3000美元前后,总体经济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表1:部分国家(地区)高增长时期与人均GDP
国家(地区)
高增长期(持续时间)
(按94年美元折算的人均GDP
年均增速(%)
日本
1961-1973(12年)
2200-14000
9.8
联邦德国
1951-1955(5年)
2400-4300
9.1
韩国
1983-1994(11年)
2870-8260
8.8
新加坡
1961-1994(33年)
3572*-19420
8.3
香港
1961-1994(33年)
3705*-21650
8.1
注:资料来源为1996年及相关年份的《世界发展报告》;表中*为1970年数据;94年美元根据H.钱纳里关于人均GDP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资料推算。
从人均GDP先于北京达到3000美元的深圳(1996年)、上海(1997年)和广州(1997年)的经济增长状况看(见表2),三城市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前均经过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经济积累,三城市GDP总量分别增长了3.44倍、4.15倍和4.53倍,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经济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2:深圳、上海、广州GDP总量及增速变化         单位:亿元,%
年份
GDP(上海)
GDP(广州)
GDP(深圳)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1990
756.45
3.5
319.60
11.3
171.67
32.5
1991
893.77
7.1
386.67
16.3
236.66
36.0
1992
1114.32
14.8
510.70
23.3
317.32
33.2
1993
1511.61
14.9
740.84
26.4
449.29
30.0
1994
1971.92
14.3
976.18
18.8
615.19
30.1
1995
2462.57
14.1
1243.07
16.4
795.70
23.0
1996
2902.20
13.0
1444.94
12.4
950.04
16.4
1997
3360.21
12.7
1646.26
13.4
1130.01
16.0
1998
3688.20
10.1
1841.61
13.1
1289.02
14.5
1999
4034.96
10.4
2056.74
13.2
1436.03
14.1
2000
4551.15
10.8
2375.91
13.4
1665.47
14.2
2001
4950.8
10.2
2684.83
12.7
但当三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GDP增速的走势则与国际经验有所差异,经济增速呈现回落。上海的增长速度从14%以上回落到10.5%左右,广州从26.4%的最高增速回落到13%左右,深圳从36%回落到14%-16%之间。进一步分析这种共同的趋势成因,不难发现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三城市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前期,正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全国经济升温,出现了伴随着高通货膨胀的经济超高速增长。如上海连续4年GDP增长在14%以上,广州的增速最高时达到26.4%,深圳的增速连续5年在30%以上。1997年以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以及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作用逐步显现,我国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使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正常水平。上述经济政策转折时期与三城市实现人均GDP3000的时间恰好重合。因此,三城市经济增速减缓的趋势与特定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有关,不能形成趋势性特征。而且三城市回落后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仍然处于高速增长平台。
(2)人均GDP水平加快提高
在总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国人均GDP变化的速度得到证实(见表3)。人均GDP每提高1000美元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统计结果同时显示,较晚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其经济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较快。如50年代末期进入起飞期的德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美元所用的时间分别是9年、6年和3年,快于较早时期开始经济起飞的英国和法国(分别是13年、7年和3年);6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起飞的日本又快于德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美元所用的时间分别只有6年、3年和2年。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后起国家可以通过借鉴别国或地区的发展经验、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来加快发展,形成所谓后发优势。因此,北京应在这一时期抓住机会,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切实形成后发优势,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表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变化趋势
人均GDP
1000美元的起始年
人均GDP
1000-2000
经过的时间
人均GDP
2000-3000
经过的时间
人均GDP
3000-4000
经过的时间
人均GDP
4000-10000
经过的时间
美国
12年
7年
10年
法国
1953年
13年
7年
3年
7年
英国
1955年
13年
7年
3年
9年
西德
1957年
9年
6年
3年
7年
日本
1966年
6年
3年
2年
10年
香港
1971年
4年
4年
3年
11年
韩国
1977年
8年
4年
2年
9年
深圳
5年
2年
上海
1977年
16年
4年
3年
广州
4年
3年
注:根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1950-198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世界经济统计摘编》1987,东方出版社;《香港经济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南朝鲜、泰国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汇编》整理。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1)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不同的,因此就有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历史地观察美国、日本及香港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发现,虽然他们人均GDP 为3000美元左右的时间分别出现在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却共同呈现出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稳中趋降,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的趋势(见表4),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居三次产业之首。就城市性地区香港而言,由于第一产业可以完全退出经济领域,使第三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时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60%。由此可见,人均GDP3000美元后,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并持续上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普遍性,是该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表4:世界及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年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以1994年美元计算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间
1910年
32
41
27
50年代
1950年
13
31
57
美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2年
9
4
4
3
31
30
29
24
63
66
67
73
1920年
34.0
26.7
39.3
60年代中、后期
1960年
14.9
36.3
48.8
日本
1970年
6.1
41.8
52.1
1980年
3.6
37.6
58.8
1998年
2.0
34.0
63.9
1960年
4
39
62
60年代末、70年代初
1965年
2
40
58
1970年
2
36
62
香港
1983年
1
30
69
1988年
0
29
70
1994年
0
18
82
注:美国资料来自龚仰军等编著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日本数据来自冯昭奎编著的《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香港资料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世界经济统计研究》1997年第一期,内部刊物。
从上海、广州、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呈现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规模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稳步趋升的特点。三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从2.5%、5.2%、1.6%下降到1.7%、3.6%、1.0%;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在45-50%之间;第三产业稳步上升,其中上海、广州超过50%,深圳为46.5%。
(2)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根据工业先行国家工业化的总结发现,工业化过程包括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起步期;以钢铁、机械、汽车、耐用消费品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扩张期;以组装工业和深加工化为特征的成熟期。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产要素的构成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工业化将进入成熟期,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的历程看,人均GDP 3000美元后,将进入以工业重型化和技术先进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成熟期。从上海、广州、深圳的工业结构看工业化成熟期的特点日渐明显:一是工业重型化。1997—2000年,上海轻重工业的比重由43:57变化为38:62;广州由58:42到55:45;深圳轻重工业比重由1995年的50:50到40:60。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日渐规模。2001年,上海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1671.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1.8%;广州为608.7亿元,占18%;深圳1321.4亿元,占42.9%。
(3)城市化在第三产业推动下进一步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演进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首先,城市化的速度因工业化的不同时期而不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的起步期,城市化率缓慢增长,可达到30%以上;在工业化的扩张期,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经济一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率是工业化起步期的1.5—2.5倍,城市化率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到工业化的成熟期城市化的速度有所下降。其次,由于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本身对区位集聚的依赖高于工业,使城市化的进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性高于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在工业化的后期,城市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由于第三产业本身具有集聚出效益的特点(所谓“店多拢市”),第三产业既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又依赖城市化的发展,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3.经济增长质量改善
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规模扩大和速度提高,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往往经历由粗放到集约的过程,即由重视量的积累到重视质的提高。逐步实现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益为标志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增长。
(1)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从反映经济效益状况的主要指标劳动生产率看,在人均GDP 3000美元后,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见表5)。
表5:人均GDP 3000美元前后全员劳动生产率比较
国家
时期
指标值
日本
1960—1965年
1142美元/人
1966—1972年
3531美元/人
韩国
1985—1987年
7271美元/人
1988—1995年
15794美元/人
西德
1950—1960年
1889美元/人
1961—1969年
3932美元/人
香港
1970—1975年
11593美元/人
1961—1971年
16792—37852港元/人
1971—1979年
37852—59319港元/人
台湾
1979—1985年
59319—71287港元/人
1975—1980年
153976—211097新台币/人
1980—1986年
211097—271517新台币/人
上海
1990—1996年
20572人民币/人
1997—2000年
47099人民币/人
广州
1990—1996年
20778人民币/人
1997—2000年
43044人民币/人
注:日本、西德资料根据《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2)整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资料根据《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南朝鲜、泰国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汇编》整理。
(2)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观察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经济增长率变化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之前,经济的增长尚不稳定,虽然会有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的年份,但波动较大;当人均GDP3000美元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经济增长波动系数的变化(见表6)清楚的表明了这一规律。
表6:人均GDP 3000美元前后经济增长波动系数比较
国家
时期
波动系数
日本
1960—1965
0.40
1966—1973
0.24
韩国
1980—1985
0.75
1986—1994
0.28
香港
1962—1968
0.76
1969—1973
0.18
上海
1990—1996
0.36
1997—2001
0.086
广州
1990—1996
0.28
1997—2001
0.02
深圳
1990—1995
0.13
1996—2000
0.064
注:日本资料根据《国外统计资料》(1949—1972)整理;韩国香港资料根据《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南朝鲜、泰国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汇编》整理。
二、北京市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
1.总体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特征明显
鉴于国内外经济增长的一般走势,北京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今后5-10年或更长一个时期北京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是从北京市经济增长变化的轨迹看,稳定增长的特征更为明显。
一是与上海、广州、深圳三市相比,人均GDP3000美元前,北京没有出现经济连续超高速增长的情况,经济增长超过13%的年份仅有1994年,增速为13.5%,但当年三城市的增速分别为14.3%、18.8%和30.1%,均高于北京,北京的增速明显较低,这一状况目前仍未改变。
二是无论是全国经济处于过热时期还是紧缩时期,北京经济一直呈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九五”以来,北京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波动系数比“八五”时期的    明显降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会进一步缩小,增长相对稳定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性特征。
三是人均GDP的变化会受到人口增加的影响,按照更加科学的方法,计算人均GDP应将没有北京户口的常住人口包括在内,大约会使北京的人均GDP指标推迟一年。因此,要实现北京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竞争力水平,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坚实的基础。
2.三产比重持续上升但发展潜力仍然较大
从北京的情况看,自80年代开始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自1990年开始,北京市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50%并不断上升,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从1980年的4.4:68.9:26.7演变为3.3:37.8:58.9,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主导地位。但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首都经济本身的特点看,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仍然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进一步提高。
第一,总量扩张,增速加快是人均GDP3000美元后三市发展的共同特点(见表7)。从总量看,上海第三产业总量的一直快于第二产业,1991—1996年,第三产业增加了5.3倍,而同期第二产业仅增加2.63倍,1997—2001年,第三产业的总量的增加继续快于第二产业;从广州和深圳看,人均3000美元后,第三产业总量增加的幅度由小于第二产业到大于第二产业,总量扩张的趋势十分明显。从产业的增长速度看,当三城市人均GDP 3000美元后,日益超过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加大。上海第三产业增速由低于二产0.05个百分点到高于3.4个百分点,广州第三产业增速由低于第二产业5.56个百分点到高于第二产业0.87个百分点;深圳第三产业增速与第二产业增速的差距明显缩小。可见,人均GDP3000美元后,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趋势明显。199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超过第二产业,之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增加了1.4倍,同期的第二产业仅增加0.73倍,随着北京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这种趋势应有增无减。
表7:人均3000美元前后二、三产业变化比较         单位:倍、%
上海
广州
深圳
1991-1996
1997-2001
1990-1996
1997-2001
1990-1995
1996-2000
总量增加
二产
2.63
0.34
4.60
0.48
4.42
1.41
三产
5.30
0.64
4.04
0.83
3.17
1.42
年均增速
二产
13.41
9.90
21.16
13.20
35.59
16.37
三产
13.36
13.30
15.60
14.07
27.28
12.76
第二,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1999年,第三产业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1%,2001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58.9%,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从世界主要城市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多为70—80%,有的已超过90%(1996年东京为82.8%,纽约84.1%,华盛顿79.1%;1997年汉城80.5%;1998年香港85.9%,澳门90.3%),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第三,首都的特殊地位为北京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发展第三产业领域多、空间大。从目前北京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软件业、信息咨询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北京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但从北京市目前的发展状况看,首都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挥。1999年开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工业增长速度,处于低速徘徊阶段,这其中很大原因是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3.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但高新技术产业有待发展
从北京的情况看,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2000年,北京重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4.7%,明显高于上海的62.2%,深圳的60.5%和广州的44.8%。2001年我市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为75.3%,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看,今后我市行业布局仍将集中于重工业。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看,经济增长点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支柱产业单一,二是支柱企业单一。近年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速高达40%以上,对北京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以上,然而该行业属于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性行业,市场变化大,生产波动性强。从2002年的统计数字看,由于该行业生产下滑,严重影响了北京经济的增长。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起支撑作用的诺基亚移动、联想、爱立信、国际交换系统、诺基亚航星等高新技术企业均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随着这些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对北京工业乃至全市经济影响很大。
4.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为77.5%,与开始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应有的水平吻合。但作为与国家不同的城市而言,北京的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点可以通过与上海、广州、深圳的城市化水平比较来证实(见表8)。从表中可见,北京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上海10.8个百分点,低于广州5.3个百分点,低于深圳15.0个百分点。造成北京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发展慢。1990年,北京市的城市化水平为77.3%,高于上海和广州,但10年来北京仅提高了4.2个百分点,上海、广州却分别提高22.1和14.4个百分点。
表8:北京与上海、广州、深圳城市化水平比较           单位:%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2000年
77.5
88.3
83.8
92.5
1990年
73.4
66.2
69.4
增长幅度(百分点)
4.2
22.1
14.4
(三)北京市经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等利好因素为北京经济发展注入的活力,使北京经济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5—10年或更长时,北京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是完全可能的。2008年,达到人均GDP 6000美元,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有保障的。但是,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北京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问题自然得到解决,也不意味着北京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必然实现。北京经济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更有赖于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赖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
首先,如何全面分析、深入研究先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切实形成后发优势,促进北京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第二,认真研究、合理确定教育经费与研发资金的投向,是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主导产业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要实现主导产业的顺利转换,充足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和研究与开发投资十分关键。1973—1987年,日本研究开发投资总额增加4.4倍,研究开发投资占GNP的比重从2.0%提高到2.8%,同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也明显增加。其中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纵观新加坡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过程,其产业结构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进口替代方针,建立起了食品、印刷、纺织、塑料制品、皮革等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使新加坡很快从一个转口贸易港转变成一个半工业化国家。从60年代到70年代是新加坡的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由于采取出口导向政策,新加坡经济由内向向外向型转变,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造船、电子、炼油三大支柱产业,由此从一个半工业化国家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其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60年的13%到1970年的20%,并不断上升。70年代末新加坡进行了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大力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到90年代末,新加坡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第三,深入研究、充分认识工业化、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互动功能。特别是要制定政策,引导、鼓励发展前景广阔,增长空间较大的第三产业的成长,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既可以有效弥补目前北京工业增长点单一,基础脆弱的不足,也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看,北京市应以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为契机,进一步研究制定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从城市经营的角度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社区建设布局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城市化加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住宅紧张、治安恶化等城市病的发生,这也是确保北京经济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人居环境的变化趋势与对策建议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之时,世界上居住在城市的人口首次达到了50%。伴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在享受着城市生活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日益感受着各种城市问题的压力。1996年联合国人类居住会议(人居Ⅱ)确定联合国人居中心为主管城市问题的机构,帮助各国政府和主管当局应对快速城市化引起的巨大的社会与经济变动。从人居中心的工作重点看,住房、交通和环境建设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任务。了解和掌握上述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变化规律与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北京市人居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
2001年,北京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富裕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跨入富裕型阶段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便利和舒适程度的要求大为提高。从消费结构看,家用电器占重要地位的小康型特征将不存在,住宅、家用轿车为主的富裕型消费特征日益显著。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机动化进程加快、人均能源消费增长等可能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的因素也随之增加。
1.住房需求快速增加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住房面积与其它形式的消费一样,随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联合国人居中心关于城市住房状况的调查资料(调查涉及53个城市)显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随发展程度迅速增加(见表9),从低人发指数的人均8平方米到高人发指数的人均28平方米,从非洲地区的8.4平方米到工业化国家的35.8平方米,数量差异十分明显。
同时,联合国相关资料还表明,人均GDP800—8000美元之间为房地产业的起步和快速上升阶段,只有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以上时,房地产业才步入下降阶段。因此,人均GDP3000美元后,无论从需求还是供给看,居民住房数量快速扩张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表9:按发展程度和区域分列的人均住房面积
发展程度
(人发指数)
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发展程度
(人发指数)
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7.6
亚洲
10.2

14.8
工业化国家
35.8

28.3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14.7
非洲
8.4
经济转型国家
17.6
阿拉伯国家
13.7
所有城市
13.8
2.小汽车拥有率迅速提高
国外交通发展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小汽车开始成为人们首选的机动化个体交通工具,并逐渐进入汽车化社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10辆左右,或每千人拥有30辆左右,则可视为轿车已经普及),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这个阶段。例如,日本1955年时每千人拥有小轿车1.7辆,到1965年时已增长为每千人22辆(当年其人均GDP为920美元,折合成1994年美元约为3700美元),到1973年时进一步跃升为每千人133.6辆(当年其人均GDP为3829美元,折合成1994年美元约为15000美元),轿车的普及程度快速得到提高。
表10:1998年不同收入水平的小汽车千人拥有量(辆)
低收入国家
5
中等收入国家
104
下中等收入国家
55
上中等收入国家
140
高收入国家
429
资料来源:《2000世界发展指标》(下图同)。
图1:小汽车千人拥有量与人均GNP的相关关系

注:图1只是反映了小汽车拥有率随收入变动的一般趋势,并不说明小汽车拥有率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不同的政策选择可能导致处于同一收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间小汽车拥有率的较大差异(如美国与新加坡、法国与香港)。
通过横向比较,同样可以发现,小汽车拥有率的提高与人均收入的增长有着直接的联系。表10是按不同收入分组的小汽车千人拥有量的资料,数据显示,收入越高,小汽车千人拥有量也越高。图1则利用45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的最新截面数据(同一指标同一时点的数据)更为清晰地展示了小汽车千人拥有量与人均GNP之间的相关关系。图中的趋势线表明,人均GNP3000—5000美元之间,大部分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水平在100辆左右,随着人均GNP的增长小汽车的拥有量呈上升趋势,但在人均GNP达到25000-30000美元之后,又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并不会自动发生,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香港特区与城市型国家新加坡正是通过政策调控,使得其小汽车千人拥有量较其他相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要低得多)。这一趋势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大量发展私人小汽车后,再回过头来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经验教训恰好吻合。
3.资源环境问题增多
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起因于经济活动的增长。工业污染、与能源有关的污染、用水过度等都是经济扩张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环境问题(如大多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开始是恶化的,但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轻。当然这种改善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只有当政府审慎地采取环境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时,这种改善才会发生;而另一些环境问题(如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城市废弃物的产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继续恶化。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表明,废气排放带来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因汽车排出的废气致死的人数比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还要多。对奥地利、法国、瑞士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这3个国家中,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1000人。此外,研究人员还计算出汽车废气使30万儿童患上支气管炎,空气污染使15000人心脏病加重。
(二)北京市人居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近年来我市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住房面积迅速提高,但在住房的总量、结构、价格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991—2000年,我市累计竣工住宅9687.1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为16.75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5.6平方米。“八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平均每年增加0.44平方米,“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0.68平方米,2001年北京城镇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提高为17.62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为23.4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0.87平方米,住房条件呈现加速改善的态势。但是从世界范围和我市居民住房的实际需要看,我市居民的住房水平尚待提高。90年代初,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30—40平方米之间,美国为60平方米,是我市的1.2—2.6倍。2008年,我市要提前两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按照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该指标要达到25平方米,也就是说在未来的7年中,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每年要增加1.08平方米。考虑到未来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自然损失和大规模危改等因素,每年实际需要增加的面积还要大,任务十分艰巨。
在住宅建设数量需大量增加的同时,我市还面临着住宅分布、结构与价格等问题。我市房屋及土地占用情况调查显示,我市房屋建筑高度集中于城区(见表11),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范围内,每百平方米土地面积中的房屋面积为108.69平方米,近郊区(包括朝阳、海店、丰台、石景山)为18.48平方米,远郊区为0.93平方米,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8.4倍、6.5倍和32.9%;此外,根据规划部门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建成居住小区的94%集中在四环路以内。城近郊区过大的房屋密度,不仅会给环保、交通、治安、管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而且由于土地稀缺性造成的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和高额级差地租之上的高额利润,使我市商品房平均价格居高不下(见表12),成为制约广大居民购房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在有购房意向的城镇居民中,希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超过7成;只能接受每平方米3500元以下价格的超过8成)。
表11:北京市房屋建筑区域分布状况
区域
房屋面积与土地面积比例(平方米/百平方米)
全  市
2.83
城  区
108.69
近郊区
18.48
远郊区
0.93
表12:2000年底北京市商品房价格状况        单位:元/平方米;倍
地区
商品住宅平均售价
北京与其它地区价格比
北京
4557

上海
3157
1.44
天津
2243
2.03
重庆
1077
4.23
全国
1952
2.33
2.机动车高速增长使交通设施与管理建设压力有增无减
近年来,北京市机动车尤其是私人小轿车增长迅速。1998年北京市的私人小轿车保有量为17.75万辆,1999年时达到20.62万辆,比1998年增长16.2%;2000年达到24.34万辆,比1999年增长18.1%,2001年达32.1万辆,增长31.9%。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北京市的私人小轿车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北京市私人小轿车保有量已达到54.5万辆,是2000年的2.24倍;每百户拥有小轿车12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已经进入轿车普及时代。有关专家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私人小轿车保有量将会继续大幅度上升。机动车辆的猛增,对北京市本已不足的道路设施和相对薄弱的交通管理带来沉重的压力,可能加剧道路堵塞及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使交通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
北京作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城市道路设施相对不足,人均道路面积不仅低于纽约等国际现代化城市的水平,也低于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的水平(详见表13)。
表13:城市道路设施和交通安全状况比较
城市名称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纽约
28(1991)
0.9(1990)
伦敦
0.5(1990)
东京
11.3(1992)
0.4(1990)
巴黎
30(1993)
0.4(1990)
柏林
21.7(1992)
0.3(1999)
新加坡
24.2(1988)
0.75(1995)
香港
0.33(1998)
汉城
6.5(1992)
1.2(1990)
上海
10.6(2001)
广州
10.2(2001)
深圳
15.1(2001)
北京
7.0(2001)
1.1(2000)
道路设施的不足使北京的交通拥堵程度较为严重。2001年,北京市每公里道路车辆数约为400辆,大大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水平(详见表14)。同时,北京的交通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北京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1人,高于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水平(详见表13),并呈上升趋势(1995年为0.37人)。
表14:道路拥挤程度比较
国家或地区
每公里道路车辆数(辆)
国家或地区
每公里道路车辆数(辆)
美国
33(1998)
新加坡
168(1998)
英国
67(1998)
香港
279(1998)
日本
44(1998)
韩国
120(1998)
法国
35(1998)
北京
400(2001)
从交通污染状况看,近年来,北京的空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为主转变为煤烟型污染和机动车污染组成的混合型污染。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中,63%的一氧化碳、74%的碳氢化物和22%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下通过光化学反应而生成有毒的刺激性气体二氧化氮)是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
3.资源环境问题是北京现代化建设的突出制约因素
近年来,北京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以往北京市经济增长粗放型的特征十分明显,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尤其是大气质量的严重污染。1999年,北京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属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评为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大气的严重污染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形成了威胁,成为北京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的突出制约因素。北京市政府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全力以赴地解决这一问题,从科学改善交通管理,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引用天然气,减少燃煤污染;实施降尘绿化措施,防治颗粒物污染等各个方面入手,防治大气污染,使北京的空气状况逐步改善。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由1998年的120微克/立方米下降为2001年的64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较大;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由1998年的378微克/立方米下降为2001年的370微克/立方米,略有下降;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这两年持平(前几年缺少数据)。但是,总体来看,大气污染仍比较严重。目前除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接近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可接受区域临界值(50微克/立方米)外,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仍分别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可接受区域临界值(90微克/立方米和50微克/立方米)的近4倍和2倍多,与纽约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还很大(详见表15)。可见,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表15:空气质量状况比较
城市名称
悬浮颗粒物
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
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
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纽约
60(1990)
26(1995)
79(1995)
伦敦
25(1995)
77(1995)
东京
49(1995)
18(1995)
68(1995)
巴黎
14(1995)
14(1995)
57(1995)
柏林
50(1995)
18(1995)
26(1995)
新加坡
20(1995)
30(1995)
香港
80(2000)
80(2000)
80(2000)
汉城
84(1995)
44(1995)
60(1995)
北京
370(2001)
64(2001)
71(2001)
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0,近年来水资源超采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水资源存量下降;在水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水质方面也存在问题,清洁水域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62.8%下降为2000年的55.7%),使得水的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将不断增加;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用水总量也将不断增加,缺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也不容忽视。城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这是世界各国所表现出的普遍趋势。面对日渐增多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如何安全处理这些废弃物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废弃物的不彻底收集和无控制的处置将会引起健康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北京市很重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问题,97%以上的危险废物得到了处理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详见表16)。但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仍应引起重视,毕竟每年仍有一定比例的生活垃圾还得不到恰当处理,或露天倾置堆放,或露天燃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详见表16),这势必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表16: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状况
年份
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
累计堆存量(万吨)
1995
15
11078
1996
22
11394
1997
38.5
11595
1998
45.8
11475
1999
55.8
11672
2000
81.5
11829
2001
82.2
(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北京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统筹规划,合理兼顾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道路容量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北京市机动车高速增长的趋势都表明,如何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道路容量之间的矛盾,将是北京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方面,无论是从消费水平、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以及推动商品房销售等角度考虑,汽车进入家庭都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城市交通发展又受到建设资金、土地资源、环境与能源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不能无限制地满足交通需求的增长。美国某些城市早期交通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建立确保小汽车交通的有效运行,但几十年的建设事实非但没有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反而遇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
因此,北京市今后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要兼顾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有限的城市道路设施容量,借鉴新加坡和香港在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道路系统的改造、交通管理技术的进步的同时,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小汽车交通”的政策,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并通过使小汽车使用者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例如用于停车的土地资源费用,汽车产生的废气、噪声、振动污染等的治理费用等),对汽车进入家庭的程度以及进入家庭后的使用进行适当的调控,以使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避免汽车交通的负面效应影响国际大都市的建设。
2.科学布局,加快住宅区域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住宅郊区化建设
“住宅郊区化”是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要现象,是城市化中的离心过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城市远距离通勤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是城市中心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向郊外或小城镇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都市人,越来越渴望宁静健康的生活空间,以缓解竞争社会带来的身心压力,择郊而居成为都市人的新观念。因此,住宅郊区化是缓解城市住房、交通、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当然这种城市化的外延扩张不是盲目、自发的,需要有序引导、科学规划。从住宅郊区化发展的脉络看,郊区住宅对交通设施状况的依赖性很强,高速公路、铁路、轻轨等快速轨道交通设施抵达之处,与城市中心区的车程在45—60分钟,是郊区住宅的理想位置。此外,私人汽车的拥有量、公交系统完善、教育文化设施相应齐全等也是住宅郊区化的前提条件。从我市目前状况看,住宅郊区化仅处于萌芽状态,2000年下半年对全市1500户城镇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有购房意向的居民中,39.7%准备购买三环以内住房,38.5%准备购买三、四环之间的住房,两者合计为76.4%,交通与生活配套设施的制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合理规划交通与住宅建设的布局是推进住宅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此外,从广州等沿海地区目前郊区化住宅的客户结构分析,住宅郊区化往往是从收入较高、条件较好的人群开始,而不象人们一般概念中的先是买不起高价住房的人迁往郊外。因此,在住宅郊区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品位的、标准较高的小区和住宅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3.把资源环境问题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一再证明,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资源的浪费就越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因此,北京应把握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带来的诸多机遇,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步建立“效益优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发展模式,缓解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形成的巨大压力。此外,应积极倡导资源、能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以便降低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和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消除空气和水的污染,切实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居民消费结构特点与趋势分析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伴以广泛的结构变化是经济学家发现的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之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一)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国内外比较
1.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在人们的温饱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进入以公共交通、廉价住房、邮电通信为主导产业的小康阶段;之后是以私人轿车、高级住宅为主导产业的富裕阶段;最后进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消费品需求高级化、丰富化为特点的高度富裕阶段。表17是世界银行根据不同人均收入水平(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划分的居民消费结构。该资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衣着类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居住、医疗、教育、交通等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与国际粮农组织按恩格尔系数划分富裕程度的标准相对照,1000美元以下为小康阶段(恩格尔系数为40%-50%之间);1001-4000美元和4001-10000美元组为富裕阶段(恩格尔系数为20-40%);10001-20000美元和20000美元以上组为高度富裕阶段(恩格尔系数低于20%)。
表17:按收入分组的消费结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组    别
食品
衣着
居住
医疗保健
教育
交通通讯
其它
1000美元及以下
48
8
11
3
6
7
18
1001-4000美元
38
9
10
6
7
9
21
4001-10000美元
27
8
14
7
7
9
28
10001-20000美元
15
7
15
9
7
13
34
20000美元及以上
11
5
18
12
8
12
33
北京城市居民(2001)
36.2
9.2
6.6
7.6
8.43
8.6
23.4
北京农村居民(2001)
35.0
7.7
17.1
7.6
8.3
7.3
17.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
2001年,北京市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3084美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2%和35%。按购买力评价估计已进入10000-20000美元组,但从北京居民目前的消费结构看大体处于1001-4000美元组的水平;按恩格尔系数标准衡量,我市居民生活已开始进入富裕阶段,消费结构将进一步转型。考虑到按购买力评价方法计算的美元收入会高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我们认为未来时期北京消费结构首先向4001-10000美元组的方向演变,开始进入以私人轿车和高级住宅为主要特征的富裕阶段。
2.世界主要国家消费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
为了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做比较分析,我们搜集整理了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人均GDP3000美元后消费结构的资料(见表18、图3)。从图3我们看到,由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较早达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如同样以94年美元价格折算,他们所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应高于80年代以后达到3000美元的香港、台湾和韩国。比较两类消费结构有以下特点:第一,英美国家的基本生活(食品、衣着合计)支出已降到40%以下,其中食品类支出均在30%以下,衣着类支出在10%以下;香港、台湾、韩国的基本生活支出则在40%以上;第二,从交通通讯类支出看,英美国家的比重明显高于香港、台湾等地,两者相差2—9个百分点;第三,用于居住(房租,包括水、电、燃料)方面的支出在各国均占有相当的比重(10%—26%,平均在17%左右),从总体看英美国家高于香港等地,但差距并不显著,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我们可以理解为住房消费需要的积累期较长,在富裕阶段的初期尚属于潜在消费。
表18: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       单位:%
美国
1965年
日本
1975年
联邦德国
1975年
英国
1975年
香港
1980年
台湾
1984年
韩国
1987年
食品
24.8
28.4
26.7
24.1
22.8
38.4
35.5
衣着
10.0
8.1
9.9
8.1
19.7
5.4
8.0
房租
14.7
15.6
17.7
18.1
14.3
25.9
10.8
家庭设备
14.3
6.3
10.2
7.8
10.9
4.3
5.5
交通通讯
13.4
9.6
14.5
14.1
7.7
5.9
6.7
医疗保健
6.5
9.0
2.8
1.0
5.3
3.9
5.4
文教娱乐
6.1
8.8
11.2
9.4
6.7
9.4
11.0
其它
3.5
14.2
7.0
17.4
12.7
6.4
17.1
上述对国际消费结构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人均GDP3000美元后,消费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如下特点:第一,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已降到40%左右,并继续下行。第二,住房消费比小康阶段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继续上行的速度放漫,直到高度富裕阶段才有明显的上升。从世界水平和各国情况看,富裕阶段的住房消费均占有一定的比重,普遍在15%左右。第三,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快速上升,到高度富裕阶段后开始下行。
3.国内主要城市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从国内看,上海(1997年)、广州(1997年)、深圳(1995年)的人均GDP已先于北京达到3000美元,分析三市在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我们认识北京市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依据。
从表19数据看,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三城市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首先,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上海、广州分别从1997年的51.5%和48.7%下降到2001年的43.1%和40.1%,平均每年下降2.1和2.2个百分点,深圳从1995年的38.9%下降到2001年的27.6%,平均每年降低1.9个百分点;衣着与家庭用品服务类支出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其次,交通通讯、居住、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支出比重上升,其中交通通讯类比重上升幅度最大,上海上升3.8个百分点,广州为4.5个百分点,深圳达10.6个百分点。但是,与国际经验比较,住房支出上升的趋势相对明显,广州、深圳两市分别上升3.2和4.3个百分点,上海则变化不大。
表19:上海、广州、深圳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北 京
上 海
广 州
深 圳
2001年
1997年
2001年
1997年
2001年
1995年
2001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11577.8
8438.9
12883.5
10290.4
14416.2
13058.6
22672.6
人均消费性支出
8922.7
6819.9
9336.1
8707.0
11137.0
11326.3
18006.1
消费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食品
36.2
51.5
43.1
48.7
40.1
38.9
27.6
2、衣着
9.2
8.1
6.2
6.1
5.0
9.5
5.3
3、家庭设备用品服务
9.5
8.7
6.9
7.2
7.5
11.0
9.9
4、医疗保健
7.6
2.9
6.0
3.9
4.8
3.1
4.5
5、交通与通讯
8.6
5.6
9.4
4.7
9.2
5.5
16.1
6、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6.0
11.5
14.6
12.5
12.4
11.7
12.2
其中:教育
8.4
4.5
7.8
5.2
6.5
4.3
7、居住
6.6
7.9
7.8
10.7
13.9
14.5
18.8
8、杂项商品服务
6.3
3.9
6.1
6.1
6.9
5.9
5.6
储蓄借贷支出
2106.5
1745.0
3950.4
3014.2
5745.0
3450.4
(二)北京居民消费结构现状与特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普遍规律与特定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结构的变化除了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一般规律的作用,还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功能定位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北京市消费结构现实状况与特点的判断,也是我们认识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北京居民生活状况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北京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77.78元,比1990年增长5.5倍,平均每年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倍,年均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274元,比1990年增长3.1倍,平均每年增长13.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年均增长5.8%。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各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长(详见表20)。2001年,北京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8922.72元和3871元,比1990年增加4.3倍和3 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6%和76%。
表20: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情况             单位:元、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1990
1995
2001
01/90
1990
1995
2001
01/90
人均消费性支出
1646.1
5019.8
8922.7
+7276.7
980.7
2433.0
3871.0
2890.3
1、食品
892.2
2436.5
3229.3
+2337.1
494.4
1206.0
1353.0
858.6
2、衣着
242.3
757.2
821.7
+579.4
91.6
264.0
299.0
207.4
3、家庭设备用品服务
172.3
442.5
847.4
+675.1
87.6
185.0
661.0
573.4
4、医疗保健
22.8
147.8
677.7
+654.8
35.7
118.0
272.0
236.3
5、交通、通讯
24.2
236.0
768.3
+744.2
2.6
100.0
294.0
291.4
6、文化娱乐教育服务
190.2
510.8
1429.2
1239.0
64..6
257.0
283.0
218.5
7、居住
58.2
227.8
588.0
+529.8
175.4
235.0
553.0
377.6
8、杂项商品及服务
43.9
261.3
561.2
+517.3
28.8
68.0
156.0
127.2
2.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北京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0%以上的温饱型降到了40%以下的富裕型。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为例(见图4),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达18个百分点;衣着类下降5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杂项商品及居住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均有上升,上升幅度依次为7 .3、6.2、4.5、3.6、3.1个百分点。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看,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食品、衣着类支出的比重虽然也有较大的下降,但家庭设备用品类支出还在明显上升,表明家用电器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费还处于成长阶段,小康阶段的消费特征还比较明显。
表21:北京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1990
1995
2001
01/90
1990
1995
2001
01/90
人均消费性支出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食品
54.2
48.5
36.2
-18.0
50.42
49.60
35.00
-15.42
2、衣着
14.7
15.1
9.2
-5.0
9.34
10.90
7.70
-1.64
3、家庭设备用品服务
10.5
8.8
9.5
-1.0
8.83
7.60
17.10
+8.27
4、医疗保健
1.4
2.9
7.6
+6.2
3.64
4.80
7.00
+3.36
5、交通、通讯
1.5
4.7
8.6
+7.3
0.27
4.10
7.60
+7.33
6、文化娱乐教育服务
11.6
10.2
16.0
+4.5
6.58
10.60
7.30
+0.72
7、居住
3.5
4.5
6.6
+3.1
17.89
9.70
14.30
-3.59
8、杂项商品及服务
2.7
5.2
6.3
+3.6
2.93
2.80
4.00
+1.07
3.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
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从居民家庭主要大件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看,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电话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也已成为具有相当普及率的大众消费品;只有家用轿车还处于普及率较低的起步阶段。表明在跨越了80年代“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主导的“千元级”消费阶段后,90年代多热点、多层面、上档次的“万元级”消费阶段日益成熟。目前,轿车、住宅等十万元的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北京居民关注的热点,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消费者日益突破了以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为主的商品消费范围,消费内容逐步扩大到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健身等方面,这些是消费结构进一步转变的基础。
4.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投资储蓄倾向增强
近年来,我市居民消费的另一个特征是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见表22)。2001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由1992年的0.90下降为0.77。与此同时,居民借贷支出保持增长,2001年人均借贷支出为2016元,是1992年的6.4倍,明显高于同期人均收入的增长。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各项体制改革深化,居民在上述方面需个人支付的费用不断增多(如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负担工资总额的8%;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2%;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负担8%;失业保险个人负担1%;医药费个人自负10%-20%;子女教育费用绝大多数由家庭负担),居民消费预期增加,而收入预期下降;另一方面是我市目前正处于消费结构的转型时期,新的消费热点尚待形成,居民消费还有相当的潜力。
表22:北京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借贷支出变化情况         单位:元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人均可支配
收入
2363
3296
4731
5868
6885
7813
8472
9183
10350
11578
人均消费支出
2134
2939
4134
5019
5729
6531
6970
7498
8493
8922
消费倾向
0.90
0.89
0.87
0.86
0.83
0.84
0.82
0.77
0.82
0.77
人均借贷支出
326
535
854
969
1173
1033
1493
1440
1606
2106
上述分析表明,我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初步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已不占据主要地位,并在继续下降;交通通讯、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类消费不断升温,轿车、住宅等商品的消费开始起步,消费结构已呈现出富裕阶段的特征,并具备了进一步过渡的条件。
(三)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2001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北京等10个城市进行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意向调查显示,未来5年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等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家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经济富裕的生活”、“宽敞明亮的居住空间”已成为市民生活中最向往的三件事。在预计未来的消费意向中,剔除生活必须的日常开支外,新的支出结构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以产品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教育为龙头的服务消费为主;二是由千、万元级家电设备消费为主转变为电脑、轿车、住房为主的高价位产品;三是居民结余购买力由偏重储蓄转变为偏重投资和旅游消费。
基于对消费结构变化规律和未来时期人们消费意向的认识,根据我市居民消费状况与特点,以及对我市总体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期,我们认为未来时期我市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转型,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会更加明显。
1.人均收入水平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
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着我市经济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活跃期,同时奥运行动规划的全面启动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力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5—10年以至更长时间,北京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2008年我们将实现人均GDP6000美元的目标。根据我市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变化的关系推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望达到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1万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总体消费结构基本实现从小康型到富裕型转变。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将降到30以下,其中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达25%以下,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
2.以教育为龙头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继续攀升
2001年,北京市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为16%,其中教育支出占8.4%,不仅高于上海、广州和深圳人均GDP3000美元时的水平,而且高于三市2001年的水平(见表19),也高于世界最高收入组(20000美元以上)的教育支出比例(见表17),支出继续上升的空间似乎不大。但是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看,以教育消费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娱乐教育文化类消费支出快速上升,与1992比较,北京该项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了6.6个百分点,上海提高了6.3个百分点;广州、深圳的变化虽有起伏,但对该类消费需求增加的趋势依然明显,支出比重分别提高4.3和3.2个百分点。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仍会保持增长,目前从子女教育在人们的储蓄目的中位居前列的情况看,对教育及教育产品的投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政府长期坚持和倡导的。
3.储蓄借贷支出仍将迅速增加
从上海、广州储蓄借贷支出变化的走势看,人均GDP3000美元后,储蓄借贷支出的增长明显加快。从我市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储蓄借贷支出增长较快的状况看,人们对未来时期的消费预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居民储蓄意识仍然较强,若没有新的消费热点的刺激,储蓄借贷支出增长的趋势不仅不会改变,而且有进一步加快的可能。这一状况对政府和企业既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就企业而言,日益增大的消费潜力,为产品与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就政府而言,如何利用好这一需求空间,研究制定消费政策,调控市场、引导需求是能否抓住机会、推动经济发展的
关键。
4.住房与轿车消费同时生温,可望提前成为消费热点
国际经验表明,住房与轿车是富裕阶段日益升温的消费品。然而,由于住房消费比轿车消费的价值量大,消费者实现对住宅,特别是高档住宅的消费,一般需要较长的积累期。因此,相对轿车而言,住宅普及率的提高较漫。从国际经验看,富裕阶段初期住宅消费还没有十分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市住房制度改革起步晚,目前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比例明显低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际水平(大约相差10个百分点),也低于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水平。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人们对住宅要求的提高,我市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用于住房消费的支出应大幅度提高,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应达到15%—20%。
从轿车的消费看,普及率快速提高的趋势十分明显。以日本为例,60年代私人轿车成为消费热点,轿车普及率从1955年的每千人拥有1.7辆迅速提高到1965年的22辆,1997年的133.6辆。西德从1965年3%的家庭拥有率上升到1978年的80%。目前,北京市每百户拥有小轿车为12辆,已经进入了快速普及的时代,但从北京目前的基础设施容量和交通管理水平考虑,短期内还难以承受轿车快速普及的压力。因此,如何合理控制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比例,是目前和今后阶段政府必须注重把握的问题。
综合考虑住房与轿车消费的发展特点和北京市的现实状况,能否考虑通过政策调控,在合理限制轿车消费的同时,引导住房消费加快发展,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住宅建设规划逐步调整交通流量的变化,分散和缓解交通压力,最终使住宅和轿车消费水平同时提高。
课题组成员:李萍  夏沁芳  刘黎  游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