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喜欢房地产就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4:20
 有个古老的原则:只有当你是消费者的时候,才能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如果你自认为是投资者,或以投资的目的买任何产品和服务,都不能仅仅因为喜欢。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专栏作家Brett Arends最近在专栏中指出,不要因为你知道一家公司并且喜欢它的产品而去投资其股票。

  因为听从富达投资旗下Magellan基金任经理林奇的理念,即其在1989年所出畅销书《选股战略》中的忠告:愿意买哪家公司的产品就投资哪家公司。几十年来,企望致富的很多散户投资者盲目买进自己喜欢光顾的商店、连锁餐馆以及所青睐产品的生产企业的股票。

  结果,除了在上世纪90年代的牛市期间,那些投资者实行这一战略的结果并不皆大欢喜,有时还挺糟。

  举例而言,那些投资于Gap、亚马逊、可口可乐和索尼的人遭受了巨大的甚至长达数年的损失。很少人能够有耐心在看到一路下跌时仍持有股票,即使其企业还在不断生产自己喜欢的产品。

  于是,反弹只是便宜了另一批投资者,而没有弥补“为爱投资”者的资本损失(更不用说感情上的)。

  基于此,我完全同意Brett Arends揭示的原则,即当投资者想通过买入某只股票赚钱,必须对它有更多研究,包括估值、基本面,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

  由此联想到某投行董事总经理前不久又重申了中国人喜好房产的观点。的确,当代中国人还有根深蒂固的土地情结,而且这种土地情结凝结在具体形象的土地附着物:房产上。当然,在决定购买房地产时,仅仅因为喜欢房地产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每每我们用投资者的眼光分析中国内地房地产产品和市场时,又会陷入另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在过去十年中真正在这个市场赚到钱的,除了少数胆大妄为的“杠杆专家”,绝大多数是喜欢房地产和为需求不得不买入房地产的中国人。也就是说,他们在单纯的消费行为中占有了一项价值不断抬升的投资性资产。而另一些过早“发现”房地产威胁整体国民经济结构平衡和健康发展的投资者,相信政府调控干预效果的聪明人都漏了财。何况,当多数人都喜欢买入某种产品作为投资者,投资需求本身已经成为价格支撑,而相对刚性的消费需求更在一旁推波助澜。于是,在哪个时间点买入,或者说选择自己在羊群中的位置,代替了购买理由成为输赢关键。

  其实,对于中国房地产是不是有泡沫,有多大泡沫,至今争论不断。处在立场两极的言论令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莫衷一是。最近的看多派认为,中国地产价格可能保持坚挺,只有极高端房地产显现出泡沫迹象。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表现良好,因为那里的房价并未出现剧烈波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更加平衡,对刺激性投资的依赖程度降低。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重蹈西方(主要是美国)的覆辙,因为中国购房者的平均按揭成数仅为45%左右,而中国居民手中一共持有约8.5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储蓄。即使北京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比如加息,企业和消费者状况仍然良好。中国企业2009年借入的大笔现金至今尚未用尽。而看空派则直陈中国房地产市场就是当年的日本,泡沫破灭只在朝夕之间。他们一致认为,2007年中国已经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城市化进程已是强弩之末。

  我们应该相信哪一方呢?我相信李嘉诚,他对香港人说:当初叫你买,买就对了。至于现在?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