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索里尼代表作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58:12

《阿卡托尼》(又名《乞丐》)

     剧情:阿卡托尼是一名皮条客,依靠妓女玛德莲娜混日子,但玛德莲娜遭遇意外事件而锒铛入狱,阿卡托尼顿失依靠,只能依赖另外一些同样贫穷的朋友接济度日。一日,阿卡托尼在偶遇一名女孩斯特拉之后,竟然生平第一次堕入情网,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她。但斯特拉与阿卡托尼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斯特拉是个天真、纯洁的善良女孩,阿卡托尼则是游手好闲、劣迹斑斑,为了贪图享受,阿卡托尼竟然逼迫斯特拉也去卖淫,这遭到了斯特拉的断然拒绝。斯特拉离开阿卡托尼后不久,她得知阿卡托尼和同伙在一次偷窃过程中遭到了警察的围捕,惊惶之余阿卡托尼慌不择路,不幸撞车身亡。

     简评:《阿卡托尼》拍摄之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大批导演都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中下层人民,帕索里尼的这部作品也应合了这股潮流。但他从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新现实主义导演,与其它同时代的作品相比,《阿卡托尼》的先锋、实验气质显然更浓。虽然帕索里尼也采用了非职业演员,但他并没有只是简单的记录真实的生活场景而已,而是大胆的糅合进了许多象征、隐喻的因素,比如阿卡托尼沉浸在幻觉中的那一段,就颇有宗教赎罪的意味。而帕索里尼对剧情结构的断然决裂,则体现了他身上的诗人气质,但同时也成为许多自诩的“左派”攻击他的口实。

《罗马妈妈》

     剧情:罗马妈妈是一名妓女,经过多年的卖淫生涯,她终于攒够了钱在罗马郊区为她和年轻的儿子买了一套房子,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中产阶级生活。不久,儿子爱上了一名年轻但出身贫穷的女孩,母亲却极力阻挠这段感情。一日,罗马妈妈偶然被一名旧日的男友发现,这个无赖旧事重提,开始纠缠她,并逼迫她重新卖淫。儿子也终于得知了母亲的妓女身份,这让他大受打击,从此沉沦下去,时常做些不法勾当来发泄心中的愤懑。一次儿子在行窃过程中失手,被警察逮捕送进监狱,并在饱受折磨之后痛苦的死去,母亲得知这一切后痛不欲生,但她也无力改变些什么。

     简评:《罗马妈妈》是《阿卡托尼》的续篇之作,上片中的主人公阿卡托尼在本片中化身为纠缠罗马妈妈的旧日男友,影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仿佛一条无形的锁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他们始终深陷在一个底层的泥潭里,互相羁绊,谁也爬不上来。《罗马妈妈》的写实性被更加充分的象征和隐喻场景所冲淡,例如儿子在监狱中死去的那一段,在画面构图上就直接挪用了反映基督之死的宗教名画,这种极富实验性的电影语言探索,也奠定了帕索里尼在今后创作中的基本倾向,此后,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对宗教信仰的反思成为帕索里尼电影中始终挥之不去的两大情结。

 

《软乳酪》

     剧情:影片始于一个摄制组正在拍摄一部有关耶稣的影片,颇为滑稽的是,剧组的演员们都穿着古代服装在现代音乐的强烈节奏下疯狂舞动。此时主人公斯特拉西出场了,他是剧组里的一名临时演员,终日为生计奔波,经常填不饱肚子,并由此产生了对食物的病态迷恋。斯特拉西最爱吃软乳酪,他把竭尽心力收集、节省下来的食物都藏在一个山洞里以备不时之需,但不小心却被一只狗给偷吃掉了。后来,剧组开始拍摄一场人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戏,当斯特拉西扮演的角色被钉死时,也正是由于他贪吃过量被胀死之时。戏里戏外的死亡巧妙的融为一体,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简评:《软乳酪》是短片集《罗高巴葛》中的第三段,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帕索里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标志着帕索里尼风格的转型。在此片中,帕索里尼找来了美国老牌导演奥逊?威尔斯来扮演片中的“导演”一角,而其中的主人公斯特拉西则经历了一系列符号化、仪式化的过程:食人肉、吞食粪便、观看脱衣舞等等,而最终的结局又将神圣和世俗两种等同的结果嘲讽的并置一体,凸显了个人意志抗争的过程,因而极具批判性。由于影片过于大胆,甫一上映就遭受了强烈的攻击,评论界认为,该片是“既反耶稣又反马克思”的,帕索里尼甚至因此被判入狱4个月。

 

《马太福音》

     剧情:圣母玛丽亚未婚先孕,上帝的使者对她的未婚夫约瑟显灵,告诉他玛利亚是贞洁的,从圣灵而孕,约瑟便接纳了玛丽亚。玛丽亚婚后不久产下一子,取名耶稣。耶稣出生时,便有三博士来拜,希律王心存嫉恨,下令屠杀男孩。经由上帝使者的指引,约瑟带全家逃往埃及避难。后耶稣长大成人,接受洗礼,并在各地传教,显现了许多神迹,也吸引了众多的信众,但也引起了官府的不快。后来由于叛徒犹大的出卖,耶稣被逮捕,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并示众,而犹大也因后悔而上吊自杀。随着安息日将尽,忽然大地震动,有上帝的使者从天而降,告知众人耶稣复活了。

     简评:本片实际上就是对《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再现,基本上忠实于原著,因而也博得了梵蒂冈的欢心,帕索里尼还因此得到了天主教会的奖章。但帕索里尼没有机械的复现原著,而是在其中融入了相当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风格。譬如在片头,帕索里尼就打出一行字幕:“献给亲爱快乐的教皇约翰十三世”,这就奠定了全片的轻松的现实氛围。帕索里尼在此片中开始刻意追求一种间离效果,他大量使用特写镜头,但又经常打断这些特写镜头,从而避免观众的沉迷。此外,帕索里尼也选择了众多挚友在片中出演角色,特别是他母亲还出演了年老的圣母玛丽亚一角。

 

《大鸟与小鸟》(又名《鹰与麻雀》)
     剧情:影片开头所有的字幕、片名、演职员表均由一个男声唱出,颇似歌舞剧的味道。影片的开首语是:“人类要往哪里去?”与此同时,还加入了毛泽东与斯诺的对话作为注释。此后,便开始展现一对父子在乡间小路上的奇妙之旅。他们在桥上遇到一只口吐人言的乌鸦,它声称自己来自“意识形态国”,并给他们讲了一个古代两个修道士分别对鹰(大鸟)和麻雀(小鸟)传教的奇怪故事,并借此与父子俩同行。一路上父子俩历尽艰险:误入茅厕竟遭炮击、目睹马戏团女郎荒郊产子、又与一妓女同时发生关系,二人终于无法忍受同行的乌鸦,密谋将其煮食,然后又踏上了漫漫旅途。

     简评:这是一部帕索里尼式的寓言,突出反映了1966年时帕索里尼思想中所存在的疑惑,连他自己也承认,“我从来没有像在这部影片中这般的暴露我自己”。片中的阐释与说教成分远远超过了影片本身的轻松、趣味性,尤其是片中到处可见的字幕、标牌式的注解,几乎接近点名道姓般将现实的政治人物与之对号入座——但这种做法显然也是极具冒险性的,它很快又为导演惹来了官司。帕索里尼通过此片,实际上述评了他心目中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彼时的帕索里尼,正处在个人思想的转型期,面对种种纷繁复杂的流派、学说而无法自知,而本片,也算得上是导演在此一时期的思想总结吧。

《俄底浦斯王》

     剧情:20世纪30年代,在萨西尔诞生了一个婴儿,婴儿在摇篮里就感到了父亲的“敌意”,二人互相对视。此时场景切换到古希腊,预言家告诉忒拜国王将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国王遂命人处死儿子,但行刑者心生恻隐,将其弃在山谷中,却被科林斯国王偶得,给婴儿取名“俄底浦斯”。俄底浦斯长大后,预言家说他将“杀父娶母”,俄底浦斯大惊失色,不再返回科林斯,流落异乡。一日在前往忒拜的路途中,俄底浦斯杀死了忒拜国王,又将斯芬克斯怪兽收服,被忒拜人奉为新国王,并迎娶了王后,应验了预言。不久恶兆显现,俄底浦斯的王后兼母亲愤而自尽,他自己也自刺双眼,开始了自我流放之途。此时场景又切回现代,俄底浦斯在漫长的路途上孤独的走着……

     简评:本片被称作是帕索里尼“最富观赏性也最难解读”的影片。简单的来说,索福克勒斯的剧作再加上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构成了该片独特的视角和核心理念之所在。而导演本人则将其视作是一部自传,并在这个被久远的传说和历史的叙述所覆盖的故事里,清晰的打上了自己的个人烙印。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标志着帕索里尼“神话时期”的开始,在他痛感现实世界的动荡与不安之后,帕索里尼隐退到了原初的神话世界中,开始了对神话题材的挖掘和展现。

 
《十日谈》

     剧情:深夜,夏泼莱托在小屋中棒杀路人劫取财物,后又在街道上行窃;马贩安德罗乔被盗墓贼封在棺材里,幸遇另一群匪徒才施计逃脱;一青年装哑混进修道院做工,却被修女们逐一引诱发生性关系;夏泼莱托自知将死,编了一通鬼话哄骗神父,死后却被尊奉为“圣徒”;少女卡德琳娜秘密与情人约会,却被父母逮个正着,后男方发誓迎娶她才被放过;莉落贝达与男仆私通,但其兄弟将男仆杀死私自掩埋,后男仆托梦告知莉落贝达,她来到埋尸地掘出情人首级,藏匿于花盆中终日以泪洗面;农夫求神父把妻子变成毛驴,神父却对其妻极尽猥亵,农夫愤而将其制止;死去的同伴告诉青年,偷情在地狱是微末罪行,青年飞奔去找情人;画家乔托的壁画即将完工,他在梦中看到了天堂。

     简评:《十日谈》的原作者是14世纪的著名作家薄伽丘,当时正是文艺复兴运动风起云涌之时,黑暗的中世纪行将结束,新兴的资产阶级即将登上历史舞台。而在拍摄此片的1971年,帕索里尼也敏感的意识到自己处在大变革的前夜,越来越多的游兴、示威、集会预示了这一点,这种变革前的焦虑与不安促使帕索里尼拍摄了此片。此片拍成后曾遭人误解为色情片,但其实片中绝非以“性”作为卖点,对人们“放弃信仰选择身体”的反思才是帕索里尼的真实诉求所在。

 

《坎特伯雷故事集》

     剧情:前往圣地坎特伯雷朝圣的朝圣者众多,为打发无聊的漫长旅途,他们决定每人讲一个故事解闷:老年的城堡主挑了一名美貌少女再婚,但激情过后却因神意而失明,当少女与他人偷情时,城堡主又重现光明;每一对男同性恋人在亲热时,总有“魔鬼”在旁窥视,于是有钱者破财消灾,贫穷者遭火刑处置;青年游荡于市间,以歌声来博取欢笑,略施小计惩罚奸商,没有人敢像他这样,结果被送入监狱;男学生与女主人偷欢,设计制服了男主人;某贵妇用尽手段与一大学男生结合,新婚之夜却爆发口角;黑心磨坊主欺诈乡民,两名男学生施计捉弄他,并与其妻偷欢;匪徒三人分赃不均,互相设计终告同归于尽。遮天蔽日烟雾中,地狱显现,罪人刑罚加身,魔鬼欢腾跳跃。

     简评:为拍摄本片,帕索里尼不辞劳苦远涉英伦,终于为其捧回了一座金熊奖。本片的原作者乔叟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也是英国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他的《坎特伯雷故事》描绘了当时英国各阶层的真实生活。而帕索里尼选取了7个主要故事,并由生气勃勃的大学生来担任主要角色,他们大胆嘲弄有产阶级、反对僵化体制并积极肯定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帕索里尼一贯的乐观精神和批判意识,虽然影片以地狱景象作为结尾,但总的来说,这还是一部相当愉悦诙谐的喜剧片。

 

《一千零一夜》

     剧情:女奴祖莫拉自愿委身于贫穷的青年纳拉丁,但遭富翁陷害,祖莫拉和纳拉丁流离失散;另一青年阿扎吉新婚不久,却对偶然邂逅的少女心存爱意,导致妻子离家出走家庭解体;公主登娜受流言所困,不愿谈婚论嫁,王子塔吉闻言前往,他收买了公主的园丁,派遣两名画工在园中精心绘制了寓言故事,这赢得了公主的好感,也收获了公主的爱情。事后,塔吉发现两名画工竟然也是两名王子,原来这两人都曾遭遇坎坷的经历,历经磨难后现在都在苦修;纳拉丁经过长时间的流浪,来到一个陌生王国,未想到这里的国王竟然是祖莫拉,二人经历千辛万苦,终又重聚。

     简评:帕索里尼在本片中所设定的主题是“苦修”,他以纳拉丁和祖莫拉分离又相聚的故事为叙事主线,在其中穿插了另外几段故事,而其主题都是“以苦修来赎罪”。本片也没有像帕索里尼前两部作品那样赞美纵情的性爱,而是将事件的因果逻辑作为重点,并强调对自身欲望的克制,这在帕索里尼的作品中绝对属于另类。影片虽然有个大团圆结局,但其中的悲剧意味还是相当明显,这与《坎特伯雷故事集》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帕索里尼而言,本片是他第一次把视角对准“第三世界”,但显然他对这种异质的文化还不够了解,从而在故事构筑和主题阐释上都有些薄弱。

 


《萨罗,或所多玛的120天》

     剧情:1944年至1945年,在意大利北部,法西斯占领期间,大批青年男女被捕,尔后经过认真挑选,除去一名男孩在逃跑途中被射杀以外,其余全部被带到一处豪宅,由四名权贵人物??总统、法官、公爵和主教宣布了“游戏规则”,并由四名中年妓女从旁协助。“癖好圈”:狂欢中心,每天都讲故事,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激起性欲;“粪便圈”:为了加深由“腐烂”催生的欲望,年轻人被迫食用自己的排泄物;“嗜血圈”:四名权贵精心异装,为自己举行一场盛大的节日??所有的青年被命令互相残杀,他们被割舌、剜眼、断肢,所有的人都变得癫狂起来,而一切在音乐停止时结束。

    简评:影片改编自18世纪法国色情作家萨德的小说,但帕索里尼把背景放到了二战末期由北意大利纳粹余孽组织的“萨罗共和国”。影片按照《神曲》的结构,分成序幕(“反地狱篇”)和三个“叙事圈”,四位权贵人物总统、法官、主教和公爵分别象征支撑西方政体的四根支柱:政权、法权、神权和封建势力。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帕索里尼在狂欢后的忧虑:任何一种生存的形态,如果任其恣意发展而不受到约束,就会产生危险,最终成为暴力和专制。当然,本片的名声在外主要还是因为那些惊世骇俗的情节,这也使得本片在全世界范围内永远无法公映。

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200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