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爆竹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7:30
聂鑫森《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24日   24 版)
儿时,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第一次触摸到“煤都”抚顺的脉跳;韶华时,诗人郭小川的《两都赋》,再度让我领略到抚顺、鞍山的钢鸣铁响、风情万种。魂牵梦绕,我却与抚顺缘悭一面。及至年过花甲,方风尘仆仆从遥远的三湘,前来与抚顺蓦然相聚。
地处长白山余脉、浑河冲积平原上的抚顺,沐浴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的抚顺,林莽与水系缱绻掩映、交织的抚顺,蕴藏着深厚煤层为祖国输光送热的抚顺!
我数点燕、秦、汉、明四代长城的遗迹,叩访努尔哈赤的发祥地赫图阿拉城;凭眺张作霖的“元帅林”。我走进“雷锋纪念馆”,看望这位英年而逝的老乡;走进“松涛文苑”,与老友李松涛及众多诗人品茗说诗……然后,驻足于老棚户区的原址之上,凝视一栋栋擎天托日的住宅楼,感慨万千。
我也曾是一个身着油腻工装的工人,看到我的抚顺工人兄弟,一批批地告别低矮、阴暗的棚户区,住入宽敞明亮的楼房,怎不热泪盈眶!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煤矿工人,深情地对我说:“党和政府对我们工人永远地挂念着,不忘我们曾为新中国作出的贡献。这住房多好,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实实在在地品尝到了!”
不远处,响起了鞭炮声,一队婚车缓缓地驰进了社区。所有的窗口都打开了,或撒下缤纷的花纸,或伸出双手使劲地鼓掌。昔日“有女不嫁棚户区”的民谣,已埋入记忆的深处,光棍们扬眉吐气,娶回了一个一个的新娘。
忽有人在我手上塞了一把喜糖,大声说:“您尝尝,这日子有多甜!”
抚顺的煤矿工人、冶炼工人、林业工人……为新中国的巍巍大厦,添砖加瓦,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先生产,后生活”,舍小家为大家。我采访过西露天煤矿,新中国成立以来,共生产煤炭2.7亿吨,油母页岩富矿5.1亿吨!
但他们却居住在窄小、困窘的棚户区里,行路难、吃水难、如厕难、上学难、就业难、娶亲难。我去看了特意保留下来的几间棚户,竟曾是几代人的栖身之所,两个人碰面而过,另一人须侧身而立。
党和政府忧心如焚,全国人民殷然牵挂。当国力强大起来后,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号角声便此起彼落。到2004年,全市尚有数百万平方米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市区中22%的人口居住于斯。这一年的冬天,当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踏雪凌寒,在抚顺棚户区走家串户,尔后情深而果敢地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解决好棚户区问题。”
抚顺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在东洲区莫地沟奏响了序曲,然后波及各区。数万建筑工人呐喊上阵,朝迎旭日,夜披星月,废寝忘食,汗雨纷飞。至2009年底,拆迁改造棚户区300万余平方米,30多万人品尝到乔迁之喜。每户平均只用1万余元,就住进了价值10多万元的新楼房!
在主人的引导下,我去走访了古城子棚户区和另外几个社区。道路洁净平坦,花圃怒绿欢红。一个一个的阳台上,放置着一盆一盆的花草。有一种花叫“一串红”,管状的花如一串串的鞭炮,仿佛正在燃放着满心的欢悦。
这种花,在湖南叫爆竹花。
因早些日子抚顺地区连下暴雨,有些乡镇遭遇水患。抚顺市委常委一人负责一个乡镇,日以继夜地组织乡亲们抗洪救灾……
亲民、爱民,这种永久的挂念,将化作人民开拓进取的无穷动力。
我们的日子,正如火红热烈的爆竹花,红得耀眼,热得舒心!